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7164U -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7164U
CN210977164U CN201920912868.7U CN201920912868U CN210977164U CN 210977164 U CN210977164 U CN 210977164U CN 201920912868 U CN201920912868 U CN 201920912868U CN 210977164 U CN210977164 U CN 21097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door
rod
lock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28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128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71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它包括门板、门框,该防盗门在遇到火灾时,人们可以手动用钥匙将门锁打开时,通过门锁的打开可以控制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打开,将门板打开逃生;如果因温度过高,人们无法手动用钥匙将门锁打开,且塑料挡块未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可以通过其它辅助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门板敲碎,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的解锁;如果塑料挡块在高温下发生变形融化时,门锁会自动移动且门锁的移动将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打开。

Description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的非正常开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现有的金属防盗门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特别是晚上,人们不能及时发现火灾,火势容易蔓延变大,防盗门容易因为外部高温的烘烤,从而导致防盗门变形或防盗门上的锁舌变形这样使得金属防盗门不能正常快速的打开,从而使得逃生几率大大降低,造成人员伤亡,后果不堪设想。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解决如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门板、门框,其中门板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门框内,门板可以相对门框打开,门板的安装与传统防盗门门板的安装方法相同。
上述门板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架,门板内侧安装的加固架可以对防盗门门板起到加固作用,使得门板变得结实,且相比于实心门板,内侧安装有加固架的门板为空心结构,降低了门板的重量,使得门板安装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减轻了门框对门板的承重;加固架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空心防盗门内侧安装的加固架相同;门板的一侧安装有门锁;门锁与传统的防盗门的门锁相同,门锁上具有锁舌、把手、钥匙孔和锁钮,且锁舌、把手、钥匙孔和锁钮与传统防盗门上的锁舌、把手、钥匙孔和锁钮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门板内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上安装有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第一锁机构与第二锁机构上下分布。
上述门锁上具有锁舌和输出轴,锁舌包括斜锁舌和保险锁舌,斜锁舌和保险锁舌在门锁的侧面上上下分布,且斜锁舌位于保险锁舌上侧;锁舌的移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与驱动轮配合;门框上开有与锁舌配合的中间锁孔;通过中间锁孔与锁舌的配合将门板锁在门框上;门板上开有供锁舌穿过的与中间锁孔配合的中间锁口。
上述驱动轮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门锁的一侧面上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当齿条在门锁的带动下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当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时,齿条在门锁的带动下移动就会驱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时会带动驱动轮转动。
上述驱动轮上开有滑槽,输出轴为方形轴,输出轴与驱动轮上所开的滑槽滑动配合;方形轴转动会带动驱动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中在正常状态下,当限制门锁的塑料挡块在火烤下融化或变形后,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就会水平向后移动,门锁移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输出轴沿着驱动轮上的滑槽滑动,当输出轴完全滑出驱动轮上所开的滑槽时,安装在门锁上的齿条正好与驱动齿轮啮合。
