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2666U -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62666U CN210962666U CN201920407103.8U CN201920407103U CN210962666U CN 210962666 U CN210962666 U CN 210962666U CN 201920407103 U CN201920407103 U CN 201920407103U CN 210962666 U CN210962666 U CN 2109626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bent
- base material
- nonwoven fabric
- water
- absorben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其中,该吸收体的吸收速度较快,并且,能够抑制刚排尿之后的泄漏感、侧漏。吸收性物品(1)用的吸收体(3)包括:第1基材(21),其配置于肌肤侧,含有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第2基材(26),其配置于非肌肤侧,含有水刺无纺布,该水刺无纺布具有亲水性纤维;以及吸水材料(23、28),其包合于第1基材与第2基材之间,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吸收体,其是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中,作为用于吸收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的吸水材料,实质上仅使用了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60332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吸水片结构体,其具有含有预定的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聚合物)和粘接剂而成的吸收层被无纺布从上方和下方夹持的构造。在该吸水片结构体中,作为上层的无纺布使用透水性优异的透水性无纺布,作为下层的无纺布使用保水性优异的保水性无纺布。根据专利文献1,该吸水片结构体为薄型,能够充分发挥快速的液体渗透性、较小的液体返回量、较小的液体泄漏量等吸收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603323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水片结构体、即吸收体中,吸水材料实质上由高吸水性聚合物形成而不含浆料纤维。该吸收体的厚度较薄,因此与由浆料纤维和高吸水性聚合物形成的吸收体相比,该吸收体的用于保持液体的容积较小。并且,由于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速度较慢,因此与由浆料纤维和高吸水性聚合物形成的吸收体相比,该吸收体的吸收速度较慢。因此,考虑到,在该吸收体中,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首先经由透水性的上层的无纺布而到达下层的无纺布,利用下层的无纺布进行保水并从下层侧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开始以一定程度的时间进行吸收。
然而,在穿着有应用了这样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穿着者排泄了排泄物、例如尿时,在该尿的量较大的情况下,要经由透水性的上层的无纺布到达下层的无纺布的尿过多,可能引起来不及利用下层的无纺布进行尿的保水和来不及利用高吸收性聚合物进行吸收而导致尿滞留的情况。这样的话,尿在上层的无纺布之上的正面片上残存一段时间,在刚排尿之后,有可能产生穿着者在正面片上感受到尿的润湿而导致的泄漏感、尿顺着正面片向外侧泄漏的侧漏等。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是使用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吸水材料的主要成分的吸收体,其中,该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吸收速度较快,并且能够抑制刚排尿之后的泄漏感、侧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如下所述。(1)一种吸收体,其是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中,该吸收体包括:第1基材,其配置于肌肤侧,含有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第2基材,其配置于非肌肤侧,含有水刺无纺布,该水刺无纺布具有亲水性纤维;以及吸水材料,其包合于所述第1基材与所述第2基材之间,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
在本吸收体中,针对作为芯包层发挥功能的肌肤侧的第1基材和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而言,第1基材所使用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第2基材所使用的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也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因而,与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样地,该吸收体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相对地变高。并且,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低,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因而,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比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低。例如,体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和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的保水量为300g/m2~800g/m2,体现气流成网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为0mm~100mm,体现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为100mm以上。
因此,在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排泄到吸收性物品时,肌肤侧的第1基材在其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地吸收该排泄物,使其几乎不扩散地将其临时贮存于狭小的区域(点吸收)。并且,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能够在其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作用下将经由第1基材而到达的排泄物吸收并使其在平面方向上大范围地扩散,并以大范围的高吸水性聚合物进行吸收。所以,即使经由第1基材而到达第2基材的排泄物较多,也能够抑制来不及利用第2基材进行排泄物的保水、来不及利用高吸水性聚合物进行吸收而导致尿滞留这样的情况。换言之,通过使第1基材临时贮存排泄物(然后逐渐将排泄物放出),从而能够获得第2基材的保水、扩散以及之后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所需的时间。因而,能够抑制排泄物残存于正面片上而产生泄漏感、发生侧漏。特别是,与将排泄物贮存于较大的区域的情况(第1基材具有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情况)相比,通过将排泄物贮存于狭小的区域,从而使穿着者不容易感受到排泄物的存在,能够使泄漏感更难觉察。
其中,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吸水材料是指,通常,吸水材料包括高吸水性聚合物、浆料纤维、其他的成分,但吸水材料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比例为70质量%~100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2)是根据上述(1)所述的吸收体,其中,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与所述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扩散性比所述水刺无纺布的扩散性低。
在本吸收体中,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和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扩散性比水刺无纺布的扩散性低。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第1基材的保水性变高,能够更可靠地使第1基材的扩散性变低,因此在吸收了排泄物后,能够更可靠地将排泄物临时贮存于更狭小的区域。此处,两个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是指,例如针对体现保水性的保水量的值而言,至少一者的值落入另一者的值的100%±40%的范围。优选的是,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扩散性为水刺无纺布的扩散性的1/2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3)是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含有:多根亲水性纤维,其含有多根浆料纤维;以及亲水性粘合剂,其覆盖所述多根亲水性纤维。
在本吸收体中,第1基材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含有亲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粘合剂,该亲水性纤维含有浆料纤维。因此,纤维本身也能够保持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另外,纤维彼此间在联结点处被亲水性粘合剂接合起来,因此能够易于维持由纤维实现的骨架构造(纤维之间的空隙),易于将液体保持于该空隙。由此,第1基材能够更可靠地迅速吸收并临时贮存该排泄物。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4)是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中,形成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比形成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短。
