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5623U -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5623U
CN211015623U CN201922427115.XU CN201922427115U CN211015623U CN 211015623 U CN211015623 U CN 211015623U CN 201922427115 U CN201922427115 U CN 201922427115U CN 211015623 U CN211015623 U CN 21101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vidence
content
fingerprint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71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战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an Ba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an Ba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an Ba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an Ba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71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该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包括身份证阅读器、信息采集单元、内容采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身份证阅读器,对证据人的身份证进行信息读取,得到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与采集到实时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在获取的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指纹印记,还可进行笔迹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再在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笔迹印记,使得添加印记后的证据文件内容能够实现人证合一,身份明晰,使文件有效性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最初的口供和笔录作为证据,均采用纸质存档,耗费大量空间去存储,同时销毁时需要大量人力去操作,并且还会污染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应运而生。电子证据(Digital Evidence)是指: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光盘、存储卡、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载体,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可多次复制到其他载体的文件。
但电子化的证据虽然方便好用能够持久保存,但目前的电子化证据缺少相应的多维身份进行识别认证,使得一些证据在关键的使用场景下失去效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包括身份证阅读器、信息采集单元、内容采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身份证阅读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感应读取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并将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内容采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获取证据文件内容,并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发送给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和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将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所述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及使所述笔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笔迹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所述笔迹信息和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显示;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内容采集单元包括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其中: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证据人在当前场景下的语音内容;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内容和预存的内容模板生成证据文件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面部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和笔迹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面部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并将脸部图像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笔迹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面部信息和指纹信息;
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证号与已存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采集资格,以及是否进行面部图像或指纹信息的采集;
根据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获得面部信息,将面部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面部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将当前场景下的所述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与标准笔迹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密单元,用于将需要向外传输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证据人的身份证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证据文件内容发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证据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授权管理平台和业务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证据采集装置,用于将加密的证据文件内容传输给所述授权管理平台;
所述授权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系统发出的信息需求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分发给业务系统;
所述业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业务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包括业务验证系统和业务认证系统,其中:
所述业务验证系统,用于对所述证据文件内容进行验证,以确定证据人是否为受限人员;
所述业务认证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认证文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身份证阅读器,对证据人的身份证进行信息读取,得到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与采集到实时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在获取的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指纹印记,还可进行笔迹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再在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笔迹印记,使得添加印记后的证据文件内容能够实现人证合一,身份明晰,使文件有效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证据采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证据采集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证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最初的口供和笔录作为证据,均采用纸质存档,耗费大量空间去存储,同时销毁时需要大量人力去操作,并且还会污染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应运而生。电子证据(Digital Evidence)是指: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光盘、存储卡、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载体,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可多次复制到其他载体的文件。
但电子化的证据虽然方便好用能够持久保存,但目前的电子化证据缺少相应的多维身份进行识别认证,使得一些证据在关键的使用场景下失去效力。
为此,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身份证阅读器1、信息采集单元2、内容采集单元3、显示单元4、存储单元5和处理单元6,其中:
