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5910U -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5910U
CN210975910U CN201921494059.5U CN201921494059U CN210975910U CN 210975910 U CN210975910 U CN 210975910U CN 201921494059 U CN201921494059 U CN 201921494059U CN 210975910 U CN210975910 U CN 210975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alve core
connecting port
moving plate
vibration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40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旻忞
刘作印
谭永嘉
周亚
徐坤
徐帆
任宝亮
汪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al Tes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al Tes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al Tes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ermal Tes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40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5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5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5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对接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一侧均设置有水平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隔振地基的结构,大幅度减少了地基的空间占用率,也使得隔振效率变高,保证了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疲劳试验地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动态疲劳试验地基,均采用固定式试验地基的方式,而此类地基的为了降低总体的固有频率,把水泥混凝土质量块的重量按照动态力的30~50倍设计,这就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且隔振效率不高,特别式低频大振幅的振动隔离效果不理想。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对接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一侧均设置有水平调节阀;
所述对接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液压锁紧装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T型槽,当所述第一液压锁紧装置在非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液压锁紧装置的下端左右移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方设置有可前后往复运动的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液压锁紧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开设有第二T型槽,当所述第二液压锁紧装置在非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液压锁紧装置的下端前后移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所述第二移动板上方设置有可竖直上下运动的第一平台。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主阀芯,所述阀体下端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中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阀芯,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芯内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芯的下端在静止状态下凸出所述阀盖的下端设置,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设置;所述阀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当阀体上升时,所述主阀芯、控制阀芯与所述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所述主阀芯抵住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设置;当阀体下降时,所述主阀芯、控制阀芯与所述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控制阀芯抵住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有挡片,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贯穿所述挡片设置,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移动板穿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移动板穿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浮动平台的竖截面形状为T字型,所述支撑体均布成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浮动平台的两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水平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所述对接平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隔振地基的结构,大幅度减少了地基的空间占用率,也使得隔振效率变高,保证了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水平调节阀示意图。
图5为对接平台主视图。
图6为对接平台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浮动平台1,支撑体2,支撑座201,空气弹簧202,对接平台3,底板301,第一移动板302,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第一T型槽304,第二移动板305,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第二T型槽307,第一平台308,第一丝杆309,第一伺服电机310,第二丝杆311,第二伺服电机312,阀体401,主阀芯402,阀盖403,控制阀芯404,第一连接口405,第二连接口406,第三连接口407,挡片408,第一弹簧40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包括浮动平台1,浮动平台1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对接平台3,浮动平台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体2;支撑体2包括支撑座201和设置在支撑座201上端的空气弹簧202,空气弹簧202一侧均设置有水平调节阀;浮动平台1的竖截面形状为T字型,支撑体2均布成两排分别设置在浮动平台1的两侧,浮动平台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水平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对接平台3。
如图5 ~图6所示,对接平台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上设置有可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一移动板302,第一移动板302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底板301上开设有第一T型槽304,当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在非锁紧状态时,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的下端左右移动式设置在第一T型槽304内;第一移动板302上方设置有可前后往复运动的第二移动板305,第二移动板305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第一移动板302上开设有第二T型槽307,当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在非锁紧状态时,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的下端前后移动式设置在第一T型槽304内;第二移动板305上方设置有可竖直上下运动的第一平台308。底板301上设置有第一丝杆309,第一移动板302穿设在第一丝杆309上,第一丝杆309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310连接;第一移动板302上设置有第二丝杆311,第二移动板305穿设在第二丝杆311上,第二丝杆311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312连接。
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和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下端的锁紧头均为倒置的T型结构,锁紧头上移时锁紧在T型槽内,锁紧头下移时可在T型槽内移动,通过现有的液压缸可实现锁紧头的升降功能。通过第一伺服电机310控制第一移动板302的左右移动,当位置调节完成,则通过第一液压锁紧装置303将第一移动板302锁紧在底板301上;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12控制第二移动板305的前后移动,当位置调节完成,则通过第二液压锁紧装置306将第二移动板305锁紧在第一移动板302上;第一平台308在第二移动板305上的升降运动则通过现有的升降装置(如丝杆、气缸等)实现;将需要对接的机构部件分别放在两个第一平台308上,通过位置调节就可以实现对接。对接平台3可实现X、Y、Z三个方向的直线移动,由液压锁紧装置进行锁紧固定,确保了每个锁紧装置的锁紧力,保证了极为可靠的装配精度,对接误差小,效率高。
