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4022U -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4022U
CN210974022U CN201921335277.4U CN201921335277U CN210974022U CN 210974022 U CN210974022 U CN 210974022U CN 201921335277 U CN201921335277 U CN 201921335277U CN 210974022 U CN210974022 U CN 210974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variable pitch
static variable
connecting flan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52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锋
李海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Sky Blue Ozo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Sky Blue Ozo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Sky Blue Ozo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Sky Blue Ozo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52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4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4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4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纳米臭氧气泡技术领域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所述加气管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所述加气管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法兰与排出管一端连接,所述加气管一端通过连接阀座与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腔设有导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根据生产进程调节进水量的优点,使得臭氧与水的配比量更加合适,从而提高了气泡臭氧水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臭氧气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灭菌或抑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结果。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完成的。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收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由于臭氧在水中溶解的机理以及臭氧对生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影响过程极为复杂,正确认识臭氧在水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与臭氧杀菌的生物化学过程是极重要的。
文丘里射流器混合优点:投资少,混合好,接触时间短,经射流混合器后臭氧在水中的臭氧浓度可为曝气法的数倍。但需加设水泵以保证水的喷射速度,而且工艺参数不易掌握,处理水量不能随意调节,否则将发生气、液两相分离,影响吸收效果,一台气液混合泵即可进行气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但该方法得到的臭氧气泡的直径是微米量级的,臭氧溶解度增加有限。
目前的臭氧气泡发生设备,在水流与臭氧接触混合时不能对水流的进水量进行控制,从而不能高效的通过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产生气泡臭氧水,影响生产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包括加气管,所述加气管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所述臭氧进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加气头,所述加气管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均固定安装于芯轴的外侧壁上,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法兰与加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法兰与排出管一端连接,所述加气管一端通过连接阀座与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阀杆组件,所述阀杆组件的末端与设于进水管内腔的阀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腔设有导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两端的连接阀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管内腔的导水管道呈阶梯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组件由阀杆、手轮、阀盖和垫圈组成,所述阀体组件由阀座、阀芯和阀体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内腔采用了的变螺距设计,由流体入口的大螺距过渡为流体出口的小螺距,螺旋面函数表达式为:
X=Rcosθ
Y=Rsinθ
Z=16.39(θ)m
且上式中,X、Y、Z为螺旋面任意点的坐标值;R螺旋切割片半径;θ为螺旋旋转角度;m为变螺距系数,取值范围0~1;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由多片切割叶片按照上述函数变化规律的螺距叠加旋转而形成离散化的阶梯状螺旋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叶片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母固定在芯轴上,且所述切割叶片的数量为3200片。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叶片的厚度为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阀杆组件与阀体组件的配合根据生产进程和需要控制进水量的大小,调节阀体组件与导水管道的接触面积,实现进水量大小的调节,进而高效的根据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产生气泡臭氧水,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此外本装置产生的磁化水中的臭氧浓度可大幅度增加,磁化水与污染物接触时降低了污染物的凝聚度,软化和分解污染物体,使得微气泡更容易把污染物体吸附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气管;2、臭氧进气管;3、加气头;4、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5、芯轴;6、切割叶片;7、导水锥;8、第三连接法兰;9、第一连接法兰;10、第二连接法兰;11、第四连接法兰;12、排出管;13、进水管;14、导水管道;15、连接阀座;16、阀杆组件;17、阀体组件;18、进水口;19、出水口。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具有根据生产进程调节进水量的优点,使得臭氧与水的配比量更加合适,从而提高了气泡臭氧水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请参阅图1,加气管1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2,臭氧进气管2的出气端连接加气头3,加气管1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6,切割叶片6均固定安装于芯轴5的外侧壁上,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7;
请参阅图1,芯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9和第二连接法兰10,第一连接法兰9与第三连接法兰8连接,第三连接法兰8与加气管1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法兰10与第四连接法兰11连接,第四连接法兰11与排出管12一端连接;
请参阅图1,加气管1一端通过连接阀座15与进水管13一端连接,进水管13上设置有阀杆组件16,阀杆组件16的末端与设于进水管13内腔的阀体组件17固定连接,进水管13内腔设有导水管道14,通过阀杆组件16与阀体组件17配合导水管道14调节进水量,使得臭氧与水以适当的比例配比,从而提高生产进程和效率。
