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1863U - 送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送风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51863U CN210951863U CN201921456295.8U CN201921456295U CN210951863U CN 210951863 U CN210951863 U CN 210951863U CN 201921456295 U CN201921456295 U CN 201921456295U CN 210951863 U CN210951863 U CN 2109518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wheel
- air
- air supply
- plate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设备包括风道框架、盖板、风轮、驱动单元和发热构件,风道框架上设有出风口,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风道框架相连,以在盖板和风道框架间限定出安装腔,盖板上设有进风口,风轮设于安装腔内,驱动单元与风轮的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风轮转动,发热构件与盖板相连,发热构件包括设于安装腔的内部的发热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设备,能够有效地对风轮的出风进行加热,且减小风阻,同时通过拆卸盖板能够将发热构件从风轮的内部移出,便于对风轮的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灰尘在风轮的内部堆积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现有的离心风道的加热器,加热器件一般位于进风口或者出风口处,风阻较大,影响设备的送风距离。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内部的灰尘堆积,由于发热器件的存在,加热器不易被拆开清洗,从而设备内部堆积的灰尘容易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且影响送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加热器不易拆卸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设备,该送风设备包括:
风道框架,所述风道框架上设有出风口;
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风道框架相连,所述盖板和所述风道框架间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盖板上设有进风口;
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风轮的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发热构件,所述发热构件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发热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的发热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设备,将发热构件与盖板相连,以使发热体设于盖板和风道框架限定出的安装腔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对风轮的出风进行加热,且减小风阻,同时通过拆卸盖板能够将发热构件从风轮的内部移出,便于对风轮的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灰尘在风轮的内部堆积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风轮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风轮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端和连接端,所述发热端设于所述风轮的内部,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发热端的顶部并与所述盖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多个呈圆周排列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外边缘形成所述风轮的外圈,所述叶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外圈的直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叶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风轮的径向方向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框架包括底板、围板和出风板,所述围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以与所述底板的部分外轮廓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出风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围板相连,所述出风板设有所述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风轮的所述一端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为弧形状,和/或所述进风口限定的进风方向与所述风轮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轮为离心风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送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送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0:风道框架、11:底板、12:围板、13:出风板、131:出风口;
20:盖板、21:进风口;
30:风轮、31:叶片、32:上边框、33:下边框;
40:驱动电机;
50:发热体、51:发热端、52: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设备,该送风设备可以是空调、风扇或其他设备,尤其是一种暖风机。该送风设备包括风道框架10、盖板20、风轮30、驱动电机40和发热构件。风道框架10上设有出风口131,盖板20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风道框架10相连,以在盖板20和风道框架10间限定出安装腔,盖板20上设有进风口21。风轮30设于安装腔内,驱动电机40与风轮30的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风轮30转动。发热构件与盖板20相连,发热构件包括设于安装腔的内部的发热体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设备,将发热构件与盖板20相连,以使发热体50设于盖板20和风道框架10限定出的安装腔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对风轮30的出风进行加热,且减小风阻,同时通过拆卸盖板20能够将发热构件从风轮30的内部移出,便于对风轮30的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灰尘在风轮30的内部堆积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
本实施例中,风轮30为离心风轮,离心风轮在运转时,气流从离心风轮的端部进入风轮内部,再从离心风轮的侧方吹出。与之相匹配地,盖板20与离心风轮的一端相对设置,从而使进风口21位于离心风轮的一端,同时,出风口131设置在风道框架10的侧方,从而使离心风轮安装于安装腔时,出风口131位于离心风轮的侧方。这样,由进风口21到出风口131之间的安装腔内空间,限定出气流的风道,在离心风轮运转的过程中,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安装腔,再进入离心风轮的内部,在离心风轮的驱动作用下从离心风轮的侧方吹出,之后在风道的限定作用下由出风口131吹出。本实施例中的风轮30采用离心风轮,有利于使送风设备的结构布置得更为紧凑,进而实现送风设备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风轮30也可以为贯流风轮,当风轮30为贯流风轮时,可将发热构架与贯流风轮两端中的任一端的盖板相连,从而对贯流风轮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为保证发热体50对风轮30内部的空气进行充分加热,将发热体50设于风轮30的内部。为了保证风轮30及风轮30内部气体受热的均匀性,本实施中将发热体50与风轮30同轴设置。由于将发热体50设于风轮30的内部,因此在对风轮30的内部进行清理时为防止造成发热体50的短路,需要将发热体进行拆除。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发热体50与盖板20相连,因此在拆除盖板20的同时即可将发热体50从风轮30的内部进行移除,从而方便对风轮30的内部进行清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热体50设于风轮30内部的同时并与其它易拆除的部件相连,从而在进行其它部件拆除的同时将发热体50移除风轮30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为能够有效的对风轮30进行加热,且防止风轮30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变形,本实施例中的风轮30为金属材质或耐高温塑料材质,从而有效的利用风轮30进行热传导并防止受热变形。由于将发热体50置于风轮30的内部,风轮30吸热的同时自身也带有热量,当风轮30转动时,风轮30本身既是热源又是送风组件,因此空气在进入风轮30的过程中以及空气在风轮30的内部运动过程中均能够受到加热,提高了热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50包括发热端51和连接端52,发热端51设于风轮30的内部,连接端52设于发热端51的顶部并与盖板20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热端52对风轮30的均匀加热,发热端52与风轮30同轴设置。连接端52与盖板20相插接。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构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于盖板20的上方并能够与连接端52相连接,从而将发热体50固定于盖板20上。当将盖板20从风道框架10上方移除时,盖板20能够带动发热体50移出风道框架10,从而便于对风道框架10内的风轮30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轮30包括上边框32、下边框33以及用于连接上边框32和下边框33的多个叶片31。其中,多个叶片31呈圆周排列,多个叶片31的外边缘形成风轮30的外圈,叶片31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外圈的直径尺寸,即风轮30的轴向尺寸大于等于其最大径向尺寸,从而增大风轮30的出风面积,提高换气效率,进而提升室内的升温速度。
