CN211018349U -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8349U
CN211018349U CN201922421021.1U CN201922421021U CN211018349U CN 211018349 U CN211018349 U CN 211018349U CN 201922421021 U CN201922421021 U CN 201922421021U CN 211018349 U CN211018349 U CN 211018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loop
charger
charged
power supply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10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前山
李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10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8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4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2391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083A1/zh
Priority to US17/789,29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30493A1/en
Priority to EP20905628.2A priority patent/EP4084263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所述充电器包括:供电接口以及第一充电接触面,其中:所述供电接口,输入端与电源耦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耦接;所述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包括电源正极输出端以及地端输出端;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地端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上述方案能够便捷地实现为智能设备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受限于较大的显示屏幕、运行的较多应用软件以及电池容量较小等限制,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需要经常充电。
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通常采用插入式接口充电或者进行数据传输,受制于插入的方向性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目前虽然存在无线充电器,但是,能效比较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智能设备充电时操作较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供电接口以及第一充电接触面,其中:所述供电接口,输入端与电源耦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耦接;所述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包括电源正极输出端以及地端输出端;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地端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
可选的,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底座;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底座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供电接口还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出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还包括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二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与所述正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与所述负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
所述充电器通过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与待充电设备进行通信,适于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输出的电量状态信息;所述充电器还包括:显示单元,适于显示所述电量状态信息对应的电量百分比。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闭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闭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如下条件: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可选的,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固定所述待充电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内置于所述充电器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具有磁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待充电设备,适于采用上述所述的任一种充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第二充电接触面以及充电接口,其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电源正极输入端、地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输出端适于输出电能;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五封闭环路以及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与所述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与所述地端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充电时,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设置在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外壳背面。
可选的,所述充电接口还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入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还包括: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所述第八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与所述正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与所述负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八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
可选的,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如下条件: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可选的,所述待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二固定装置,用于在充电时固定在所述充电器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外壳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具有磁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充电器以及所述的待充电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充电器包括第一充电接触面,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放置在第一充电接触面上即可实现充电,从而便捷地实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进一步,供电接口还包括正电压数据输出端以及负电压数据输出端,可以实现在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同时,与待充电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通过将第一封闭环路、第二封闭环路、第三封闭环路、第四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中,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可以提高充电器的防水性能。
此外,充电器还包括显示单元,能够实时显示待充电设备的电量百分比,用户无需解锁待充电设备即可获知待充电设备当前的电量百分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待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通常采用插入式接口充电或者进行数据传输,受制于插入的方向性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
充电器包括第一充电接触面,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放置在第一充电接触面上即可实现充电,从而便捷地实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供电接口以及第一充电接触面。
在具体实施中,供电接口可以包括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供电接口的输入端可以连接电源,电源可以为家用220V市电,也可以为蓄电池、锂电池等能够输出电能的装置。
