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6239U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66239U CN203066239U CN 201220692632 CN201220692632U CN203066239U CN 203066239 U CN203066239 U CN 203066239U CN 201220692632 CN201220692632 CN 201220692632 CN 201220692632 U CN201220692632 U CN 201220692632U CN 203066239 U CN203066239 U CN 2030662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ary
- monomer
- load
- bearing
- board hou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包括板房框架、承重柱、承重架、连接柱以及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房框架为12根底梁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板房框架的八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套索,固定套索的顶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的固定卡孔;左右相邻两个板房框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连接固定,两个双体承重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承重架将两个板房框架连接固定;上下相邻两个板房框架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连接固定,两个双体连接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连接架将两个板房框架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3层以上的房屋结构且具有施工操作方便,安装工期短且结构稳定牢固的等优点,适用于建造多层组合房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背景技术
活动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
组合式房屋现在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由于其结构简单,材料轻便,易于组装,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方便地解决各种临时或者短期的住房需求。这种房屋的各个建筑构件经过整体配套设计,随后将各个部件拆卸,分别装入多个运输容器内,通过运输运送到目的地,然后取出各个部分的配件,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重新组装,以实现快速、简便地建造房屋的目的。
中国授权公告号CN 101654928 B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式房屋及其安装方法,该多层组合式房屋的核心承重部分由多个长方形箱体纵向垂直叠放组成的核心承重部分,所述的核心承重部分包括一个底层主体结构和一个以上的上层主体结构,以及设置在两层主体结构之间的梁架,所述主体结构的外周边为承重墙,每个主体的结构顶部都是敞开的。上方的主体结构的框架底部固定有能够与下方主体结构完成安装的梁架,在梁架结构上安装有楼板,并且梁架与其下的主体结构相匹配,可以将下层主体结构整体地安装固定在底层主体结构上。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房屋结构稳定,安装便捷,可以很好地满足半水久的多层组合式房屋的建造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文本(CN181183A)公开了一种成品建筑系统及其装配和拆卸方法,包括分割成多个单元的主体建筑框架结构体,所属主体建筑框架结构体设有对应的成品建筑接口; 可收容于运输载体内的成品建筑;当所述运输载体抬升至对应单元时,运输载体内的成品建筑拼装到主体建筑框架结构体的各个单元中,所述成品建筑与主体建筑框架结构体的成品建筑接口相连。
中国授权公告号CN 101509274 B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多层冷成型钢组合房屋住宅结构,其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屋盖单元和分别连接墙体与屋盖的托梁导轨,其中,所述多层冷成型钢组合房屋住宅结构还包括竖直固定于墙体单元两端的方管柱,屋盖单元包括平板部和嵌设于平板部的托梁,平板部的材料为轻质建筑板材,墙体单元设有承受屋盖单元的托梁载荷的加强截面立柱。该实用新型适用于建造多层住宅。
然而上述的各种多层组合式房屋一般只能达到1-2层的建筑层高,难以达到3层或者更高的层高,而且安装程序多,施工较为复杂,安装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实现3层以上的房屋结构且具有施工操作方便,安装工期短且结构稳定牢固的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包括板房框架、承重柱、承重架、连接柱以及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房框架为12根底梁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板房框架的八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套索,固定套索的顶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的固定卡孔;
所述的承重柱包括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单体承重柱顶部有一个卡头,卡头上设有螺孔,双体承重柱顶部有两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
所述的连接柱包括单体连接柱与双体连接柱,单体连接柱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双体连接柱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两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
所述的承重架包括单体承重架及双体承重架,单体承重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双体承重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
所述的连接架包括单体连接架及双体连接架,单体连接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双体连接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
第一层两个板房框架并列排放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及4个单体承重柱固定在地面上,双体承重柱顶部的卡头分别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上的固定套索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双体承重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承重架,两个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双体承重架的山字形连接片中,两个板房框架外侧四个角通过个单体承重柱固定,单体承重柱的卡头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四个角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同一侧两个单体承重柱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承重架,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单体承重架的T字形连接片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并列排放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及4个单体连接柱固定在第一层板房框架上,双体连接柱的四个卡头分别插入到第一层两个板房框架及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将四个板房框架固定在一起形成上下两层结构,两个双体连接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连接架,双体连接架的底部通过螺钉横跨固定在第一层的两个板房框架上,两个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双体连接柱的山字形连接片中并通过螺钉固定,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外侧四个角通过4个单体连接柱固定,单体连接柱的卡头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四个角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同一侧两个单体连接柱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连接架,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单体连接架的T字形连接片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单体连接柱、双体连接柱,以及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上的卡头与固定套索的固定卡孔相匹配。所述的卡头为100×50×4规格的方管。所述的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高度均为300-500mm。所述的单体连接架及双体连接架高度均为100-300mm。所述的单体连接柱与双体连接柱高度均为150-300mm。所述的单体承重架及双体承重架高度均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板房框架、承重柱以及连接柱的构造方式,左右相邻两个板房框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连接固定,上下相邻两个板房框架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连接固定,此结构根据需要任意增加板房框架的数量,并且两个板房框架之间还安装有若干连接架及连接柱以及连接架,从而保证了该组合房屋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在房屋住宅结构内不设拉条、支撑,简化构造,所有构件均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所有构件均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实现3层以上的房屋结构且具有施工操作方便,安装工期短且结构稳定牢固的等特点,适用于建造多层组合房屋。