在本吸收体中,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纤维的纤维长度比水刺无纺布的纤维的纤维长度短。因此,能够使第1基材的使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的液体扩散性相对地降低。由此,第1基材能够更可靠地使排泄物几乎不扩散地将其临时贮存于狭小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5)是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中,形成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多根纤维分别在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延伸设置的多个凸部和位于彼此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
在本吸收体中,在形成水刺无纺布的纤维(例示:人造丝纤维)的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延伸设置的多个凸部和位于彼此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因此,第2基材能够使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容易地沿着该凸部和凹部扩散。即,能够使第2基材的使液态的排泄物的液体扩散性相对地进一步变高。由此,第2基材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排泄物的保水、平面方向上的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6)是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吸收体还包括:第1吸收层;第2吸收层;以及中间层,其位于所述第1吸收层与所述第2吸收层之间,由无纺布形成,所述第1吸收层含有:所述第1基材;第1吸水材料,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基材靠所述中间层侧的位置,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是所述吸水材料的一部分;以及第1粘接剂,其位于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中间层侧的表面和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1基材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所述第1吸水材料,所述第2吸收层含有:所述第2基材;第2吸水材料,其配置于比所述第2基材靠所述中间层侧的位置,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是所述吸水材料的一部分;以及第2粘接剂,其位于所述第2基材的所述中间层侧的表面和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2基材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所述第2吸水材料。
在本吸收体中,吸收体隔着中间层被分割为第1吸收层和第2吸收层。因此,能够在使被肌肤侧的第1基材吸收的排泄物到达第2基材,并在第2基材处进行保水并使其扩散的同时,将排泄物的一部分在其中途的中间层的无纺布处一定程度地保持并使其扩散。即,能够使位于第1吸收层的非肌肤侧的中间层的无纺布发挥与位于第2吸收层的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同样的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经由第1基材而到达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的排泄物过多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泄物残存于正面片上而产生泄漏感、发生侧漏。与此同时,能够加快使用肌肤侧的第1吸收层的第1吸水材料,由此,能够在厚度方向上高效地使用吸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7)是根据(6)所述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中间层的所述无纺布含有浆料纤维。
在本吸收体中,中间层的无纺布含有浆料纤维。因此,能够在使被肌肤侧的第1基材吸收的排泄物到达第2基材,并在第2基材处进行保水并使其扩散的同时,将排泄物的一部分在其中途的中间层的无纺布处更可靠地保水并使其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也可以是,(8)是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接合区域,该接合区域在俯视时位于比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是利用粘接剂将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彼此接合而成的,所述接合区域包括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该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在所述吸收体中相对于通过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并与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通过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细槽状的形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所述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各自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所述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大。
在本吸收体中,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之间的区域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各自的外侧的区域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大。即,针对被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隔开的、吸收体的中央的区域和两端的区域而言,能够使中央的区域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对较大。由此,能够确保在液态的排泄物的排泄量较大的中央的区域处的吸收容量,并且能够利用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限制液态的排泄物在宽度方向上的扩散且引导其在长度方向上的扩散,从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吸收体整体。另外,能够利用两端的区域吸收沿宽度方向泄漏的液态的排泄物,能够抑制发生侧漏。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是使用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吸水材料的主要成分的吸收体,其中,该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吸收速度较快,并且能够抑制刚排尿之后的泄漏感、侧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a、图4b是示意性地表示试验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试验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试验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3吸收体;21第1基材;23第1吸水材料;26第2基材;28第2吸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一次性尿布1用的吸收体为例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在该情况下,作为一次性尿布1的吸收对象的排泄物是尿。但是,吸收性物品的种类和用途并不限定于该例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就也可以是其他的吸收性物品。作为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可列举出轻失禁垫、护垫、生理用卫生巾。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其中,图1表示展开的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一次性尿布1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具有通过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和通过长度方向L上的中心并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W。将靠近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的方向,将远离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方向。将靠近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L上的内侧的方向,将远离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L上的外侧的方向。“俯视”是指从厚度方向T的上方侧观察在含有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上展开了的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平面形状”是指俯视时所掌握的形状。“平面方向”是与含有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的面平行的任意的方向。将靠近通过一次性尿布1的厚度方向T上的中心并在平面方向上扩展的面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T上的内侧的方向,将远离通过一次性尿布1的厚度方向T上的中心并在平面方向上扩展的面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T上的外侧的方向。“肌肤侧”和“非肌肤侧”分别是指,在将一次性尿布1穿戴于穿戴者时,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地靠近穿戴者的肌肤面的那一侧和远离穿戴者的肌肤面的那一侧。这些定义并非仅用于一次性尿布1,也通用地用于一次性尿布1的吸收体、配置于其上的各材料。