上述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上述第一锁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一锁杆、第一导向套、固定块、第二导向套、第二锁杆、缓冲弹簧、第三锁杆、安装环、第四锁杆、第二摆杆,其中第一摆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轮上所具有的驱动支耳上;两个第一导向套分别通过一个固定块安装在门板内侧安装的加固架上,第一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且第一锁杆与两个第一导向套中其中一个第一导向套滑动配合;第三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第四锁杆,第三锁杆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套中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套安装在门板内侧,且第三锁杆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套为滑动配合;第一锁杆与第三锁杆接触配合;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环,两个安装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第二摆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锁杆上,第二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第二导向套的一端安装在门板的内侧面上,且第二锁杆与第二导向套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套对与其对应的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起到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在正常状态下通过浇灌铝水,使得铝水将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包住,使得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在正常状态下处于一体状态;起到锁门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机构中的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门框上所开的两个锁孔中位于上侧的一个锁孔内,且铰接点靠近上侧锁孔的出口处,第二锁机构中的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门框上所开的两个锁孔中位于下侧的一个锁孔内,且铰接点靠近下侧锁孔的出口处,其作用是当发生火灾后,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处包裹的铝在高温下就会变软,门板在撞击时铰接点处能够起到铰接作用,而铝不会影响铰接处摆动,即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可以相对摆动;而通过设计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对应锁孔的出口处一方面防止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在摆动过程中因铰接点过于靠近对应锁孔内侧,就算锁孔发生变形,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也不会发生正常摆动,影响人们打开门板逃生,另一方面,防止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锁孔门板内,在撞击门板时,因为门板边框材料硬度较强,无法变形进而保证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的旋转,影响开门板逃生。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杆与第三锁杆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作用是当遇到火灾后,如果门框上所开的锁孔受热后变形或者第四锁杆受热变形,导致第四锁杆不能正常脱离对应的锁孔,在这种状态下,如果驱动轮转动,驱动轮会驱动第一摆杆摆动,第一摆杆摆动带动第一锁杆移动,如果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固定不能分离,那么与第三锁杆连接的第四锁杆在被卡死后就会影响第一锁杆的移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设计了缓冲弹簧,在第一锁杆向下移动的时候,如果第三锁杆被卡死,那么对应的缓冲弹簧就会被拉伸,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不会影响驱动轮的正常转动;使得门框其它位置上的第四锁杆和第二锁杆可以顺利被打开;本实用新型中在正常状态下,驱动轮转动会驱动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一摆杆摆动,第一摆杆摆动带动对应的第一锁杆移动,第一锁杆移动一方面通过对应的缓冲弹簧拉动对应的第三锁杆移动,第三锁杆移动带动对应的第四锁杆移动,另一方面第一锁杆移动就会驱动对应的第二摆杆摆动,第二摆杆摆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锁杆移动。
上述门框上开有与第四锁杆配合的锁孔,门板上开有供第四锁杆穿过的与锁孔配合的上下锁口;门框上开有与第二锁杆配合的侧锁孔,门板上开有供第二锁杆穿过的与侧锁孔配合的侧锁口。
上述门锁的上下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与门板内侧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板簧;固定板安装在门板内安装的加固架上,固定板与门锁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塑料挡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板的内侧安装有导向壳,安装在门锁上的齿条与导向壳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框上所开的侧锁孔内安装有第一弹性套,第一弹性套与第二锁杆配合;门框上所开的锁孔内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第二弹性套与第四锁杆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弹性套和第二弹性套的内侧具有耐磨材料,其作用是防止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在滑动过程中将第一弹性套和第二弹性套内侧面磨损,导致第二锁杆在与第一弹性套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二锁杆对门板的保险作用,第四锁杆在与第二弹性套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四锁杆对门板的保险作用;同时当火灾发生后,第一弹性套和第二弹性套在高温下就会变形融化,使得第一弹性套与第二锁杆之间出现松动,第二弹性套与第四锁杆之间出现松动,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可以顺利滑出,将门板打开。