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7643U -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7643U
CN211007643U CN201921663637.3U CN201921663637U CN211007643U CN 211007643 U CN211007643 U CN 211007643U CN 201921663637 U CN201921663637 U CN 201921663637U CN 211007643 U CN211007643 U CN 211007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piece
support system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36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相飞
张�浩
周家明
向鹏
彭英
王扬
周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36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7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7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7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支撑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立柱和架体,架体为钢梁结构,架体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和用于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件,主龙骨、副龙骨和连接件三者上表面齐平,连接件底部设有能与立柱连接的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中架体为木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架体采用钢材制成,取代现有的木质材料,进而节省了资源。另外传统的架体仅具有主龙骨,即仅仅是一个个长条状的木方,而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副龙骨,并采用连接件实现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副龙骨与主龙骨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架体整体性更好,强度增大。

Description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支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把肋距≤1.5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成为密肋楼盖,密肋楼盖体系适用于跨度和荷载较大的、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尤其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物流仓储以及地下人防工程和地下车库等。也广泛适用于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学校教学楼、机场候机楼、车展候车室及地上立体停车楼等大中型公共建筑。密肋楼盖体系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结构刚度大、空间大、在同样高度下能增加层数等诸多优点。
楼盖木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脚手架搭设→满铺木胶合板→测量放线→安装塑料模壳→填缝→绑扎主次肋钢筋→预埋线管→绑扎板面钢筋→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板激光整平原浆收光→拆除模壳。其中脚手架通常采用满堂盘扣脚手架,搭设完架体后,需要在架体上铺设条状方木,然后满铺木胶合板。采用传统的方木浪费了大量的木材,给日趋匮乏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以代替传统的方木,节约木材资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立柱和架体,架体为钢梁结构,架体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和用于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件,主龙骨、副龙骨和连接件三者上表面齐平,连接件底部设有能与立柱连接的支撑件。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现有技术中架体为木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架体采用钢材制成,取代现有的木质材料,进而节省了资源。另外传统的架体仅具有主龙骨,即仅仅是一个个长条状的木方,而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副龙骨,并采用连接件实现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副龙骨与主龙骨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架体整体性更好,强度增大。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主龙骨、副龙骨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齐平(共面),也就是说整个架体上表面是一个平整的面,更加便于搭设木模板,搭设木模板后,木模板与架体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避免过大的集中应力导致木模板和架体变形甚至损坏。
另外,由于搭设木模板后,主龙骨和副龙骨共同对木模板进行支撑,对木模板的支撑效果更好,也能减小木模板受压变形。
立柱与架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连接件底部的支撑件来实现的,当连接件实现主龙骨与副龙骨之间的连接后,通过支撑件即可实现立柱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即实现立柱与架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主龙骨顶部开设有供副龙骨卡入的主卡口,副龙骨卡入主龙骨上的主卡口后副龙骨上表面与主龙骨上表面齐平;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面板和上连接板,副龙骨顶部开设有供上面板卡入的副卡口,上面板卡入副龙骨上的副卡口后上面板上表面与副龙骨上表面齐平;下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下面板和下连接板,下面板上表面与主龙骨下表面相抵,下连接板包围主龙骨侧面并与上连接板连接。主龙骨和副龙骨连接时,先将副龙骨卡入主龙骨上的主卡口内,再采用连接件实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连接,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上连接件中的上面板卡入副龙骨上的副卡口内,下连接件中的下面板上表面与主龙骨的下表面相抵,通过上连接件中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件中的下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即实现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主龙骨与副龙骨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副龙骨上表面与主龙骨上表面齐平、上面板上表面与副龙骨上表面齐平,因此主龙骨、副龙骨与连接件三者的上表面是齐平的。
进一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并且下连接板包裹上连接板下部。采用“L”形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更便于二者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上连接板和四个下连接板均呈矩阵分布。采用四个上连接板和四个下连接板连接效果更好。
进一步,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上开设有对应的螺孔,采用螺栓穿过螺孔实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通过拧紧螺栓即可实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操作简单。
进一步,螺孔至少包括上、下两排。多排螺孔与螺栓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更加稳固的连接。
进一步,上连接板底部与下面板的上表面相抵。安装时,将下连接板包裹在上连接板外,并使得上连接板底部与下面板的上表面相抵,即实现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就位,便于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安装。
进一步,主龙骨与副龙骨均为矩管。矩管为空心结构,自重较小。
进一步,支撑件包括与下面板固定连接的套筒,套筒供立柱顶部插入。通过立柱顶部插入套筒内即可实现套筒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操作简单。
进一步,套筒为螺纹套筒,立柱顶部为与螺纹套筒配合的丝杆。通过螺纹套筒与立柱顶部的丝杆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调节立柱插入套筒的长度,从而调节立柱的支撑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上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下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连接件3、上连接件31、上面板311、上连接板312、下连接件32、下面板321、下连接板322、套筒4。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立柱和架体,架体为钢梁结构,架体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和用于连接主龙骨1与副龙骨2的连接件3,主龙骨1、副龙骨2和连接件3三者上表面齐平。