另外,构件、构造、形状等沿着长度方向L是指,不仅包括构件等与长度方向L平行的情况,也包括构件等的长度方向L上的分量Dx比构件等的宽度方向W上的分量Dy大的情况(Dx>Dy)。同样,构件等沿着宽度方向W是指,不仅包括构件等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情况,也包括构件等的宽度方向W上的分量Dy比构件等的长度方向L上的分量Dx大的情况(Dy>Dx)。关于曲线状、曲面状的构件等,针对曲线等上的各点的切线如上述那样对构件等进行评价。
如图1所示,一次性尿布1包括正面片2、背面片(未图示)、位于正面片2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3。正面片2、吸收体3以及背面片在厚度方向T上依次层叠。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性尿布1还包括位于正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的一对侧片4、4和在一对侧片4、4的长度方向L上的一端侧位于其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的一对带式连接件5、5。而且,在一对侧片4、4的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设有一对立体褶裥4a、4a。作为这些正面片2、背面片、侧片4(包括立体褶裥4a在内)、带式连接件5,能够使用在该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材料、形状、构造。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吸收体3包括具有吸液性能和液体保持性能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1吸收层11、第2吸收层12、位于第1吸收层11与第2吸收层12之间的中间层13。第1吸收层11、中间层13以及第2吸收层12在厚度方向T上依次层叠。第1吸收层11位于吸收体3的肌肤侧,第2吸收层12位于吸收体3的非肌肤侧。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具有双层构造,但吸收体3的构造不限定于该例,既可以是除去中间层之后的一层构造,也可以是在第1吸收层11与第2吸收层12之间还层叠有其他的中间层和其他的吸收层的多层构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此时,第1吸收层11、中间层13以及第2吸收层12具有彼此相同的平面形状,在该图的例子中,具有与吸收体3相同的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其中,这些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短边呈圆弧状突出的长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沙漏形。吸收体3的厚度例如可列举出0.5mm~20mm,优选为1mm~10mm。
第1吸收层11包括:第1基材21,其具有透液性,由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的片材形成;以及第1吸水材料23,其配置于比第1基材21靠中间层13侧的位置,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第1吸收层11能够看作是具有第1吸水材料23作为吸收芯,具有第1基材21(和中间层13)作为芯包层。
第1吸收层11还含有第1粘接剂,其位于第1基材21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和中间层13的第1基材21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第1吸水材料23。具体而言,第1粘接剂包括位于第1基材21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的基材侧第1粘接剂22和位于中间层13的第1基材21侧的表面的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吸收层11包括基材侧第1粘接剂22和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这两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基材21位于第1吸收层11的肌肤侧,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基材侧第1粘接剂22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涂布于第1基材21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基材侧第1粘接剂22主要将第1基材21侧的第1吸水材料23固定于第1基材21。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涂布于中间层13的第1基材21侧的表面。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主要将中间层13侧的第1吸水材料23固定于中间层13。由此,第1吸水材料23被稳固地固定于第1吸收层11内。
第2吸收层12包括:第2基材26,其由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片材形成;以及第2吸水材料28,其配置于比第2基材26靠中间层13侧的位置,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第2吸收层12能够看作是具有第2吸水材料28作为吸收芯,具有第2基材26(和中间层13)作为芯包层。
第2吸收层12还含有第2粘接剂,其位于第2基材26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和中间层13的第2基材26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第2吸水材料28。具体而言,第2粘接剂包括位于第2基材26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的基材侧第2粘接剂27和位于中间层13的第2基材26侧的表面的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吸收层12包括基材侧第2粘接剂27和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这两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基材26位于第2吸收层12的非肌肤侧,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其中,第2基材2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以在厚度方向T上立起的方式折叠,分别形成第2吸收层1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的两侧面,并且,分别形成第1吸收层1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的两侧面。第2基材2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的更靠端部的部分进一步向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折叠,隔着基材侧第2粘接剂27与第1基材21的肌肤侧的表面重叠。像这样,第2基材2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覆盖第2吸收层12的宽度方向W上的侧面,并且,覆盖第1吸收层11的宽度方向W上的侧面,从而使第2吸水材料28在宽度方向W上被封入第2吸收层12,并且,使第1吸水材料23在宽度方向W上被封入第1吸收层11。基材侧第2粘接剂27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涂布于第2基材26的中间层13侧的表面。基材侧第2粘接剂27主要将第2基材26侧的第2吸水材料28固定于第2基材26。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涂布于中间层13的第2基材26侧的表面。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主要将中间层13侧的第2吸水材料28固定于中间层13。由此,第2吸水材料28被稳固地固定于第2吸收层1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3中,第2基材26形成宽度方向W上的侧面,覆盖第1基材2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但吸收体3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是,第1基材21形成宽度方向W上的侧面,覆盖第2基材2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另外,在吸收体3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被基材覆盖,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未被基材覆盖,但吸收体3不限定于该例子,既可以是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被基材覆盖,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未被基材覆盖,也可以是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均被基材覆盖。另外,吸收体3能够看作是具有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作为吸收芯,具有第1基材21作为肌肤侧的芯包层,具有第2基材26作为非肌肤侧的芯包层。
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Polymer;SAP)。作为高吸水性聚合物,只要是能够吸收并保持水分的聚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颗粒状或者纤维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根据一次性尿布1所要求的吸收性能进行恰当调整,例如可列举出分别为10g/m2~500g/m2,优选为100g/m2~400g/m2。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的单位面积重量既可以是一者比另一者大,也可以是二者同等。其中,同等是指一者为另一者的100%±20%的范围。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也可以还具有浆料纤维、吸水性纤维这样的亲水性纤维。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例如可列举出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的0质量%~30质量%的范围,优选为0质量%~10质量%的范围。换言之,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例如可列举出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的70质量%~100质量%的范围,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的范围。因而,能够说,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70质量%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仅由高吸水性聚合物形成,不含亲水性纤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除了高吸水性聚合物之外,第1吸水材料23和第2吸水材料28还含有浆料纤维和/或吸水性纤维。