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导向套内安装有第三弹性套,第三弹性套与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三弹性套的内侧具有耐磨材料,其作用是防止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在滑动过程中将对应的第三弹性套内侧面磨损,导致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在与第三弹性套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的滑动;同时当火灾发生后,第三弹性套在高温下就会变形融化,使得第三弹性套与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出现松动,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可以顺利滑动,将门板打开。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缓冲弹簧为拉绳弹簧,且缓冲弹簧在初始状态下具有预压力。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板簧的替换方案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和门板内侧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门锁上的锁舌通过齿轮和齿条的传动带动输出轴的转动;作为另一种方案,门锁通过钥匙旋转控制锁舌运动的同时,控制输出轴转动,即输出轴不一定需要锁舌去直接驱动,也可以通过驱动锁舌的结构去直接传动给输出轴;这里就是简单的运动传递,在现有门锁基础上增加传动获得旋转输出是现有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齿条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门锁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板上安装有把手,把手上套有隔热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板内侧靠近塑料挡块区域的门板受到撞击后会破裂;当人们在发现火灾后,就会用钥匙尝试将门锁打开,如果塑料挡块受热发生变形或融化后,门锁就会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自己锁舌及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的解锁;但是如果塑料挡块未能融化变形,同时门把手温度过高,人们不能手动用钥匙打开门锁,那么人们就可以通过其它辅助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门板敲碎,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的解锁。
相对于传统的防盗门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门,具有传统防盗门上的所有结构,具有传统防盗门的所有功能;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门在遇到火灾时具有以下几种情况,针对以下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门均能够打开:
1、火灾较小,发现较早,此时,如果防盗门的门板受热,但还未发生变形,塑料挡块、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未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温度允许人们用钥匙手动将门锁打开,那么通过门锁可以控制将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打开,将门板打开逃生;如果温度较高,人们无法手动使用钥匙将门锁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可以通过其它辅助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较薄的内门板敲开,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自己锁舌及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板的解锁,之后将门板打开。
2、火灾较大,发现较晚,塑料挡块在高温下发生变形、变软,此时防盗门的门板还未发生变形,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未发生变形,门锁会移动,且门锁的移动将自己的锁舌与相应的锁孔脱离同时将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自动打开,当发现之后脚踹门板即可打开逃生;即使在发现前,门板已发生变形,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也发生变形,当因为各个锁杆和锁舌在变形前均已脱离锁孔,发现之后撞门即可。
3、火灾超级大,发现特别晚,且特别对于那种温度剧增的火灾,锁杆瞬间变形很大,而门板内的塑料挡块无法立马变形,使得当塑料挡块变形变软后,上下锁杆或者上下中任意一个已因为变形,而已经卡死无法回缩解锁,这种情形下,当上侧或者下侧锁杆卡死后,人们只能通过辅助工具将撞门的锁杆打开的一侧,此时卡死一侧的锁杆的铰接点会摆动,保证门在撞击力下能够打开;当上下两侧均卡死,那么就只能找地方等待消防员的到来了。
各个弹性套的设计保证火灾徒增的场合下,弹性套的融化增加了各个锁杆相应的导向套的导向孔和锁孔大小,即使各个锁杆发生变形也基本不会因为变形而发生卡死不能解锁的情况,塑料挡块的变形变软后,也能保证各个锁杆打开,当发现后,通过踹门即可打开。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所设计的防盗门具有便于在火灾打开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门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板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门板内侧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5是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门板外观示意图。
图7是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门板内侧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9是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分布示意图。
图10是塑料挡块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第一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4是输出轴与驱动轮配合示意图。
