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8677U -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8677U
CN210958677U CN201922394618.1U CN201922394618U CN210958677U CN 210958677 U CN210958677 U CN 210958677U CN 201922394618 U CN201922394618 U CN 201922394618U CN 210958677 U CN210958677 U CN 210958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ube
inverter tube
speaker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46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阳
罗嗣力
赵敏
刘悦
陈易
廖明慧
马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l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l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l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l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46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8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8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8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扬声器,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第一扬声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扬声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相管,倒相管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管体,入口端设于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侧壁上设有通孔,管体穿过通孔并向第二腔体内延伸,出口端设置于第二腔体的外壁上,管体与通孔之间设置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音腔有机结合,使倒相管贯穿多个音腔,解决了小空间内倒相管无法布设的问题,满足了倒相管的设计要求,提高了音质。而且实现了小体积音箱结构的多样化,使音箱的体积不再受制于倒相管尺寸,极大的解决了音箱体积受约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相管音箱,尤其涉及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影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家庭影院等设备越来越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音箱的体积也越来越小。但随着音箱的体积逐渐趋于小型化,其声音效果也越来越差,尤其是低频响应性,使声音听起来比较单薄,听觉体验差。
倒相管的设计,重点在于改变泄放阻尼的大小,来控制对应的谐振频率。倒相管的管径越大,横截面积越大,长度越长;倒相管的管径越小,横截面积越小,长度越小。扬声器的特性决定了倒相管的管径,倒相管的管径范围在扬声器有效振动面积的0.1倍到0.4倍之间,倒相管的管径确定后,倒相管的直径也相应确定。音箱的尺寸直接决定了音箱内各元件的可分布空间的大小,在小体积的音箱中,倒相管无法布设,如果为了保证音质而设置倒相管,音箱的体积就会极大的受到倒相管的限制,很难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实现了在小体积的音箱中倒相管的布设,提高了音质。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相管,所述倒相管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管体,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管体穿过所述通孔并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延伸,所述出口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壁上,所述管体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端包括收缩段和敞开段,所述收缩段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管体和所述敞开段平滑连接,所述收缩段内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所述敞开段内径大于所述管体的内径。
进一步地,处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倒相管的表面上设有止振结构,所述止振结构用于消除第二腔体内声波对所述倒相管的振动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止振结构为突起或消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至少还包括一个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腔体倒相管,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的入口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延伸,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将多个音腔有机结合,使倒相管贯穿多个音腔,解决了小空间内倒相管无法布设的问题,满足了倒相管的设计要求,提高了音质。而且实现了小体积音箱结构的多样化,使音箱的体积不再受制于倒相管尺寸,极大的解决了音箱体积受约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倒相管入口端与第一扬声器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止振结构采用隔音棉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二腔体倒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三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腔体;11、通孔;2、第二腔体;3、第一扬声器;4、第二扬声器;5、倒相管;51、入口端;52、出口端;6、止振结构;7、第二腔体倒相管;8、第三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 2和扬声器,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3和第二扬声器4,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第一腔体1内,第二扬声器4设置于第二腔体2内,还包括倒相管5,倒相管5包括入口端51、出口端52和管体53,入口端51设于第一腔体1内,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形状与管体53的横截面相同,管体53穿过通孔11并向第二腔体2内延伸,出口端52设于第二腔体2的外壁上,管体53与通孔1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用玻璃胶密封。
扬声器通过振膜前后振动发声,当扬声器的振膜向后,即音箱内的方向移动,振膜后的空气被压缩,由于振动速度快,振膜后方被压缩的空气来不及传导,导致音箱内空气压强不均衡。随着扬声器振膜以一定频率振动,振膜后方空气压强随之变化,音箱内的空气被一定频率的压缩,同时对这种压缩产生恢复力。第一腔体内1设有倒相管5,倒相管5内的空气在音箱内空气恢复力的推动下发生高频振动,第一扬声器3发声,空气压强向空气泄放口,即倒相管5的入口处传导。
倒相管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计倒相管的内径、长度改变泄放阻尼的大小,来控制对应的谐振频率。倒相管的内径根据扬声器的有效振动面积确定,倒相管的长度直接影响倒相管的谐振频率,影响倒相管的发声效果。确定了谐振频率,倒相管的长度即确定。小体积音箱内,不能满足倒相管的尺寸要求,倒相管无法设置。为了使倒相管可以设置,本实用新型将两个音腔有机结合,使倒相管从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内延伸,满足了倒相管的尺寸要求,并布设在音箱内。