作为高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聚合物系的高分子吸收剂。作为淀粉系或者纤维素系的高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淀粉-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腈共聚物的皂化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物。作为合成聚合物系的高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聚丙烯酸盐系、聚磺酸盐系、马来酸酐盐系、聚丙烯酰胺系、聚乙烯醇系、聚环氧乙烷系、聚天冬氨酸盐系、聚谷氨酸盐系、聚海藻酸盐系、淀粉系、纤维素系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聚丙烯酸盐系(特别是聚丙烯酸钠系)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针对吸收体3而言,高吸水性聚合物的90质量%~100质量%由具有150μm~500μm的粒径的高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形成。具有这样的粒径分布的高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粒径较小且均匀,因此易于保持于第1粘接剂、第2粘接剂。高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以JIS R 6002:1998所记载的筛分试验方法为标准进行测量。
作为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只要是能够固定高吸水性聚合物的粘接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热熔粘接剂。作为热熔粘接剂,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这样的烯烃系热熔粘接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热熔粘接剂、聚酰胺系热熔粘接剂、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这样的热塑性弹性体系热熔粘接剂、湿气固化型聚氨酯预聚物这样的反应型热熔粘接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中的至少一者以细长的线的形状涂布。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的线的宽度在俯视时可列举为50μm~500μm,优选为75μm~400μm,更优选为100μm~300μm。作为各粘接剂的涂布的图案,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可列举出连续的或者间断的Ω形图案、螺旋图案、线图案。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进行恰当调整,以使吸收体3的液体吸收性不会显著降低,例如可列举出分别为3g/m2~50g/m2,优选为5g/m2~20g/m2。此处,连续的或者间断的的图案是指在吸收体3的平面方向的例如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任意的形状。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既可以是一者比另一者大,也可以是二者同等。基材侧第1粘接剂22和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的单位面积重量既可以是一者比另一者大,也可以是二者同等,基材侧第2粘接剂27和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的单位面积重量既可以是一者比另一者大,也可以是二者同等。
针对第1基材21而言,作为肌肤侧的芯包层,优选的是具有透液性,且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的片材。针对较高的保水性而言,体现保水性的保水量优选为300g/m2~800g/m2,更优选为400g/m2~700g/m2。在小于300g/m2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吸收体3时容易向第1吸水材料23侧透过而几乎无法在第1基材21内临时停留。在超过800g/m2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吸收体3时会过度停留在第1基材21内,难以向第1吸水材料23侧透过。针对较低的液体扩散性而言,体现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优选为0mm~100mm,更优选为0mm~50mm。在超过100mm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吸收体3时容易在第1基材21内沿平面方向扩散。第1基材21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列举出10g/m2~100g/m2,优选为20g/m2~80g/m2。在小于10g/m2的情况下,第1基材21的保水性容易变低。在超过100g/m2的情况下,第1基材21的液体扩散性容易变高。第1基材21的厚度例如可列举为0.1mm~5mm,优选为0.15mm~3mm。
针对作为肌肤侧的芯包层而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的无纺布而言,例如可列举出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低。
本实施方式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由含有浆料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和丙烯酸乳液这样的亲水性粘合剂形成。作为亲水性纤维,也可以含有其他的天然纤维和人造丝纤维这样的再生纤维、被赋予了亲水性的热塑性纤维。其中,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至少以浆料纤维为主要成分,即含有无纺布的70质量%以上的浆料纤维。亲水性粘合剂主要附着于亲水性纤维的表面,亲水性纤维彼此间在它们的交点处被亲水性粘合剂彼此粘接起来。利用亲水性纤维彼此间的粘接,从而在亲水性纤维之间形成比较稳定的空隙。这样的空隙从无纺布的肌肤侧的表面连通至非肌肤侧的表面。亲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从液体扩散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mm~20mm,更优选为2mm~10mm。
在这样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肌肤侧的芯包层)中,使用亲水性的纤维且使用亲水性的粘合剂,因此纤维本身能够临时保持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另外,纤维在交点处接合从而能够维持骨架构造(纤维之间的空隙),因此纤维之间的空隙能够临时保持液态的排泄物。而且,纤维之间的空隙从肌肤侧的表面连通至非肌肤侧的表面,因此能够使临时保持着的液态的排泄物向吸水材料(吸收芯)移动。并且,纤维长度比较短,因此能够使临时保持着的液态的排泄物不容易在平面方向上扩散。即,这样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能够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
另外,作为第1基材21,也可以将上述无纺布中的一个种类或者多个种类的无纺布层叠多层。
针对第2基材26而言,作为非肌肤侧的芯包层,优选的是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片材。针对较高的保水性而言,体现保水性的保水量优选为300g/m2~800g/m2,更优选为400g/m2~700g/m2。在小于300g/m2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第2基材26时容易向第2吸水材料28侧返回而几乎无法在第2基材26内停留。在超过800g/m2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第2基材26时会过度停留在第2基材26内,难以沿平面方向扩散。针对较高的液体扩散性而言,体现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优选为100mm以上,更优选为120mm以上。在小于100mm的情况下,液态的排泄物在到达了第2基材26时难以在第2基材26内沿平面方向扩散。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容易制造的范围这一观点出发,例如可列举为300mm。第2基材26的单位面积重量可列举为10g/m2~200g/m2,优选为35g/m2~150g/m2。在小于10g/m2的情况下,第2基材26的保水性容易变低。在超过200g/m2的情况下,第2基材26的刚度增加而使得吸收体3的刚度变高,一次性尿布1(吸收性物品)过度变硬。第2基材26的厚度例如可列举为0.1mm~5mm,优选为0.15mm~3mm。
针对作为非肌肤侧的芯包层而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无纺布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具有预定的特性的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在无纺布中相对较高。
本实施方式的水刺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形成。作为亲水性纤维,可列举出人造丝纤维,此外也可以含有浆料纤维这样的天然纤维、其他的再生纤维、被赋予了亲水性的热塑性纤维。在使用人造丝纤维作为亲水性纤维的情况下,人造丝纤维的截面为不规则的花瓣形,因而,在人造丝纤维的表面沿纤维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线条。换言之,人造丝纤维在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延伸设置的多个凸部和位于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亲水性纤维彼此间交织而不熔接。利用亲水性纤维彼此间的交织,从而在亲水性纤维之间形成有空隙。从液体扩散性等的观点出发,亲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20mm~80mm,更优选为30mm~60mm。
