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8351U -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8351U
CN210978351U CN201921493681.4U CN201921493681U CN210978351U CN 210978351 U CN210978351 U CN 210978351U CN 201921493681 U CN201921493681 U CN 201921493681U CN 210978351 U CN210978351 U CN 210978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vibration
base
damping device
conducto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36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umen Precis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umen Precis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umen Precis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umen Precis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36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8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8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8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包括底座、两块磁体、导体板和振动承载单元,两块所述磁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两块所述磁体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块所述磁体对应的磁极面平行设置,一面为N极,一面为S极,两块所述磁体之间形成磁感线,所述导体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之间,所述导体板与两块所述磁体均不接触,所述导体板平行于所述磁体的磁极面,所述导体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承载单元,所述振动承载单元与振动源连接,振动源振动带动导体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阻止导体板运动的阻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阻尼,采用导体板切割永磁体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减缓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Viscodamper阻尼器由盛放阻尼液的筒体外壳、下连接板(外壳筒体与下连接板焊接)、空心柱塞和上连接板组成。空心柱塞浸在阻尼液中,阻尼液对空心柱塞水平、垂直方向振动产生阻尼力,从而达到降低物体振动的目的。
现有Viscodamper阻尼器存在以下不足:
电力或化工管道系统启动或停机过程中管道或部件存在慢速热位移,该热位移稍大时(如大于40mm)会推动高粘性阻尼液,使阻尼液溢出筒体,这将会降低阻尼器性能甚至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采用电磁阻尼,采用导体板切割永磁体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减缓振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包括底座、两块磁体、导体板和振动承载单元,两块所述磁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两块所述磁体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块所述磁体对应的磁极面平行设置,一面为N极,一面为S极,两块所述磁体之间形成磁感线,所述导体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之间,所述导体板与两块所述磁体均不接触,所述导体板平行于所述磁体的磁极面,所述导体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承载单元,所述振动承载单元与振动源连接,振动源振动带动导体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阻止导体板运动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体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导体板与两块磁体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体板的板面与所述磁体的磁极面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体板与所述振动承载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所述导体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导体板,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振动承载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振动承载单元传递过来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栓锁合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支架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设置锁合螺栓,能够将所述底座固定在任意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磁体为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为磁性屏蔽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磁阻尼,采用两块磁体对应的磁极面平行设置,一面为N极,一面为S极,使两块磁体之间形成磁感线,将导体板平行设置在两块磁体的磁极面之间,振动源振动带动导体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产生阻止导体板运动的阻力,从而阻止振动源自由振荡,达到降低物体振动的目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接触阻止振动和通过粘性液体阻止振动,此种电磁阻尼阻止振动的效果更加稳定、快速,适用于多种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体板切割磁感线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磁体;3、导体板;4、振动承载单元;5、连接支架;6、盖体;7、螺栓;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阻尼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底座1、两块磁体2、导体板3和振动承载单元4,两块所述磁体2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两块所述磁体2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两块所述磁体2对应的磁极面平行设置,一面为N极,一面为S极,两块所述磁体2之间形成磁感线,所述导体板3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2之间,所述导体板3与两块所述磁体2均不接触,所述导体板3平行于所述磁体2的磁极面,所述导体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承载单元4,所述振动承载单元4与振动源连接,振动源振动带动导体板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阻止导体板3运动的阻力。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导体板3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那么会有感应电流产生,进一步的会有安培力产生,安培力的方向肯定是阻碍导体板3相对于磁场的运动的,本实施例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振动源振动后,带动导体板3在两块磁体2之间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安培力,所述安培力的方向与导体板3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阻止导体板3运动,进而达到减缓振动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导体板3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2的中心位置,所述导体板3与两块磁体2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导体板3切割磁感线的中心位置,从而能够产生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具体地,所述导体板3的板面与所述磁体2的磁极面的大小相同,能够尽量切割磁体2之间的更多磁感线,达到快速减震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导体板3与所述振动承载单元4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5,所述连接支架5一端与所述导体板3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导体板3,所述连接支架5的另一端与振动承载单元4连接,用于接收振动承载单元4传递过来的振动,设置所述连接支架5能够延长所述导体板3与振动承载单元4的连接距离,适用于多种场景的使用。
具体地,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盖体6,所述盖体6通过螺栓7锁合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盖体6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支架5穿过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8,通过在安装孔8内设置锁合螺栓,能够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任意平台上,方便安装本实施例的非接触阻尼装置。
具体地,所述磁体2为永磁体,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磁体2,永磁体是硬磁体2,不易失磁,也不易被磁化。
具体地,所述底座1为磁性屏蔽材料制成,所述底座1能够屏蔽磁体2向外产生的磁力,防止干扰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块磁体、导体板和振动承载单元,两块所述磁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两块所述磁体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块所述磁体对应的磁极面平行设置,一面为N极,一面为S极,两块所述磁体之间形成磁感线,所述导体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之间,所述导体板与两块所述磁体均不接触,所述导体板平行于所述磁体的磁极面,所述导体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承载单元,所述振动承载单元与振动源连接,振动源振动带动导体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阻止导体板运动的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磁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导体板与两块磁体之间的距离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板的板面与所述磁体的磁极面的大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板与所述振动承载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所述导体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导体板,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振动承载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振动承载单元传递过来的振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栓锁合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支架穿过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设置锁合螺栓,能够将所述底座固定在任意平台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永磁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磁性屏蔽材料制成。
CN201921493681.4U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Active CN210978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3681.4U CN210978351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3681.4U CN210978351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8351U true CN210978351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3681.4U Active CN210978351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8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1031A (zh) * 2020-12-23 2021-04-2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钢轨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1031A (zh) * 2020-12-23 2021-04-2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钢轨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41125U (zh) 振动电机
CN210978351U (zh) 一种非接触阻尼装置
JP2005106268A (ja) 自動車用衝撃吸収装置
US20230015265A1 (en) Vibration apparatus
CN110233560A (zh) 振动马达
CN209402388U (zh) 一种线性振动器的阻尼结构
CN209313677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13428014B (zh) 基于被动阻尼磁体的永磁电动斥力悬浮系统
CN20558398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5720779B (zh) 电磁振动发电装置
KR101275286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02535246U (zh) 振动发电装置
CN209072304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7782634U (zh) 动圈式线性振动电机
CN106532886B (zh) 抗磁悬浮双稳态振动能量俘获器
CN207530693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3711301U (zh) 一种振源式激振器
CN106208608B (zh) 振动马达以及便携式设备
CN214221861U (zh) 一种下锥角型磁性液体减振器
CN210053277U (zh) 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
CN208386387U (zh) 一种用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子组件
CN213151875U (zh) 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
KR870007595A (ko) 펄스 모터의 진동 억제장치
CN209283064U (zh) 载体式激励器装置
CN203827149U (zh) 一种电磁交变线性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