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2686U -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2686U
CN211012686U CN201921532047.7U CN201921532047U CN211012686U CN 211012686 U CN211012686 U CN 211012686U CN 201921532047 U CN201921532047 U CN 201921532047U CN 211012686 U CN211012686 U CN 211012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ceolus
inner tube
double
inner cylinde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20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20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2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2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2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包括顶部密封盖、外筒、内筒和底座,所述顶部密封盖扣合在外筒顶端侧,所述底座固定在外筒底端,所述顶部密封盖底端固定有上消波板,所述内筒底端焊接有下消波板,所述内筒顶端与底端内侧均设有防震块,所述防震块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所述外筒包括筒体和封头,所述筒体底端与封头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外筒的底端呈曲面结构,所述内筒相对固定在外筒内侧,所述内筒底端抵触在外筒底端曲面内壁处,所述内筒底端位于筒体和封头焊接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强、可有效防止危险物品发生爆炸时产生危险因素外泄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爆炸物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存储雷管等爆炸物品的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背景技术
抗爆容器是专门用来存储和运输雷管和炸药等爆炸物品的专用装置。
目前常见的双层抗爆容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筒、内筒和顶部密封盖组成,内筒与外筒以同圆心轴形式进行相对固定,且内筒下端面设置在外筒内部,这样固定起来比较方便。如图2所示,当内部雷管被意外引爆时,引爆的雷管瞬间产生大量的危险因素(冲击波、燃烧火焰以及噪音),内筒因高温及冲击波严重变形,其四周向圆周方向膨胀,且顶盖与筒体的连接处及内筒与外筒的连接处瞬间受到强大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而顶盖与筒体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强,所以势必造成内筒下沉。内筒下沉将导致其顶端与防震块产生空隙,大量的冲击波、火焰便无法从预定路线排出,直接作用于顶部盖板与外筒之间的密封处,造成威胁,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此种问题,有人选择加厚材料的内外筒,然后将内筒整体固定在外筒内侧并在内筒底端与外筒之间加焊加强筋,但是这种方式制作的容器整体重量过重,不但造成材料浪费,移动运输不便,而且使内筒长度减小,造成容器的容量更小,很不实用;也有人在原有材料、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内筒与外筒间连接处的焊接强度,而此时如果连接处的焊接强度过大,内筒在下沉过程中很可能造成焊接部位的外筒一侧被连带撕开,造成容器破裂,而如果连接处的焊接强度不够时,内筒仍然会直接掉落,仍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强、可有效防止危险物品发生爆炸时产生危险因素外泄的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包括顶部密封盖、外筒、内筒和底座,所述顶部密封盖扣合在外筒顶端侧,所述底座固定在外筒底端,所述顶部密封盖底端固定有上消波板,所述内筒底端焊接有下消波板,所述内筒顶端与底端内侧均设有防震块,所述防震块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所述外筒包括筒体和封头,所述筒体底端与封头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外筒的底端呈曲面结构,所述内筒相对固定在外筒内侧,所述内筒底端抵触在外筒底端曲面内壁处,所述内筒底端位于筒体和封头焊接处下方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筒的底端呈半球形或者蝶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筒顶端内侧放置的防震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上消波板下端侧位置,所述内筒底端内侧的防震块放置在下消波板上端位置,内筒顶端内侧放置的防震块与上消波板相对固定,方便于雷管的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件为螺栓、销轴、铆钉或粘胶以及其它可使两个固体固定的金属或非金属连接件,只要是可以让位于上端的防震块与上消波板相对固定的方式均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消波板和下消波板上均匀分别有排气孔,所述防震块上均匀分布有泄压孔,在爆炸时可以通过排气孔和泄压孔使冲击波和火焰进入到泄压仓内泄压,泄压孔孔径较为细小,可以延缓冲击波和火焰的排泄时间,消耗一部分冲击波和火焰以及噪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气孔和泄压孔上下位置连通,方便冲击波和火焰以及噪音通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部密封盖顶端还固定有两根把手,拿取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它将改变以往结构,采用内筒底端位于筒体和封头焊接处下方位置,且外筒底端呈曲面结构,当发生雷管爆炸时,由于内筒底端抵触到外筒底端曲面内壁处,下沉距离很小(相对防震块的厚度微乎其微),内筒顶端内侧防震块始终不完全脱离内筒,使内筒内的危险因素不会从内筒侧端冲出直接作用于密封盖与筒体的密封处,而完全按照预定的排泄路径进入到顶部密封盖内泄压,提高抗爆裂性能,确保安全性,同时,内筒高度加长,致内筒容量相对增加,可放置更多爆炸物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原有抗爆容器的示意图;
图2为原有抗爆容器雷管爆炸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中A处放大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内置雷管爆炸时的示意图;
图1-5中:1-把手、2-顶部密封盖、3-泄压仓、4-内筒、5-外筒、6-排气孔、7-上消波板、8-连接件、9-防震块、10-泄压孔、11-底座、12-下消波板、 13-焊点、51-筒体、52-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包括顶部密封盖2、外筒5、内筒4和底座11,顶部密封盖2扣合在外筒5顶端侧,底座11固定在外筒5底端,顶部密封盖2底端固定有上消波板7,内筒4底端焊接有下消波板12,内筒4顶端与底端内侧均设有防震块9(其中,防震块9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加工成型,如硅胶、橡胶、聚氨酯塑料等),防震块9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外筒5包括筒体51和封头52,筒体51底端与封头52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外筒5的底端呈曲面结构,内筒4相对固定在外筒5内侧(焊点13可以在内筒 4与外筒5之间上下位置任意一处,数量为至少一处以上),内筒4底端抵触在外筒5底端曲面内壁处,内筒4底端位于筒体51和封头52焊接处下方位置。
