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6873U - 耳机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耳机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6873U
CN211016873U CN201922221050.3U CN201922221050U CN211016873U CN 211016873 U CN211016873 U CN 211016873U CN 201922221050 U CN201922221050 U CN 201922221050U CN 211016873 U CN211016873 U CN 211016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hole
control structure
encoder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10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峰
熊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tech Robo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tech Rob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2210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6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6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6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架;旋钮,旋钮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上;以及编码器,编码器用于识别旋钮的转动状态以实现耳机工作状态的切换。使用者旋转旋钮,使得旋钮相对安装架转动,旋钮转动时直接触发编码器或者通过其他传递部件触发编码器;编码器可识别旋钮的旋转状态,然后耳机切换到对应的工作状态。也即通过旋转旋钮即可进行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键配合微动开关,需要按压多次且间隔有一定要求的方式,可较为便捷对耳机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Description

耳机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耳机的已从单纯的声音播放设备发展为具有多种模式的电子设备,其可在多种不同的功能间进行切换。现有的切换方式为按键配合微动开关,用手指按压的方式进行多功能之间的切换,操作时,多次且重复同一动作,根据动作的次数、间隔时间或按压时间等方式达到切换至想要的工作状态,动作时间长,且容易出错,准确性差,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不同工作状态间切换不便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耳机控制结构,包括:
安装架;
旋钮,所述旋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以及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识别所述旋钮的转动状态以实现耳机工作状态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控制结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适配于所述连接定位柱的连接定位孔,所述连接定位柱插设于所述连接定位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定位柱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适配于所述连接定位柱的内螺纹的连接螺钉,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定位柱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具有识别孔,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识别孔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转动安装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伸入所述识别孔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旋钮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钮与所述触发件之间设有传递组件,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传递组件与所述旋钮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递组件包括与所述旋钮相连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触发件与所述从动齿轮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旋钮包括贯穿所述转动孔且用于触发所述编码器的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端相连的旋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于所述转动孔的孔口处设有环绕所述转动孔的转动安装筒;所述转动安装筒位于所述转动孔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侧;所述转动安装筒的外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安装筒相连,所述旋帽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安装筒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帽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转动安装筒及所述轴承均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轴承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安装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动孔的内径;所述转动轴包括位于所述转动孔内的第一转动部,以及位于所述转动安装筒内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转动孔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动孔的内壁抵接或者与所述转动安装筒的内壁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帽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旋转旋钮,使得旋钮相对安装架转动,旋钮转动时直接触发编码器或者通过其他传递部件触发编码器;编码器可识别旋钮的旋转状态,然后耳机切换到对应的工作状态。也即通过旋转旋钮即可进行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键配合微动开关,需要按压多次且间隔有一定要求的方式,可较为便捷对耳机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安装架;11、连接定位柱;12、转动孔;13、转动安装筒;131、第二安装槽;
2、旋钮;21、旋帽;211、容置槽;212、防滑槽;22、转动轴;221、第一转动部;222、第二转动部;223、第三安装槽;