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可以与第一充电接触面耦接,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可以包括电源正极输出端以及地端输出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供电接口通常包括两根线,分别对应两个输出端口,也即上述的电源正极输出端以及地端输出端,通过上述两个输出端口可以实现基础的供电功能。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充电接触面可以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且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第一封闭环路与供电接口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耦接,第二封闭环路与供电接口的地端输出端耦接。在第一封闭环路中,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相应地,在第二封闭环路中,也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封闭环路中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接触弹片,也可以为探针,也可以为裸露出的导线。相应地,第二封闭环路中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接触弹片,也可以为探针,也可以为裸露出的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均可以为几何状环路。几何状环路可以为长方形环路、圆形环路、椭圆形环路等。第一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二封闭环路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美观起见,可以设定第一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二封闭环路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是指: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之间不相交。例如,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是两个相互独立设置,第一封闭环路设置在第一区域,第二封闭环路设置在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存在交集。
又如,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均为环形,二者形成同心圆,第一封闭环路处于内环,第二封闭环路处于外环。
参照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电源输入至供电接口10。供电接口10的电源正极输出端1与第一封闭环路11连接,供电接口10的地端输出端与第二封闭环路12连接,且第一封闭环路11与第二封闭环路12构成同心圆的形状。
在具体实施中,充电器可以包括充电器底座,第一充电接触面可以设置在充电器底座的外表面上。充电器可以包括充电插头、充电线以及充电器底座。充电插头即为供电接口,充电线连接充电插头以及充电器底座。充电器底座可以为圆盘形状。
在具体实施中,供电接口还可以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出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出端,通过负电压数据输出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出端,可以实现在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同时,与待充电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接触面还可以包括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第三封闭环路与正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第四封闭环路与负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
第三封闭环路与第四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具体的,第三封闭环路与第四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的具体释义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的释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赘述。
第三封闭环路、第四封闭环路与第一封闭环路、第二封闭环路也均相互独立设置。换而言之,四个封闭环路,也即第一封闭环路、第二封闭环路、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第一封闭环路、第二封闭环路、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均可以为几何状环路。几何状环路可以为长方形环路、圆形环路、椭圆形环路等。第三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四封闭环路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美观起见,可以设定第三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四封闭环路的形状相同。
继续参照图1,供电接口10的正电压数据输出端3与第三封闭环路13连接,供电接口10的负电压数据输出端4与第四封闭环路14连接。第一封闭环路11、第二封闭环路12、第三封闭环路13以及第四封闭环路14形成同心圆的结构。
在具体实施中,供电接口10可以为USB接口。供电接口1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能够同时进行供电和数据通信的接口。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相应地,第二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第三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第四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探针,第一封闭环路的其他区域被密封,例如被注塑密封,或者通过胶皮等密封。也就是说,第一封闭环路中,仅有探针是裸露出的。通过上述密封措施,可以提高充电器的防水性能。
相应地,第二封闭环路、第三封闭环路、第四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导电区域也可以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在具体实施中,充电器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可以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将待充电设备固定,从而避免待充电设备从充电器上脱落。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在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时,可以更为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可以内置于充电器中。第一固定装置可以为具有磁性的装置,例如,第一固定装置为磁铁。当第一固定装置为磁铁时,可以在待充电设备上相应设置磁铁。当在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将待充电设备靠近至充电器。在磁力的作用下,待充电设备可以被吸附在充电器上,从而无需用户手动的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至充电器的供电接口。
在具体实施中,充电器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充电器的显示单元可以设置在充电器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内置在充电器中。
充电器可以通过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与待充电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参照图1,显示单元16可以与供电接口10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待充电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地将当前的电量状态信息输出至充电器。充电器在接收到电量状态信息后,即可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待充电设备当前的电量百分比,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充电器上直观地获知当前待充电设备的电量百分比,而无需通过查看待充电设备来获知待充电设备的电量百分比。显示单元可以为液晶显示屏,也可以为LED显示屏等。
充电器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以及提醒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提醒单元均可以内置于充电器中。控制单元与供电接口耦接,适于接收待充电设备输出的电量状态信息。控制单元在获知待充电设备当前的电量百分比达到预设值,例如达到100%时,可以控制充电器停止向待充电设备充电,并输出提醒指令至提醒单元。提醒单元在接收到提醒指令后,可以执行相应的提醒操作。例如,提醒单元为扬声器,则提醒单元在接收到提醒指令后,可以输出“当前充电完成”的语音,以提醒用户待充电设备完成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提醒单元还可以为LED灯等装置,只要能够在接收到提醒指令后完成提醒用户的操作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充电接触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外环。外环可以为塑料材质。参照图1,第一充电接触面上设置有外环15。
综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包括第一充电接触面,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第一封闭环路与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放置在第一充电接触面上即可实现充电,从而便捷地实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待充电设备,适用于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器进行充电。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充电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待充电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充电接触面以及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可以包括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输入端可以包括电源正极输入端以及地端输入端,充电接口的输出端可以输出电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充电接口通常包括两根线,分别对应两个输入端口,也即上述的电源正极输入端以及地端输入端。通过两个输入端口,可以实现基础的充电功能。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充电接触面可以包括第五封闭环路以及第六封闭环路,且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第五封闭环路与充电接口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耦接,第六封闭环路与充电接口的地端输入端耦接。在第五封闭环路中,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第六封闭环路中,也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