外筒5的底端呈半球形或者蝶形或者椭圆形。内筒4顶端内侧放置的防震块9通过连接件8固定在上消波板7下端侧位置,内筒4底端内侧的防震块9 放置在下消波板12上端位置,内筒4顶端内侧放置的防震块9与上消波板7相对固定。连接件8为螺栓、销轴、铆钉或粘胶以及其它可使两个固体固定的金属或非金属连接件,只要是可以让位于上端的防震块9与上消波板7相对固定的方式均可。上消波板7和下消波板12上均匀分布有排气孔6,防震块9上均匀分布有泄压孔10,排气孔6和泄压孔10上下位置连通,在爆炸时可以通过排气孔6和泄压孔10使冲击波和火焰进入到泄压仓3内泄压,泄压孔孔径较为细小,可以延缓冲击波和火焰的排泄时间,消耗一部分冲击波和火焰以及噪音。顶部密封盖2顶端还固定有两根把手1,拿取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雷管放置时,首先旋开顶部密封盖2,连同上端位置的防震块9一起抽出脱离内筒4,然后把雷管放入到位于内筒4底部的防震块9上方,放置好后重新盖合顶部密封盖2即可运输存储,当内部雷管因意外发生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火焰以及噪声会迅速向四周扩散,造成如图5 所示,内筒4的圆周向外侧弯曲变形,使原本外筒5和内筒4之间存在的间隙消失,由于上端的防震块9位于内筒4顶端内侧但不与内筒4连接,密封盖2 与外筒5的连接处及内筒4与外筒5的连接处瞬间受到强大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而密封盖2与外筒5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强,冲击波会使内筒4和外筒5之间通过电焊形成的焊点13断开,造成整个内筒4下沉,使内筒4底端抵触到外筒5底部曲面内壁处。
再者内筒4底端位于筒体51和封头52焊接处下方位置,内筒4内雷管爆炸后导致内筒4整体下沉以及四周变形,此过程中,内筒4底端直接抵触在外筒5底端曲面内壁处,因此,内筒4下沉变形后其上端的防震块9不会完全露出内筒4顶端侧,内筒4顶端内侧防震块9下端还会留有一部分在内筒4顶端内侧(一般内筒4下沉的距离不会超过内筒4顶端内侧防震块9一半厚度),因此爆炸时内筒顶端与密封盖之间的间隙被顶部的防震块9密封,所产生的冲击力和火焰完全无法从侧端泄漏出去,只能按照预定路径通过防震块9和上消波板7上的泄压孔10和排气孔6泄压进入到顶部泄压仓3内,再从泄压孔排出出容器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包括顶部密封盖、外筒、内筒和底座,所述顶部密封盖扣合在外筒顶端侧,所述底座固定在外筒底端,所述顶部密封盖底端固定有上消波板,所述内筒底端焊接有下消波板,所述内筒顶端与底端内侧均设有防震块,所述防震块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所述外筒包括筒体和封头,所述筒体底端与封头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外筒的底端呈曲面结构,所述内筒相对固定在外筒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底端抵触在外筒底端曲面内壁处,所述内筒底端位于筒体和封头焊接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端呈半球形或者蝶形或者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顶端内侧放置的防震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上消波板下端侧位置,所述内筒底端内侧的防震块放置在下消波板上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销轴或铆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消波板和下消波板上均匀分别有排气孔,所述防震块上均匀分布有泄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和泄压孔上下位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密封盖顶端还固定有两根把手。
CN201921532047.7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Active CN211012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047.7U CN211012686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047.7U CN211012686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2686U true CN21101268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2047.7U Active CN211012686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26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945A (zh) * 2019-09-16 2019-11-08 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945A (zh) * 2019-09-16 2019-11-08 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941C (zh) 抗爆容器
CN211012686U (zh)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CN109470103B (zh) 一种带泄压装置的抗爆容器
CN103376033B (zh) 抗爆容器
US7014059B2 (en) Explosion resistant waste container
CN1632445A (zh) 抗爆容器
CN103398636B (zh) 下泄式抗爆容器
KR20210055317A (ko) 자동차용 연료탱크 강성 보강 장치
CN202614116U (zh) 排爆罐
US4951833A (en) End construction with hollow beam construction for a drum
CN104952502A (zh) 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运输贮存容器
CN101665176B (zh) 抗爆容器
JP2014145674A (ja) キャスク、およびキャスク用衝撃吸収体
CN209310640U (zh) 一种抗爆容器
EP3387366B1 (en) Shaped charge metal foam package
CN110425945A (zh) 一种双层柱状抗爆容器
US4518091A (en)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JPS6234320Y2 (zh)
CN2773612Y (zh) 抗爆容器
CN104952503A (zh) 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运输容器
CN211033673U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运输固定装置
CN109458884B (zh) 一种可泄压型抗爆容器
CN212273700U (zh) 一种压力容器
RU1373U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взрыв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KR100892306B1 (ko) 하이브리드 타입의 압력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