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0268U -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0268U
CN210950268U CN201921076837.9U CN201921076837U CN210950268U CN 210950268 U CN210950268 U CN 210950268U CN 201921076837 U CN201921076837 U CN 201921076837U CN 210950268 U CN210950268 U CN 210950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pipe
card
clamping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68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淼龙
朱张泉
柴桥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68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0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0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0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人员无法判断卡压管件是否漏卡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卡压管件,包括卡压管、连接管和O型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卡压管内,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的套接处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安装槽内,所述O型密封圈内侧开设有正多边形孔,以使所述O型密封圈内环侧的轴向投影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孔的轴向面与所述连接管过盈配合,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角部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卡压连接以填补所述间隙。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压管件,属于卡压管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卡压式管件的工作原理是将薄壁金属连接管插入卡压管的一端,利用专用卡压工具将金属连接管卡死在卡压管内,由于金属连接管与卡压管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使其具有防渗漏、抗拉拔、抗震动和耐高压等特性。因而它是直饮水系统、自来水系统、供暖系统、蒸汽系统、工业油管系统和工业气管系统中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连接件,主要应用于水、油、气等管路的连接。
但是目前国内外一些普通卡压管件在安装时,当将连接管插入卡压管中后,如果操作人员疏忽大意忘记对卡压管件进行卡压操作,由于密封圈的作用,在较短时间内流体不易渗漏,因而在检测管道系统压力时未发现漏压,以为管道系统安装正常,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流体渗漏的现象,给生活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造成用户,经销商和生产商三者之间的矛盾。为此需要开发一种带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以检测卡压管件是否经过卡压处理,避免未经卡压的卡压管件流入用户手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通过流体的渗漏状态来检测卡压管件是否经过卡压处理,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包括卡压管、连接管和O型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卡压管内,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的套接处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安装槽内,所述O型密封圈内侧开设有正多边形孔,以使所述O型密封圈内环侧的轴向投影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孔的轴向面与所述连接管过盈配合,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角部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卡压连接以填补所述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的O型密封圈套装在连接管外侧后,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面与连接管过盈配合,由此可以避免连接管发生轴向移动,起到了对连接管的轴向定位作用,另外,正多边形孔的角部与连接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且该间隙可经卡压管与连接管卡压处理后填补,因此一旦忘记对卡压管件进行卡压处理,则进行验收时,流体会通过间隙流向卡压管件外部从而发生渗漏现象,如此便能及时提醒验收人员并对该渗漏卡压管件进行卡压处理,避免未卡压的产品流入用户手中;此外,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方案为:O型密封圈内环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凹陷部与连接管之间形成间隙,凸起部和凹陷部的表面均为弧形面,且卡压时通过凸起部变形后填充凹陷部,因此为了保证间隙,需要对凸起部和凹陷部以及连接管的尺寸进行高精度要求,由此增加了加工成本,而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面与连接管过盈配合,因此在将连接管插入O型密封圈内时,即使轴向面会受压发生变形,正多边形孔的角部也无受压无变形,由此保证了间隙的大小,降低了O型密封圈和连接管的加工精度要求,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其次,由于正多边形孔具有多个周向间隔均匀分布的角部,因此对未进行卡压处理的卡压管件进行检测时,能够实现多方位观察,并能提高流体的渗漏效果,以此缩短检测时间;最后,本实用新型中正多边形孔的加工也较为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为D,所述正多边形孔的对边距离为A,0<D-A≤1mm。如此设计,能够提高O型密封圈与连接管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提高对连接管的轴向定位效果;此外,还能提高卡压后O型密封圈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多边形孔的对角距离为B,0.4mm≤B-D≤1mm。如此设计,既能降低O型密封圈的加工精度要求,又能够便于流体顺畅通过间隙,以此提高流体的渗漏效果,缩短检测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边数为N,满足8≤N≤50。如此设计,既能够提高间隙的数量,以此提高渗漏效果,还能保证O型密封圈内环侧与连接管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卡压后两者的密封性能;此外,还能减少正多边形孔角部的应力集中,提高O型密封圈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O型密封圈的轴向高度为H1,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高度为H2,1/2≤H2/H1≤2/3。如此设计,既能保证O型密封圈卡压后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面积,又能保证O型密封圈位于间隙上下两侧与连接管和卡压管之间形成的过渡腔的大小,以使流体能够顺畅渗漏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卡压管件卡压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O型密封圈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O型密封圈与连接管配合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压管件,包括卡压管100、连接管200和O型密封圈300,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卡压管100内,卡压管100与连接管200的套接处设有环形的安装槽,O型密封圈位于安装槽内,O型密封圈内侧开设有正多边形孔310,以使O型密封圈内环侧的轴向投影为正多边形320,正多边孔的轴向面311与连接管200过盈配合,正多边形孔的角部312与连接管20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400,卡压管100与连接管200卡压连接以填补间隙400。
