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1974U - 磁共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1974U
CN210961974U CN201920195485.2U CN201920195485U CN210961974U CN 210961974 U CN210961974 U CN 210961974U CN 201920195485 U CN201920195485 U CN 201920195485U CN 210961974 U CN210961974 U CN 210961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able
patient
magnetic resonanc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54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克劳斯
T.孔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filed Critical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1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1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是一种磁共振装置,其具有扫描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所述扫描器单元包括患者容纳区域,所述患者支承装置布置在患者容纳区域中,其中,患者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插接装置和用于连接插接装置的线缆,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的插头,其中,所述磁共振装置具有线缆存储单元,线缆存储单元设计用于在患者支承装置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运动期间放出和/或收纳线缆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磁共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共振装置,磁共振装置具有扫描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所述扫描器单元包括患者容纳区域,所述患者支承装置布置在患者容纳区域中,其中,患者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插接装置和用于接连插接装置的线缆,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的插头。
背景技术
在迄今为止的磁共振装置中常见的是,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设置在患者上的局部高频天线单元通过患者支承装置连到磁共振装置上。为此,患者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插接装置,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可以借助插头插入到插接装置处。在此,在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和系统、尤其磁共振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线缆进行,所述线缆在患者支承装置内部导引。在此带来问题和更高成本的是沿z方向的、即沿患者支承装置的、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的运动方向和/或行驶方向的线缆导引。为此,必须针对患者卧榻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最大程度伸入的位置在患者支承装置内部充足地预留线缆,然而在患者卧榻移出时必须保护线缆不受损、例如挤压。
例如由文献DE 10 2014 218 514 A1已知一种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可运动的患者卧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患者支承装置运动期间存放和/或保存线缆的简单和安全的装置。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磁共振装置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记载在本申请中。
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是一种磁共振装置,其具有扫描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所述扫描器单元包括患者容纳区域,所述患者支承装置布置在患者容纳区域中,其中,患者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插接装置和用于接连插接装置的线缆,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的插头。
按照本实用新型建议,所述磁共振装置具有线缆存储单元,线缆存储单元设计用于在患者支承装置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运动期间放出和/或收纳线缆的一部分。
磁共振装置的扫描器单元优选包括超导的主磁体、梯度线圈单元和高频天线单元。在此,高频天线单元固定地集成在扫描器单元内部。患者容纳区域优选筒形地设计并且被扫描器单元筒形地包围。为了磁共振检查应将患者布置在和/或定位在患者容纳区域的内部。在此优选将患者定位和/或布置在磁共振装置的、尤其扫描器单元的等角点(德语:Isozentrum)内部。在磁共振装置的、尤其扫描器单元的等角点内部,由超导的主磁体产生的磁场是最均匀的,并且以此最适合于磁共振检查。
为了这种磁共振检查,患者支承在患者支承装置上。在此,患者尤其定位和/或支承在患者支承装置的能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运动的患者卧榻上。这实现患者的待检查部位在扫描器单元的等角点内的精确的定位。
患者支承装置的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的插头。在此,附加单元例如可以包括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在磁共振检查期间布置在患者处。尤其地,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在此围绕患者的待检查部位布置。例如,为了头部检查,将患者的头部支承在头部高频天线单元中。附加单元借助插接装置与磁共振装置连接,使得没有额外的、用于附加单元与磁共振装置接连的线缆阻碍患者支承装置的运动。优选地,患者支承装置的插接装置具有用于附加单元的插头的容纳插座。
插接装置借助患者支承装置的线缆直接与磁共振装置连接,使得插接装置接连到磁共振装置上。以此也使得附加单元接连到磁共振装置上。优选的是,用于插接装置的接连的线缆的长度被这样地设计,即在患者支承装置的、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在患者容纳区域的内部或者也在患者容纳区域的外部的所有位置中都构成和/或确保插接装置在磁共振装置上的接连。
