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2134U -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2134U
CN210942134U CN201920951159.XU CN201920951159U CN210942134U CN 210942134 U CN210942134 U CN 210942134U CN 201920951159 U CN201920951159 U CN 201920951159U CN 210942134 U CN210942134 U CN 210942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ranslation
bollard
fixed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11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Runc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Runc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Runc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Runc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11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2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2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21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包括底座、栓柱、栓头、引导机构、若干加固机构和四个螺丝,加固机构包括支柱、平移组件、平移杆、竖杆、滑块、滑轨和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平板、插杆、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引导机构包括发电组件、灯壳和灯珠,发电组件包括转动单元、进风管和发电管,该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通过引导机构在白天进行风力发电,并储备电能,供夜间灯珠发光,便于人们快速找到该系船柱进行船舶停靠,不仅如此,将缆绳套在栓柱上后,通过加固机构将缆绳限制在封闭的空间内,防止缆绳脱离栓柱,保证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背景技术
系船柱是安装在码头上的、用于船舶系缆绳的设施。系船柱一般由金属材料制作,由于形状为柱状,因此得名。系船柱主要有固定式系船柱和浮式系船柱两种,为了满足船舶靠离码头、停泊、移泊和调头等的需要,在码头上通常会设置系船栓。
传统的系船柱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夜间船舶停靠岸时,由于环境昏暗,而现有的系船柱不具有发光、标识等功能,使得人们不易找到系船柱进行船舶停靠,不仅如此,现有的系船柱通常都是将缆绳套在栓柱上然后在进行船舶停靠的,虽然栓柱的顶端设有栓头防止缆绳从栓柱上脱离,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理想,缆绳松动情况下,仍有可能通过栓头从栓柱上脱离,进一步导致了现有的系船柱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包括底座、栓柱、栓头、引导机构、若干加固机构和四个螺丝,所述栓头通过栓柱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引导机构位于栓头的上方,所述加固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栓柱的外周,四个螺丝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角处;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支柱、平移组件、平移杆、竖杆、滑环、滑轨和加固组件,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支柱的顶端,所述平移组件与平移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平移杆的另一端与加固组件连接,所述滑环通过竖杆固定在平移杆的下方,所述滑轨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滑环套设在滑轨上,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平板、插杆、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设置在平移杆和栓头上,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在平板的下方,所述插杆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发电组件、灯壳和灯珠,所述灯珠固定在灯壳内,所述发电组件包括转动单元、进风管和发电管,所述进风管通过转动单元设置在栓头的上方,所述发电管固定在进风管的中心处的上方,所述灯壳固定在发电管的上方,所述发电管内从上而下依次设有处理器、蓄电池、发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进风管内设有转轴、驱动齿轮、两个风叶和两个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在进风管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套管内,两个风叶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处理器内设有定时系统,所述灯珠与定时系统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平移杆移动,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固定管、转动杆、丝杆和平移管,所述固定管固定在支柱的上方,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孔,所述丝杆和平移杆均穿过开孔,所述平移管设置在平台管内,所述平移管和丝杆分别与平移杆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管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丝杆的稳定转动,所述固定管内还设有转盘和若干平衡块,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丝杆上,所述平衡块周向均匀分布在转盘的外周,所述平衡块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转盘位于平衡块的U形开口内。