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3250U -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3250U
CN210993250U CN201922001849.1U CN201922001849U CN210993250U CN 210993250 U CN210993250 U CN 210993250U CN 201922001849 U CN201922001849 U CN 201922001849U CN 210993250 U CN210993250 U CN 210993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nar
support
spout
horizontal pol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18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慧波
熊海林
胡洪伟
高云霄
候怡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Southwes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Southwes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Southwes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Southwes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18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3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3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3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机器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内凹形成第一滑槽,L形支架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横杆与导轨构成十字滑块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整声呐的角度,扩大侦测范围,提高观测结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背景技术
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依靠剪切机构和冲洗机构清洗格栅表面杂物。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机座,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地面上设置的卷扬机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机座通过爬行机构连接设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另一端还安装有声呐,所述声呐的声波发射端正对所述细格栅设置,所述冲洗机构与地面上的高压水射流装置通过水管连接设置,所述冲洗机构包括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向外连接有两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倾斜安装有喷嘴,两个所述喷嘴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管道接头与水管连通设置,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水平旋转机构,所述水平旋转机构下端穿过所述壳体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上固定安装有L形支架,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刀架,所述刀架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切刀,所述L形支架正对所述第一切刀固定安装有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刀刃正对设置;所述出水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刀架两侧。在使用时,在声呐检测到细格栅上有竹杆等杂物需要进行剪切时,爬行机构带动机器人主体运动,水平旋转机构动作,带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转动,然后声呐随之转动,调整细竹竿位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之后通过爬行机构再调整细竹竿靠近第二切刀设置,第一液压油缸动作,带动第一切刀向第二切刀方向运动,利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设置的刀刃对细竹竿进行剪切操作。利用声呐检测细格栅上的杂物,然后利用冲洗机构和剪切机构对杂物进行冲洗和剪切,在对细格栅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射流装置动作,高压水通过水管、管道接头、吹水管到达喷嘴,喷嘴对细格栅进行冲洗。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污浊,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声呐侦测格栅表面杂物和清理效果,但声呐的侦测范围又很有限。若采用额外驱动机构带动声呐移动虽然可以扩大侦测范围,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机构的复杂程度,并且难以保证最佳视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机器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内凹形成第一滑槽, L形支架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横杆与导轨构成十字滑块结构。
这样,在水平旋转机构带动剪切机构转动时,通过L形支架带动俯仰支架进行随动,调整声呐的侦测角度以及侦测区域,扩大了侦测范围,可持续侦测剪切机构或喷嘴处的细格栅的清理工况,整天便于安装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声呐通过可旋转调整支架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所述可旋转调整支架通过调节螺钉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可以通过调节螺钉松开可旋转调整支架,然后调整声呐的角度,在调整完成后,利用调节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四个螺栓孔。
这样,可以通过俯仰支架在横杆上的不同位置,调整声呐的位置,进而调整侦测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为尼龙材质。可以提高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可以随时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下端设置的第一滑槽为开口通槽。可以在第一导轮沿第一滑槽滑动过程中,杂物沿开口排出,减少杂物的堆积,提高第一导轮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减重孔,L形支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可以更好的减轻重量,同时可以通过杂物,避免堆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设置的减重孔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设置。可以更好地避免第二导轮在第二滑槽内卡死,更好地保证了侦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声呐外侧固定安装有金属防护罩。可以对声呐进行保护,避免声呐受到高速水流直接冲击或与异物发生碰撞。
综上所述,通过声呐随动装置,保证声呐可以随剪切或冲洗机构的摆动而平行移动,用较简便的方式扩大了声呐的侦测范围。可以保证声呐在平移过程中,其视角能始终朝向正前方,这对于细格栅表面侦测这一特殊工况十分有必要,并且能持续侦测到剪切或冲洗点的工况,即能始终保证最佳观测视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细格栅和金属防护罩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去掉细格栅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声呐、冲洗机构和剪切机构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剪切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去掉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第一液压油缸的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声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俯仰支架下端的横杆与导轨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机器人主体和机座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爬行油缸未遮盖。