在这样的水刺无纺布(非肌肤侧的芯包层)中,使用亲水性的纤维,因此纤维本身能够临时保持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另外,纤维仅交织在一起因而不容易维持纤维之间的空隙的形状,因此不容易使临时保持着的液态的排泄物透过。另外,由于不容易使液态的排泄物透过并且纤维的纤维长度比较长,因此易于使保持着的液态的排泄物扩散。并且,在纤维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线条,因此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更容易使保持着的体液沿着纤维扩散。即,这样的水刺无纺布能够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
另外,作为第2基材26,也可以将上述无纺布中的一个种类或者多个种类的无纺布层叠多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体现作为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的保水量为300g/m2~800g/m2,该保水性在芯包层用的无纺布中较高。另一方面,用于体现作为第2基材26的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的保水量为300g/m2~800g/m2,该保水性在芯包层用的无纺布中较高。因而,气流成网无纺布的保水性与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都较高。
另外,用于体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为0mm~100mm,该克列姆吸水高度在芯包层用的无纺布中较低。另一方面,用于体现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为100mm以上,该克列姆吸水高度在芯包层用的无纺布中较高。更优选的是,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第1基材21)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扩散性)为水刺无纺布(第2基材26)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扩散性)的1/2以下。作为能够得到这样的特性的理由之一,可列举出,形成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比形成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短。
作为中间层13,只要是具有透液性的片材,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中间层13,例如可列举出透液性的无纺布、亲水性的无纺布、上述无纺布的层叠无纺布。例如可列举出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这样的聚烯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这样的聚酯纤维、或者上述材料的组合而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这些合成纤维优选以公知的方法进行亲水化处理。或者,例如可列举出利用亲水性粘合剂包覆浆料纤维、人造丝纤维这样的亲水性纤维而成的气流成网无纺布、将上述的亲水性纤维和上述的合成纤维组合而成的水刺无纺布。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如下的热风无纺布,该热风无纺布使用了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纤维。另外,作为中间层13,也可以将上述无纺布中的一个种类或者多个种类的无纺布层叠多层。中间层13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列举出10g/m2~100g/m2,优选为15g/m2~80g/m2。中间层13的厚度例如可列举为0.1mm~5mm,优选为0.15mm~3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具有接合区域7(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其在俯视时位于比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是利用第1粘接剂使第1基材21和中间层13、以及利用第2粘接剂使第2基材26和中间层13分别在厚度方向T彼此接合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具有一对接合区域7、7,该一对接合区域7、7位于比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沿长度方向L延伸。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靠内侧是指,在将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尺寸设为100%时,比距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5%的位置靠近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那一侧。另外,接合区域7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3中,在肌肤侧的第1基材21与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26之间形成的空间在俯视时被几个接合区域7划分成多个区域。接合区域7通过借助粘接剂将第1基材21的一部分和与其相对的第2基材26的一部分以夹着中间层13的状态在厚度方向T上按压(例示:热熔粘接剂)或者压接(例示:轧花加工)而形成。因而,第1吸收层11的接合区域7和第2吸收层12的接合区域7在厚度方向T上完全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接合区域7称为不含吸水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纤维的区域(不存在区域)。因而,除接合区域7之外,第1吸水材料23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配置于第1吸收层11内,除接合区域7之外,第2吸水材料28以大致均匀的单位面积重量配置于第2吸收层1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在宽度方向W上被一对接合区域7、7划分为含有吸水材料的三个区域(存在区域),即中央配置区域Awc以及位于其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的一对外侧配置区域Awe、Awe。其中,一对接合区域7、7是沿长度方向L呈细槽状延伸设置且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L以预定间隔排列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的带状的区域。接合区域7以跨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部、特别是跨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式形成。一对接合区域7、7的俯视时的图案例如是以两者的间隔在长度方向L上恒定的方式形成的图案。但是,一对接合区域7、7的图案例如也可以是以在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附近较窄、随着向长度方向L的两外侧去而扩张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尺寸设为100%时,中央配置区域Awc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例如可列举为30%~60%,外侧配置区域Awe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例如可列举为20%~10%。另外,在将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尺寸设为100%时,接合区域7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例如可列举为5%~10%。另外,在将吸收体3的长度方向L上的最大尺寸设为100%时,接合区域7的长度方向L上的尺寸例如可列举为30%~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包括一对轧花部8、8,该一对轧花部8、8沿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沿宽度方向W隔开间隔地排列。一对轧花部8、8位于一对接合区域7、7内。各轧花部8以通过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部的方式延伸设置,具有沿厚度方向T从肌肤侧的表面和非肌肤侧的表面向内侧凹陷的结构。一对轧花部8、8在俯视时具有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直线的形状。一对轧花部8、8的形状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L线对称。轧花部8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优选为0.5mm~4mm,更优选为1mm~2mm。在将吸收体3的长度方向L上的最大尺寸设为100%时,轧花部8的长度方向L上的尺寸例如可列举为20%~90%。但是,一对轧花部8、8的形状不限于该例,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作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在俯视时随着在长度方向L上从中心向两端部去而宽度方向W上的彼此间的距离增大的形状,即,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L凸出的平缓的圆弧状的形状、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L凹陷的平缓的圆弧状的形状、上述形状(包括图2的形状在内)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在接合区域7还具备一对轧花部18、18,该一对轧花部18、18在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分别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并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接下来,说明吸收体3的制造方法。
