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0084U -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0084U
CN211010084U CN201921693265.9U CN201921693265U CN211010084U CN 211010084 U CN211010084 U CN 211010084U CN 201921693265 U CN201921693265 U CN 201921693265U CN 211010084 U CN211010084 U CN 211010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olenoid valve
valve
wat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32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月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hua Cypres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hua Cypres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hua Cypres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hua Cypres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32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0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0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0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在工作过程中阀体内部容易产生负压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包括电磁阀体和固定设置于电磁阀体底部且与电磁阀体密封连接的分水器,电磁阀体包括电磁组件和阀体组件,阀体组件包括与静铁芯配合连接的阀杆套、活动设置于阀杆套内的弹簧和带有活动密封头的阀杆,阀杆套与活动密封头接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平衡装置,活动密封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平衡装置。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不仅可以实现电磁阀阀体内部的压力平衡,还可以实现对出水水流的控制避免水流倒流。

Description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放水电磁阀作为智能开关使用,有很多与自来水供水管连接的用水设备,供水管与用水设备之间一般安装有放水电磁阀用以控制水流的开关,电磁阀的工作原理为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驱动密封件工作从而实现阀门的打开或关闭。
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磁阀需要起到密封的作用,所以电磁阀本身密封性也较好,在电磁阀通电工作后由于阀杆在阀杆套内做类似于活塞伸缩的工作,导致电磁阀工作过程中很容易使阀杆套两侧产生压力差,当阀杆套套内的空气不断被挤出后很容易产生阀内负压,从而影响阀杆在阀杆套内的工作,进而影响电磁阀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通过在阀杆套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装置,在活动密封头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装置从而实现电磁阀阀体内部的压力平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工作过程中阀体内部产生负压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包括电磁阀体和固定设置于电磁阀体底部且与电磁阀体密封连接的分水器,所述电磁阀体包括电磁组件和阀体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固定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线圈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静铁芯,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与静铁芯配合连接的阀杆套、活动设置于阀杆套内的弹簧和带有活动密封头的阀杆,所述阀杆套与活动密封头接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平衡装置,所述活动密封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平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套一端密封一端敞开,阀杆套包括设置有密封端的第一套体和与第一套体一体成型的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径与静铁芯的内径相同,第一套体固定卡接于静铁芯内,第二套体外径大于第一套体内径,第二套体设置于电磁组件外部并与分水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平衡装置为固定设置于第一套体开口端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被若干通槽均匀分割,通槽的数量为奇数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力平衡装置为设置于活动密封头上并与阀杆卡接一侧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被若干凸条均匀分割,凸条的数量为偶数条。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包括杆体、设置于杆体一端的第一连接头和设置于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弹簧配合连接,第二连接头与活动密封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动密封头内部中空且呈飞碟状,所述活动密封头在活动范围内的中轴线与阀杆的中轴线始终成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器内部开设有一个分水腔,分水器外部固定设置有与分水腔连通的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垂直,出水管的中轴线与电磁阀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分水腔还连通有调控管,调控管内设置有可以调控出水流量且内部中空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部还开设有与分水腔贯通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运动路径与所述调控管的中轴线重合,调节杆螺纹连接于调控管内并通过所述调节杆的旋进和旋出动作实现对出水流量的控制,所述调控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调控管与进水管成135度设置,调控管与出水管也成135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一体成型且呈直线排布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杆冒,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卡接密封橡皮圈,所述第二杆体的杆身上固定设置有与调控管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杆冒