图13为图11中机座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机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机器人主体的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15所示,一种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和机座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地面上设置的卷扬机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1和机座2通过爬行机构连接设置,所述机器人主体1 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另一端还安装有声呐3,所述冲洗机构与地面上的高压水射流装置通过水管5连接设置,所述冲洗机构包括管道接头51,所述管道接头51向外连接有两个出水管52,所述出水管52的下端倾斜安装有喷嘴53,两个所述喷嘴53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管道接头51与水管5连通设置。
这样,在利用机器人进行杂物清理时,利用卷扬机吊装机器人主体,将机器人下放,机器人通过爬行机构与细格栅连接设置并能够在细格栅4上爬行,利用声呐检测细格栅上的杂物,然后利用冲洗机构和剪切机构对杂物进行冲洗和剪切,在对细格栅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射流装置动作,高压水通过水管、管道接头、吹水管到达喷嘴,喷嘴对细格栅进行冲洗,喷嘴向下倾斜设置,可以提高喷射清理力度以及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包括壳体,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水平旋转机构,所述水平旋转机构下端穿过所述壳体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11,所述第一支座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油缸12,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2的缸体上固定安装有L形支架13,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刀架14,所述刀架14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切刀15,所述L形支架13 正对所述第一切刀15固定安装有第二切刀16,所述第一切刀15和第二切刀16 的刀刃正对设置;所述出水管5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刀架14两侧。
这样,在声呐检测到细格栅上有竹杆等杂物需要进行剪切时,爬行机构带动机器人主体运动,水平旋转机构动作,带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转动,然后声呐随之转动,调整细竹竿位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之后通过爬行机构再调整细竹竿靠近第二切刀设置,第一液压油缸动作,带动第一切刀向第二切刀方向运动,利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设置的刀刃对细竹竿进行剪切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L形支架13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轨17,所述滑轨17上滑动配合有滑块18,所述滑轨17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滑块17与所述刀架14固定连接。
这样,设置有滑轨和滑块,利用滑轨和滑块对刀架的运动进行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对刀架进行导向后,可以提高剪切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倾斜程度,降低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偏载力,减少泄漏风险,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以及维修。
如图9-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所述声呐3安装在所述俯仰支架31上,所述俯仰支架31下端的横杆32内凹形成第一滑槽,所述L形支架13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导轮33,所述第一导轮33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机器人主体 1上固定安装有导轨34,所述导轨34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俯仰支架31下端的横杆32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导轮35,所述第二导轮35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这样,在机器人主体下放过程中,水平旋转机构转动,带动L形支架转动,通过第一导论,带动俯仰支架转动,使得声呐跟随水平旋转机构随动,扩大了声呐的侦测范围,便于安装维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声呐通过可旋转调整支架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所述可旋转调整支架通过调节螺钉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可以通过调节螺钉松开可旋转调整支架,然后调整声呐的角度,在调整完成后,利用调节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四个螺栓孔。
这样,可以通过俯仰支架在横杆上的不同位置,调整声呐的位置,进而调整侦测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为尼龙材质。可以提高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可以随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杆下端设置的第一滑槽为开口通槽。可以在第一导轮沿第一滑槽滑动过程中,杂物沿开口排出,减少杂物的堆积,提高第一导轮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减重孔,L形支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可以更好的减轻重量,同时可以通过杂物,避免堆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轨上设置的减重孔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设置。可以更好地避免第二导轮在第二滑槽内卡死,更好地保证了侦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声呐外侧固定安装有金属防护罩。可以对声呐进行保护,避免声呐受到高速水流直接冲击或与异物发生碰撞。
一种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摆动缸19,所述摆动缸19的活塞杆下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支座11固定连接,所述摆动缸19的活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设置。
这样,摆动缸为螺旋式摆动缸,摆动缸动作,带动第一支座转动,实现带动第一液压油缸的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爬行机构包括爬行油缸6,所述爬行油缸6的缸体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爬行油缸6的活塞杆与所述机座2 固定连接,所述爬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和机座2正对细格栅4 的一侧的行走轮61,所述行走轮61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大轮和两个小轮,所述大轮位于两个所述小轮之间,所述大轮和小轮中间的转轴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和机座2上,所述机器人主体1和机座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细格栅4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