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丝杆旋转时受到的阻力,所述平衡块的U形开口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滚珠,所述缺口与滚珠相匹配,所述滚珠的球心位于缺口内,所述滚珠抵靠在转盘上。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风管的转动,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杆、环形滑道和若干滑块,所述滑道固定在进风管的下方,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在栓头的上方,所述滑块周向均匀分布在支杆的顶端的外周,所述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道相匹配,所述滑道为燕尾槽。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插杆脱离平移杆,所述插杆上还设有凸板,所述凸板固定在插杆上,所述凸板位于平移杆和栓头之间。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提高从动齿轮的转速,所述驱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进风管的进风量,所述进风管的两端的形状为喇叭形。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进风管内进入杂物,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内均设有防护网。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风管的管口正对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受风板,所述受风板固定在进风管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通过引导机构在白天进行风力发电,并储备电能,供夜间灯珠发光,便于人们快速找到该系船柱进行船舶停靠,不仅如此,将缆绳套在栓柱上后,通过加固机构将缆绳限制在封闭的空间内,防止缆绳脱离栓柱,保证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的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的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栓柱,3.栓头,4.螺丝,5.支柱,6.平移杆,7.竖杆, 8.滑环,9.滑轨,10.平板,11.插杆,12.灯壳,13.灯珠,14.进风管,15.发电管,16.处理器,17.蓄电池,18.发电机,19.传动齿轮,20.转轴,21.驱动齿轮,22.风叶,23.套管,24.固定管,25.转动杆,26.丝杆,27.平移管,28. 转盘,29.平衡块,30.滚珠,31.支杆,32.滑道,33.滑块,34.凸板,35.防护网,36.受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包括底座 1、栓柱2、栓头3、引导机构、若干加固机构和四个螺丝4,所述栓头3通过栓柱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引导机构位于栓头3的上方,所述加固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栓柱2的外周,四个螺丝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四角处;
该船舶用系船柱中,通过四个螺丝4将底座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在使用该系船柱时,船舶上的缆绳套在栓柱2上,利用栓头3防止缆绳脱离栓柱2的同时,通过加固机构对缆绳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缆绳固定在栓头3和底座1 之间,避免缆绳脱离设备,使得设备使用更安全,若在夜间,设备自动通过引导机构进行发光,提示船舶人员设备的位置,便于人们快速找到该系船柱,而后将缆绳套在栓柱2上,便于船舶停靠,使得设备夜间使用更方便,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支柱5、平移组件、平移杆6、竖杆7、滑环8、滑轨9和加固组件,所述支柱5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支柱5的顶端,所述平移组件与平移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平移杆6的另一端与加固组件连接,所述滑环8通过竖杆7固定在平移杆6的下方,所述滑轨9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9的两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滑环8套设在滑轨9上,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平板10、插杆11、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设置在平移杆6和栓头3上,所述插杆11的顶端固定在平板10的下方,所述插杆11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将缆绳套在栓柱2上后,为了避免缆绳脱离设备,此时可通过加固机构对缆绳的位置进行限定,在使用加固机构时,通过操作支柱5上的平移组件,使得平移杆6沿着水平的方向向靠近栓头3的位置移动,利用平移杆6下方的竖杆7底端的滑块33,在固定位置的滑轨9上移动,保证了平移杆6移动的稳定性,当平移杆6上的第一通孔对准第二通孔后,停止操作平移组件,将平板 10下方的插杆11穿过栓头3上的第二通孔,使得平移杆6的位置固定在栓头 3的上方,此时栓柱2、滑轨9、竖杆7和平移杆6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避免栓柱2上的缆绳脱离设备,实现良好的缆绳固定功能。