3、编码器;31、识别孔;
4、固定座;41、第一安装槽;42、连接定位孔;43、让位孔;
5、连接螺钉;
6、触发件;
7、传递组件;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
8、轴承;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耳机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架1;旋钮2,旋钮2转动安装于安装架1上;以及编码器3,编码器3用于识别旋钮2的转动状态以实现耳机工作状态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控制结构对于耳机工作状态的切换过程为:使用者旋转旋钮2,使得旋钮2相对安装架1转动,旋钮2转动时直接触发编码器3或者通过其他传递部件触发编码器3;编码器3可识别旋钮2的旋转状态,进而向控制系统传递识别到的旋转状态;控制系统可根据该旋转状态将耳机切换到对应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可通过一个旋转动作进行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键配合微动开关,需要按压多次且间隔有一定要求的方式,可较为便捷对耳机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控制系统为用于控制耳机工作的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耳机控制结构还包括固定座4,固定座4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上,固定座4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编码器3设于第一安装槽41内。固定座4上的第一安装槽41可将编码器3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编码器3使用过程中位置不易于偏移,可保证对于旋钮2的旋转信号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1上设有连接定位柱11,固定座4开设有适配于连接定位柱11的连接定位孔42,连接定位柱11插设于连接定位孔42内。连接定位柱11作为固定座4安装定位的部件,使得固定座4安装于安装架1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实现编码器3的位置不变,最终保证编码器3使用过程中位置不易于偏移,可保证对于旋钮2的旋转信号检测的准确性。连接定位柱11可卡接于连接定位孔42内实现固定座4与连接定位柱11的连接,也可为通过其他部件相连。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定位柱11开设有内螺纹,安装架1与固定座4之间设有适配于连接定位柱11的内螺纹的连接螺钉5,固定座4通过连接螺钉5与连接定位柱11固定连接。连接螺钉5可保证固定座4安装于安装架1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编码器3具有识别孔31,固定座4开设有对应于识别孔31的让位孔43;让位孔43内转动安装有触发件6,触发件6伸入识别孔31内,触发件6与旋钮2相连。旋钮2转动时直接或者间接带动触发件6于让位孔43内相对固定座4转动,触发件6转动时,触发件6伸入识别孔31内的部分触发编码器3,使得编码器3间接检测到旋钮2的旋转信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钮2与触发件6之间设有传递组件7,触发件6通过传递组件7与旋钮2相连。拨动旋钮2转动时,旋钮2通过传递组件7带动触发件6于让位孔43内相对固定座4转动。传递组件7的设置,相对于旋钮2直接带动触发件6转动,可使得各部件安装位置更加灵活,便于耳机产品的内部结构的布局。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递组件7包括与旋钮2相连的主动齿轮71,以及与主动齿轮7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72;触发件6与从动齿轮72相连。传递组件7中的主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72的配合,可将旋钮2的转动更为平稳的传递至触发件6,使得触发件6只发生转动,而不会偏转,保证编码器3对于旋转信号检测的准确性。而旋钮2直接与操作时发生的非旋转运动可被主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72的配合消除,避免传播至触发件6的位置。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传递组件7还可根据需求选择带轮组合等其他传递部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1开设有转动孔12;旋钮2包括贯穿转动孔12且用于触发编码器3的转动轴22,以及与转动轴22远离编码器3的一端相连的旋帽21。拨动旋钮2时,对旋帽21施力,带动转动轴22转动,转动轴22与转动孔12的内壁间的间隙可足够小,使得转动孔12可作为转动轴22转动的限位结构,使得转动轴22只发生转动,而不发生偏转运动,进而最大程度保证编码器3接收的信号均为旋转信号,提升编码器3信号检测的准确性。
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旋钮2的转动轴22与传递组件7的主动齿轮71相连,以实现拨动旋钮2转动时,旋钮2通过传递组件7带动触发件6于让位孔43内相对固定座4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1于转动孔12的孔口处设有环绕转动孔12的转动安装筒13;转动安装筒13位于转动孔12远离编码器3的一侧;转动安装筒13的外壁安装有轴承8,轴承8的内圈与转动安装筒13相连,旋帽21与轴承8的外圈相连。轴承8可使得旋帽21受力后只发生旋转运动,进而带动转动轴22只发生转动运动,轴承8可提升旋帽21转动的稳定性;且轴承8避免旋帽21与转动安装筒13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旋转时部件间摩擦导致产品的损耗,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安装筒13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1,轴承8的内圈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31内,可避免轴承8沿转动安装筒13的轴向滑动,保证轴承8安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旋帽21不会带动转动轴22沿转动安装筒13的轴向运动,保证转动轴22不会有向靠近编码器3方向的运动趋势,避免编码器3的损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帽21开设有容置槽211,转动安装筒13及轴承8均位于容置槽211内,轴承8与容置槽211的内壁相连。因此旋帽21可将转动安装筒13及轴承8遮蔽,同时由于轴承8的外圈与旋帽21的容置槽211的内壁接触,进而使得异物不易于从轴承8与容置槽211之间的间隙通过并到达转动安装筒13的筒口,避免异物进入转动安装筒13并通过转动孔12进入安装架1的内部,实现较好的防尘效果,保证耳机产品的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安装筒13的内径大于转动孔12的内径;转动轴22包括位于转动孔12内的第一转动部221,以及位于转动安装筒13内的第二转动部222;第二转动部222的外径大于转动孔12的内径。因此转动轴22的第二转动部222无法伸入转动孔12内,进一步保证转动轴22不会有向靠近编码器3方向的运动趋势,避免编码器3的损坏。即便受外力较大时,由于轴承8对旋帽21的定位作用,再配合转动轴22的第二转动部222的作用,可有效保证转动轴22不会沿其轴向运动靠近编码器3而影响安装架1内部的耳机的其他部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轴2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223,第三安装槽223内安装有密封圈9;密封圈9与转动孔12的内壁抵接或者与转动安装筒13的内壁抵接。密封圈9可保证异物无法通过转动孔12进入安装架1的内部,即便旋帽21与轴承8相连的结构处发生损坏而影响了防尘性能,密封圈9的设置可避免进入转动安装筒13及转动孔12内的异物通过转动孔12,可进一步保证耳机产品的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帽2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防滑槽212,并沿转动轴22的轴向设置,便于对旋帽21施力带动旋钮2整体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