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杆冒顶部开设有与储水腔贯通的若干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杆体内部开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一次储水的扩口部,所述储水腔用于二次储水,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扩口部的直径,扩口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气通道的直径,储水腔的直径大于第一排气通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杆套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装置,在活动密封头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装置从而有效的实现电磁阀阀体内部的压力平衡,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电磁阀的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杆上可拆卸连接一个呈飞碟状的活动密封头可以实现在活动密封头与出水口密封过程中由于位置不准确可以实现位移补偿,避免由于长时间位置未对准影响电磁阀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的旋进旋出实现对出水管的流量调节,通过在调节杆干体内开设有排气通道,实现分水腔内部的水压平衡,并通过在排气通道内设有扩口部形成一次储水,杆帽内开设有储水腔形成二次储水,有效的避免了出水水流的倒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电磁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活动密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阀杆、弹簧和活动密封头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1);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2);
图9为图8中A-A面的剖视图。
图中,1-电磁阀体;2-分水器;3-电磁组件;31-外壳;32-线圈;33-静铁芯;4-阀体组件;41-阀杆套;411-第一套体;412-第二套体;42-弹簧;43-活动密封头;44-阀杆;441-第一连接头;442-第二连接头;443-杆体;5-第一压力平衡装置;6-第二压力平衡装置;61-第一圆环;62-通槽;63-第二圆环;64-凸条;7-分水腔;8-进水管;9-出水管;10-调控管;11-调节杆;111-第一杆体;112-第二杆体;113-杆冒;114-环形槽;115-密封橡皮圈;116-储水腔;117-扩口部;118-第一排气通道;119-第二排气通道;12-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的爆炸图、电磁阀体1的结构示意图和电磁阀体1B-B面的剖视图,包括电磁阀体1和固定设置于电磁阀体1底部且与电磁阀体1密封连接的分水器2,电磁阀体1包括电磁组件3和阀体组件4,电磁组件3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31、固定设置于外壳31内部的线圈32和固定设置于空腔内的静铁芯33,阀体组件4包括与静铁芯33配合连接的阀杆44套41、活动设置于阀杆44套41内的弹簧42和带有活动密封头43的阀杆44,阀杆44套41与活动密封头43接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平衡装置5,活动密封头4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平衡装置6,通过在阀杆44套41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装置5,在活动密封头43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装置6从而有效的实现电磁阀阀体内部的压力平衡,还可以延长的延长了电磁阀的寿命。
参照图4和图5所示,阀杆44套41和活动密封头43的结构示意图,阀杆44套41一端密封一端敞开,阀杆44套41包括设置有密封端的第一套体411和与第一套体411一体成型的第二套体412,第一套体411的外径与静铁芯33的内径相同,第一套体411固定卡接于静铁芯33内,第二套体412外径大于第一套体411内径,第二套体412设置于电磁组件3外部并与分水器2配合连接,该种安装结构使阀杆44套41固定于电磁组件3内,阀杆44在阀杆44套41内通过电磁感应活动。
第一压力平衡装置5为固定设置于第一套体411开口端的第一圆环61,第一圆环61被若干通槽62均匀分割,通槽62的数量为奇数条。
第二压力平衡装置6为设置于活动密封头43上并与阀杆44卡接一侧的第二圆环63,第二圆环63被若干凸条64均匀分割,凸条64的数量为偶数条。
第一压力平衡装置5和第二压力平衡装置6的通槽62和凸条64存在数量差,可以避免凸条64和通槽62匹配卡合,有效实现两个压力平衡装置能单独实现压力平衡功能,一般在生产中采用3条通槽62和4条凸条64的形式。
参照图6所示,阀杆44、弹簧42和活动密封头43的爆炸图,阀杆44包括杆体443、设置于杆体443一端的第一连接头441和设置于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头442,第一连接头441与弹簧42配合连接,第二连接头442与活动密封头43可拆卸连接,活动密封头43内部中空且呈飞碟状,活动密封头43在活动范围内的中轴线与阀杆44的中轴线始终成锐角,在阀杆44上可拆卸连接一个呈飞碟状的活动密封头43可以实现在活动密封头43与出水口密封过程中由于位置不准确可以实现位移补偿,避免由于长时间位置未对准影响电磁阀的密封性。
参照图7、图8和图9所示,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中调节杆11的结构示意图(1)、(2)和A-A面的剖视图分水器2内部开设有一个分水腔7室,分水器2外部固定设置有与分水腔7室连通的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和出水管9相互垂直,出水管9的中轴线与电磁阀体1的中轴线重合,分水腔7室还连通有调控管10,调控管10内设置有可以调控出水流量且内部中空的调节杆11,调节杆11顶部还开设有与分水腔7贯通的排气口12,调节杆11的运动路径与调控管10的中轴线重合,调节杆11螺纹连接于调控管10内并通过调节杆11的旋进和旋出动作实现对出水流量的控制,调控管10、进水管8和出水管9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调控管10与进水管8成135度设置,调控管10与出水管9也成135度设置,通过设置中空的调节杆11可以实现分水器2内外压力平衡,通过调节杆11的螺纹调节可以实现调节杆11的旋进和旋出动作进而实现出水管9的出水流量的调节。
调节杆11包括一体成型且呈直线排布的第一杆体111、第二杆体112和杆冒113,第一杆体111和第二杆体112之间开设有环形槽114,环形槽114内活动卡接密封橡皮圈115,第二杆体112的杆身上固定设置有与调控管10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杆冒113内部开设有储水腔116,杆冒113顶部开设有与储水腔116贯通的若干排气口12,设置排气口12可以排出液体内部的气体使分水器2的内外压力平衡。