附图说明
图1为4个板房框架构成的移动组合房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体承重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体承重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体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体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体承重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体承重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体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体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板房框架,11-底梁,2-固定套索,21-固定卡孔,22-卡头,23-螺孔, 31-单体承重柱,32-双体承重柱, 41-单体连接柱,42-双体连接柱, 51-单体承重架,511-柱体,512- T字形连接片,513-山字形连接片,52-双体承重架, 61-单体连接架,62-双体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板房框架1为12根底梁11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板房框架1的八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套索2,固定套索2的顶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的固定卡孔21。
承重柱包括单体承重柱31和双体承重柱32,如图3 所示,单体承重柱31顶部有一个卡头22,卡头22上设有螺孔23,如图2所示,双体承重柱32顶部有两个卡头22,卡头22与固定套索2的固定卡孔21相匹配,单体承重柱31和双体承重柱32高度为300-500mm。在本实用新型中,卡头22为100×50×4规格的方管,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23;单体承重柱31和双体承重柱32高度均为450mm。
连接柱包括单体连接柱41与双体连接柱42,如图5 所示,单体连接柱41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卡头22,每个卡头22上均设有螺孔23,如图4 所示,双体连接柱42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两个卡头22,每个卡头22上均设有螺孔23,单体连接柱41与双体连接柱42高度为150-300mm。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单体连接柱41与双体连接柱42高度均为250mm。
承重架包括单体承重架51及双体承重架52,如图6 所示,单体承重架51由柱体511及与柱体511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512组成,柱体511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512上均设有两个螺孔23,如图7 所示,双体承重架52由柱体511及与柱体511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513组成,柱体511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23,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513上均设有两个螺孔23;单体承重架51及双体承重架52高度均为300-500mm,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单体承重架51及双体承重架52高度均为450mm。
连接架包括单体连接架61及双体连接架62,如图8所示,单体连接架61由柱体511及与柱体511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512组成,柱体511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512上均设有两个螺孔23,如图9所示,双体连接架62由柱体511及与柱体511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513组成,柱体511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23,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513上均设有两个螺孔23;单体连接架61及双体连接架62高度为100-300mm,在本实用新型中,单体连接架61及双体连接架62高度均为250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以4个板房框架1组成的两层组合房屋为例:
1、第一层安装:
将地面整理平整,将两个板房框架1并列排放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32及4个单体承重柱31固定在地面上,具体实施方式为:双体承重柱32顶部的卡头22分别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1上的固定套索2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将两个板房框架1固定在一起,两个双体承重柱32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承重架52,两个板房框架1的底梁11嵌入双体承重架52的山字形连接片513中,并通过螺钉将底梁11与双体承重架52固定,从而进一步将两个板房框架1牢固。两个板房框架1外侧四个角通过4个单体承重柱31固定,单体承重柱31的卡头22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1四个角的固定套索2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 同一侧两个单体承重柱31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承重架51,板房框架1的底梁11嵌入单体承重架51的T字形连接片512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双体承重架52为三个,同一侧的单体承重架51为三个;
2、第二层安装:
将两个板房框架1并列排放,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42及4个单体连接柱41固定在第一层板房框架1上,具体实施方式为:双体连接柱42的四个卡头22分别插入到第一层两个板房框架1及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1的固定套索2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将四个板房框架1固定在一起形成上下两层结构,两个双体连接柱42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连接架62,双体连接架62的底部通过螺钉横跨固定在第一层的两个板房框架1上,如图10所示,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1的底梁11嵌入双体连接柱42的山字形连接片中并通过螺钉固定,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1外侧四个角通过4个单体连接柱41固定,单体连接柱41的卡头22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1四个角的固定套索2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同一侧两个单体连接柱41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连接架61,板房框架1的底梁11嵌入单体连接架61的T字形连接片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板房框架、承重柱以及连接柱的构造方式,左右相邻两个板房框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连接固定,上下相邻两个板房框架1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连接固定,此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增加板房框架的数量,并且两个板房框架之间还安装有若干连接架及连接柱以及连接架,从而保证了该组合房屋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在房屋住宅结构内不设拉条、支撑,可简化构造,所有构件均可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所有构件均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安装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包括板房框架、承重柱、承重架、连接柱以及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房框架为12根底梁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板房框架的八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套索,固定套索的顶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的固定卡孔;
