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7033U - 一种隔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7033U
CN210947033U CN201920668331.0U CN201920668331U CN210947033U CN 210947033 U CN210947033 U CN 210947033U CN 201920668331 U CN201920668331 U CN 201920668331U CN 210947033 U CN210947033 U CN 210947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connecting ring
water outlet
inn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83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683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7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7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7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水器,包括:内管、外管、下水弹跳芯子、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出水管及堵帽;内管套设在外管内且二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内管顶端为进水口,底端为第一出水口;第一连接环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第二连接环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二凸缘,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连接环一端连接,且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与外管的下端抵接;外管相对内管能够在第一凸缘的下端面和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之间转动;外管侧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口;下水弹跳芯子密封套接于内管进水口的内部;出水管和堵帽对应可交替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水器防臭效果好,且灵活性好,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隔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隔水器。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道系统中通常会连接隔水器,防止下水管内的气味逸出,起到防臭的效果。
但是,目前所用的隔水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臭作用,但是防臭效果不好,也不具备防虫和防返溢的功能;隔水器内的杂物不能被及时排出,杂物产生的异味容易被逸出;并且现有的隔水器安装时管路的位置以及管路的朝向方位是固定的,这给隔水器的安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研究出一种防臭、防虫和防返溢效果好,安装灵活方便,杂物便于排出的隔水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臭效果好,可以安装任意方位的墙面,安装方便的隔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水器,包括:内管、外管、下水弹跳芯子、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出水管及堵帽;
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且二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管顶端为进水口,底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内管底部的管壁上均匀开设多个漏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环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内管的进水口可拆卸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凸缘的下端面与所述外管上端抵接;
所述第二连接环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与外管的下端抵接;所述外管相对所述内管能够在所述第一凸缘的下端面和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之间转动;
所述外管侧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下水弹跳芯子密封套接于所述内管进水口的内部;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堵帽对应可交替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出水管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时,外管可以相对内管进行360°的转动,可以方便外管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与任何方位的墙面进行安装,并且进入到内管中的水需要通过漏水口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缝隙流通到第二出水口,通过出水管流走,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水中的杂物被过滤到内管的底部,防止管路的堵塞,并且存留在内管底部的杂物,可以通过打开堵帽,将内管中存留的残渣排出;当出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时,水通过内管后可以直接从第一出水口通过出水管排出,出水管的两种连接方式使得隔水器的连接更加的方便、灵活。
优选的,第三连接环及转动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环的一端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外径,其远离第三凸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为沿着径向方向贯通的空心球形,且被限定在所述第三连接环内;所述转动连接件一端口套接在所述出水管一端外侧,且出水管的中心轴线可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环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连接件可以带动出水管相对于第三连接环进行偏转,方便对出水管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中心轴线可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环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的偏转角度为0-15°。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内管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内管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凸缘下端面之间设有套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环与内管螺纹连接,方便第一连接环和外管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在第一凸缘社会密封圈可以增加第一连接环与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内管下端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螺纹连接,所述堵帽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螺纹连接,所述堵帽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水弹跳芯子包括:两端贯通中空状的壳体、中空柱、弹跳芯子、伸缩杆;所述壳体伸入所述内管内且上部与其内壁密封连接,其下端连接一U型框;