身份证阅读器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感应读取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信息采集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和/ 或指纹信息,并将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内容采集单元与显示单元连接,用于获取证据文件内容,并将证据文件内容发送给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
显示单元,用于将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处理单元,用于使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指纹信息和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显示单元,还用于将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针对上述实施例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主要用于注重认证业务的行业及系统中,例如司法、金融、公安和信托等平台。该装置能够较好的将电子证据与身份信息融合,实现多维身份的认证存储。
身份证阅读器能够对证据人(即:提供证据的人)所持有的身份证进行身份信息读取。也就是说,该装置具有对所持有二代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进行读取的功能,以此实现获取公安认证的指纹信息和面部信息的目的。目前所使用的二代身份证或三代身份证上包含有供公安治安标准的规格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和面部信息,该指纹信息和面部信息为身份信息的一部分。身份证阅读器读取到的身份信息发送到处理单元。
该信息采集单元能够对证据人在当前场景下的实时的面部图像及指纹信息进行采集。为此,该信息采集单元包括面部采集模块7和指纹采集模块8。在这里,当前场景为该装置对证据人进行采集面部图像和指纹信息的场景。指纹采集模块和面部采集模块采用公安部治安标准的规格配置。
面部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并将脸部图像发送给处理单元;
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内容采集单元主要是获取证据文件内容。该证据文件内容是证据人的口供、笔录、合同和调解书等做成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可以直接在电子列表上填写,也可以在纸质上填写扫描成电子图片,或其他方式制作的电子文件。
该内容采集单元的获取方式,可以由外部设备传输获取。
也可以采用现场语音获取方式,具体为:
该内容采集单元包括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其中:
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证据人在当前场景下的语音内容;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语音内容和预存的内容模板生成证据文件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语音识别成文字内容属于较成熟的技术,故本实用新型的采集装置重点不在于对语音识别成文字内容的过程的阐述,而是整个装置所包含的各部件之间的结构构架。为了实现语音识别成文字内容,该采集装置的处理单元可内置语音识别算法,通过语音识别算法可对语音进行识别得到文字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该装置上需要对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则可设置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既能够让证据文件内容显示,也可让证据人查看自己录入的证据文件是否清楚是否明白。
处理单元,用于使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针对该处理单元,需要说明的是,若从证据人所持有的身份证中读取的身份信息包括面部信息和指纹信息。
处理单元可对面部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面部信息,将面部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面部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将当前场景下的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指纹信息和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若匹配结果为不成功匹配,则无需在证据文件内容上附上指纹印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表明该证据文件内容已被证据人确认,具有认证效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属于较成熟的技术,故本实用新型的采集装置重点不在于对人脸和指纹匹配过程的阐述,而是整个装置所包含的各部件之间的结构构架。为了实现人脸和指纹识别,该采集装置的处理单元可内置脸部识别算法和指纹识别算法,通过这些识别算法可对证据人的面部和指纹进行识别判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信息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在该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需要使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及使笔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笔迹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在这里,标准笔迹为事先对证据人的笔迹进行多次采集后分析出来的标准笔迹。
为此,如图2所示,该信息采集单元还包括笔迹采集模块9,该笔迹采集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此时的匹配结果为面部、指纹和笔迹均成功匹配,处理单元才会根据指纹信息、笔迹信息和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也就是说,该证据文件内容上既要有证据人的指纹,还得有证据人的签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字迹识别属于较成熟的技术,故本实用新型的采集装置重点不在于对字迹识别过程的阐述,而是整个装置所包含的各部件之间的结构构架。为了实现字迹识别,该采集装置的处理单元可内置字迹识别算法,通过字迹识别算法可对字迹进行识别判断。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证据人持有的身份证不正确,则一般不会进行面部图像和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因为此时一定不是真正的证据人要进行证据录入。因此,需要先对身份证号进行比对,即进行第一道验证过程,避免采集无意义的数据,占用不必要的数据空间。
通常情况下,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面部信息和指纹信息。
为此,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先用于:根据身份证号与已存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采集资格,以及是否进行面部图像、指纹信息和笔迹信息的采集。在这里,已存的身份证号在录入证据之前可事先输入到该装置中,为此,可通过设置在该装置上的接收单元,接收输入的身份证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装置生成的具有效力的证据文件内容要是其他认证业务平台(司法、金融、公安和信托等平台),此时,要将证据文件内容向外输出。为了数据安全,该装置还包括加密单元,用于将需要向外传输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加密。加密后的证据文件内容可由设置的发送单元发出。该加密单元符合公安部标准规格,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通过设置身份证阅读器,对证据人的身份证进行信息读取,得到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与采集到实时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在获取的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指纹印记,还可进行笔迹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再在证据文件内容中添加笔迹印记,使得添加印记后的证据文件内容能够实现人证合一,身份明晰,使文件有效性得到提高。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证据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10、授权管理平台11和业务系统12,其中: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10,用于将加密的证据文件内容传输给所述授权管理平台;
授权管理平台11,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系统发出的信息需求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分发给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业务数据。
所述业务系统包括业务验证系统12和业务认证系统13,其中:
所述业务验证系统,用于对所述证据文件内容进行验证,以确定证据人是否为受限人员;
所述业务认证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认证文件。
业务系统在处理业务时,需要对认证好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需求,为此,业务系统会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信息需求。
授权管理平台会根据接收的信息需求判断将证据文件内容分发到哪个业务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业务验证系统可为公安系统,该系统用于对接收到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验证,以确定证据人是否为受限人员,如在逃人员或重点监控人员等。