为了容纳和/或存储用于接连插接装置的线缆的至少一部分,磁共振装置具有线缆存储单元。该线缆存储单元优选包括机械单元,该机械单元被设计用于存储和/或存放线缆的一部分。线缆的这一部分可以在患者支承装置运动的情况下被放出。在此,尤其在患者支承装置运动期间,线缆的一部分被收纳或者放出。线缆的一部分的放出例如当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执行一种运动时进行,在该运动中在插接装置和线缆存储单元之间的间距变大。线缆的一部分的收纳例如当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执行一种运动时进行,在该运动中在插接装置和线缆存储单元之间的间距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计方案实现了用于接连附加单元的线缆的可靠导引。在此,尤其在患者支承装置的、优选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的运动期间,可以避免拉应力过大导致的线缆不希望的断裂。此外,在患者支承装置的、优选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的运动时可以有利防止线缆的不希望的损伤、例如挤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患者容纳区域具有导入口,并且线缆存储单元布置在扫描器单元的背离导入口的一侧上。优选地,入口布置在扫描器单元的前侧上并且线缆存储单元因此布置在扫描器单元的尾侧上。所述导入口包围出患者容纳区域的开口,其中,在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卧榻被导入时,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卧榻通过该导入口进入患者容纳区域中。通过将线缆存储单元布置在扫描器单元的尾侧上,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卧榻可以被特别紧凑地设计,即所有用于支承和/或导引线缆的单元都被取消。此外,由于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的分离式设计,有利避免了在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卧榻在运动时被线缆存储单元阻碍。也保证了对线缆存储单元的有利的可触及性,例如在维护情况中在更换线缆时需要的那样。
在本实用新型有利的改进设计方案中规定,线缆存储单元具有卷线单元。术语“卷线单元”尤其理解为一种单元,该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卷绕线缆的卷绕体或者滚动体。在此,该单元例如是用于线缆展开的机械单元。由此可以有利实现线缆的一部分的妥善存储。这样尤其也可以由于卷线单元而防止对线缆的不希望的不利影响,例如线缆被挤压和/或不希望的线缆断裂和/或线缆打结等等。
在此,卷线单元特别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体。第一滚动体优选包括筒形的滚动体。第二滚动体优选包括筒形的滚动体。第一滚动体通常平行于第二滚动体布置,其中,第一滚动体的转动轴线在此平行于第二滚动体的转动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卷线单元具有导引件,导引件相对于第一滚动体垂直地定向,并且第一滚动体在该导引件中能运动地支承。优选地,导引件集成在线缆存储单元的壳体内部,使得可以提供特别节省空间的卷线单元和/或线缆存储单元。在此,术语“导引件相对于第一滚动体垂直地定向”尤其理解为,导引件具有导引方向,第一滚动体能沿该导引方向运动,其中,所述导引方向垂直于筒形的第一滚动体的筒体长度定向。
特别有利的是,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布置有间距,其中,导引件平行于该间距地定向。由此可以有利地调整和/或改变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在此,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线缆的应被存储和/或容纳在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部分被有利地调整。在此,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根据线缆的在线缆存储单元外部布置在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之间的部分被有利地调整。
优选地,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取决于线缆的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并且因而卷绕在两个滚动体上的部分的长度。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因而也取决于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的位置。在此,在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之间的间距越小和/或越短,则线缆的应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部分就越大和/或越长,并且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因而就越大和/或越长。在此,在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之间的间距越大和/或越长,则线缆的应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部分就越小和 /或越短,并且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因而就越小和/或越短。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卷线单元具有反应单元,该反应单元产生反作用力,其中,反作用力反作用于拉力,所述拉力导致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减小。优选地,导致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减小的拉力通过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的运动产生。尤其地,该拉力通过在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卧榻之间的间距的增大而产生。借助该反应单元可以有利地进行线缆的一部分的自主的和/或自动的卷起和/或展开,线缆的该部分比在线缆存储器、尤其卷线单元和插接装置之间的间距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反应单元包括弹簧元件和/或配合重物。优选地,借助弹簧元件和/或配合重物生成反作用力。在此,弹簧元件尤其这样布置在卷线单元内部,即反作用力包括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使得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反作用于导致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减小的拉力。在此,配合重物例如这样布置在卷线单元内部,即反作用力包括作用在配合重物上的重力,使得作用到配合重物上的重力反作用于导致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减小的拉力。这实现线缆的布置在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部分特别低成本的自主卷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反应单元布置在第一滚动体上。