旋钮,所述旋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以及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识别所述旋钮的转动状态以实现耳机工作状态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控制结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适配于所述连接定位柱的连接定位孔,所述连接定位柱插设于所述连接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定位柱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适配于所述连接定位柱的内螺纹的连接螺钉,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定位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具有识别孔,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识别孔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转动安装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伸入所述识别孔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旋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与所述触发件之间设有传递组件,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传递组件与所述旋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组件包括与所述旋钮相连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触发件与所述从动齿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旋钮包括贯穿所述转动孔且用于触发所述编码器的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端相连的旋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于所述转动孔的孔口处设有环绕所述转动孔的转动安装筒;所述转动安装筒位于所述转动孔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侧;所述转动安装筒的外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安装筒相连,所述旋帽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帽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转动安装筒及所述轴承均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轴承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相连。
CN201922221050.3U 2019-12-11 2019-12-11 耳机控制结构 Active CN211016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050.3U CN211016873U (zh) 2019-12-11 2019-12-11 耳机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050.3U CN211016873U (zh) 2019-12-11 2019-12-11 耳机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6873U true CN211016873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1050.3U Active CN211016873U (zh) 2019-12-11 2019-12-11 耳机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6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948A (zh) * 2019-12-11 2020-05-0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948A (zh) * 2019-12-11 2020-05-0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结构
CN111131948B (zh) * 2019-12-11 2022-06-2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6873U (zh) 耳机控制结构
US11418690B2 (en) Retractable functional assembly, middle frame assembly and terminal device
CN213597739U (zh) 一种旋转机构及电器
CN111131948B (zh) 耳机控制结构
CN111605613A (zh) 驾驶系统的转向控制装置、驾驶系统和农用机械
EP40542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8324527U (zh) 一种电器设备
CN113404924B (zh) 一种回转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机构
CN108691151B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面板和洗衣机
CN212755504U (zh) 机器人
CN210866493U (zh) 极化馈源装置及卫星天线设备
CN220770115U (zh) 一种换挡装置的角度信号放大结构
CN212556481U (zh) 驾驶系统的转向控制装置、驾驶系统和农用机械
CN112433459A (zh) 一种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
CN21390522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按键
US11609595B2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221106761U (zh) 一种鼻炎光疗仪
CN219865870U (zh) 一种转轴结构及数位屏
CN219962772U (zh) 一种易拆装端部支撑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13601123U (zh) 一种组合转轴结构及笔记本
CN210039782U (zh) 高速绞线机
CN208379133U (zh) 一种断纱器
CN212648112U (zh) 一种按压旋钮开关及照明设备
CN212026484U (zh) 一种省力顶按拔手开关及应用其的马桶
JP4212851B2 (ja) パチンコ機の球発射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