第一杆体111内部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118,第二杆体112内部开设有与储水腔116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119,第二排气通道119上还设置有用于一次储水的扩口部117,储水腔116用于二次储水,第一排气通道118的直径大于扩口部117的直径,扩口部117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气通道119的直径,储水腔116的直径大于第一排气通道118的直径,电磁阀装置一般情况下呈竖直放置,当电磁阀装置和分水器2水平放置是由于进水管8、出水管9和调控管10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内,进水容易从调控管10流出,调节杆11内设置扩口部117形成一次储水,储水腔116形成二次储水,从而对分水器2形成一定压力并且通过不同直径的排气通道可以很好的避免水流从调控管10流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包括电磁阀体和固定设置于电磁阀体底部且与电磁阀体密封连接的分水器,所述电磁阀体包括电磁组件和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固定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线圈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静铁芯,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与静铁芯配合连接的阀杆套、活动设置于阀杆套内的弹簧和带有活动密封头的阀杆,所述阀杆套与活动密封头接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平衡装置,所述活动密封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平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套一端密封一端敞开,阀杆套包括设置有密封端的第一套体和与第一套体一体成型的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径与静铁芯的内径相同,第一套体固定卡接于静铁芯内,第二套体外径大于第一套体内径,第二套体设置于电磁组件外部并与分水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平衡装置为固定设置于第一套体开口端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被若干通槽均匀分割,通槽的数量为奇数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平衡装置为设置于活动密封头上并与阀杆卡接一侧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被若干凸条均匀分割,凸条的数量为偶数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杆体、设置于杆体一端的第一连接头和设置于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弹簧配合连接,第二连接头与活动密封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动密封头内部中空且呈飞碟状,所述活动密封头在活动范围内的中轴线与阀杆的中轴线始终成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内部开设有一个分水腔,分水器外部固定设置有与分水腔连通的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垂直,出水管的中轴线与电磁阀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分水腔还连通有调控管,调控管内设置有可以调控出水流量且内部中空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部还开设有与分水腔贯通的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运动路径与所述调控管的中轴线重合,调节杆螺纹连接于调控管内并通过所述调节杆的旋进和旋出动作实现对出水流量的控制,所述调控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调控管与进水管成135度设置,调控管与出水管也成135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一体成型且呈直线排布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杆冒,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卡接密封橡皮圈,所述第二杆体的杆身上固定设置有与调控管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杆冒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杆冒顶部开设有与储水腔贯通的若干排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杆体内部开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一次储水的扩口部,所述储水腔用于二次储水,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扩口部的直径,扩口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气通道的直径,储水腔的直径大于第一排气通道的直径。
CN201921693265.9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Active CN211010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3265.9U CN21101008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3265.9U CN21101008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0084U true CN211010084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3265.9U Active CN21101008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0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776A (zh) * 2019-10-10 2020-02-11 浙江金华赛柏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776A (zh) * 2019-10-10 2020-02-11 浙江金华赛柏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CN110778776B (zh) * 2019-10-10 2021-12-28 浙江金华赛柏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8884B (zh) 低压大流量压力调节器
CN211010084U (zh)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CN110778776B (zh) 一种可消除阀内负压的电磁阀装置
US10641400B2 (en) Three way valve
CN103141363B (zh) 一种预置压力可调的毛管压力调节器
CN202252175U (zh) 膜片式单向通气控制装置
CN205479639U (zh) 一种直动活塞式电磁阀
CN204756086U (zh) 一种电子调节流体流量阀
CN208417549U (zh) 一种气动放空阀
CN103836215A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203604768U (zh) 一种组合式燃气比例阀
CN211010083U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防倒流放水电磁阀装置
CN210106664U (zh) 一种控制气体流量用气动隔膜阀
CN210153259U (zh) 一种不更换喷嘴的双燃料烤炉阀
CN209180438U (zh) 稳压组合电磁阀
CN203488757U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203516935U (zh) 一种气动马达隔膜阀
CN209781820U (zh) 一种新型燃气调节阀
CN201568585U (zh) 气体流量控制阀
CN208364901U (zh) 一种新型排气阀及其上的线性排气结构
CN113521527A (zh) 一种用于医用真空负压机的单向阀系统
CN202901373U (zh) 电液控制阀
CN220891239U (zh) 一种阀座可更换的控水电磁阀
CN216951677U (zh) 一种轴向调节的喷漆枪气体流量调节阀
CN110131446A (zh) 一种三通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