这样可以有利地借助反应单元调整第一滚动体在导引件内部的运动,并且以此调整和/或调节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可以借助由反应单元产生的在第一滚动体上的反作用力造成线缆的一部分的卷起,线缆的该部分大于和/或长于在卷线单元和插接装置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由于患者支承装置的运动、尤其由于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的运动产生的在线缆上的拉力大于由反应单元生成的反作用力。这实现了在磁共振检查期间患者支承装置的、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的不受干扰的运动,从而不会形成或从而避免反应单元造成的对患者卧榻的运动的阻碍。此外,当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远离线缆存储单元并且需要线缆存储单元外部更大的线缆长度时,可以保证线缆方便的展开。相反,一旦患者支承装置、尤其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向线缆存储单元靠近运动时,线缆的比线缆存储单元和患者卧榻之间的间距更长的一部分就由于反作用力而借助卷线单元卷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规定,在第一滚动体上的和/或在第二滚动体上的线圈的数量在线缆的长度平衡期间保持不变。优选地,长度平衡通过在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调整和/或控制,以此可以借助卷线单元方便和不伤线缆地实现对线缆的卷起和/或展开。通过在第一滚动体上的和/或在第二滚动体上的线圈的数量也可以确定线缆的最大程度可行的长度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中规定,磁共振装置具有多个插接装置、多个线缆和多个线缆存储单元,其中,各个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分别容纳附加单元的一个插头,并且多个线缆的每一个都规定用于接连一个插接装置,其中,为每个线缆都提供有一个可供使用的线缆存储单元。这样可以将多个附加单元相互无关联地或者说相互独立地接连。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从下面所说明的实施例以及根据附图得出。
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线缆存储单元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磁共振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线缆存储单元的侧视图,
图3示出线缆存储单元的前视图,
图4示出线缆存储单元连同在第一位置中的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
图5示出线缆存储单元连同在第二位置中的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
图6示出线缆存储单元连同在第三位置中的患者支承装置的患者卧榻。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具体示出磁共振装置10。磁共振设备10包括扫描器单元11,扫描器单元11包括用于产生强的和尤其不变的主磁场13的超导的主磁体 12。此外,磁共振设备10具有用于容纳患者15的患者容纳区域14。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容纳区域14是筒形设计的并且沿圆周方向被扫描器单元11筒形地包围。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患者容纳区域14的与此不同的构造。
此外,扫描器单元11具有用于产生磁场梯度的梯度线圈单元16,梯度线圈单元16用于成像期间的位置编码。梯度线圈单元16借助磁共振装置10 的梯度控制单元17被控制。扫描器单元11还包括用于激励极化的高频天线单元18,高频天线单元18设置在由主磁体12产生的主磁场13中。高频天线单元18由磁共振装置10的高频天线控制单元19控制,并且将高频率的磁共振序列发射到检查空间中,检查空间基本上由磁共振装置10的患者容纳区域14构成。
为了控制主磁体12、梯度控制单元17和为了控制高频天线控制单元19,磁共振装置10具有系统控制单元20。系统控制单元20集中控制磁共振装置 10,例如执行预定的成像的梯度回声序列。此外,系统控制单元20包括未具体示出的评估单元,该评估单元用于评估在磁共振检查期间检测到的医学图像数据。
此外,磁共振装置10包括用户接口21,用户接口21与系统控制单元20连接。控制信息(例如成像参数)以及重建的磁共振图像可以为医务工作人员显示在用户接口21的显示单元22上,例如至少一个监视器上。此外,用户接口21具有输入单元23,借助输入单元23可以在测量过程期间由医务工作人员输入信息和/或参数。
患者15可以借助磁共振装置10的患者支承装置24推入和/或驶入患者容纳区域中14。为此,患者支承装置24具有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可运动地配置的患者卧榻25。在此,患者卧榻25设计为沿患者卧榻25的长度延伸部26的方向可运动。患者卧榻25的长度延伸部26在此平行于扫描器单元 11和/或患者容纳区域14的z方向。此外,患者支承装置24、尤其患者支承装置24的患者卧榻25包括至少一个插接装置27,插接装置27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29的插头28。优选地,患者卧榻的插接装置27具有用于附加单元29的插头28的容纳插座。附加单元29例如可以是局部高频天线单元,局部高频天线单元为了磁共振检查而布置在患者15上、尤其患者15的待检查部位上。磁共振装置10还具有线缆30,线缆30用于插接装置27的接连。
磁共振装置10还具有线缆存储单元31,线缆存储单元31设计用于放出和/或收纳线缆30的一部分。尤其在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运动期间,线缆30的一部分可以由线缆存储单元21收纳或者也可以向患者卧榻25放出。
为了防止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的运动被干扰,线缆存储单元31布置在患者容纳区域14的外部和患者支承装置24的外部、尤其在患者支承装置24的患者卧榻25的外部。患者容纳区域14具有导入口32,其中,线缆存储单元31布置在扫描器单元11的背离导入口32的一侧上。导入口32布置在扫描器单元11的前侧33上,并且包括患者容纳区域14的开口,患者卧榻25在导入和/或驶入时通过导入口32到达患者容纳区域14中。相反,线缆存储单元31布置在扫描器单元11的尾侧34上。
在图2和图3中具体示出线缆存储单元31。为了存储和/或收纳线缆30 的一部分,线缆存储单元31具有卷线单元35。卷线单元35被线缆存储单元 31的壳体36包围,其中,壳体36具有第一开口37。线缆30的一部分借助第一开口37导入线缆存储单元31、尤其卷线单元35或者从线缆存储单元 31、尤其卷线单元35抽出。线缆存储单元31的壳体36还具有第二开口38,线缆30借助第二开口38接连到磁共振装置10上、例如系统控制单元20上(图2)。
卷线单元35具有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第一滚动体39优选包括筒形的滚动体39。第二滚动体40优选包括筒形的滚动体40。第一滚动体39通常平行于第二滚动体40布置,其中,第一滚动体39的转动轴线41 在此平行于第二滚动体40的转动轴线42。此外,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相互间隔地布置,其中,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垂直于第一滚动体39的转动轴线41地和/或垂直于第二滚动体40的转动轴线42地定向(图2和图3)。