图15是驱动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6是第一锁机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17是第三弹性套安装示意图。
图18是缓冲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9是第四锁杆安装示意图。
图20是第二锁杆安装示意图。
图21是驱动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2是锁杆运行原理图。
图中标号名称:1、门板;2、门框;3、把手;4、钥匙孔;5、锁钮;6、门锁;7、侧锁孔;8、中间锁孔;9、锁孔;10、第一锁机构;11、上下锁口;12、中间锁口;13、侧锁口;14、塑料挡块;15、加固架;16、固定板;17、板簧;18、安装板;19、第二锁机构;20、齿条;21、锁舌;22、输出轴;23、导向壳;24、驱动轮;25、滑槽;26、驱动齿轮;27、驱动支耳;28、第一摆杆;29、第一锁杆;30、第一导向套;31、固定块;32、第一弹性套;33、第二导向套;34、第二锁杆;35、缓冲弹簧;36、第三锁杆;37、第二弹性套;38、第三弹性套;39、安装环;40、第四锁杆;41、第二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或者附图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它包括门板1、门框2,其中门板1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门框2内,门板1可以相对门框2打开,门板1的安装与传统防盗门门板1的安装方法相同。
如图3、4所示,上述门板1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架15,门板1内侧安装的加固架15可以对防盗门门板1起到加固作用,使得门板1变得结实,且相比于实心门板1,内侧安装有加固架15的门板1为空心结构,降低了门板1的重量,使得门板1安装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减轻了门框2对门板1的承重;加固架15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空心防盗门内侧安装的加固架15相同;如图6、8所示,门板1的一侧安装有门锁6;门锁6与传统的防盗门的门锁6相同,门锁6上具有锁舌21、把手3、钥匙孔4和锁钮5,且锁舌21、把手3、钥匙孔4和锁钮5与传统防盗门上的锁舌21、把手3、钥匙孔4和锁钮5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如图9所示,门板1内侧安装有驱动轮24,驱动轮24上安装有第一锁机构10和第二锁机构19;第一锁机构与第二锁机构上下分布。
如图13所示,上述门锁6上具有锁舌21和输出轴22,锁舌21包括斜锁舌和保险锁舌,斜锁舌和保险锁舌在门锁的侧面上上下分布,且斜锁舌位于保险锁舌上侧;锁舌21的移动带动输出轴22转动;输出轴22与驱动轮24配合;如图5所示,门框2上开有与锁舌21配合的中间锁孔8;通过中间锁孔8与锁舌21的配合将门板1锁在门框2上;如图7所示,门板1上开有供锁舌21穿过的与中间锁孔8配合的中间锁口12。
如图15所示,上述驱动轮24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26,如图13所示,门锁6的一侧面上安装有齿条20,如图10所示,齿条20与驱动齿轮26啮合;当齿条20在门锁6的带动下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当齿条20与驱动齿轮26啮合时,齿条20在门锁6的带动下移动就会驱动驱动齿轮26转动;驱动齿轮26转动时会带动驱动轮24转动。
如图15所示,上述驱动轮24上开有滑槽25,如图13所示,输出轴22为方形轴,输出轴22与驱动轮24上所开的滑槽25滑动配合;方形轴转动会带动驱动轮24转动;本实用新型中在正常状态下,当限制门锁6的塑料挡块14在火烤下融化或变形后,门锁6在板簧17的作用下就会水平向后移动,门锁6移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输出轴22沿着驱动轮24上的滑槽25滑动,当输出轴22完全滑出驱动轮24上所开的滑槽25时,安装在门锁6上的齿条20正好与驱动齿轮26啮合。
如图11、12所示,上述第一锁机构10和第二锁机构19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如图16所示,上述第一锁机构10包括第一摆杆28、第一锁杆29、第一导向套30、固定块31、第二导向套33、第二锁杆34、缓冲弹簧35、第三锁杆36、安装环39、第四锁杆40、第二摆杆41,其中如图14所示,第一摆杆28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轮24上所具有的驱动支耳27上;如图16所示,两个第一导向套30分别通过一个固定块31安装在门板1内侧安装的加固架15上,第一锁杆29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摆杆28的另一端,且第一锁杆29与两个第一导向套30中其中一个第一导向套30滑动配合;如图19所示,第三锁杆36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第四锁杆40,第三锁杆36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套30中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套30安装在门板1内侧,且第三锁杆36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套30为滑动配合;如图18所示,第一锁杆29与第三锁杆36接触配合;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环39,两个安装环39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35;如图16所示,第二摆杆4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锁杆29上,如图20所示,第二锁杆34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摆杆41的另一端,第二导向套33的一端安装在门板1的内侧面上,且第二锁杆34与第二导向套33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套30对与其对应的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起到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之间的铰接点在正常状态下通过浇灌铝水,使得铝水将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之间的铰接点包住,使得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在正常状态下处于一体