所述中空柱固定于所述U型框底壁上;所述中空柱内腔的底部设置弹性件;所述伸缩杆的下端置于所述中空柱内,且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弹跳芯子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跳芯子在受到压力后会向下移动,当压力消失后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跳芯子会恢复到原来位置,弹跳芯子可以根据压力的有无自动实现开闭,可以更好的起到防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磁性相同的两块磁铁,一块磁铁固定于所述中空柱空腔的底部,另一块磁铁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磁力的作用下弹跳芯子处于悬浮状态,当有水通过时,水会压动弹跳芯子向下移动,当没有水通过时,弹跳芯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可以实现弹跳芯子的自动开闭,更好的起到防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部外侧套设硅胶套,所述壳体衬套在所述内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内管中增加下水弹跳芯子,增强了隔水器的防臭效果,并且也起到了防虫、防返溢的作用;
(2)外管可以相对内管旋转360°角,便于外管与任何方向的墙面进行连接;
(3)出水管可以与第二出水口或第一出水口连接,并且出水管与赌帽的位置可以互换,使隔水器的连接更加的方便、灵活;
(4)出水管可以在第三连接环内部偏转一定角度,便于出水管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水器的剖面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水器的爆炸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水弹跳芯子的主视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帽的剖视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内管;
011-漏水口;
2-外管;
021-第二出水口;
3-下水弹跳芯子;
031-壳体;032-中空柱;033-伸缩杆;034-硅胶套;
4-出水管;5-堵帽;6-转动连接件;
7-第三连接环;
071-第三凸缘;
8-O型圈;9-扩口垫;10-平垫;
11-第一连接环;
0111-第一凸缘;
12-第二连接环;
0121-第二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水器,包括:内管1、外管2、下水弹跳芯子3、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出水管4及堵帽5;内管1套设在外管内2且二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内管顶端为进水口,底端为第一出水口;内管1底部的管壁上均匀开设多个漏水口011;第一连接环11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0111,第一连接环11与内管1的进水口可拆卸密封连接且第一凸缘0111的下端面与外管上端抵接;第二连接环12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二凸缘0121,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连接环12一端连接,且第二凸缘0121的上端面与外管2的下端抵接;外管2相对内管1能够在第一凸缘0111的下端面和第二凸缘0121的上端面之间转动;外管2侧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口021;下水弹跳芯子3密封套接于内管1进水口的内部;出水管4和堵帽5对应可交替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021密封连接。堵帽5的内部设置平垫10,可以增加堵帽5连接处的密封效果,第一凸缘0111和第二凸缘0121与外管2接触部位设置O型密封圈8。
进一步地,隔水器还包括:第三连接环7及转动连接件6;第三连接环7的一端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第三凸缘071,第三凸缘071的内径大于出水管4的外径,其远离第三凸缘071的一端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021密封连接;转动连接件6为沿着径向方向贯通的空心球形,且被限定在第三连接环7内;转动连接件6一端口套接在出水管4一端外侧,且出水管4的中心轴线可相对第三连接环7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第三连接环7与第二出水口021或第一出水口的连接处设置扩口垫9,可以增加第三连接环7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更进一步地,出水管4的中心轴线可相对第三连接环7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的偏转角度为0-15°。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环11一端具有内螺纹,内管1上端具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环11与内管1上端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环11与第一凸缘0111下端面之间设有套装O型密封圈8的密封槽。第二连接环12、第一连接环11与外管2套接的部位套设O型密封圈8,可以对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
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环12与内管1下端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出水管4与第二出水口021螺纹连接,堵帽5与第一出水口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出水管4与第一出水口螺纹连接,堵帽5与第二出水口021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下水弹跳芯子3包括:两端贯通中空状的壳体031、中空柱032、弹跳芯子、伸缩杆033;壳体031伸入内管1内且上部与其内壁密封连接,其下端连接一U型框;中空柱032固定于U型框底壁上;中空柱032内腔的底部设置弹性件;伸缩杆033的下端置于中空柱032内,且与弹性件抵接;弹跳芯子固定于伸缩杆033上端。
更进一步地,弹性件为磁性相同的两块磁铁,一块磁铁固定于中空柱032空腔的底部,另一块磁铁固定于伸缩杆033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壳体031上部外侧套设硅胶套,壳体031通过硅胶套密封套接在内管1的内部。硅胶套034的设置,可以使壳体031更稳固地套在内管1的内部,同时也可以增加壳体031与内管1的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
出水管4与第二出水口021连接,堵帽5与第一出水口连接;水向下流动压动弹跳芯子,弹跳芯子向下移动,没有水流入时,弹跳芯子恢复到原来状态;水进入到内管1的底部,经过漏水口011流到内管1与外管2的间隙内,由于第二出水口021的高度高于漏水口011的高度,水在内管1和外管2缝隙间聚集,当水位到达第二出水口021的高度后,水经过第二出水口021从出水管4中流出;水中的杂物会留在内管1的底部,打开堵帽5可以将内管1中的杂物取出。
出水管4与第一出水口连接,堵帽5与第二出水口021连接;水经过水下弹跳芯子3后直接通过内管1、底帽013出口从出水管4中流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外管(2)、下水弹跳芯子(3)、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出水管(4)及堵帽(5);
所述内管(1)套设在所述外管(2)内且二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管顶端为进水口,底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内管(1)底部的管壁上均匀开设多个漏水口(011);所述第一连接环(11)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0111),所述第一连接环(11)与所述内管(1)的进水口可拆卸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凸缘(0111)的下端面与所述外管(2)上端抵接;
