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5000U -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05000U CN211005000U CN201921857796.7U CN201921857796U CN211005000U CN 211005000 U CN211005000 U CN 211005000U CN 201921857796 U CN201921857796 U CN 201921857796U CN 211005000 U CN211005000 U CN 211005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ewage
- contact oxidation
- wastewater treatment
- treatm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污泥池以及清水池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例如,垃圾电厂宿舍楼生活污水、食堂排污水、办公区域生活污水及厂区少量维修污水等)排放到环境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可见,如何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污泥池以及清水池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池的污水入口设有机械格栅,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用于将所述调节池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缺氧池。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缺氧池内设有作为细菌载体的弹性填料,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空气搅拌器,所述空气搅拌器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以及污泥回流泵,所述微孔曝气器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所述接触氧化池内的混合液提升回流至所述缺氧池。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管填料。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用于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沉淀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清水池内设有导流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以及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的PLC控制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提升泵以及所述污泥池均设有连接至所述调节池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阀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提升泵为耦合式自动搅匀防堵塞潜污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污泥池以及清水池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调节池1、缺氧池2、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污泥池5、清水池6、供气装置7、机械格栅11、提升泵12、弹性填料21、空气搅拌器22、生物填料31、微孔曝气器32、污泥回流泵33、斜管填料41、气提装置42、导流板61、鼓风机71、回流管8、阀门9以及运输泵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所述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缺氧池2、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污泥池5、清水池6以及供气装置7。
所述调节池1与所述缺氧池2连接,所述缺氧池2与所述接触氧化池3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3内设有生物填料31,所述接触氧化池3与所述沉淀池4连接,所述沉淀池4分别与所述污泥池5以及清水池6连接,所述供气装置7分别与所述缺氧池2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池1的污水入口设有机械格栅11,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提升泵12,所述提升泵12用于将所述调节池1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缺氧池2。
污水首先通过机械格栅11拦截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1(其中含油污水需经隔油处理)。废水中含有大颗粒及纤维状杂质,在调节池1的污水入口设置机械格栅11,将这些污染物拦截下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如提升泵12、阀门9不被堵塞。机械格栅11选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调节池1主要用于调节水质,缓冲水量波动对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影响。生活污水由提升泵12自调节池1提升至缺氧池2。
由于污水很不均匀,这种变化对后续处理系统正常发挥及稳定运行都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设置足够池容积的调节池1对水质水量进行有效的均匀,为后续处理提供均匀水量。调节池1设超越管线,供事故时污水直排。调节池1为碳钢结构,加盖,设有溢流口,用以防止液位过高时污水的去向。
为防止沉积物对提升泵12造成堵塞,调节池1内的提升泵12选用耦合式自动搅匀防堵塞潜污泵,数量2台(1用1备),液位联锁控制,可手动和自动。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2内设有作为细菌载体的弹性填料21,所述缺氧池2内设有空气搅拌器22,所述空气搅拌器22与所述供气装置7连接。
缺氧池2内设空气搅拌器22,控制DO≤0.5mg/L,由缺氧池2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降低部分COD,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便于后续好氧生化处理。
缺氧池2利用反硝化菌、聚磷菌及其它厌氧或兼氧菌,去除N、P,将大颗粒杂质分解成为小颗粒杂质、将难降解杂质分解成易降解杂质,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担,所需空气由供气装置7提供。
缺氧池2以反硝化过程为主的设施,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NH3-N和降解有机物。利用反硝化菌、聚磷菌及其它厌氧或兼氧菌,去除N、P,将大颗粒杂质分解成为小颗粒杂质、将难降解杂质分解成易降解杂质。
缺氧池2中的污水和循环回流泥水混合进行缺氧脱氮反应。污水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分解为氨氮,同时采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使亚硝酸氨NO2-、硝酸氨NO3-转化为氮气N2,并利用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池内设置弹性填料21作为细菌载体。该弹性填料21具有轻质、高强、空隙率大、易成膜的特点,使其能存留足够的进行生化过程的微生物量。其不仅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十分优越,安装维护方便。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氧化池3内设有微孔曝气器32以及污泥回流泵33,所述微孔曝气器32与所述供气装置7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33用于将所述接触氧化池3内的混合液提升回流至所述缺氧池2。
污水自缺氧池2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3,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池3中设置有生物填料31,在生物填料31上附着有一层生物膜,该填料比表面积大,不易使生物膜结成球团,生物膜对于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吸收、降解,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充分净化。好氧池的布气采用微孔曝气器32,该微孔曝气器32具有气泡细,氧利用率高,布气均匀的特点。
接触氧化池3中设置污泥回流泵33,将接触氧化池3中混合液提升回流至缺氧池2,一方面对进出水质进行稀释,减小污染物符合对微生物的冲击,另一方面在缺氧菌作用下,使污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N2和H2O,污水经往复循环后流入沉淀池4。
接触氧化池3中采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来处理废水。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法的特点,它与活性污泥法主要不同之处是,氧化池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填料的表面,不像曝气池的中活性污泥(MLSS)那样随波逐流,并随出水一起流走,也不存在污泥沉降性能问题。此工艺与生物滤池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氧化池中的填料及附着在其表面上的微生物均淹没在污水中。当污水流过填料层时,有机物被生物膜所吸附,污水得到净化。这个接触,吸附过程虽很短,但被吸附的有机物可以贮存在生物膜中,有较长的时间为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吸收。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内层生物膜由于缺氧,好氧菌死亡,附着力减弱,就会脱落,在接触沉淀池4中沉降下来,以污泥的形式排除掉。旧的生物膜脱落后,新的生物膜又会在原来脱落的地方生长起来,使氧化池处理污水的工作处于动态平衡,出水水质稳定。