状态,起到锁门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机构中的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门框上所开的两个锁孔中位于上侧的一个锁孔内,且铰接点靠近上侧锁孔的出口处,第二锁机构中的第四锁杆和第三锁杆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门框上所开的两个锁孔中位于下侧的一个锁孔内,且铰接点靠近下侧锁孔的出口处,其作用是当发生火灾后,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之间的铰接点处包裹的铝在高温下就会变软,门板在撞击时铰接点处能够起到铰接作用,而铝不会影响铰接处摆动,即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可以相对摆动;而通过设计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之间的铰接点位于对应锁孔9的出口处一方面防止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在摆动过程中因铰接点过于靠近对应锁孔9内侧,就算锁孔9发生变形,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也不会发生正常摆动,影响人们打开门板1逃生,另一方面,防止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之间的铰接点位于锁孔门板内,在撞击门板时,因为门板边框材料硬度较强,无法变形进而保证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的旋转,影响开门板逃生。锁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杆29与第三锁杆36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35,缓冲弹簧35的作用是当遇到火灾后,如果门框2上所开的锁孔9受热后变形或者第四锁杆40受热变形,导致第四锁杆40不能正常脱离对应的锁孔9,在这种状态下,如果驱动轮24转动,驱动轮24会驱动第一摆杆28摆动,第一摆杆28摆动带动第一锁杆29移动,如果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固定不能分离,那么与第三锁杆36连接的第四锁杆40在被卡死后就会影响第一锁杆29的移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之间设计了缓冲弹簧35,在第一锁杆29向下移动的时候,如果第三锁杆36被卡死,那么对应的缓冲弹簧35就会被拉伸,第四锁杆40和第三锁杆36不会影响驱动轮24的正常转动;使得门框2其它位置上的第四锁杆40和第二锁杆34可以顺利被打开;本实用新型中在正常状态下,如图21所示,驱动轮24转动会驱动第一锁机构10和第二锁机构19中的第一摆杆28摆动,第一摆杆28摆动带动对应的第一锁杆29移动,第一锁杆29移动一方面通过对应的缓冲弹簧35拉动对应的第三锁杆36移动,第三锁杆36移动带动对应的第四锁杆40移动,另一方面第一锁杆29移动就会驱动对应的第二摆杆41摆动,第二摆杆41摆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锁杆34移动。
如图5所示,上述门框2上开有与第四锁杆40配合的锁孔9,如图7所示,门板1上开有供第四锁杆40穿过的与锁孔9配合的上下锁口11;如图5所示,门框2上开有与第二锁杆34配合的侧锁孔7,如图7所示,门板1上开有供第二锁杆34穿过的与侧锁孔7配合的侧锁口13。
如图10所示,上述门锁6的上下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18,两个安装板18与门板1内侧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板簧17;固定板16安装在门板1内安装的加固架15上,固定板16与门锁6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塑料挡块14。
如图13所示,上述门板1的内侧安装有导向壳23,安装在门锁6上的齿条20的一端与导向壳23滑动配合。
如图16所示,上述门框2上所开的侧锁孔7内安装有第一弹性套32,第一弹性套32与第二锁杆34配合;门框2上所开的锁孔9内安装有第二弹性套37,第二弹性套37与第四锁杆40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弹性套32和第二弹性套37的内侧具有耐磨材料,其作用是防止第二锁杆34和第四锁杆40在滑动过程中将第一弹性套32和第二弹性套37内侧面磨损,导致第二锁杆34在与第一弹性套32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二锁杆34对门板1的保险作用,第四锁杆40在与第二弹性套37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四锁杆40对门板1的保险作用;同时当火灾发生后,第一弹性套32和第二弹性套37在高温下就会变形融化,使得第一弹性套32与第二锁杆34之间出现松动,第二弹性套37与第四锁杆40之间出现松动,第二锁杆34和第四锁杆40可以顺利滑出,将门板1打开。
如图17所示,上述第一导向套30内安装有第三弹性套38,第三弹性套38与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三弹性套38的内侧具有耐磨材料,其作用是防止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在滑动过程中将对应的第三弹性套38内侧面磨损,导致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在与第三弹性套38配合后因具有间隙而松动,影响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的滑动;同时当火灾发生后,第三弹性套38在高温下就会变形融化,使得第三弹性套38与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之间出现松动,第一锁杆29和第三锁杆36可以顺利滑动,将门板1打开。
上述缓冲弹簧35为拉绳弹簧,且缓冲弹簧35在初始状态下具有预压力。
作为上述板簧17的替换方案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18和门板1内侧面上。
上述门锁6上的锁舌21通过齿轮和齿条20的传动带动输出轴22的转动;作为另一种方案,门锁通过钥匙旋转控制锁舌21运动的同时,控制输出轴转动,即输出轴不一定需要锁舌去直接驱动,也可以通过驱动锁舌的结构去直接传动给输出轴。这里就是简单的运动传递,在现有门锁基础上增加传动获得旋转输出是现有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上述齿条20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门锁6上。
上述门板1上安装有把手3,把手3上套有隔热套。