主龙骨1与副龙骨2均为矩管,主龙骨1顶部开设有供副龙骨2卡入的主卡口,副龙骨2卡入主龙骨1上的主卡口后,副龙骨2上表面与主龙骨1上表面齐平。
连接件3包括相连接的上连接件31和下连接件32,上连接件31结构如图3所示,下连接件32结构如图4所示。
上连接件31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面板311和四块上连接板312,上连接板312均呈“L”形,副龙骨2顶部开设有供上面板311卡入的副卡口,上面板311向下卡入副龙骨2上的副卡口后,上面板311上表面与副龙骨2上表面齐平。
下连接件32包括一体成型的下面板321和四块下连接板322,下连接板322呈“L”形,下面板321上表面与主龙骨1下表面相抵,下连接板322包围主龙骨1侧面并与上连接板312连接,上连接板312与下连接板32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上连接板312与下连接板32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孔,螺孔至少包括上、下两排,采用螺栓穿过螺孔实现上连接板312与下连接板322之间的连接。下面板321下表面焊接有供立柱插入的套筒4。
主龙骨1和副龙骨2连接时,先将副龙骨2卡入主龙骨1上的主卡口内,再采用连接件3实现主龙骨1和副龙骨2的连接,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上连接件31中的上面板311卡入副龙骨2上的副卡口内,下连接件32中的下面板321上表面与主龙骨1的下表面相抵,下连接板322包裹在上连接板312外,并使得上连接板312底部与下面板321的上表面相抵,即实现上连接件31与下连接件32的就位,再将螺栓穿入各个螺孔内,拧紧螺栓,即实现上连接板312与下连接板322的连接固定,也就实现上连接件31与下连接件32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主龙骨1和副龙骨2被连接件3连接在一起。并且由于副龙骨2上表面与主龙骨1上表面齐平、上面板311上表面与副龙骨2上表面齐平,因此主龙骨1、副龙骨2与连接件3三者的上表面是齐平的。
架体安装完后,将立柱插入套筒4内,即完成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在主龙骨1和副龙骨2上满铺木模板(木胶合板)即可。
现有技术中架体为木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架体采用钢材制成,取代现有的木质材料,进而节省了木材资源。另外传统的架体仅具有主龙骨1,即仅仅是一个个长条状的木方,而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副龙骨2,并采用连接件3实现主龙骨1与副龙骨2的连接,副龙骨2与主龙骨1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架体整体性更好,强度增大。
本实用新型中主龙骨1、副龙骨2和连接件3的上表面均齐平(共面),也就是说整个架体上表面是一个平整的面,更加便于搭设木模板,搭设木模板后,木模板与架体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避免过大的集中应力导致木模板和架体变形甚至损坏。
另外,由于搭设木模板后,主龙骨1和副龙骨2共同对木模板进行支撑,对木模板的支撑效果更好,也能减小木模板受压变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套筒4为螺纹套筒,立柱顶部为与螺纹套筒配合的丝杆。通过螺纹套筒与立柱顶部的丝杆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调节立柱插入套筒4的长度,从而调节立柱的支撑高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立柱和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钢梁结构,架体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和用于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件,主龙骨、副龙骨和连接件三者上表面齐平,连接件底部设有能与立柱连接的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顶部开设有供副龙骨卡入的主卡口,副龙骨卡入主龙骨上的主卡口后副龙骨上表面与主龙骨上表面齐平;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面板和上连接板,副龙骨顶部开设有供上面板卡入的副卡口,上面板卡入副龙骨上的副卡口后上面板上表面与副龙骨上表面齐平;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下面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下面板上表面与主龙骨下表面相抵,所述下连接板包围主龙骨侧面并与上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并且下连接板包裹上连接板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上连接板和四个下连接板均呈矩阵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上开设有对应的螺孔,采用螺栓穿过螺孔实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至少包括上、下两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底部与下面板的上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与副龙骨均为矩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与下面板固定连接的套筒,套筒供立柱顶部插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螺纹套筒,所述立柱顶部为与螺纹套筒配合的丝杆。
CN201921663637.3U 2019-09-30 2019-09-30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Active CN211007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637.3U CN211007643U (zh) 2019-09-30 2019-09-30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637.3U CN211007643U (zh) 2019-09-30 2019-09-30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7643U true CN211007643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3637.3U Active CN211007643U (zh) 2019-09-30 2019-09-30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7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782A (zh) * 2020-12-03 2021-03-19 南京宁基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果树根系渗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782A (zh) * 2020-12-03 2021-03-19 南京宁基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果树根系渗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1129B (zh) 用于建筑的梁柱连接件
CN203080965U (zh) 智能钢结构抗震别墅
CN105133830A (zh) 以钢代木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在外墙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CN110284732B (zh) 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建筑连接节点
CN210421404U (zh) 暗牛腿、连接座及干法连接节点
CN201747060U (zh) 组装式模板桁架支撑
CN103912063A (zh) 由预制板构建的装配式房屋体系
CN211007643U (zh) 膜壳密肋楼盖模板支撑体系
CN103741970A (zh) 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CN210396247U (zh) 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建筑连接节点
CN204080843U (zh) 活动板房基础结构
CN211597319U (zh) 建筑结构稳定的房梁及房顶
CN106894625B (zh) 模块化外挂式脚手架
CN102912878B (zh) 模块化建筑隔震体系
CN207905389U (zh) 装配式全螺栓连接钢筋加工棚
CN113585761B (zh) 超高穹顶结构的施工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97087U (zh) 装配式骨架板材建筑的梁与板连接节点结构
CN202023257U (zh) 框架柱与组合网架楼板间的连接节点
CN204940845U (zh) 一种以钢代木的模板加固体系
CN210563537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旧建筑物柱梁节点加固结构
CN209891381U (zh) 一种建筑结构
CN209602938U (zh)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桥梁
CN203066239U (zh)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CN202248900U (zh) 楼板模板支撑结构
CN113175255A (zh) 一种基于钢拉索加固结构的砖填充木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