本实施例中的O型密封圈300套装在连接管200外侧后,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面311与连接管200过盈配合,由此可以避免连接管200发生轴向移动,起到了对连接管200的轴向定位作用,另外,正多边形孔的角部312与连接管20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400,且该间隙400可经卡压管100与连接管200卡压处理后填补,因此一旦忘记对卡压管100件进行卡压处理,则进行验收时,流体会通过间隙400流向卡压管100件外部从而发生渗漏现象,如此便能及时提醒验收人员并对该渗漏卡压管100件进行卡压处理,避免未卡压的产品流入用户手中;此外,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方案为:O型密封圈内环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凹陷部与连接管之间形成间隙,凸起部和凹陷部的表面均为弧形面,且卡压时通过凸起部变形后填充凹陷部,因此为了保证间隙,需要对凸起部和凹陷部以及连接管的尺寸进行高精度要求,由此增加了加工成本,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面311与连接管200过盈配合,因此在将连接管200插入O型密封圈300内时,即使轴向面311会受压发生变形,正多边形孔的角部312也无受压无变形,由此保证了间隙400的大小,降低了O型密封圈300和连接管200的加工精度要求,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其次,由于正多边形孔310具有多个周向间隔均匀分布的角部312,因此对未进行卡压处理的卡压管100件进行检测时,能够实现多方位观察,并能提高流体的渗漏效果,以此缩短检测时间;最后,本实施例中正多边形孔310的加工也较为简单方便。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00的外径为D,正多边形孔的对边距离为A,0<D-A≤1mm。如此设计,能够提高O型密封圈300与连接管200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提高对连接管200的轴向定位效果;此外,还能提高卡压后O型密封圈300与连接管200之间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D-A优选为0.5mm,当然D-A还可为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6mm、0.7mm、0.8mm、0.9mm或1mm。
本实施例中的正多边形孔的对角距离为B,0.4mm≤B-D≤1mm。当B-D<0.4mm时,对O型密封圈300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当B-D>1mm时,卡压后,O型密封圈300与连接管200之间的密封性能变差,为此,本实施例中的B-D优选为0.7mm,如此一来,既能降低O型密封圈300的加工精度要求,又能够便于流体顺畅通过间隙400,以此提高流体的渗漏效果,缩短检测时间。当然D-A还可为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8mm、0.9mm或1mm。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O型密封圈300的轴向高度为H1,正多边形孔310的轴向高度为H2,1/2≤H2/H1≤2/3。当H2/H1<1/2时,O型密封圈300卡压后与连接管200之间的密封面积较小,密封性能较差;当H2/H1>2/3时,O型密封圈300位于间隙400上下两侧与连接管200和卡压管100之间形成的过渡腔较小,不利于流体的流动,为此,本实施例中H2/H1优选为7/12,如此一来,既能保证O型密封圈300卡压后与连接管200之间的密封面积,又能保证O型密封圈300位于间隙400上下两侧与连接管200和卡压管100之间形成的过渡腔500的大小,以使流体能够顺畅渗漏出去。当然H2/H1还可为但不限于1/2、13/24、15/24或2/3。
最后,本实施例中正多边形孔310的边数为N,满足8≤N≤50,优选为12,如此设计,既能够提高间隙400的数量,以此提高渗漏效果,还能保证O型密封圈300内环侧与连接管200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卡压后两者的密封性能;此外,还能减少正多边形孔角部312的应力集中,提高O型密封圈300的结构强度。当然N还可为但不限于8、15、20、25、30、35、40、45或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包括卡压管、连接管和O型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卡压管内,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的套接处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内侧开设有正多边形孔,以使所述O型密封圈内环侧的轴向投影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孔的轴向面与所述连接管过盈配合,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角部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卡压管与连接管卡压连接以填补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为D,所述正多边形孔的对边距离为A,0<D-A≤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孔的对角距离为B,0.4mm≤B-D≤1mm。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卡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边数为N,满足8≤N≤50。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卡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的轴向高度为H1,所述正多边形孔的轴向高度为H2,1/2≤H2/H1≤2/3。
CN201921076837.9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Active CN210950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6837.9U CN210950268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6837.9U CN210950268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0268U true CN210950268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6837.9U Active CN210950268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0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7245U (zh) 用于管路连接的快速接头
SK15112001A3 (sk) Fiting alebo armatúra
US4754995A (en) Thin-walled connecting pipe for pipeline and coupling structure for same
CN210264625U (zh) 油套管堵漏密封器
CN210950268U (zh) 一种具有检漏功能的卡压管件
CN213236423U (zh) 一种压配式管接头
CN102261533A (zh) 一种带法兰盘的管子
CN216112692U (zh) 一种焊接管连接头
CN213132678U (zh) 一种8寸高压膜壳用承压头
CN210218966U (zh) 一种扩口式管接头
CN105546239A (zh) 一种外接式卡扣结构
WO2019204951A1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05534699U (zh) 一种外接式卡扣结构
CN217401971U (zh) 一种卡压管件的防漏卡密封圈
CN211289129U (zh) 一种可以预密封的快速插入式金属管道连接装置
CN214037315U (zh) 一种带有夹紧结构的管接头
CN213576133U (zh) 一种三通接头
CN204785206U (zh) 一种接头
CN220060897U (zh) 一种扣压式管件
CN215335112U (zh) 一种自密封管道承插口结构
CN214699696U (zh) 滑紧结构扩管部
CN220792436U (zh) 一种通用型连接结构
CN218236464U (zh) 一种卡压式平行直接管道
CN213982357U (zh) 一种管道接头
CN220505654U (zh) 一种油刹活接结构及液压油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