首先,使第2基材26用片材沿长度方向L移动,并且将基材侧第2粘接剂27用热熔粘接剂涂布于第2基材26用片材上。接下来,从高吸水性聚合物供给装置沿着长度方向L向涂布有基材侧第2粘接剂27用热熔粘接剂的第2基材26用片材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分和中央部分上喷洒高吸水性聚合物。接下来,将在两面涂布有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用热熔粘接剂和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用热熔粘接剂的中间层13用片材以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用热熔粘接剂处于高吸水性聚合物侧的方式层叠在第2基材26用片材上的高吸水性聚合物上。接下来,使该层叠物沿长度方向L移动,并且从另一高吸水性聚合物供给装置沿着长度方向L向涂布有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用热熔粘接剂的中间层13用的片材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分和中央部分上喷洒高吸水性聚合物。接下来,将涂布有基材侧第1粘接剂22用热熔粘接剂的第1基材21用片材以基材侧第1粘接剂22用热熔粘接剂处于高吸水性聚合物侧的方式层叠在第2基材26用片材上的高吸水性聚合物上。然后,将第2基材26用片材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部各自向第1基材21用片材的上方折回,之后,使层叠物通过一对压辊并进行加压从而调整厚度,形成吸收体3。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上述吸收体3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在如上述那样制作成的吸收体3的上表面(第1基材21的表面)贴附透液性的正面片2(包括带有立体褶裥的一对侧片4、4)。接下来,在吸收体3的下表面(第2基材26的表面)贴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接下来,在背面片的长度方向L上的一端部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贴附一对带式连接件5、5。由此,制造一次性尿布1。
在本吸收体3中,针对作为芯包层而发挥功能的肌肤侧的第1基材21和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26而言,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和第2基材26的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保水量例如为300g/m2~800g/m2,均较高。即,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与第2基材26的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均较高。并且,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和第2基材26的具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例如为0mm~100mm和100mm以上,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较低,水刺无纺布的较高。即,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比第2基材26的水刺无纺布的液体扩散性低。
因此,在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排泄到应用了本吸收体3的一次性尿布1(吸收性物品)时,肌肤侧的第1基材21在其较高的保水性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地吸收该排泄物,将其几乎不扩散地临时贮存于狭小的区域(点吸收)。并且,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26在其较高的保水性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作用下能够将经由第1基材21而到达的排泄物吸收并使其在平面方向上大范围地扩散,并利用大范围的高吸水性聚合物进行吸收。所以,即使经由第1基材21到达第2基材26的排泄物较多,也能够抑制来不及利用第2基材26进行排泄物的保水、来不及利用高吸水性聚合物进行吸收而导致尿滞留这样的情况。换言之,通过使第1基材21临时贮存排泄物(然后逐渐将排泄物放出),从而能够获得第2基材26的保水、扩散以及之后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所需的时间。因而,能够抑制排泄物残存于正面片2上而产生泄漏感、发生侧漏。特别是,通过将排泄物贮存于狭小的区域,与贮存于较大的区域的情况(第1基材21具有较高的液体扩散性的情况)相比,穿着者不容易感受到排泄物的存在,能够使泄漏感更不容易觉察。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吸收体3中,第1基材21的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含有亲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粘合剂,该亲水性纤维含有浆料纤维。因此,纤维本身也能够保持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另外,纤维彼此间在联结点处被亲水性粘合剂接合起来,因此能够易于维持由纤维实现的骨架构造(纤维之间的空隙),易于将液体保持于该空隙。由此,第1基材21能够更可靠地迅速吸收并临时贮存该排泄物。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吸收体3中,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纤维的纤维长度比水刺无纺布的纤维的纤维长度短。因此,能够使第1基材21中的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的液体扩散性相对地降低。由此,第1基材21能够更可靠地使排泄物基本不扩散而将其临时贮存于狭小的区域。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吸收体3中,在形成水刺无纺布的纤维(例示:人造丝纤维)的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延伸设置的多个凸部和位于彼此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因此,第2基材26能够使尿这样的液态的排泄物容易地沿着该凸部和凹部扩散。即,能够使第2基材26中的液态的排泄物的液体扩散性相对地进一步变高。由此,第2基材26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排泄物的保水、平面方向上的扩散。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吸收体3隔着中间层13地被分割为第1吸收层11和第2吸收层12。因此,能够在使被肌肤侧的第1基材21吸收的排泄物到达第2基材26,并在第2基材26处进行保水并使其扩散的同时,将排泄物的一部分在其中途的中间层13的无纺布处一定程度地保持并使其扩散。即,能够使位于第1吸收层11的非肌肤侧的中间层13的无纺布发挥与位于第2吸收层12的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26同样的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经由第1基材21到达非肌肤侧的第2基材26的排泄物过多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泄物残存于正面片2上而产生泄漏感、发生侧漏。并且,能够及早使用肌肤侧的第1吸收层11的第1吸水材料23,由此,能够在厚度方向上高效地使用吸水材料。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吸收体3中,中间层13的无纺布也可以含有浆料纤维。因此,能够在使被肌肤侧的第1基材21吸收的排泄物到达第2基材26,并在第2基材26处进行保水并使其扩散的同时,将排泄物的一部分在其中途的中间层13的无纺布处更可靠地保水并使其扩散。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吸收体3中,一对接合区域(长度方向接合区域)7、7之间的区域(中央配置区域Awc)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一对接合区域7、7各自的外侧的区域(外侧配置区域Awe)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大。即,针对被一对接合区域7、7隔开的、吸收体3的中央的区域(中央配置区域Awc)和两端的区域(外侧配置区域Awe)而言,能够使中央的区域的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对较大。由此,能够确保在液态的排泄物的排泄量较大的中央的区域处的吸收容量,并且能够利用一对接合区域7、7限制液态的排泄物在宽度方向W上的扩散且引导其在长度方向L上的扩散,从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吸收体整体。另外,能够利用两端的区域吸收沿宽度方向泄漏的液态的排泄物,能够抑制发生侧漏。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在本吸收体3中,在接合区域7中,利用第1粘接剂(基材侧第1粘接剂22和中间层侧第1粘接剂24中的至少一者)将第1基材21和中间层13彼此接合起来,并且,利用第2粘接剂(基材侧第2粘接剂27和中间层侧第2粘接剂29中的至少一者)将第2基材26和中间层13彼此接合起来。而且,在接合区域7中,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借助中间层13的多个连通孔彼此接触,从而将第1基材21和第2基材26彼此接合起来。即,在吸收体3中,将可能产生较强的剪切力应力的厚度方向T上的一个外表面即第1基材21和另一个外表面即第2基材26彼此接合起来。由此,在吸收体3中,即使在作用于第1基材21的平面方向上的力和作用于第2基材26的平面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在吸收体3的内部产生相对较大的平面方向上的剪切应力,使第1吸收层11的部分和第2吸收层12的部分沿互不相同的朝向发生变形,也能够将该变形抑制为较小。由此,能够抑制第1吸收层11的部分和第2吸收层12的部分在互不相同的朝向上滑动而导致吸收体3断裂、或者走形这样的情况。像这样,本吸收体3能够使第1吸收层11和第2吸收层12之间的结合稳固,能够做成即使产生剪切应力也不容易断裂、走形的构造。即,针对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3而言,即使吸收排泄物而溶胀,导致在厚度方向T上变厚,也能够抑制因剪切应力造成的断裂、走形。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加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