由于叶片31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外圈的直径尺寸,为进一步地提高出风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口131在叶片31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出风口131在风轮3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出风效率,提高气流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的风道框架10包括底板11、围板12和出风板13。围板12设于底板11的上方并以与底板11的部分外轮廓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连接于底板11,出风板13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围板12相连,出风板13设有出风口131。其中,围板12和风轮30之间形成风道,风轮30在驱动电机40的作用下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该风道并最终通过出风口131进行排出。通过更换设有不同尺寸大小的出风口131的出风板13,能够控制送风设备的出风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若排风量保持定量,也可将出风板13焊接于围板12或与围板12一体成型,从而增加出风板13的强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40设于底板11的外侧并与风轮30的下端驱动连接,从而将驱动电机40和发热构件分别设于风轮30的两端,便于对发热构件进行拆卸。
本实施例中的风轮30还包括连接架,连接架固定于下边框33,连接架用于与驱动电机40的转轴进行连接。具体地,连接架包括支臂和轴套,轴套可拆卸地套接于电机40的转轴,轴套通过支臂与下边框33连接。
进一步地,支臂有多个,多个支臂沿周向等间隔地布置在轴套的周围,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也有利于保证风轮30在周向上重量分布是均匀的,从而避免因质量不均而产生运行噪音。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端51包括主体段和连接段,其中,主体段呈开环的圆环状结构,主体段的端部通过连接段与连接端52连接。将主体段设置呈开环的圆环状结构,有利于对沿风轮30的轴线方向运动的气流进行加热。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主体段也可以采用S形结构、M形结构或U形结构等,均可以提升对沿风轮30的轴线方向运动的气流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发热体50的发热端51为圆环状结构,为保证进风气流能够被发热端51完全加热,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21为弧形状,且多个进风口21的连线所组成的环形结构应与发热端51的形状一致,且发热端51应处于该环形结构的投影范围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多个进风口21的连线所组成的图形也可以为其它形式,但应处于风轮30围成的空间内,从保证出风气流经过风轮30的加热后进行流出。
进一步地,为保证气流的受热均匀,进风口21限定的进风方向与风轮30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一致,从而当风轮30转动时,进气气流均能够经过发热体50的加热后再进行排出,提高换气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框架,所述风道框架上设有出风口;
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风道框架相连,所述盖板和所述风道框架间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盖板上设有进风口;
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风轮的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发热构件,所述发热构件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发热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的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风轮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风轮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端和连接端,所述发热端设于所述风轮的内部,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发热端的顶部并与所述盖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多个呈圆周排列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外边缘形成所述风轮的外圈,所述叶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外圈的直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叶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风轮的径向方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框架包括底板、围板和出风板,所述围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以与所述底板的部分外轮廓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出风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围板相连,所述出风板设有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风轮的所述一端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弧形状,和/或所述进风口限定的进风方向与所述风轮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风轮为离心风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56295.8U CN210951863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送风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56295.8U CN210951863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送风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51863U true CN210951863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75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56295.8U Active CN210951863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送风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51863U (zh)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21456295.8U patent/CN2109518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11508760A (ja) | 換気用の軸流空気入口を有するブロワーホイール | |
JPH05215097A (ja) | 軸流れファン刃 | |
CN110974050B (zh) | 热风组件及具有其的加热装置 | |
CN109827244A (zh) | 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1121604Y (zh) | 吹风机结构 | |
CN105864887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650745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951863U (zh) | 送风设备 | |
CN105650842A (zh) | 送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 |
EP2980304B1 (en) | Centrifugal fan and clothes dryer having the same | |
CN106062378A (zh) | 送风装置 | |
CN102671804B (zh) | 一种电动式风送喷雾机的分立式风筒 | |
CN110397609B (zh) | 一种供风组件 | |
CN20553617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951862U (zh) | 送风设备 | |
CN208158340U (zh) | 一种双风扇冷却电机 | |
CN112443969A (zh) | 送风设备 | |
CN112443967B (zh) | 送风设备 | |
CN210949202U (zh) | 送风设备 | |
CN115486724A (zh) | 一种热风导流内胆结构及蒸烤箱 | |
CN210509719U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 |
CN104595975B (zh) | 具有轴流风机的空调器 | |
KR101973567B1 (ko) | 팬쉬라우드 조립체 | |
CN206831591U (zh) | 微波炉 | |
CN112302995A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