实施例:将水流通入至进水管13中,根据臭氧的配比通过阀杆组件16和阀体组件17相应调节阀体组件17中的阀座与导水管道14的接触面积,达到调节进水量的作用,臭氧从臭氧进气管2进入加气管1,经过导水锥7与水混合,进入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的变螺距螺旋管道切割细化成微纳米量级气泡,同时,水流多次垂直切割安装于切割腔内部的磁芯管体内的磁场产生磁极性周期变化的磁力线,高强度磁场产生较强的磁化、极化、活化效应,使水的大分子团簇向小分子簇团转变,水分子团的体积变小,溶解度高,渗透力强,因此磁化水中的臭氧微气泡进一步变小为纳米量级,水中臭氧浓度进一步增加,最后磁化后的气液混合物流出切割腔,通过排出管进入水箱。
进水管13两端的连接阀座15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8和出水口19,且进水管13内腔的导水管道14呈阶梯状分布,便于配合阀体组件17中的阀体进行进水量的调节。
阀杆组件16由阀杆、手轮、阀盖和垫圈组成,具体的,阀杆顶部连接手轮,且阀杆与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垫圈,阀体组件17由阀座、阀芯和阀体组成,具体的,阀体插接于阀座上,且连接处设置有阀芯,阀杆一端与阀座固定连接。
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内腔采用了的变螺距设计,由流体入口的大螺距过渡为流体出口的小螺距,螺旋面函数表达式为:
X=Rcosθ
Y=Rsinθ
Z=16.39(θ)m
且上式中,X、Y、Z为螺旋面任意点的坐标值;R螺旋切割片半径;θ为螺旋旋转角度;m为变螺距系数,取值范围0~1;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由多片切割叶片按照上述函数变化规律的螺距叠加旋转而形成离散化的阶梯状螺旋曲面。
切割叶片6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母固定在芯轴5上,且切割叶片6的数量为3200片。
切割叶片6的厚度为0.15mm。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包括加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管(1)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2),所述臭氧进气管(2)的出气端连接加气头(3),所述加气管(1)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6),所述切割叶片(6)均固定安装于芯轴(5)的外侧壁上,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7),所述芯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9)和第二连接法兰(10),所述第一连接法兰(9)与第三连接法兰(8)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法兰(8)与加气管(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0)与第四连接法兰(11)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法兰(11)与排出管(12)一端连接,所述加气管(1)一端通过连接阀座(15)与进水管(13)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13)上设置有阀杆组件(16),所述阀杆组件(16)的末端与设于进水管(13)内腔的阀体组件(17)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3)内腔设有导水管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3)两端的连接阀座(15)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8)和出水口(19),且所述进水管(13)内腔的导水管道(14)呈阶梯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16)由阀杆、手轮、阀盖和垫圈组成,所述阀体组件(17)由阀座、阀芯和阀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内腔采用了的变螺距设计,由流体入口的大螺距过渡为流体出口的小螺距,螺旋面函数表达式为:
X=Rcosθ
Y=Rsinθ
Z=16.39(θ)m
且上式中,X、Y、Z为螺旋面任意点的坐标值;R螺旋切割片半径;θ为螺旋旋转角度;m为变螺距系数,取值范围0~1;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4)由多片切割叶片按照上述函数变化规律的螺距叠加旋转而形成离散化的阶梯状螺旋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叶片(6)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母固定在芯轴(5)上,且所述切割叶片(6)的数量为3200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叶片(6)的厚度为0.15mm。
CN201921335277.4U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Active CN210974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277.4U CN210974022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277.4U CN210974022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4022U true CN21097402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5277.4U Active CN210974022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4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97154B2 (ja)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A2529020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microbubbles in a liquid using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JP4420161B2 (ja)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方法及び装置
CN105366794B (zh) 基于气液体微纳米切割细化的高氧水制备系统
CN103736409A (zh) 臭氧微气泡的产生方法
CN201058829Y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混气装置
JP2003205228A (ja)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WO2005115596A1 (ja) 微細気泡含有液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に組み込まれる微細気泡発生器
CN108854823A (zh) 一种高效气液混合装置
WO2010107077A1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活性汚泥の曝気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バラスト水の殺菌処理システム
CN201890803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
CN110143664B (zh) 微纳米曝气baf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JP2010155243A (ja)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105582834A (zh) 用于气液混合的切割器及大气液比气液混合输送装置
JP6157688B1 (ja) ファインバブル液製造装置
JP2004267940A (ja) 気液混合反応方法及び気液混合反応装置
EP167057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of two fluids
JP2024514214A (ja) 微細気泡の発生方法および発生装置
CN210974022U (zh) 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JPH11333491A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噴流浄水装置
CN108285235A (zh) 一种基于双螺旋细分子化技术的高氧水制备系统
CN111039518B (zh) 水体超饱和溶气装置
CN205556261U (zh) 一种旋流剪切曝气装置
CN212894073U (zh) 一种可饮用高氧水制备装置
CN212450732U (zh) 微气泡射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