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0935U -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0935U
CN211000935U CN201922111327.7U CN201922111327U CN211000935U CN 211000935 U CN211000935 U CN 211000935U CN 201922111327 U CN201922111327 U CN 201922111327U CN 211000935 U CN211000935 U CN 21100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ake
frame
oil pump
transmission shaft
hydraulic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13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心顺
季运涛
李成
李劼人
张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ugong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ugong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ugong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ugong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13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0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车架上固定有发动机、变速箱及液压油泵,还包括连接变速箱及液压油泵的第一取力传动轴及第二取力传动轴,第一取力传动轴的输入端与连接在变速箱输出端的取力器铰接相连,第一取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第二取力传动轴的输入端铰接相连,第二取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液压油泵前端的法兰盘铰接相连,第一取力传动轴设置在支腿的上方,液压油泵设置在车架的下方。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泵设置在车架下方,使车架及车架外侧的液压油箱无需设计成异形结构,在保证车架受力性能的同时,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结构也变得简单了,降低了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生产成本,并使车架外侧的布置空间变大。

Description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的现有的汽车起重机取力传动装置,一般由发动机10、变速箱20、取力传动轴30、液压油泵40等组成,发动机10的动力经变速箱20和取力传动轴30后驱动液压油泵40工作。现有的汽车起重机具有横向支腿结构,取力传动轴30从支腿50上方通过,液压油泵40必须布置在支腿50后上方的车架内部。由于汽车起重机车架60为箱型结构,吊重时承担弯、扭等复杂载荷,为布置液压油泵40,需挖去一部分车架结构,并且为了保证车架结构的受力特性,需要将车架设计成外侧鼓出的异形结构,使车架结构复杂化。同时,车架外侧鼓出的异形结构,必然影响车架外侧的布置空间,液压油箱70也由此必须设计为异形结构,导致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弊端的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车架及支腿,所述的车架上固定有发动机、变速箱及液压油泵,还包括连接变速箱及液压油泵的第一取力传动轴及第二取力传动轴,所述第一取力传动轴的输入端与连接在变速箱输出端的取力器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第二取力传动轴的输入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取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液压油泵前端的法兰盘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设置在支腿的上方,所述的液压油泵设置在车架的下方。
所述的液压油泵倾斜布置,且液压油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所述液压油泵的动力输入端高。
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通过支承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液压油泵通过油泵支座固定在车架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泵设置在车架下方,使车架及车架外侧的液压油箱无需设计成异形结构,在保证车架受力性能的同时,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结构也变得简单了,降低了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生产成本,并使车架外侧的布置空间变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包括车架1及支腿2,车架1上固定有发动机3、变速箱4及液压油泵5,还包括连接变速箱4及液压油泵5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及第二取力传动轴7,第一取力传动轴6的输入端与连接在变速箱4输出端的取力器铰接相连,第一取力传动轴6的输出端与第二取力传动轴7的输入端铰接相连,第二取力传动轴7的输出端与液压油泵5前端的法兰盘铰接相连,第一取力传动轴6设置在支腿2的上方,液压油泵5设置在车架1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泵5设置在车架1的下方,可以避免与车架1相干涉,车架1无需设计为异形车架结构,自然液压油箱9也无需设计成异形结构,这使得车架1和液压油箱9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变得简单、降低了成本,并能够保证车架1结构的受力特性,同时车架1外侧的布置空间也变大。
进一步的,液压油泵5倾斜布置,且液压油泵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液压油泵5的动力输入端高。即液压油泵5整体应位于车架1的下方,且液压油泵5呈倾斜状布置,具体为液压油泵5的动力输入端高,另一端低。液压油泵5倾斜布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第二取力传动轴7与第一取力传动轴6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取力传动轴7与液压油泵5之间的夹角,避免夹角过大时,动力传动附件的弯矩增加,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通过支承支架8固定在车架1上,液压油泵5通过油泵支座固定在车架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泵设置在车架下方,使车架及车架外侧的液压油箱无需设计成异形结构,在保证车架受力性能的同时,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结构也变得简单了,降低了车架及液压油箱的生产成本,并使车架外侧的布置空间变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包括车架(1)及支腿(2),所述的车架(1)上固定有发动机(3)、变速箱(4)及液压油泵(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变速箱(4)及液压油泵(5)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及第二取力传动轴(7),所述第一取力传动轴(6)的输入端与连接在变速箱(4)输出端的取力器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的输出端与第二取力传动轴(7)的输入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取力传动轴(7)的输出端与液压油泵(5)前端的法兰盘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设置在支腿(2)的上方,所述的液压油泵(5)设置在车架(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泵(5)倾斜布置,且液压油泵(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所述液压油泵(5)的动力输入端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取力传动轴(6)通过支承支架(8)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的液压油泵(5)通过油泵支座固定在车架(1)上。
CN201922111327.7U 2019-11-30 2019-11-30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Active CN21100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1327.7U CN211000935U (zh) 2019-11-30 2019-11-30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1327.7U CN211000935U (zh) 2019-11-30 2019-11-30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0935U true CN21100093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1327.7U Active CN211000935U (zh) 2019-11-30 2019-11-30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0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4487A (zh) 一种异形销轴链条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N201367293Y (zh) 电梯轿架下梁组件
CN201304875Y (zh) 一种橡胶衬套
CN201321353Y (zh) 起重机
CN211000935U (zh) 汽车起重机双级取力传动装置
CN202542747U (zh) 一种具有多种组合方式的履带起重机
CN201751333U (zh) 液压运送器
CN201834049U (zh) 改进的插秧机转向器
CN207596401U (zh) 叉车两级全自由工作装置
CN207190976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电瓶安装结构
CN110562704A (zh) 一种液压马达主轴加工智能机械臂自动上料装置
CN201082850Y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主臂臂头
CN216586757U (zh) 一种挖掘机两级升降驾驶室
CN201770432U (zh) 一种电动轮胎起重机人字架
CN201857760U (zh) 具有可折叠180°的混凝土泵车的第六节臂
CN208896950U (zh) 一种升降装置以及具有该升降装置的车辆运输车
CN102320330B (zh) 工程车及其车架总成
CN201427778Y (zh) 一种带同步轴的地坑式垃圾转运设备升降装置
CN220745182U (zh) 一种配重架
CN102267668A (zh) A型架后拉杆折叠导向装置
CN220165683U (zh) 一种塔机可折叠的引进梁
CN213417940U (zh) 一种可升降挖掘机驾驶室
CN213598005U (zh) 一种液压支架顶梁前部机构
CN210941226U (zh) 一种悬架吊耳支架结构
CN211114866U (zh) 一种混泥土输送用臂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