业务认证系统可包括司法系统、政务系统、金融系统或信托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认证文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证阅读器、信息采集单元、内容采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身份证阅读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感应读取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并将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内容采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获取证据文件内容,并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发送给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和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将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显示;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附有指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所述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所述面部图像和/或指纹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及使所述笔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笔迹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则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所述笔迹信息和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显示;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附有指纹印记和笔迹印记的证据文件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采集单元包括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其中: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证据人在当前场景下的语音内容;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内容和预存的内容模板生成证据文件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面部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和笔迹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面部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并将脸部图像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所述笔迹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并将笔迹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面部信息和指纹信息;
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证号与已存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采集资格,以及是否进行面部图像或指纹信息的采集;
根据当前场景下的面部图像获得面部信息,将面部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面部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将当前场景下的所述指纹信息与身份信息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将当前场景下的笔迹信息与标准笔迹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密单元,用于将需要向外传输的证据文件内容进行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证据人的身份证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证据文件内容发出。
8.一种电子证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证据采集装置、授权管理平台和业务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证据采集装置,用于将加密的证据文件内容传输给所述授权管理平台;
所述授权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系统发出的信息需求将所述证据文件内容分发给业务系统;
所述业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业务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证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系统包括业务验证系统和业务认证系统,其中:
所述业务验证系统,用于对所述证据文件内容进行验证,以确定证据人是否为受限人员;
所述业务认证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证据文件内容生成认证文件。
CN201922427115.XU 2019-12-26 2019-12-26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Active CN21101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7115.XU CN211015623U (zh) 2019-12-26 2019-12-26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7115.XU CN211015623U (zh) 2019-12-26 2019-12-26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5623U true CN211015623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7115.XU Active CN211015623U (zh) 2019-12-26 2019-12-26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0724B (zh) 用于标识的方法
CA2567053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US7024562B1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secure digital signature and a system therefor
EP123832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secure electronic signature
CN107240022B (zh) 保险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001069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feguarding of a Document with Inserted Signature image and Biometric Data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2200297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one or more hashe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in real-time
US20030217276A1 (en) Match template protection within biometric security systems
AU2003276864B2 (en) Cryptographically secure person identification
JP2009176408A (ja) セキュリティ・クリアランス・カードおよび該カードを読取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80054575A (ko) 전자 서명 세션의 권한 검증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GB2517949A (en) Ticket authorisation
JP7236042B2 (ja) 準同型暗号を用いた顔認証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CN116842583B (zh) 一种以pdf签章为核心的电子签名系统及方法
CN110942407A (zh)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CN211015623U (zh) 电子证据采集装置及管理系统
CN111666552A (zh) 一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KR20200142834A (ko) 암호화되어 인쇄된 암호화 이미지의 진위 여부 판정 어플리케이션 시스템 및 암호화 이미지 판독 방법
JPH05290149A (ja) 指紋照合認証方式及びその装置
Lewis et al. Authenticating motor insurance documents using QR codes
CN115718914A (zh) 电子印章认证授权方法及系统、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08050A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电子文档手写签名方法
CN110096864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准考证离线识别方法及设备
EP3671503B1 (en) Graphometric document sign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2800840B (zh) 一种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