在充电过程中,待充电设备的第五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充电器的第一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待充电设备的第六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充电器的第二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也就是说,在充电过程中,待充电设备的电源正极输入端与充电器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耦接,待充电设备的地端输入端与充电器的地端输出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第五封闭环路中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接触弹片,也可以为探针,也可以为裸露出的导线。第六封闭环路中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接触弹片,也可以为探针,也可以为裸露出的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五封闭环路以及第六封闭环路均可以为几何状环路。几何状环路可以为长方形环路、圆形环路、椭圆形环路等。第五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六封闭环路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美观起见,可以设定第五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六封闭环路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是指: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之间不相交。例如,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是两个相互独立设置,第五封闭环路设置在第二充电接触面的第一区域,第六封闭环路设置在第二充电接触面的第二区域,且在第二充电接触面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存在交集。
又如,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均为环形,二者形成同心圆,第五封闭环路处于内环,第六封闭环路处于外环。
参照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待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充电接口20输出电能。充电接口20的电源正极输入端5与第五封闭环路21连接,充电接口20的地端输入端与第六封闭环路22连接,且第五封闭环路21与第六封闭环路22构成同心圆的形状。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充电接触面可以设置在待充电设备的外壳背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充电接触面还可以设置在待充电设备的其他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充电接口还可以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入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入端,通过负电压数据输入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入端,可以实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的同时,与充电器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接触面还可以包括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第七封闭环路与正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第八封闭环路与负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
第七封闭环路与第八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具体的,第七封闭环路与第八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的具体释义可以参照上述第五封闭环路与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的释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赘述。
第七封闭环路、第八封闭环路与第五封闭环路、第六封闭环路也均相互独立设置。换而言之,四个封闭环路,也即第五封闭环路、第六封闭环路、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第五封闭环路、第六封闭环路、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均可以为几何状环路。几何状环路可以为长方形环路、圆形环路、椭圆形环路等。第七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八封闭环路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美观起见,可以设定第七封闭环路的形状与第八封闭环路的形状相同。
继续参照图2,充电接口20的正电压数据输入端7与第七封闭环路23连接,充电接口20的负电压数据输入端4与第八封闭环路24连接。第五封闭环路21、第六封闭环路22、第七封闭环路23以及第八封闭环路24形成同心圆的结构。
在具体实施中,充电接口20可以为USB接口。充电接口2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能够同时进行供电和数据通信的接口。
在具体实施中,第五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相应地,第六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第七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第八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位置调整。
在具体实施中,第五封闭环路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可以为探针,第五封闭环路的其他区域被密封,例如被注塑密封,或者通过胶皮等密封。也就是说,第五封闭环路中,仅有探针是裸露出的。通过上述密封措施,可以提高充电器的防水性能。
相应地,第六封闭环路、第七封闭环路、第八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导电区域也可以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在具体实施中,待充电设备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装置,可以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将待充电设备固定,从而避免待充电设备从充电器上脱落。此外,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装置,在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时,可以更为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可以内置于待充电设备的外壳中。第二固定装置可以为具有磁性的装置,例如,第二固定装置为磁铁。当第二固定装置为磁铁时,可以在充电器上相应设置磁铁。当在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将待充电设备靠近至充电器。在磁力的作用下,待充电设备可以被吸附在充电器上,从而无需用户手动的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至充电器的供电接口。
在具体实施中,结合图1及图2,第一固定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封闭环路11内,第二固定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五封闭环路21内,且第一固定装置的具体位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具体位置对应。当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均为磁铁时,二者在吸附后,第一封闭环路11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与第五封闭环路21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接触,第二封闭环路12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与第六封闭环路22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接触,第三封闭环路13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第七封闭环路23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接触,第四封闭环路14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第八封闭环路24上的裸露的导电区域接触。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固定装置以及第二固定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在充电器上的位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在待充电设备上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参照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31以及待充电设备32,充电器31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充电器,待充电设备3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待充电设备。具体的,充电器31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待充电设备32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可以参照上述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接口以及第一充电接触面,其中:
所述供电接口,输入端与电源耦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耦接;
所述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包括电源正极输出端以及地端输出端;