卷线单元35还具有导引件44,在导引件44中能运动地支承有第一滚动体39。导引件44集成在壳体36的内侧面上,其中,导引件44、尤其导引件44的长度延伸部45相对于第一滚动体39的转动轴线41垂直地定向。导引件44、尤其导引件44的长度延伸部45也平行于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地布置。因此,通过第一滚动体39在导引件44内部的运动,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可以被改变和/ 或调整。
线缆30的从线缆存储单元31的第一开口37伸出的端部与患者卧榻25 连接。若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运动,则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 31中的线缆30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被取出,或者线缆30的下述部分也被线缆存储单元31收纳,线缆30的该部分在线缆存储单元31的外部布置在患者卧榻25、尤其插接装置27和线缆存储单元31之间。在此,在第一滚动体 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取决于线缆30的下述部分的长度,线缆的该部分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内部。因此,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在此也取决于线缆30的从线缆存储单元31伸出的长度、尤其线缆30的下述部分的长度,线缆30的该部分布置在患者卧榻25、尤其插接装置27和线缆存储单元31之间。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因而在此也取决于患者支承装置24、尤其患者支承装置24的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的位置。
这尤其在图4至图6中示出。在此,在线缆存储单元31和患者支承装置24的患者卧榻25、尤其插接装置27之间的间距越小,则线缆30的应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内部的部分的长度就越大,并且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因而就越大。在此,在线缆存储单元31和患者支承装置24的患者卧榻25、尤其插接装置27之间的间距越大,则线缆30 的应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内部的部分的长度就越小,并且在第一滚动体 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因而就越小。
为了调整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卷线单元 35具有反应单元46。借助反应单元46在卷线单元35内部产生反作用力FG,其中,反作用力FG反作用于拉力FZ,所述拉力导致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减小。导致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减小的拉力FZ在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运动期间产生。在此,由于患者卧榻25的造成患者卧榻25与线缆存储单元31之间的间距增大的运动,拉力FZ施加到线缆30上,该拉力导致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 内部的线缆30的部分的取出,并且导致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减小。
然而,由反应单元46生成的反作用力FG小于由于患者卧榻25的运动而施加到卷线单元35上的拉力FZ,使得在患者卧榻25和线缆存储单元31 之间的间距增大的情况下总是能将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内部的线缆30的一部分取出。
为了生成该反作用力,反应单元46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弹簧元件47。反应单元46、尤其反应单元46的弹簧元件47布置在第一滚动体39上。尤其地,弹簧元件47以第一端部布置在第一滚动体39上,并且以第二端部布置在线缆存储单元31的壳体36上。弹簧元件47优选包括拉力弹簧,其中,反作用力FG由弹簧元件47的弹簧力构成。以此,基于弹簧元件47的弹簧力可以将力作用到第一滚动体39上,反作用力FG作用到第一滚动体39上,若没有基于患者卧榻25的位置而作用到线缆30上的拉力FZ,则所述反作用力导致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距离43增大。
相对于此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反应单元46可以具有配合重物而不是弹簧元件47,该配合重物布置在第一滚动体39上。这种配合重物例如可以产生反作用力FG,该反作用力FG由于作用在配合重物上的重力而产生。
线缆30的存储在线缆存储单元31内部的部分被卷绕在第一滚动体39 上和第二滚动体40上。在线缆30的长度平衡期间,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上的线圈的数量保持始终相同。在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 40上的线圈的数量因此与患者卧榻25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部的位置无关。线缆30的长度平衡仅仅通过调节第一滚动体39和第二滚动体40之间的间距43进行。
在图1至图6中示例性地将本实用新型体现在磁共振装置10的唯一一个线缆存储单元31上。但是该磁共振装置10也可以具有多个插接装置27、多个线缆30和多个线缆存储单元31。在此,各个插接装置27可以设计为分别容纳附加单元29的一个插头28。在此,多个线缆30的一个分别可以规定用于接连一个插接装置27。每个线缆存储单元31都分别提供用于多个线缆 30中的一个线缆的容纳和/或存储。在此,单个线缆存储单元31的设计与一个线缆存储单元31的上述实施方式一致。
虽然通过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示出和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被公开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此导出其他的变型设计而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磁共振装置,其具有扫描器单元和患者支承装置,所述扫描器单元包括患者容纳区域,所述患者支承装置布置在患者容纳区域中,其中,患者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插接装置和用于接连插接装置的线缆,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容纳附加单元的插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装置配设有线缆存储单元,所述线缆存储单元设计用于在患者支承装置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运动期间放出和/或收纳线缆的一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容纳区域具有导入口,并且所述线缆存储单元布置在所述扫描器单元的背离所述导入口的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存储单元具有卷线单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体。