这样,机器人主体和机座之间通过爬行油缸连接,在机器人进入细格栅之后,夹紧机构对细格栅进行夹持。在需要进行爬行时,机器人主体上的夹紧机构松开,卷扬机的钢丝绳下放同时爬行油缸的活塞杆伸长,下放至移动距离(一般为180mm),然后机器人主体上的夹紧机构夹持在细格栅上,之后,机座上的夹紧机构松开,在机座的重力以及爬行油缸的作用下,机座与机器人主体贴合,然后机座上的夹紧机构夹紧在细格栅上,完成一次爬行动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和机座2内的第二液压油缸7和第三液压油缸70,所述第二液压油缸7和第三液压油缸70的活塞杆分别穿过所述壳体和机座2后固定连接有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或机座2下端的安装座71,所述安装座71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活塞杆穿过的穿孔,所述安装座71对应设置有立板72,立板72之间通过转轴73连接,所述活塞杆铰接有第一连杆74和第二连杆75,所述第一连杆74和第二连杆75分别铰接有第三连杆76和第四连杆77,所述第三连杆76和第四连杆77与所述转轴73铰接,所述第三连杆76和第四连杆77 端部正对的表面铰接有夹块78。
这样,在需要利用夹紧机构对细格栅进行夹持时,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三液压油缸动作,活塞杆收缩,推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转动,利用夹块对细格栅进行夹持。在需要松开夹持时,活塞杆向外伸出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远离机座2的一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01,所述导向杆101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柱102。
这样,可以利用滚柱进入细格栅之间,导向杆进入细格栅之间,对机器人进行导向,滚柱可以减少导向过程中的摩擦力,不会损伤细格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座2远离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提升铲刀 103。
这样,提升铲刀可以铲除水流冲到细格栅面上的异物,保证机器人顺利提升。
具体的,地面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液压泵站通过油路管道与摆动缸、第一液压油缸、爬行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连接设置,液压泵站和高压水射流装置连接有控制器,声呐连接有控制器,具体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声呐在水下扫描的图像。具体的,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摆动缸为螺旋式摆动缸。
动作原理:
首先,利用卷扬机将机器人主体下放,利用滚柱对机器人主体进行导向,机器人主体的小轮压在细格栅上,大轮位于细格栅之间,夹紧机构夹紧在细格栅上;
然后声呐对水下环境进行扫描,将图像传递至控制器,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摆动缸、第一液压油缸、第二压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以及爬行油缸的动作,对机器人的行走和剪切进行操作,声呐可以随动,在需要冲洗时,高压水射流装置动作,高压水通过水管、管道接头、吹水管到达喷嘴,喷嘴对细格栅进行冲洗;
在冲洗以及剪切完成后,通过卷扬机向上提升机器人主体,带动机座从水下提出,利用提升铲刀铲除水流冲到细格栅面上的异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声呐安装在俯仰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机器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内凹形成第一滑槽,L形支架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滚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横杆与导轨构成十字滑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呐通过可旋转调整支架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所述可旋转调整支架通过调节螺钉与所述俯仰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俯仰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四个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为尼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下端设置的第一滑槽为开口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减重孔,L形支板上设置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的减重孔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呐侦测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呐外侧固定安装有金属防护罩。
CN201922001849.1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Active CN210993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1849.1U CN21099325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1849.1U CN21099325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3250U true CN21099325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1849.1U Active CN21099325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3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86850A (en) Underwater trenching system
US9493215B2 (en) Floating debris harvesting system
CN109610547A (zh) 城市河道多功能清洁船
CN210993250U (zh) 一种声呐侦测随动装置
CN110815410B (zh) 一种多功能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
CN108265766B (zh) 一种港池挖深疏浚用全自动清淤装置
CN110841962B (zh) 一种细格栅杂物清洗机器人
CN206083190U (zh) 固定式篦耙清污机
CN110840343B (zh) 一种细格栅杂物清理机器人
US202201748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lants or other material existing in water
JP4040816B2 (ja) 自動推進式昇降クロスヘッド付コークス除去処理工具キャリヤ
CN209798501U (zh) 一种降尘环保的道路井盖挖掘机
CN210116050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块切割装置
CN210971482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爬行装置
CN211027183U (zh) 一种细格栅用自适应夹紧装置
CN115030121B (zh) 一种水域垃圾清理船
CN210879826U (zh) 一种油缸驱动剪刀的大载荷导向装置
CN110804999B (zh) 一种细格栅杂物打捞机器人
CN110759398B (zh) 一种细格栅杂物剪切机器人
CN111705861B (zh) 双绞刀对称式清淤船
CN212406631U (zh) 一种地埋孔钻井岩屑收集设备
CN215236055U (zh) 水下清洁机器人
CN210264508U (zh) 一种煤矿采矿用的冲孔装置
CN211898379U (zh) 灌注桩桩头旋切机构
CN112157595B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建筑钢结构的表面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Huibo

Inventor after: Xiong Hailin

Inventor after: Hu Hongwei

Inventor after: Gao Yunxiao

Inventor after: Hou Yixin

Inventor before: Tang Huibo

Inventor before: Xiong Hailin

Inventor before: Hu Hongwei

Inventor before: Gao Yunxiao

Inventor before: Hou Y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