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一封闭环路以及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第二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与所述供电接口的地端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底座;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底座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还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出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面还包括第三封闭环路以及第四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二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与所述正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与所述负电压数据输出端耦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通过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与待充电设备进行通信,适于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输出的电量状态信息;所述充电器还包括:显示单元,适于显示所述电量状态信息对应的电量百分比。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所述第二封闭环路、所述第三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四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如下条件: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固定所述待充电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内置于所述充电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具有磁性的装置。
12.一种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适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第二充电接触面以及充电接口,其中:
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电源正极输入端、地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输出端适于输出电能;
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包括第五封闭环路以及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与所述第六封闭环路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与所述地端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上均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区域;在充电时,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封闭环路上裸露的导电区域耦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设置在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外壳背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还包括:负电压数据输入端以及正电压数据输入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面还包括:第七封闭环路以及第八封闭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所述第八封闭环路均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与所述正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与所述负电压数据输入端耦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八封闭环路嵌套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五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为几何状环路。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封闭环路、所述第六封闭环路、所述第七封闭环路以及所述第八封闭环路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如下条件:对应的裸露的导电区域为探针,其他区域被密封。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装置,用于在充电时固定在所述充电器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外壳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具有磁性的装置。
22.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2~21任一项所述的待充电设备。
CN201922421021.1U 2019-12-25 2019-12-25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Active CN211018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021.1U CN211018349U (zh) 2019-12-25 2019-12-25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PCT/CN2020/122391 WO2021129083A1 (zh) 2019-12-25 2020-10-21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US17/789,290 US20230030493A1 (en) 2019-12-25 2020-10-21 Charger, device to be charged, and charging system
EP20905628.2A EP4084263A4 (en) 2019-12-25 2020-10-21 CHARGER,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021.1U CN211018349U (zh) 2019-12-25 2019-12-25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8349U true CN21101834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1021.1U Active CN211018349U (zh) 2019-12-25 2019-12-25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0493A1 (zh)
EP (1) EP4084263A4 (zh)
CN (1) CN211018349U (zh)
WO (1) WO20211290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9083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6861A (ja) * 1995-10-11 1997-04-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装置
KR101246878B1 (ko) * 2011-02-11 2013-03-25 (주)에스피에스 마그네트를 이용한 충전 장치
KR101204510B1 (ko) * 2012-07-09 2012-11-26 (주)에스피에스 모바일 단말기의 충전 장치
CN205070036U (zh) * 2015-09-30 2016-03-02 福建异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式充电通配单元
DK201970048A1 (en) * 2015-09-30 2019-02-08 Apple Inc. CASE WITH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TOCHARGE A PORTABLE DEVICE
JP3204474U (ja) * 2016-03-16 2016-06-02 裕雄 范 充電ジョイント
CN206782068U (zh) * 2017-04-13 2017-12-22 杨青霖 一种测量风速用多旋翼无人机
CN206857021U (zh) * 2017-04-13 2018-01-09 杨青霖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充电停机坪
TWI758468B (zh) * 2017-05-02 2022-03-21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及充電單元
WO2019166661A1 (en) * 2018-03-02 2019-09-06 Verity Studios Ag Charging system and tray for flying machines
CN208210067U (zh) * 2018-05-14 2018-12-07 肖卿华 一种磁吸充电手机壳
CN211018349U (zh) * 2019-12-25 2020-07-14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9083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0493A1 (en) 2023-02-02
EP4084263A4 (en) 2023-03-22
WO2021129083A1 (zh) 2021-07-01
EP4084263A1 (en) 2022-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3356U (zh) 便捷可旋转式手机充电磁性接头
CN202260581U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3119520U (zh) Nfc充电装置
CN204992632U (zh) 便携式的手机充电设备
CN211018349U (zh)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86564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无线充电便携磁吸充电宝
CN207691493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05178219U (zh) 一种可以加快USB充电速度的Micro USB线
CN203617766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8565919A (zh) 自适应无线充电壳体、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器
CN209169980U (zh) 一种可对多个移动电源充电及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座
CN206226128U (zh) 电子设备充电壳及移动电源
CN206370588U (zh) 智能数据线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CN214543730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03368078U (zh) 一种具有接触式充电结构的设备
CN206210976U (zh) 锂电池、充电器、对讲机及对讲通讯设备
CN20683480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共享充电柜
CN207868817U (zh) 手机充电装置
CN201557152U (zh) 手机外接电源
CN203193351U (zh) 可充多种电池的无线充电器
CN21109222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钱包
CN205141779U (zh) 一种便携式外接无线充电器装置
CN20708286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0629138U (zh) 一种无线充电适配器
CN219643600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