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6473U -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6473U
CN210946473U CN201921867973.XU CN201921867973U CN210946473U CN 210946473 U CN210946473 U CN 210946473U CN 201921867973 U CN201921867973 U CN 201921867973U CN 210946473 U CN210946473 U CN 210946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cylinder
damping spring
road
bridg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79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广平
刘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679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6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6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6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筒,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塞。该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通过设置活塞与出气孔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能够将伸缩筒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进入伸缩筒,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和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和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和导流工程等,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如室外的塔器还要承受风载荷,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而隔震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结构抗震、降低地震危害性并且行之有效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桥梁支座上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现有的桥梁基座结构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桥梁基座结构通常采用弹簧结构作为减震缓冲构件,但是其减震弹簧缓冲构件,其使用寿命不够长,减震弹簧容易损坏,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通过设置活塞与出气孔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能够将伸缩筒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进入伸缩筒,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筒,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塞;
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伸缩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所述伸缩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保护环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保护环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内部开设有排气孔;
所述活动环远离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活动环的一端固定来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垫。
可选的,所述底座、固定柱于伸缩筒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柱设置于伸缩筒的内部且其外表面与伸缩筒的内表面完全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活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
可选的,所述活塞为与伸缩筒相适配的橡胶活塞。
可选的,所述出气孔开设于伸缩筒靠近底座的位置,且所述保护环固定连接于伸缩筒外表面开设的固定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
可选的,所述套筒与固定柱相适配,且所述防撞垫设置于套筒的内部且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撞垫的材质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设置于伸缩筒的外表面且远离出气孔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通过设置活塞与出气孔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能够将伸缩筒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进入伸缩筒,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
(2)、该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通过设置防撞垫,使减震弹簧收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套筒内壁的顶部与固定柱相接触的时候,能够减轻两者之间的碰撞及磨损,不仅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而且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101-固定柱,2-伸缩筒,3-减震弹簧,4-活动环,5-活塞,6-出气孔,7-保护环,8-固定槽,9-储气室,10-排气孔,11-套筒,12-连接件,13-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1,固定柱101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筒2,固定柱101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4,活动环4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塞5;
伸缩筒2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6,伸缩筒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7,伸缩筒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保护环7相适配的固定槽8,保护环7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气室9,储气室9的内部开设有排气孔10;
活动环4远离减震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1,套筒11远离活动环4的一端固定来连接有连接件12,套筒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垫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座1、固定柱101于伸缩筒2为一体结构,固定柱101设置于伸缩筒2的内部且其外表面与伸缩筒2的内表面完全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减震弹簧3远离活动环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活塞5为与伸缩筒2相适配的橡胶活塞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出气孔6开设于伸缩筒2靠近底座1的位置,且保护环7固定连接于伸缩筒2外表面开设的固定槽8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排气孔10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通过设置防护网,有效的避免了昆虫、飞鸟以及其他动物进入排气孔10的内部而造成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套筒11与固定柱101相适配,且防撞垫13设置于套筒11的内部且靠近连接件12的一端,防撞垫13的材质为橡胶,通过设置防撞垫13,使减震弹簧3收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套筒11内壁的顶部与固定柱101相接触的时候,能够减轻两者之间的碰撞及磨损,不仅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而且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排气孔10设置于伸缩筒2的外表面且远离出气孔6的一侧,通过设置活塞5与出气孔6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3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5能够将伸缩筒2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3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6进入伸缩筒2,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3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3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3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3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
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活塞5与出气孔6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3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5能够将伸缩筒2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3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6进入伸缩筒2,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3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3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3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3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撞垫13,使减震弹簧3收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套筒11内壁的顶部与固定柱101相接触的时候,能够减轻两者之间的碰撞及磨损,不仅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而且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作为桥梁的基座,通过其顶部设有的连接件12与桥梁固定连接,及桥梁设置于该装置的顶部,并于连接件12固定连接,连接件12可为连接块、连接板灯结构。
综上所述,该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使用时通过设置活塞5与出气孔6的配合使用,使减震弹簧3在收缩的过程中,活塞5能够将伸缩筒2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出,在减震弹簧3回弹的时候,气体从出气孔6进入伸缩筒2,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减震弹簧3的收缩和回弹速度,以及分担减震弹簧3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减震弹簧3的使用程度,进而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3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撞垫13,使减震弹簧3收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套筒11内壁的顶部与固定柱11相接触的时候,能够减轻两者之间的碰撞及磨损,不仅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而且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不仅对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还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1),所述固定柱(101)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筒(2),所述固定柱(101)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4),所述活动环(4)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塞(5);
所述伸缩筒(2)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6),所述伸缩筒(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7),所述伸缩筒(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保护环(7)相适配的固定槽(8),所述保护环(7)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气室(9),所述储气室(9)的内部开设有排气孔(10);
所述活动环(4)远离减震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远离活动环(4)的一端固定来连接有连接件(12),所述套筒(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柱(101)于伸缩筒(2)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柱(101)设置于伸缩筒(2)的内部且其外表面与伸缩筒(2)的内表面完全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3)远离活动环(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为与伸缩筒(2)相适配的橡胶活塞(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6)开设于伸缩筒(2)靠近底座(1)的位置,且所述保护环(7)固定连接于伸缩筒(2)外表面开设的固定槽(8)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0)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与固定柱(101)相适配,且所述防撞垫(13)设置于套筒(11)的内部且靠近连接件(12)的一端,所述防撞垫(13)的材质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0)设置于伸缩筒(2)的外表面且远离出气孔(6)的一侧。
CN201921867973.X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Active CN210946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7973.XU CN210946473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7973.XU CN210946473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6473U true CN210946473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7973.XU Active CN210946473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6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3161B (zh) 一种建筑房屋用多维度抗震缓冲底座机构及其实施方法
CN210194423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震结构
CN206384733U (zh) 用于起重机司机室减震结构
CN110939059A (zh) 一种防震建筑桥梁
CN205329528U (zh) 一种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CN107858922B (zh) 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及实施方法
CN210946473U (zh)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缓冲的基座结构
CN214364204U (zh) 一种万向节外置式的抗拔铅芯隔震支座
CN207437670U (zh) 一种缓冲击汽车防震弹簧垫
CN203531170U (zh) 幕墙拉索阻尼限位器
CN211058057U (zh) 一种钢构施工用安装组件
CN108842722B (zh)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原理的桥墩减震抗冲防撞综合附属结构
CN204609034U (zh) 风摆式阻尼器
CN217518638U (zh) 一种随钻测量仪器用减震器
CN21004942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自恢复耗能减震装置
CN207003224U (zh) 一种桥梁使用的减震装置
CN214573608U (zh) 一种水利施工桥墩防护结构
CN213476601U (zh) 一种抗拉型弹塑性减震装置
CN2106000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111851277A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及抗震桥梁结构
CN210393430U (zh) 一种减震起重吊钩
CN214497160U (zh) 一种新型竖向隔震支座
CN207159790U (zh) 一种具有双向减震功能的纵向活动支座
CN207435886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112342898A (zh) 一种桥梁抗震防落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