上述门板1内侧靠近塑料挡块14区域的门板1受到撞击后会破裂;当人们在发现火灾后,就会尝试将门锁6打开,如果塑料挡块14受热发生变形或融化后,门锁6就会在板簧17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的解锁;但是如果塑料挡块14未能融化变形,同时门把手3温度过高,人们不能手动打开门锁6,那么人们就可以通过其它辅助工具将塑料挡块14附近的门板1敲碎,将塑料挡块14推开,使得门锁6在板簧17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自己的锁舌脱离相应锁孔,同时将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的解锁。
图1-20中涉及到第一摆杆与第一锁杆之间的角度仅是示意,具体角度设置保证当驱动轮旋转时,能够通过第一摆杆摆动顺利带动第一锁杆上下运动,而其角度的合适取值范围的选取是非常现有的技术,如具有上下锁舌的防盗门中具有类似结构。图21中的角度示意较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火灾发生后,打开防盗门具有以下四种情况:
1、火灾较小,发现较早,此时,如果防盗门的门板受热,但还未发生变形,塑料挡块、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未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温度允许人们用钥匙手动将门锁打开,那么通过门锁可以控制将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打开,将门板打开逃生;如果温度较高,人们无法手动使用钥匙将门锁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可以通过其它辅助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较薄的内门板敲开,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门锁将自己锁舌及各个锁杆脱离门框完成门板的解锁,之后将门板打开。
2、火灾较大,发现较晚,塑料挡块在高温下发生变形、变软,此时防盗门的门板还未发生变形,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未发生变形,门锁会移动,且门锁的移动将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中的第二锁杆和第四锁杆自动打开,当发现之后脚踹门板即可打开逃生;即使在发现前,门板已发生变形,第二锁杆、第四锁杆和门锁上的锁舌也发生变形,当因为各个锁杆和锁舌在变形前均已脱离锁孔,发现之后撞门即可。
3、火灾超级大,发现特别晚,且特别对于那种温度剧增的火灾,锁杆瞬间变形很大,而门板内的塑料挡块无法立马变形,使得当塑料挡块变形变软后,如图22中的a所示,上下锁杆或者上下中任意一个已因为变形,而已经卡死无法回缩解锁,这种情形下,当上侧或者下侧锁杆其中一侧卡死后,如图22中的b所示,人们只能通过辅助工具撞锁杆打开的一侧,此时卡死一侧的锁杆的铰接点会摆动,如图22中的c、d所示,保证门在撞击力下能够打开,如图22中的d所示,在门板摆动过程中,与门框干涉处会发生变形,当门板摆动后,另一侧的第四锁杆脱离门框,整个门摆动下来;当上下两侧均卡死,那么就只能找地方等待消防员的到来了。
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和第三弹性套的设计保证火灾徒增的场合下,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和第三弹性套的融化增加了各个锁杆相应的导向套的导向孔和锁孔大小,即使各个锁杆发生变形也基本不会因为变形而发生卡死不能解锁的情况,塑料挡块的变形变软后,也能保证各个锁杆打开,当发现后,通过踹门即可打开。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所设计的防盗门具有便于在火灾打开的有益效果。
针对以上四种情况,在火灾发生时的具体打开流程为:
1)发现火灾后,找到钥匙插入锁孔,发现不是很烫,直接打开门锁,并用脚踹开。
2)当钥匙插入后,很烫,无法开启,这时用毛巾或者隔热材料包住钥匙柄,继续尝试打开,若还不能打开,就需要用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较薄的内门板敲开,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将锁杆解锁,之后将门板用脚踹开。
3)当准备靠近防盗门插钥匙时,就觉的很烫无法靠近,那么也就不能用钥匙打开,此时直接踹门,看是否塑料挡块变软使得锁已经自动打开。若无法踹开,可能塑料挡块可能还未变软,此时就需要用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较薄的内门板敲开,将塑料挡块推开,使得门锁在板簧的作用下移动,将锁杆解锁,之后将门板用脚踹开。
4)当准备靠近防盗门插钥匙时,就觉的很烫无法靠近,不能用钥匙打开,此时直接踹门,又无法踹开,用工具将塑料挡块附近的较薄的内门板敲开,发现塑料挡块已变软或者融化,此时说明各个锁杆已变形,门锁无法移动,进而使得各个锁杆打开,此时用脚或者工具撞门的下侧或者上侧,看是否一侧的锁杆脱离相应的锁孔,若发现有一侧脱离,则可以用尽全力撞击该侧,使得门板围绕没有脱离的一侧摆动,直到门板打开,若发现均为脱开,则最好选个地方等待救援。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有益效果: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所设计的防盗门具有便于在火灾打开的有益效果。

Claims (3)

1.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门板、门框,其中门板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门框内;
上述门板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架,门板的一侧安装有门锁;门板内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上下分别安装有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
上述门锁上具有锁舌和输出轴,且锁舌的移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与驱动轮配合;门框上开有与锁舌配合的中间锁孔;门板上开有供锁舌穿过的与中间锁孔配合的中间锁口;
上述驱动轮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门锁的一侧面上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
上述驱动轮上开有滑槽,输出轴为方形轴,输出轴与驱动轮上所开的滑槽滑动配合;