出口端52包括收缩段521和敞开段522,收缩段521的两端分别于管体53和敞开段522平滑连接,收缩段521内径小于管体53的内径,敞开段522 内径大于管体53的内径。
收缩段521的内径小于管体53,使倒相管的泄放阻尼增大,则相应的可以缩短倒相管的长度,进一步适应小体积音箱;收缩段521使谐振空气进一步被压缩,使谐振作用更剧烈,产生更强的声波。敞开段内径逐渐变大,并大于管体53的内径,使声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倒相管5处于第二腔体内的表面上设有止振结构6,止振结构6用于消除第二腔体内声波对倒相管5的振动影响。第二扬声器4发声同时,会向第二腔体2内发出声波,第二腔体2内的声波在腔体内振动,声波传递至倒相管5处,会对倒相管5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倒相管5出现一定程度的振动,甚至当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声波的频率接近或者等于倒相管5的固有频率时,倒相管5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共振,倒相管5的振动会对倒相管 5内的声波造成干涉或叠加等影响,影响倒相管5的输出功率、声波相位等,使倒相管5输出的声音出现噪声大、音质差等情况。而且,由于倒相管5内的声波源是第一扬声器3,倒相管5内的声波被干扰较大的情况下,会影响第一扬声器3的发声音质,与第一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发生相互干扰。
本实施例中的止振结构6为不规则突起,在倒相管5上设置不规则突起,改变倒相管5的固有频率,使倒相管5的固有频率在第二扬声器的发生范围之外,消除共振现象,减少第二扬声器4发出声波对倒相管5的影响。如图 3所示,也可以使用消音棉,将消音棉缠绕固定在倒相管的外侧,使倒相管不会受到第二扬声器发出的声波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二腔体倒相管7,第二腔体倒相管7入口端设于第二腔体2内,第二腔体倒相管7向第一腔体内1延伸,第二腔体倒相管7出口端设于第一腔体1的外壁上。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之间的侧壁上,还设有供第二腔体倒相管7穿过的通孔,第二腔体倒相管7与通孔之间密封,第二腔体倒相管7将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声音倒相输出,利用第一腔体1内的空间,满足倒相管尺寸要求,完成布设。
进一步地,音箱至少还包括第三腔体8,第三腔体8设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倒相管的设置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动,当两个腔体的长度仍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继续向下一个腔体延伸,并在合适的位置穿出侧壁,设置出口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3)和第二扬声器(4),所述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第一腔体(1)内,所述第二扬声器(4)设置在第二腔体(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相管(5),所述倒相管(5)包括入口端(51)、出口端(52)和管体(53),所述入口端(51)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内,所述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1),所述管体(53)穿过所述通孔(11)并向所述第二腔体(2)内延伸,所述出口端(52)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的外壁上,所述管体(53)与所述通孔(1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52)包括收缩段(521)和敞开段(522),所述收缩段(521)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管体(53)和所述敞开段(522)平滑连接,所述收缩段(521)内径小于所述管体(53)的内径,所述敞开段(522)内径大于所述管体(53)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第二腔体(2)内的倒相管(5)的表面上设有止振结构(6),所述止振结构(6)用于消除第二腔体(2)内声波对所述倒相管(5)的振动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振结构(6)为突起或消音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至少还包括一个第三腔体(8),所述第三腔体(8)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腔体倒相管(7),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7)的入口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7)向所述第一腔体(1)内延伸,所述第二腔体倒相管(7)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的外壁上。
CN201922394618.1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Active CN210958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4618.1U CN21095867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4618.1U CN21095867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8677U true CN21095867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4618.1U Active CN21095867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8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5503B2 (en)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RU2377740C2 (ru) Технология встроенной 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линии передачи с замкнутым контуром
CN203104578U (zh) 移动通信设备及其发声装置
CN104488287B (zh) 声滤波器
CN102905209B (zh) 噪声降低声音再现
US8094855B2 (en) Inverse horn loudspeakers
JP6593741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WO2011152433A1 (ja) スピーカ装置、音源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コーキャンセルシステム
CN208210250U (zh) 耳机
CN104811873A (zh) 发声装置
CN110944273A (zh)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和音箱
CN103826183A (zh) 一种带通式低音音箱及其调整方法
KR101334167B1 (ko) 외부확장형 스피커
US2604182A (en) Loud-speaker with a tapered horn coupled to the speaker diaphragm
US20120189150A1 (en) Subwoofer structure and adjusting method
CN210958677U (zh) 一种贯穿式倒相管音箱
CN20730490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1494807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7205194B (zh) 一种音箱以及音箱系统
JP6981178B2 (ja)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CN203761568U (zh) 一种带通式低音音箱
CN113938788A (zh) 音频输出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06596176U (zh) 一种耳机
CN101155435A (zh) 音箱
US202202013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udspeaker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