所述第二连接环(12)中部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二凸缘(0121),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环(12)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凸缘(0121)的上端面与外管(2)的下端抵接;所述外管(2)相对所述内管(1)能够在所述第一凸缘(0111)的下端面和第二凸缘(0121)的上端面之间转动;
所述外管(2)侧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口(021);所述下水弹跳芯子(3)密封套接于所述内管(1)进水口的内部;所述出水管(4)和所述堵帽(5)对应可交替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021)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隔水器还包括:第三连接环(7)及转动连接件(6);
所述第三连接环(7)的一端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第三凸缘(071),所述第三凸缘(071)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水管(4)的外径,其远离第三凸缘(07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二出水口(021)密封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6)为沿着径向方向贯通的空心球形,且被限定在所述第三连接环(7)内;所述转动连接件(6)一端口套接在所述出水管(4)一端外侧,且出水管(4)的中心轴线可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环(7)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的中心轴线可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环(7)的中心轴线发生偏转的偏转角度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1)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内管(1)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环(11)与所述内管(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11)与所述第一凸缘(0111)下端面之间设有套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12)与所述内管(1)下端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与所述第二出水口(021)螺纹连接,所述堵帽(5)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螺纹连接,所述堵帽(5)与所述第二出水口(02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6或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弹跳芯子(3)包括:两端贯通中空状的壳体(031)、中空柱(032)、弹跳芯子、伸缩杆(033);所述壳体(031)伸入所述内管(1)内且上部与其内壁密封连接,其下端连接一U型框;
所述中空柱(032)固定于所述U型框底壁上;所述中空柱(032)内腔的底部设置弹性件;所述伸缩杆(033)的下端置于所述中空柱(032)内,且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弹跳芯子固定于所述伸缩杆(033)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磁性相同的两块磁铁,一块磁铁固定于所述中空柱(032)空腔的底部,另一块磁铁固定于所述伸缩杆(033)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031)上部外侧套设硅胶套,所述壳体(031)通过所述硅胶套密封套接在所述内管(1)的内部。
CN201920668331.0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隔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7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8331.0U CN210947033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隔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8331.0U CN210947033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隔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7033U true CN210947033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0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833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7033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隔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70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313A (zh) * 2021-05-21 2021-09-07 福建省天力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弹跳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313A (zh) * 2021-05-21 2021-09-07 福建省天力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弹跳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5196B1 (en) Locking mechanism of washing machine inner tub and washing machine
EP3255199A1 (en) Water drainage control mechanism for washing machine inner drum, and washing machine
CN104358292B (zh) 磁吸式下水管道防臭装置
CN210947033U (zh) 一种隔水器
CN210947094U (zh) 一种双层防臭地漏
CN208701857U (zh) 一种磁悬浮地漏芯子的新型结构
CN100529306C (zh) 干吸接头组件
CN105042109A (zh) 一种水路控制阀结构
CN209839403U (zh) 一种密封套
CN110686130A (zh) 一种洗衣机龙头止水装置
CN213390465U (zh) 一种干湿一体防臭地漏
CN205446832U (zh) 一种管路防爆装置和防爆阀
CN204826104U (zh) 具有防臭防虫功能的下水管
CN111236398B (zh) 具有防漏水结构的地漏
CN211312706U (zh) 一种建筑用防堵防渗漏的排水装置
CN210600296U (zh) 一种横轴式出水转换器及水龙头净水器
CN208718054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08857919U (zh) 一种防堵塞地漏
CN208235687U (zh) 一种磁悬浮地漏芯子的改进结构
CN215172338U (zh) 一种密封性能稳定的平衡式大流量阀芯
CN206191153U (zh) 一种自排气升降式给水栓
CN111270746B (zh) 具有双重防臭结构的地漏
EP4269711A1 (en) Magnetic suspension drain
KR200167057Y1 (ko) 이중차단 발코니 배수기구
CN211232004U (zh) 一种洗衣机龙头止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