污水中有机物通过接触氧化池3内生物填料31上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合成与异化分解等生化反应过程去除水中部分有机物。同时利用亚硝化菌及硝化菌将水中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回流入缺氧池2内进行反硝化。接触氧化池3末端设置混合液回流泵,100%回流比,将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2进行脱氮处理,溶解氧≤5mg/l。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4内设有斜管填料41。所述沉淀池4内设有气提装置42,所述气提装置42用于将所述沉淀池4内的沉淀污泥提升至污泥池5。
接触氧化池3中的污水通过运输泵10运输至沉淀池4中。
沉淀池4具体为斜管沉淀池4,表面负荷大,处理效果好。接触氧化池3的出水自流进入斜管沉淀池4,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剥落的生物膜和其它杂质。斜管沉淀池4采用中心导流筒进水,使处理设备顺畅有序、均匀地出水。
沉淀池4中采用斜管填料41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流入清水池6,沉淀污泥由气提装置42提升至污泥池5。气提装置42一般正常运行时每天提泥1-2次,由电磁阀控制,确保管路不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6内设有导流板61。
经前级处理后,污水中的病毒菌未达到标准,为防止病毒菌传播及水体再次变质而污染环境,清水池6内设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采用氯片消毒。消毒后的水储存在清水池6内供使用。清水池6内设导流板61,避免污水短路,保证排放污水中粪大肠菌群小3个/l。
进一步地,沉淀池4的污泥由气提装置42提升进入污泥池5,在此进一步进行厌氧消化。沉淀池4内设置曝气管1套,根据100m3污泥供气量2m3/min计算,用于消化处理。绝大部分有机污泥可得到消化。污泥池5的上清液回流到调节池1,污泥每隔3个月由环卫所的粪车抽吸外运。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7包括鼓风机71以及与所述鼓风机71连接的PLC控制器。
供气装置7用于为调节池1、缺氧池2、接触氧化池3及污泥池5提供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泵12以及所述污泥池5均设有连接至所述调节池1的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8上设有阀门9。回流管8可使得污水回流到调节池1中重新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污泥池以及清水池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污泥池以及清水池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接触氧化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污水入口设有机械格栅,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用于将所述调节池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缺氧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内设有作为细菌载体的弹性填料,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空气搅拌器,所述空气搅拌器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以及污泥回流泵,所述微孔曝气器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所述接触氧化池内的混合液提升回流至所述缺氧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管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用于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沉淀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内设有导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以及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的PLC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以及所述污泥池均设有连接至所述调节池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为耦合式自动搅匀防堵塞潜污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7796.7U CN211005000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7796.7U CN211005000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05000U true CN211005000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8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57796.7U Active CN211005000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05000U (zh)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21857796.7U patent/CN2110050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5025A (zh) |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1811803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工艺及装置 | |
CN112979065A (zh)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系统 | |
CN105565614A (zh) | 一种甲苯硝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3112991A (zh) |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6430845A (zh) |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714872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 |
CN109205954A (zh) |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 |
CN201665583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装置 | |
CN111056698A (zh) |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 |
CN214218490U (zh) |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110240350A (zh) | 一种利用硝化液回流增强污水一体化的设备及抗冲击性方法 | |
KR101044826B1 (ko) | 막 여과 생물반응조의 고도처리 효율을 높이는 운전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한 고도처리장치 | |
CN111003816B (zh) | 一种抑制非丝状菌膨胀的生化尾水生物脱氮方法 | |
CN112830634A (zh) | 高浓度废水cod和n同池同步降解工艺 | |
CN210438487U (zh) | 一种a2oa-mbr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1786724A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成中水的工艺 | |
CN218025787U (zh) | 适用于进水波动的小型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备 | |
CN208071544U (zh) | 一种铁路通讯系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6687842U (zh) | 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除总氮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
CN211005000U (zh) | 一种污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16191765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620501U (zh) | 一种化纤厂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3860653A (zh) | 一种利用丝状菌并控制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工艺 | |
CN210945012U (zh) | 一种mbbr-mbr-bst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1, No. 30-1 Changjiang Pu Road, He'ao Community, Yuansh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ngt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 No. 30-1, Changjiang Pu Road,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ADWAT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