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5957U -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5957U
CN210995957U CN201921067841.9U CN201921067841U CN210995957U CN 210995957 U CN210995957 U CN 210995957U CN 201921067841 U CN201921067841 U CN 201921067841U CN 210995957 U CN210995957 U CN 210995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alf die
copper
pipe
return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78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铁均
朱张泉
柴桥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78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5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5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5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属于弯管制备装置领域,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和挤压头,第一半模上开设有第一弯管半模槽,第二半模上开设有第二弯管半模槽,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以使得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形成弯管槽,弯管槽的形状为L型,弯管槽的两端均贯通至成型模的侧壁,挤压头插接在弯管槽的一端。先将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合模,使得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连通形成与所需形成弯管形状相匹配的弯管槽,直铜管经由弯管槽的一端插入至弯管槽内,当直铜管到达弯管槽的转弯处时,利用弯管槽的侧壁使得直管在行进过程中逐渐弯折形成铜管。

Description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属于弯管制备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许多弯管的制备是强行将直管扳弯形成的,这就存在两个弊端,其一是所需压力难以控制,容易导致用力过大致使管件断裂,其次折弯的位置需要每次确定,这就造成对定位位置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和挤压头,第一半模上开设有第一弯管半模槽,第二半模上开设有第二弯管半模槽,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以使得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形成弯管槽,弯管槽的形状为L型,弯管槽的两端均贯通至成型模的侧壁,挤压头插接在弯管槽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先将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合模,使得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连通形成与所需形成弯管形状相匹配的弯管槽,直铜管经由弯管槽的一端插入至弯管槽内,当直铜管到达弯管槽的转弯处时,利用弯管槽的侧壁使得直管在行进过程中逐渐弯折形成铜管。同时铜管的端部行进至挤压头处后,挤压头可以对铜管弯折部分的端部内壁进行修整,同时借由挤压头对铜管进行限位,以确保折弯部分长度能够尽量为确定值。挤压完成后只需要打开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制成的铜弯管就能够从第一弯管半模槽或第二弯管半模槽中取出。整套铜弯管制备装置使用方法简单,制成的铜管一致性好,便于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均为L型,且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弯管制备装置还包括推压头,铜管设置在弯管槽内,推压头插接在铜管远离挤压头的一端,推压头将铜管推向挤压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管与弯管槽的侧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上均设置有螺钉孔,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时,第一半模的螺钉孔和第二半模的螺钉孔对准,螺钉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母,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推压头远离铜管的一端为动力端,动力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推压头靠近铜管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的外壁内凹形成台阶,铜管的端壁顶在台阶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挤压头远离弯管槽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位于弯管槽外,固定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弯管制备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弯管制备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1-2,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半模1、第二半模(图中未示出)、推压头4和挤压头2。
其中第一半模1上开设有第一弯管半模槽3,第二半模上开设有第二弯管半模槽,铜弯管制备装置使用状态下将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相应使得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形成弯管槽。弯管槽的形状与所需生产的弯管形状相匹配,利用弯管槽的内壁促使直管变形形成弯管。
为此,弯管槽的形状为L型,且弯管槽的两端均贯通至成型模的侧壁。弯管的制备原料为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生产弯管前将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由弯管槽的一端插入弯管槽内,挤压头2插接在弯管槽的一端,推压头4插接在铜管6远离挤压头2的一端。推压头4推动铜管6沿弯管槽的轴向移动,以使得铜管6在弯管槽内逐渐朝向挤压头2移动。处于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在经过弯管槽的转弯处时,铜管6位于转弯处的部分会开始逐步产生折弯,当铜管6在弯管槽轴向上靠近挤压头2的一端将挤压头2没入后,挤压头2对铜管6限位,以阻止铜管6的进一步折弯,此时铜管6的折弯长度即挤压头2和弯管槽转弯处的间距。铜管6形成目标形状的弯管后,将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分开,从而使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分开,从而将铜管6从第一弯管半模槽3或第二弯管半模槽中取出。
其中挤压头2对铜管6的限制方法如下:挤压头2将弯管槽的端部堵住,同时挤压头2位于弯管槽内部分的外壁相对弯管槽的侧壁倾斜,以使得铜管6的侧壁能够进入挤压头2的外壁和弯管槽的侧壁之间,同时铜管6的端壁能够与挤压头2撞击,从而实现挤压头2对铜管6折弯长度的限制。
由于铜管6折弯的部分均经过弯管槽折弯处侧壁的挤压,故而铜管6折弯的部分侧壁可能会有细微褶皱,导致铜管6侧壁不够平整。铜管6折弯的部分逐渐靠近挤压头2,当挤压头2的端部逐渐进入铜管6内后,挤压头2的外壁和铜管6的内壁可以逐渐挤压,从而对铜管6折弯的部分进行修整。
铜管6的端部行进至挤压头2处后,挤压头2可以对铜管6弯折部分的端部内壁进行修整,同时借由挤压头2对铜管6进行限位,以确保折弯部分长度能够尽量为确定值。挤压完成后只需要打开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制成的铜弯管就能够从第一弯管半模槽3或第二弯管半模槽中取出。整套铜弯管制备装置使用方法简单,制成的铜管6一致性好,便于大批量生产。
此外由于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是通过与弯管槽转弯处侧壁的撞击实现折弯,因此为了减少铜管6褶皱的产生,弯管槽转弯处侧壁与铜管6撞击的位置需要尽可能形成弧形,同时将该部分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以使得铜管6进行平稳缓慢的折弯,从而提升成品弯管状态下的铜管6表面质量。