如图3所示,水平调节阀包括阀体401,阀体401中部设置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主阀芯402,阀体401下端设置有阀盖403,阀盖403中部设置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阀芯404,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控制阀芯404内部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连通设置,控制阀芯404的下端在静止状态下凸出阀盖403的下端设置,控制阀芯404的上端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阀体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405,阀体4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406,第一连接口405与第二连接口406均与第一腔体连通设置;阀盖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407,第三连接口407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当阀体401上升时,主阀芯402、控制阀芯404与阀体401发生相对位移,主阀芯402抵住第一连接口405,第二连接口406与第三连接口407连通设置;当阀体401下降时,主阀芯402、控制阀芯404与阀体401发生相对位移,控制阀芯404抵住第二连接口406,第一连接口405与第三连接口407连通设置。阀体401与阀盖403之间设置有挡片408,控制阀芯404的上端贯穿挡片408设置,控制阀芯404与挡片408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09。
调节阀安装于空气弹簧202的侧面,安装时控制阀芯404的下端部露出调节阀的下端一节并使其接触地面;第一连接口405连接气泵,第三连接口407连接空气弹簧202,第二连接口406用于排气;将若干个空气弹簧202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下方,当空气弹簧202充气时,阀体401上移,导致阀体401与阀芯(阀芯包括主阀芯402和控制阀芯404)产生相对位移,阀体401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主阀芯402就会堵住第一连接口405(进气口),保证空气弹簧202不会继续充气,维持在设定好的高度;此时第三连接口407(充气口)与第二连接口406(排气口)连通,空气弹簧202受到所支撑平台的压力通过第二连接口406排气,排气过程中,阀体401下降,阀体401与阀芯产生相对位移(相当于阀芯上升),阀体401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第二连接口406(排气口)被控制阀芯404挡住,第一连接口405(进气口)露出并通过第三连接口407(充气口)对空气弹簧202进行充气,如此循环反复着充气、放气,保持一定动态平衡,使得所有空气弹簧202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使得整个浮动平台1的空气弹簧202高度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且高精度调节,保证了动态浮动平台1的稳定性。
实施过程中,采用固有频率为1HZ左右的大型空气弹簧作为支撑,将地基浮动起来,进行有效隔离,由于空气弹簧优良的隔振效率,可以把水泥混凝土质量块与动态力的比例降到1:10。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隔振地基的结构,大幅度减少了地基的空间占用率,也使得隔振效率变高,保证了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包括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对接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一侧均设置有水平调节阀;
所述对接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液压锁紧装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T型槽,当所述第一液压锁紧装置在非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液压锁紧装置的下端左右移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方设置有可前后往复运动的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液压锁紧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开设有第二T型槽,当所述第二液压锁紧装置在非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液压锁紧装置的下端前后移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所述第二移动板上方设置有可竖直上下运动的第一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主阀芯,所述阀体下端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中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阀芯,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芯内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芯的下端在静止状态下凸出所述阀盖的下端设置,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设置;所述阀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当阀体上升时,所述主阀芯、控制阀芯与所述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所述主阀芯抵住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设置;当阀体下降时,所述主阀芯、控制阀芯与所述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控制阀芯抵住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有挡片,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贯穿所述挡片设置,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移动板穿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移动板穿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的竖截面形状为T字型,所述支撑体均布成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浮动平台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水平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所述对接平台。
CN201921494059.5U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Active CN210975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059.5U CN21097591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059.5U CN21097591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5910U true CN210975910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4059.5U Active CN21097591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5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893A (zh) * 2019-09-09 2019-11-19 热测测试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893A (zh) * 2019-09-09 2019-11-19 热测测试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0877A (en) Working platform
CN210975910U (zh)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JP2006519968A (ja) 外部負荷支持部材を有す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384106A (zh) 全向移动式电动千斤顶
CN109723049A (zh) 自升平台及其升降方法
CN110939059A (zh) 一种防震建筑桥梁
CN205712000U (zh) 一种液压旋转刚性支撑坝
CN113829319A (zh) 一种模块化机器人
CN110758370B (zh) 气垫船舷侧气室安装用拖车
CN112103039A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杆体式固定装置
CN110468893A (zh) 一种用于高动态疲劳试验的浮动隔振地基
CN102829969B (zh) 阀门压力试验机
CN208992093U (zh) 微凹辊压制成型设备
CN110594350B (zh) 一种用于浮动平台的高度及水平度的调节方法
CN215442487U (zh)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CN212559321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升降平台
CN218845640U (zh) 一种应用于水平安装平台高度可调自定心支脚结构
CN218999902U (zh) 联排可调节座椅
CN206512707U (zh) 高压旋喷桩机
CN208304397U (zh) 一种调整底座
CN203770968U (zh) 一种自动调平装置
CN2607508Y (zh) 承重载大型高稳定自动平衡隔振工作台
CN112160257A (zh) 一种临时支撑装置及支座更换方法
CN110925263A (zh) 一种同步油缸及液压系统
CN110653687A (zh) 一种镜板检修工作平台及利用其调整镜板水平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