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1801U -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1801U
CN211001801U CN201921973890.9U CN201921973890U CN211001801U CN 211001801 U CN211001801 U CN 211001801U CN 201921973890 U CN201921973890 U CN 201921973890U CN 211001801 U CN211001801 U CN 211001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rocker
connecting rod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38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希哲
陈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feng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feng Aircraf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feng Aircraf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feng Aircraf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38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1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1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1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包括襟翼收放手柄组件、左右传动连杆组件、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襟翼收放手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手柄座和铰接在手柄座上的主手柄,主手柄座设有若干档位槽,主手柄上设有能够与档位槽配合的档位销;主手柄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驱动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同步动作,进而同步驱动左右侧襟翼摆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简单可靠,重量轻,具有档位提示功能和限制提示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襟翼操纵系统。
背景技术
襟翼,指机翼边缘部分的一种翼面形状的可动装置,襟翼可装在机翼后缘或前缘,可向下偏转,其基本效用是在飞行中增加升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襟翼操纵系统,通过该操纵系统,操纵者完全手动控制襟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包括襟翼收放手柄组件、左右传动连杆组件、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襟翼收放手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手柄座和铰接在手柄座上的主手柄,主手柄座设有若干档位槽,主手柄上设有能够与档位槽配合的档位销;主手柄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左传动连杆组件与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中的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连接;主手柄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右传动连杆组件与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中的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连接;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与左侧襟翼连接,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与右侧襟翼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操纵者通过推拉主手柄,同步驱动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和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动作,进而同步驱动左侧襟翼与右侧襟翼动作。
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的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简单可靠。手动襟翼操纵系统结构简单,无需电源和伺服电机,机械可靠性好,能在飞机电力系统失效的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也便于在飞机不通电的状态下完成地面检查。
第二,重量轻。手动襟翼操纵系统的主要结构由EN AW-2030 T4铝合金制成,辅以多对铰接件连接。EN AW-2030 T4铝合金密度低,机械性能好,使得整套操纵系统重量明显低于电动襟翼操纵系统。
第三,档位提示性。轻型飞机的襟翼偏转一般分“收起、起飞位、着陆位”3挡,所述主手柄的位置与襟翼的档位一一对应,操纵者在驾驶中可用手确认襟翼档位,甚至不需要转移视线,牵扯精力非常有限,这对于精力分配能力不强的飞行学员非常有利。电动襟翼则需要观察按钮或指示灯,对注意力分配是影响大于手动襟翼。
第四,限制提示性。飞机的襟翼操纵有速度和过载限制,当飞机的速度和过载超出襟翼收放的限制,襟翼受到的上偏的气动力矩会明显增大,手动襟翼由人力驱动,襟翼下放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在松开档位锁定的瞬间襟翼将在气动力的作用下收起。这些特点可以提醒飞行员避免在不合理的飞行状态下下放襟翼,也有助于飞行员在速度超过襟翼使用限制时及时收起襟翼。电动襟翼操纵系统用选择开关控制襟翼伺服电机的转停实现档位选择,不会因为襟翼气动载荷增大而停止,一旦飞机的速度和过载超出襟翼,此时下放电动襟翼可能会损坏结构或操纵机构或伺服电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的平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1、手柄座;12、主手柄;120、主手柄的把手;13、档位槽;14、挡位销;15、解锁手柄;16、拉杆;17、弹簧;
20、左右传动连杆组件;
30、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31、左摇杆底座;32、右摇杆底座;33、左摇杆;34、右摇杆;
41、左侧扭力管;42、右侧扭力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包括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0、左右传动连杆组件20、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30。
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0包括固定设置在机身上的手柄座11和铰接在手柄座上的主手柄12,主手柄座设有若干档位槽13,主手柄上设有能够与档位槽配合的档位销14。作为一种选择,档位槽13的数量为三个,与襟翼档位的“收起、起飞位、着陆位”三个挡位一一对应。
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0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解锁手柄15、拉杆16、弹簧17,解锁手柄安装在拉杆的顶部,所述档位销14安装在拉杆的底部,主手柄12中空,主手柄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拉杆位于主手柄中,解锁手柄配合在第一条形槽中,且位于主手柄的把手120下方,档位销配合在第二条形槽中,弹簧的顶端与拉杆连接,弹簧的底端与主手柄的底部连接。操纵者握持主手柄的把手120,手指勾住解锁手柄15,向上提拉所述拉杆16,弹簧被拉伸,积聚弹性势能,档位销14脱离档位槽13;操纵者推拉主手柄12改变档位。当主手柄12转动到任意档位槽,操纵者释放解锁手柄15,弹簧17的弹性势能释放,档位销14卡入相应的档位槽13中,实现档位锁定。
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在机身上的摇杆底座、铰接在摇杆底座上的摇杆。具体地,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左摇杆底座31和铰接在左摇杆底座上的左摇杆33;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右摇杆底座32和铰接在右摇杆底座上的右摇杆34。其中,左摇杆33通过第五球面轴承铰接在左摇杆底座31上,右摇杆34通过第六球面轴承铰接在右摇杆底座32上。球面轴承允许左摇杆、右摇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一定幅度的左右向偏摆,以适应襟翼在上下摆动过程中发生的微量的左右向位移。
主手柄12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左传动连杆组件与左摇杆33连接;主手柄通过右传动连杆组件与右摇杆34连接。
左传动连杆组件与左摇杆33铰接,具体地,左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尾端设有第一尾端轴,左摇杆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一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一球面轴承,所述第一尾端轴与第一球面轴承配合;左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首端设有第一首端轴,主手柄设有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二球面轴承,所述第一首端轴与第二球面轴承配合。其中,第一球面轴承能够允许左摇杆相对连杆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第二球面轴承能够允许主手柄相对连杆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以吸收摇杆与连杆之间的配合误差,减小摇杆转动过程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摩擦。