此外可以将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先行放置进入第一弯管半模槽3或第二弯管半模槽中,再将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合模,从而将直管状态下的铜管6放置进入弯管槽中,继而通过推压头4推动铜管6进行折弯。
为此,为了避免取放铜管6时避免第一弯管半模槽3的侧壁或第二弯管半模槽的侧壁的限制和阻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将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均设置为L型,且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完全相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截面轮廓均为半圆形敞口,进而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拼接形成的弯管槽截面形状为一个圆形。
推压头4推动铜管6在弯管槽内移动过程中,若铜管6与弯管槽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则铜管6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进而对形成的弯管管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故而铜管6在折弯过程中与弯管槽的侧壁贴合为优化情况,利用弯管槽的侧壁提高铜管6的移动路径稳定性,减少铜管6折弯过程中的震动。
相应铜管6与弯管槽侧壁的贴合状态受制于弯管槽侧壁的稳定性,即第一弯管半模槽3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相对位置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上均设置有螺钉孔5,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时,第一半模1的螺钉孔5和第二半模的螺钉孔5对准,螺钉孔5内设置有锁紧螺母,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通过锁紧螺母锁紧。锁紧螺母确保合模状态下的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的相对位置稳定性,成型模在受到铜管6较大推力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稳定。通过锁紧螺母的解锁实现第一半模1和第二半模的分离,从而取出弯管状态下的铜管6。
推压头4远离铜管6的一端为动力端7,推压头4靠近铜管6的一端为连接端8。
动力端7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动力端7可以和不同的施加推力的装置进行螺纹连接,以稳定向连接端8施加推力,并将推力传递至铜管6。同时可以对动力端7进行螺纹拆装,实现不同的推压头4的替换。
连接端8的外壁内凹形成台阶9,推压头4推动铜管6的时候,铜管6的端壁顶在台阶9处,通过台阶9推动铜管6,同时连接端8位于台阶9处直径较小的部分可以卡入铜管6内,以增大连接端8和铜管6之间的接触面积。
挤压头2远离弯管槽的一端为固定端10,固定端10位于弯管槽外,固定端10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固定端10和机床之间螺纹连接,以固定挤压头2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成型模也通过一些定位机构定位于机床上,从而稳定管件6折弯过程中挤压头2和成型模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和挤压头,第一半模上开设有第一弯管半模槽,第二半模上开设有第二弯管半模槽,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以使得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形成弯管槽,弯管槽的形状为L型,弯管槽的两端均贯通至成型模的侧壁,挤压头插接在弯管槽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均为L型,且第一弯管半模槽和第二弯管半模槽的形状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弯管制备装置还包括推压头,铜管设置在弯管槽内,推压头插接在铜管远离挤压头的一端,推压头将铜管推向挤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与弯管槽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上均设置有螺钉孔,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拼接形成成型模时,第一半模的螺钉孔和第二半模的螺钉孔对准,螺钉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母,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头远离铜管的一端为动力端,动力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头靠近铜管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的外壁内凹形成台阶,铜管的端壁顶在台阶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弯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远离弯管槽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位于弯管槽外,固定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
CN201921067841.9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Active CN210995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7841.9U CN21099595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7841.9U CN21099595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5957U true CN210995957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8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7841.9U Active CN21099595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5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598343B2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the extrusion of plastic pipes
US813709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eramic ferrule blank
CN211440969U (zh) 一种弯曲弧度浇口进胶系统
CN210995957U (zh) 一种铜弯管制备装置
CN106466905A (zh) 一种正面更换镶件的模具
CN112109283A (zh) 一种可调节管件长度的注塑模具
CN213564306U (zh) 一种用于注吹模具的开模装置
CN107696390B (zh) 一种制造夹紧环的方法及其制造夹紧环的设备、注塑机
CN213472030U (zh) 一种可调节管件长度的注塑模具
CN206633311U (zh) 一种用于装嵌件的塑胶模具装置
CA1328155C (en) Method of blow molding a flat container having portions with greatly varying wall thicknesses
CN215283083U (zh) 一种应用于航空器内饰的可调节成型模具
CN110696287B (zh) 精密注塑模具
CN220242250U (zh) 一种薄壁圆管脱模困难的改进模具
CN101347991A (zh) 拉料倒扣新型结构
CN219427343U (zh) 一种smc多层叠加式模压模具
CN213353477U (zh) 一种充电宝上型材挤压模具
CN116470324B (zh) 一种应用于制造注塑式连接端子的注塑设备和方法
CN220113922U (zh) 一种行位高效定位的模具
JPH06360B2 (ja) ブロ−成形装置
CN220075521U (zh) 一种自承式光缆护套挤出模具
CN210415312U (zh) 一种复合抽芯脱螺纹机构
CN114953356B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CN212636469U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CN110014672B (zh) 一种带刚性插入式实芯公模的薄壁壳体成型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