(A)试样
作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样,利用以下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制作图2所示的吸收体(其中,省略轧花部、接合区域)和在该吸收体粘附表面材料(相当于正面片)和背面材料(相当于背面片)而成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使用的无纺布如以下的[无纺布]所记载的那样。
[无纺布]
(1)ALP(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
利用锤磨机粉碎、输送NBKP绒毛浆片材,使用气流成网成型机,以53g/m2进行层叠而形成网状物。向该网状物喷涂丙烯酸粘合剂7g/m2,之后利用抽吸带型干燥器进行干燥,使丙烯酸粘合剂固化而得到ALP无纺布。
(2)水刺无纺布1
形成将Lenzing公司制人造丝纤维(1.7Dtex-40mm纤维长度)的梳棉网层、粉碎浆料的气流成网层以及与上述同样的梳棉网层依次层叠而成的三层构造的网状物。利用水喷射加工使该网状物发生纤维交织而得到水刺无纺布2(单位面积重量55g/m2)。
(3)水刺无纺布2
形成将Lenzing公司制人造丝纤维(1.7Dtex-40mm纤维长度)的梳棉网层、粉碎浆料的气流成网层以及与上述同样的梳棉网层依次层叠而成的三层构造的网状物。利用水喷射加工使该网状物发生纤维交织而得到水刺无纺布3(单位面积重量35g/m2)。
(4)水刺无纺布3
形成Lenzing公司制人造丝纤维(1.7Dtex-40mm纤维长度)的梳棉网。利用水喷射加工使该网状物发生纤维交织而得到水刺无纺布3(单位面积重量43g/m2)。
(5)棉纸
获取Nittoku制棉纸18.5g/m2。
[吸收体(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1)将第2基材用的无纺布裁切成宽度140mm×长度400mm,使用螺旋涂布机在其上表面的整个面以单位面积重量7g/m2涂布热熔粘接剂。
(2)在第2基材用的无纺布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宽度为100mm的范围内以单位面积重量225g/m2均匀喷洒高吸水性聚合物(住友精化制Aqua Keep)。
(3)将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热风无纺布(中间层用)裁切成宽度100mm×长度400mm,使用螺旋涂布机,在其两面的整个面以单位面积重量7g/m2涂布热熔粘接剂。
(4)将上述(3)的热风无纺布放置于上述(2)的第2基材用的无纺布之上。在该热风无纺布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宽度为100mm的范围内以单位面积重量225g/m2均匀喷洒高吸水性聚合物(住友精化制AquaKeep)。
(5)将第1基材用的无纺布裁切成宽度100mm×长度400mm,使用螺旋涂布机,在其单面的整个面以单位面积重量7g/m2涂布热熔粘接剂。
(6)以使涂布有热熔粘接剂的面朝下的方式将第1基材用的无纺布放置于上述(4)的热风无纺布的上表面。然后,将第2基材用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20mm的部分向内侧折入而实现密封。由此,形成吸收体3。
(7)之后,利用为了使吸收体3的厚度成为2.5mm而调整了加压压力的压力机对吸收体3进行加压。由此,制造厚度一致的吸收体。
(8)其中,在进行吸收评价(扩散距离)的情况下,将使用了热风无纺布的亲水性表面材料(相当于正面片)和使用了透气膜的背面材料(相当于背面片)进一步粘附起来,从而制造吸收性物品并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利用以下的方法评价无纺布、吸收体以及吸收性物品。
[片材(无纺布、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
(1)从片材切取5cm×5cm的大小的部分,作为试样。
(2)在100℃以上的空气气氛下对试样进行干燥处理。
(3)测量试样的质量。
(4)将质量的测量值除以试样的面积,计算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
(5)以将10个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作为片材的单位面积重量。
[片材(无纺布、吸收体)的厚度]
(1)从片材切取5cm×5cm的大小的部分,作为试样。
(2)在100℃以上的空气气氛下对试样进行干燥处理。
(3)使用具备15cm2的测头的厚度计((株)大荣化学精器制作所制型号FS-60DS),在3g/cm2的测量载荷的条件下测量片材的厚度。
(4)针对一个试样测量三处的厚度,将其平均值作为片材的厚度。
[吸收速度和再润湿量]
图4a、图4b是表示用于评价吸收体的性能的测量用的夹具的示意图。图4a是侧视图,图4b是主视图。
(1)将吸收体放置于图4a、图4b所示那样的形状的夹具30的大致U字型的表面31。此时,使夹具的中央部与吸收体的中央部对齐。
(2)设置滴定管(80cc/10Sec),以使滴定管顶端位于吸收体的中央部且是距吸收体的表面10mm的位置,滴下40cc人工尿。其中,通过在离子交换水10L中溶解尿素200g、氯化钠80g、硫酸镁8g、氯化钙3g以及色素(蓝色1号)1g来制备人工尿。
(3)在人工尿开始滴下之后,测量到吸收体吸收人工尿为止的时间,记录为吸收时间。
(4)在人工尿开始滴下经过25Sec后将吸收体从夹具卸下,呈平面状放置。
(5)在人工尿开始滴下30Sec后,在滴下位置放置滤纸(Advantech公司制-No.2,50g的量)和配重物(3.5kg),放置30sec。
(6)测量放置30sec之后的滤纸的重量增加量,记录为再润湿量。
(7)针对五个试样测量吸收时间和再润湿量,求出其平均值。
[扩散距离]
(1)将吸收体放置于图4a、图4b所示那样的形状的夹具30的大致U字型的表面31。此时,使夹具的中央部与吸收体的中央部对齐。在该情况下,在吸收体的一侧贴附有表面材料,在另一侧贴附有背面材料。
(2)设置滴定管(80cc/10Sec),以使滴定管顶端位于吸收体的中央部且是距吸收体的表面10mm的位置,滴下40cc人工尿。
(3)在人工尿开始滴下30Sec之后,在吸收体的表面(表面材料)、背面(背部膜)处用记号笔描迹记录下人工尿扩散的顶端部。将吸收体呈平面状放置,在表面和背面处测量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的扩散长度(扩散范围的自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顶端部到另一侧的顶端部为止的距离),分别记录为上层扩散距离和下层扩散距离。
(4)针对五个试样测量上层扩散距离和下层扩散距离,求出其平均值。
[保水量]
(1)将无纺布切断为100mm×100mm的大小。然后,以一个试样的质量成为1g以上的方式重叠n张无纺布,并测量该试样的质量Wa(g)。
(2)用夹子分别将试样的两端固定于不锈钢金属丝网。然后,将试样和金属丝网放置于注入有20℃的纯水的水槽中,使其倾斜地进入到水面以下20mm,在不会有气泡出现之后,放置60秒。
(3)取出试样和金属丝网,留下试样的一端的夹子,卸下另一端的夹子,垂直悬挂120秒,沥去水分。
(4)从金属丝网卸下试样,测量吸水后的试样的质量Wb(g)。
(5)利用下式求出试样的吸水量(保水量)。
试样的保水量(g/m2)=[Wb-Wa](g)/(n×0.01)(m2)
(6)针对五个试样测量试样的保水量,求出其平均值。
[透水速度(透过性)]
图5和图6是表示用于测量无纺布的透水速度(透过性)的通液度测量机的示意图。图5是侧视图,图6是局部俯视图。是通液度测量机(intec株式会公司制,型号:Lister)。如图5所示,经由透过板43向放置于基板46上的无纺布的试样44供给作为试验液的生理盐水(0.9质量%氯化钠水溶液),测量试验液通过试样44的时间(秒)。
(1)将五张100mm×100mm的滤纸(Ahlstrom公司制LISTER用滤纸grade989)放置于125mm×125mm的Plexiglas(丙烯酸树脂制)的基板46上来作为滤纸层45,在其上放置125mm×125mm的无纺布的试样44。进一步在其上,以透过板43的内径为25mm的中央孔47处于磁阀42的正下方的方式放置透过板43。
(2)向容器41注入5ml生理盐水,利用磁阀42将生理盐水经由透过板43的中央孔47向试样44供给。
(3)在透过板43中,具有导电性的生理盐水通过处于中央孔47的底面的两个电极48之间,使得电流流动,计时器开始工作。另外,在生理盐水渗透试样44并在滤纸层45处完成吸收时,电流被阻断,计时器停止工作。测量该期间的时间(秒)。
(4)针对五个试样测量试样的该时间(秒),求出其平均值。
[克列姆吸水高度]
以由克列姆法中的吸水度试验JIS P 8141:2004的克列姆法实现的吸水度试验方法为标准,测量无纺布的克列姆吸水高度。
(1)将无纺布裁切成长度230mm×宽度25mm的大小作为试样,测量该试样的初始质量:W0(g)。
(2)将人工尿填充于长170mm×宽90mm×深度40mm的长方体的浸渍容器中,填充到高度为35mm为止。
(3)将试样固定于悬挂件,将长度方向上的下端:30mm浸渍于人工尿,放置5分钟。
(4)在5分钟后,测量人工尿上升的高度作为克列姆吸水高度。
(5)针对五个试样测量试样的该克列姆吸水高度,求出其平均值。其中,在具有超过190mm的吸收高度的情况下,适当地加长试样的长度而进行测量。
(3)评价结果
在表1~表3中表示评价结果。其中,表1表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中,作为第1基材(肌肤侧的芯包层)使用的无纺布的特性。表2表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中,作为第2基材(非肌肤侧的芯包层)使用的无纺布的特性。表3表示使用了表1的第1基材和表2的第2基材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的特性。
[表1]
[表2]
[表3]
如表1所示,气流成网浆料(ALP)无纺布体现出较高的保水性(保水量683.5g/m2>300g/m2)和较低的液体扩散性(克列姆吸水高度30.7mm<100mm)。即,上述无纺布作为第1基材特性良好(评价〇)。然而,棉纸体现出较低的保水性(保水量75.8g/m2<300g/m2),水刺无纺布1体现出较高的液体扩散性(克列姆吸水高度173.0mm>100mm)。即,这些无纺布作为第1基材特性并不良好(评价×)。
如表2所示,水刺无纺布1~水刺无纺布3体现出较高的保水性(保水量458.0g/m2、455.7g/m2、437.7g/m2>300g/m2)和较高的液体扩散性(克列姆吸水高度173.0mm、138.0mm、150.5mm>100mm)。即,这些无纺布作为第2基材特性良好(评价〇)。然而,气流成网浆料(ALP)无纺布像已述那样体现出较低的液体扩散性(克列姆吸水高度30.7mm<100mm)。即,该无纺布作为第2基材特性并不良好(评价×)。
在使用了表1的第1基材和表2的第2基材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中,在评价为良好的无纺布的组合(实施例1~实施例3)中,体现出较块的吸收速度(7.33秒、8.61秒、9.21秒<10秒),较小的再润湿量(0.08g、0.19g、0.08g<1g),在上层的较低的液体扩散性(上层扩散79mm、75mm、91mm<100mm),在下层的较高的液体扩散性(下层扩散169mm、155mm、169mm>100mm)。即,这些组合作为吸收体特性良好(评价〇)。在这样的实施例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中,第1基材(肌肤侧的芯包层)临时贮存液态的排泄物(例示:尿),并且抑制排泄物在平面方向上的扩散,同时使该排泄物向下层侧(第2基材的那一侧)透过,第2基材(非肌肤侧的芯包层)使排泄物在平面方向上扩散,各吸水材料(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收排泄物。像这样,本实施例的吸收体能够降低在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收完排泄物之前的期间的自由水(既不被各基材或者芯包层保持也不被各吸水材料或者高吸水性聚合物保持的自由运动的排泄物),因此吸收速度变快,再润湿量较小。其结果,即使在排泄物刚排出之后,也能够获得干燥且舒适的穿戴感而不会侧漏,不会产生泄漏感。