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尾端设有第二尾端轴,右摇杆设有第三轴承孔,第三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三球面轴承,所述第二尾端轴与第三球面轴承配合;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首端设有第二首端轴,主手柄设有第四轴承孔,第四轴承孔中安装有第四球面轴承,所述第二首端轴与第四球面轴承配合。其中,第三球面轴承能够允许右摇杆相对连杆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第四球面轴承能够允许主手柄相对连杆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
左摇杆33通过左侧扭力管41与左侧襟翼连接,具体地,左侧扭力管的首端与左摇杆连接,尾端与左侧襟翼的根肋连接。右摇杆34通过右侧扭力管42与右侧襟翼连接,具体地,右侧扭力管的首端与右摇杆连接,尾端与右侧襟翼的根肋连接。任一扭力管,其尾端设有连接襟翼根肋的插杆50,安装机翼时插杆侧向插入襟翼根肋的卡槽中,实现扭力管与襟翼的连接。
实际操作中,操纵者推拉主手柄12至相应档位,主手柄通过左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连杆的数量可能是若干)驱动左摇杆33摆动,左摇杆通过左侧扭力管41将操纵力矩以扭矩的形式传递给左侧襟翼根肋,实现左侧襟翼偏转;主手柄通过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驱动右摇杆34摆动,右摇杆通过右侧扭力管42将操纵力矩以扭矩的形式传递给右侧襟翼根肋,实现右侧襟翼偏转;如此,实现左侧襟翼和右侧襟翼的同步偏转。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包括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0)、左右传动连杆组件(20)、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30),其特征在于:襟翼收放手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手柄座(11)和铰接在手柄座上的主手柄(12),主手柄座设有若干档位槽(13),主手柄上设有能够与档位槽配合的档位销(14);主手柄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左传动连杆组件与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中的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连接;主手柄通过左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右传动连杆组件与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中的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连接;左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与左侧襟翼连接,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与右侧襟翼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襟翼收放手柄组件(10)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解锁手柄(15)、拉杆(16)、弹簧(17),解锁手柄安装在拉杆的顶部,所述档位销(14)安装在拉杆的底部,主手柄(12)中空,主手柄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拉杆位于主手柄中,解锁手柄配合在第一条形槽中,且位于主手柄的把手(120)下方,档位销配合在第二条形槽中,弹簧的顶端与拉杆连接,弹簧的底端与主手柄的底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左右襟翼操纵摇杆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的摇杆底座、铰接在摇杆底座上的摇杆;摇杆底座分为左摇杆底座(31)和右摇杆底座(32),摇杆分为左摇杆(33)和右摇杆(34),左侧襟翼与左摇杆连接,右侧襟翼与右摇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翼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左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尾端设有第一尾端轴,左摇杆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一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一球面轴承,所述第一尾端轴与第一球面轴承配合;左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首端设有第一首端轴,主手柄设有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二球面轴承,所述第一首端轴与第二球面轴承配合;
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尾端设有第二尾端轴,右摇杆设有第三轴承孔,第三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三球面轴承,所述第二尾端轴与第三球面轴承配合;右传动连杆组件中的连杆首端设有第二首端轴,主手柄设有第四轴承孔,第四轴承孔中安装有第四球面轴承,所述第二首端轴与第四球面轴承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翼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左摇杆(33)通过第五球面轴承铰接在左摇杆底座(31)上,右摇杆(34)通过第六球面轴承铰接在右摇杆底座(32)上。
CN201921973890.9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Active CN211001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3890.9U CN21100180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3890.9U CN21100180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1801U true CN211001801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3890.9U Active CN21100180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1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201A (zh) * 2020-07-24 2020-10-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襟翼同步驱动操纵连杆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201A (zh) * 2020-07-24 2020-10-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襟翼同步驱动操纵连杆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0033B1 (en) Aircraft control surface operating device
US3797783A (en) Convertiplane
EP3464061A1 (en) Propeller-hub assembly with folding blades for vtol aircraft
US10981643B2 (en) Controlling aerodynamic spanload control devices
CN106892093B (zh)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CN211001801U (zh) 一种连杆式手动襟翼操纵系统
CN114987752B (zh) 一种用于倾转旋翼机的机翼及其倾转旋翼机和倾转方法
US3637168A (en) Flexible blade retractable rotor aircraft
CN208665533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锁定机构
US2173273A (en) Aircraft structure
US1906005A (en) Airplane
CN110861770A (zh)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US2832553A (en) Canopy actuating and ejecting assembly
CN212716271U (zh) 一种飞机舱门的应急抛放结构
EP3560821B1 (en) A control surface actuation mechanism
CN107117286B (zh) 折叠式无人机及其折叠方法
US2275777A (en) Heavier-than-air craft
CN220430503U (zh) 一种滚珠丝杠式机翼折叠机构的扑翼机
CN212797310U (zh) 一种尾旋翼结构及直升机
KR102548772B1 (ko) 윙-로터를 구비한 비행체
CN109572999B (zh) 一种轻质灵活的固定翼飞机侧翼襟翼
CN212243815U (zh) 旋转机翼飞机的阶梯式桨毂控制系统
CN117262202A (zh) 一种机翼展开机构、飞行器及飞行器组合
CN212501019U (zh) 一种具有分裂式升降副翼和四涵道变距旋翼的飞行器
AU2011317260B8 (en) Aircraft control surface oper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8

Address after: 312500 No.1-3 (building 1-5), Aofeng Road, Wozhou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anfeng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No.1, Aofeng Road, Xinchang Industrial Park,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feng Aircraft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