所述的承重柱包括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单体承重柱顶部有一个卡头,卡头上设有螺孔,双体承重柱顶部有两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
所述的连接柱包括单体连接柱与双体连接柱,单体连接柱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双体连接柱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两个卡头,每个卡头上均设有螺孔;
所述的承重架包括单体承重架及双体承重架,单体承重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双体承重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
所述的连接架包括单体连接架及双体连接架,单体连接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T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及T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双体连接架由柱体及与柱体呈一体挤压成型的山字形连接片组成,柱体底部设置有四个螺孔,位于两外侧的山字形连接片上均设有两个螺孔;
第一层两个板房框架并列排放并通过两个双体承重柱及4个单体承重柱固定在地面上,双体承重柱顶部的卡头分别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上的固定套索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双体承重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承重架,两个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双体承重架的山字形连接片中,两个板房框架外侧四个角通过个单体承重柱固定,单体承重柱的卡头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四个角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同一侧两个单体承重柱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承重架,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单体承重架的T字形连接片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并列排放通过两个双体连接柱及4个单体连接柱固定在第一层板房框架上,双体连接柱的四个卡头分别插入到第一层两个板房框架及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将四个板房框架固定在一起形成上下两层结构,两个双体连接柱之间设置有2-4个双体连接架,双体连接架的底部通过螺钉横跨固定在第一层的两个板房框架上,两个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双体连接柱的山字形连接片中并通过螺钉固定,第二层两个板房框架外侧四个角通过4个单体连接柱固定,单体连接柱的卡头插入到两个板房框架四个角的固定套索当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同一侧两个单体连接柱之间设置有2-4个单体连接架,板房框架的底梁嵌入单体连接架的T字形连接片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连接柱、双体连接柱,以及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上的卡头与固定套索的固定卡孔相匹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头为100*50*4规格的方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承重柱和双体承重柱高度均为300-50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连接架及双体连接架高度均为100-3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连接柱与双体连接柱高度均为150-300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承重架及双体承重架高度均为300-5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92632 CN203066239U (zh) | 2012-12-15 | 2012-12-15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92632 CN203066239U (zh) | 2012-12-15 | 2012-12-15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66239U true CN203066239U (zh) | 2013-07-17 |
Family
ID=4876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6926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6239U (zh) | 2012-12-15 | 2012-12-15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6623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6859A (zh) * | 2012-12-15 | 2014-06-18 | 佛山市捷安居组合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CN106065666A (zh) * | 2016-06-22 | 2016-11-02 | 西安科技大学 | 带有组合式基础构件的易安装式活动板房 |
-
2012
- 2012-12-15 CN CN 201220692632 patent/CN2030662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6859A (zh) * | 2012-12-15 | 2014-06-18 | 佛山市捷安居组合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CN106065666A (zh) * | 2016-06-22 | 2016-11-02 | 西安科技大学 | 带有组合式基础构件的易安装式活动板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23428B2 (en) | Sequence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from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 |
EP1733100B1 (en) | A transportable modular building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reof | |
WO2016197919A1 (zh) | 预制装配轻钢混凝土板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605858A (zh) |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 |
JP2006502330A (ja) | プレキャストおよび骨組ブロック要素構造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3866859A (zh)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
CN203361331U (zh) | 钢框架结构标准化民宅或别墅 | |
CN114351865A (zh) | 梁柱连接件、房屋框架和集成房屋 | |
CN111809726B (zh) | 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 | |
CN107762161B (zh) | 一种节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安装方法 | |
CN106760139B (zh) | 一种外贴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066239U (zh) |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 |
CN102486053B (zh) | 模块化活动房屋 | |
CN212897158U (zh) | 一种装配式密肋复合平房仓及平房仓墙体 | |
CN102912878B (zh) | 模块化建筑隔震体系 | |
CN117627172A (zh) | 一种抗侧与承重分离的分层装配式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4423572U (zh) | 一种钢框架与混凝土墙板混合的全装配式多层钢结构体系 | |
CN215802475U (zh) | 一种可拆装的拼装复合墙体 | |
CN112538896A (zh) | 一种由六面组成的结构模块单元体及其连接方式 | |
WO2009061702A1 (en) |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it, system, and method | |
CN216108953U (zh) |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CN221119022U (zh) | 一种装配式单元构件 | |
CN110593596B (zh) | 一种夹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053834U (zh) | 一种由六面组成的结构模块单元体 | |
CN203238771U (zh) | 双层大跨度梁悬挂式下层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