另一方面,在含有评价并不良好的无纺布的组合(比较例1~比较例3)中,在吸收速度、再润湿量、上层扩散、下层扩散中的某一者上未体现出良好的特性。在比较例1中,吸收速度较慢(12.21秒>10秒)。其主要的理由被认为是因为第1基材的保水量较小。在该情况下,例如穿着者有可能感觉到泄漏感。在比较例2中,上层扩散较大(177mm>100mm)。其主要的理由被认为是因为第1基材的克列姆吸水高度较高。在该情况下,例如穿着者的肌肤与液态的排泄物接触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有可能导致穿着者的肌肤被弄脏、感觉到泄漏感。在比较例3中,下层扩散较小(72mm<100mm),再润湿量较大(1.26g>1g)。其主要的理由被认为是因为,第2基材的液体扩散性较低,因此液态的排泄物集中于一处,无法在吸收体内充分被吸收。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吸收体表面出现排泄物,因此有可能导致穿着者的肌肤被弄脏,感觉到泄漏感。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宗旨、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的范围内能够恰当地进行组合、改变等。
Claims (8)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体包括:
第1基材,其配置于肌肤侧,含有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
第2基材,其配置于非肌肤侧,含有水刺无纺布,该水刺无纺布具有亲水性纤维;以及
吸水材料,其包合于所述第1基材与所述第2基材之间,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
所述吸收体在一对接合区域内具备以通过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一对轧花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保水性与所述水刺无纺布的保水性同等,
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扩散性比所述水刺无纺布的扩散性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含有:
多根亲水性纤维,其含有多根浆料纤维;以及
亲水性粘合剂,其覆盖所述多根亲水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气流成网浆料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比形成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多根纤维的纤维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多根纤维分别在表面具有沿着纤维的轴线延伸设置的多个凸部和位于彼此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还包括:
第1吸收层;
第2吸收层;以及
中间层,其位于所述第1吸收层与所述第2吸收层之间,由无纺布形成,
所述第1吸收层含有:
所述第1基材;
第1吸水材料,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基材靠所述中间层侧的位置,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是所述吸水材料的一部分;以及
第1粘接剂,其位于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中间层侧的表面和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1基材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所述第1吸水材料,
所述第2吸收层含有:
所述第2基材;
第2吸水材料,其配置于比所述第2基材靠所述中间层侧的位置,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是所述吸水材料的一部分;以及
第2粘接剂,其位于所述第2基材的所述中间层侧的表面和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2基材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固定所述第2吸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所述无纺布含有浆料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接合区域,该接合区域在俯视时位于比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是利用粘接剂将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彼此接合而成的,
所述接合区域包括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该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在所述吸收体中相对于通过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并与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通过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细槽状的形状,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所述一对长度方向接合区域各自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所述吸水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14974A JP2019216856A (ja) | 2018-06-15 | 2018-06-15 |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 |
JP2018-114974 | 2018-06-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62666U true CN210962666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6909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07103.8U Active CN210962666U (zh) | 2018-06-15 | 2019-03-28 |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9216856A (zh) |
CN (1) | CN210962666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59143B2 (ja) * | 2019-09-27 | 2022-10-24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
2018
- 2018-06-15 JP JP2018114974A patent/JP2019216856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20407103.8U patent/CN210962666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216856A (ja) | 2019-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52288B1 (ko) | 흡수체용 부직포 시트를 포함하는 흡수성 물품, 및 당해 흡수성 물품에 이용되는 부직포 시트의 제조방법 | |
KR101727775B1 (ko) | 흡수 시트 구성체 | |
KR101695046B1 (ko) | 흡수 시트 | |
JP3466185B2 (ja) | 迅速に液体を吸収する包装された多層吸収性体を有する吸収性製品 | |
TW576734B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KR101720372B1 (ko) | 흡수 시트 구성체 | |
TWI569786B (zh) | Absorbent items | |
JP4557914B2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CN107789121B (zh) | 失禁用吸收性物品 | |
JP4519094B2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CN107645945B (zh) | 具有机械衣服附接件的吸收制品 | |
CN101325938A (zh) | 吸收性制品 | |
CN101340877A (zh) | 吸收产品 | |
ES2920951T3 (es) | Estructura absorbente que comprende estructura de liberación | |
KR20120010233A (ko) | 흡수 시트 | |
CN108472164A (zh) | 具有通道的吸收制品 | |
JP4993479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723306B2 (ja) | 吸収体用の不織布シートを含む吸収性物品、及び当該吸収性物品に用いられる不織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2020156754A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210962666U (zh) |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 |
JP4993480B2 (ja) | 吸収体 | |
JP4952907B2 (ja) | 高吸水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吸収体物品 | |
JP2020108748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99531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7042379A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