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单元具有导引件,所述导引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滚动体垂直地定向,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在所述导引件中能运动地支承。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布置有间距,其中,所述导引件平行于所述间距地定向。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取决于所述线缆的、存储在所述线缆存储单元内部的部分的长度。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取决于患者支承装置在患者容纳区域内部的位置。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单元具有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产生反作用于拉力的反作用力,所述拉力导致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减小。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弹簧元件和/或配合重物。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布置在第一滚动体上。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所述患者支承装置的运动产生的对线缆的拉力大于由所述反应单元生成的反作用力。
13.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滚动体上的和/或在所述第二滚动体上的线圈的数量在所述线缆的长度平衡期间保持不变。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装置配设有多个插接装置、多个线缆和多个线缆存储单元,各个插接装置设计用于分别容纳附加单元的一个插头,并且多个线缆的每一个都设置用于接连一个插接装置,为每个线缆都提供一个可供使用的线缆存储单元。
CN201920195485.2U 2018-02-26 2019-02-13 磁共振装置 Active CN21096197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2866.4A DE102018202866A1 (de) 2018-02-26 2018-02-26 Magnetresonanzvorrichtung mit einer Kabelspeichereinheit
DE102018202866.4 2018-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1974U true CN210961974U (zh) 2020-07-10

Family

ID=67550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5485.2U Active CN210961974U (zh) 2018-02-26 2019-02-13 磁共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1974U (zh)
DE (1) DE1020182028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7685B2 (ja) * 1992-05-20 2003-01-14 株式会社東芝 ケーブル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DE102014218514A1 (de) * 2014-09-16 2016-03-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bewegbar gelagerten Liegentis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202866A1 (de)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9989B2 (en) Wireless RF coil power supply
US20110012598A1 (en) Mr coils with an active electronic component having an indirect power connection
US20060138269A1 (en) Spooling device for an optical fiber jumper cable
US20110024543A1 (en) Spool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and method
KR101645199B1 (ko) Mri에 대한 연결되지 않은 트랜시버 코일들의 자동 디튜닝
US20130229181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Facility Having a Cylindrical Patient Receiving Unit and Patient Capsule
US5303707A (en)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5497994B2 (ja)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JP2009518098A (ja) 特にmriシステムにおいてrf信号の受信及び/又は送信を行う装置
JP2009511105A (ja) 無ケーブルmrコイル
CN210961974U (zh) 磁共振装置
JP6701590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の駆動システム
US11619690B2 (en) Medical scanner accessory system and medical scanner
EP2853197B1 (en) Hyperpolarized media transport vessel
US5474068A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20130162510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thereof
CN211911610U (zh) 具有检查台电缆单元的磁共振装置
US9529063B2 (en) MR receive coil platform with selective engagement between receive coil and patient table top
CN210914812U (zh) 线缆收存装置
US5550471A (en) Antenna cable for a diagnostic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CN106443529B (zh) 连接系统和方法
CN214965536U (zh) 连接线、局部线圈和磁共振断层扫描装置
US1209701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local coil having rotatable connection cable
JPH0690925A (ja) ケーブル処理機構
US11918366B2 (en)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gnetic resonanc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