上述第一锁机构和第二锁机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上述第一锁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一锁杆、第一导向套、固定块、第二导向套、第二锁杆、缓冲弹簧、第三锁杆、安装环、第四锁杆、第二摆杆,其中第一摆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轮上所具有的驱动支耳上;两个第一导向套分别通过一个固定块安装在门板内侧安装的加固架上,第一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且第一锁杆与两个第一导向套中其中一个第一导向套滑动配合;第三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第四锁杆,第三锁杆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套中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套安装在门板内侧,且第三锁杆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套为滑动配合;第一锁杆与第三锁杆接触配合;第一锁杆和第三锁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环,两个安装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第二摆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锁杆上,第二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第二导向套的一端安装在门板的内侧面上,且第二锁杆与第二导向套滑动配合;
上述门框上开有与第四锁杆配合的锁孔,门板上开有供第四锁杆穿过的与锁孔配合的上下锁口;门框上开有与第二锁杆配合的侧锁孔,门板上开有供第二锁杆穿过的与侧锁孔配合的侧锁口;
上述门锁的上下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与门板内侧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板簧;固定板安装在门板内安装的加固架上,固定板与门锁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塑料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板的内侧安装有导向壳,安装在门锁上的齿条与导向壳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框上所开的侧锁孔内安装有第一弹性套,第一弹性套与第二锁杆配合;门框上所开的锁孔内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第二弹性套与第四锁杆配合。
CN201920912868.7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7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868.7U CN2109771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868.7U CN2109771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7164U true CN210977164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286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771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71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2196A (zh) * 2020-08-05 2020-10-30 陈军 一种静音门锁
CN114382344A (zh) * 2022-01-17 2022-04-22 邓军 一种消防防盗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2196A (zh) * 2020-08-05 2020-10-30 陈军 一种静音门锁
CN114382344A (zh) * 2022-01-17 2022-04-22 邓军 一种消防防盗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7164U (zh)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CN102094305B (zh) 门锁装置
EP3535467B1 (en) Dual function security/fire locking mechanism for fire rated devices
US7832777B2 (en) Door lock assembly
GB2278632A (en) Latch assembly for a fire door
CA2647081C (en) Latchbolt for a door lock assembly
US5688002A (en) Concealed rod or cable surface latching exit device
US5588686A (en) Temperature responsive mechanism for controllably deadlocking a door to a door frame
CN110242176A (zh) 一种火灾易逃脱防盗门
US4414777A (en) Break away wall structure
CA2137977C (en) Abutment swivel doorstop
CN213359876U (zh) 隧道联络通道专用抗风压防火逃生安全门
CN108468487A (zh) 一种自动锁止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100491684C (zh) 防盗推拉窗通用限位器
EP2171185B1 (en) Improved door lock with a hook bolt
CN107165481B (zh) 一种防盗锁体结构
CN206566368U (zh) 一种逃生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客车
CN208502475U (zh) 带锁舌保护机构的门锁
CN110094136A (zh) 具有环形锁止机构的保险柜
CN217681293U (zh) 带有加固结构的防尾随门
CN2409292Y (zh) 防盗安全门全方位自动锁
CN211622983U (zh) 用于风机塔筒的逃生锁
CN219953183U (zh) 一种翻转机构及防盗窗
CN212837423U (zh) 一种便于推动的人防门
CN220059361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人防透气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