如图4所示,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发电组件、灯壳12和灯珠13,所述灯珠13固定在灯壳12内,所述发电组件包括转动单元、进风管14和发电管15,所述进风管14通过转动单元设置在栓头3的上方,所述发电管15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中心处的上方,所述灯壳12固定在发电管15的上方,所述发电管15 内从上而下依次设有处理器16、蓄电池17、发电机18和传动齿轮19,所述传动齿轮19与发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进风管14内设有转轴20、驱动齿轮21、两个风叶22和两个套管23,所述套管23固定在进风管14内,所述转轴2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套管23内,两个风叶22分别固定在转轴20的两端,所述驱动齿轮21同轴固定在转轴20上,所述驱动齿轮21与传动齿轮 19啮合,所述处理器16内设有定时系统,所述灯珠13与定时系统电连接。
在引导机构中,通过发电组件进行风力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发电管 15内部的蓄电池17中,处理器16内部的定时系统可计算当前的时间,便于在夜间,定时系统控制灯珠13进行发光,方便人们在黑暗的环境中快速找到该系船柱的位置,便于将缆绳绑在栓柱2上后进行船舶停靠。在发电组件中,通过转动单元方便了进风管14的转动,使得进风管14的轴线方向与风向保持一直,便于空气经过通风管时,带动风叶22转动,使得转轴20在两个套管23的支撑作用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驱动齿轮21旋转,驱动齿轮21作用在从动齿轮上,使得从动齿轮转动,对发电机18进行做功,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储藏到蓄电池17内,供灯珠13进行夜间发电,引导人们找到该系船柱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固定管24、转动杆25、丝杆26和平移管 27,所述固定管24固定在支柱5的上方,所述固定管24的两端均设有开孔,所述丝杆26和平移杆6均穿过开孔,所述平移管27设置在平台管内,所述平移管27和丝杆26分别与平移杆6和转动杆25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管27的与丝杆26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26匹配的螺纹。
平移组件中,固定管24的位置固定,用户需要控制平移杆6移动时,可操作转动杆25转动,使得丝杆26旋转,丝杆26通过螺纹作用在固定管24内部的平移管27上,使得平移管27沿着丝杆26的轴线进行转动,平移管27与平移杆6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平移杆6的移动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丝杆26的稳定转动,所述固定管24内还设有转盘28 和若干平衡块29,所述转盘28同轴固定在丝杆26上,所述平衡块29周向均匀分布在转盘28的外周,所述平衡块29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转盘 28位于平衡块29的U形开口内。
在固定管24内,通过将转盘28设置在位置固定的U形的平衡块29的开口内,可防止转盘28左右滑动,由于转盘28固定在丝杆26上,从而避免了丝杆26的滑动。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丝杆26旋转时受到的阻力,所述平衡块29的U形开口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滚珠30,所述缺口与滚珠30相匹配,所述滚珠30的球心位于缺口内,所述滚珠30抵靠在转盘28上。用户通过转动杆25带动丝杆26旋转时,转盘28同步转动,带动平衡块29两侧内壁缺口内的滚珠30进行滚动,滚珠30减小了平衡块29与转盘28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转盘28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进而方便了丝杆26的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风管14的转动,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杆31、环形滑道32和若干滑块33,所述滑道32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下方,所述支杆31 的底端固定在栓头3的上方,所述滑块33周向均匀分布在支杆31的顶端的外周,所述滑块33与滑道3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3与滑道32相匹配,所述滑道32为燕尾槽。在转动单元中,支杆31的位置固定在栓头3上,在支杆31的顶端,滑块33的位置固定,滑块33与固定在进风管14下方的环形滑道 32可发生相对的滑动,由于滑块33通过支杆31固定在栓头3的上方,从而方便了滑道32和进风管14的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插杆11脱离平移杆6,所述插杆11上还设有凸板34,所述凸板34固定在插杆11上,所述凸板34位于平移杆6和栓头3之间。由于凸板34无法穿过第一通孔,因此通过增设凸板34,可避免插杆11脱离平移杆6。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提高从动齿轮的转速,所述驱动齿轮21的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驱动齿轮21与从动齿轮啮合,使得驱动齿轮21旋转时,驱动齿轮21外周的线速度与从动齿轮外周线速度相等,当驱动齿轮21的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时,从动齿轮的角速度大于驱动齿轮21的角速度,进而可提高从动齿轮的转速。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进风管14的进风量,所述进风管14的两端的形状为喇叭形。采用喇叭形的形状设计,增大了进风管14的两端的开口尺寸,方便更多的空气通过进风管14,提高通风量。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进风管14内进入杂物,所述进风管14的两端内均设有防护网35。利用防护网35避免外部的杂物随空气的流动进入进风管14内,损坏风叶22。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风管14的管口正对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受风板36,所述受风板36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上方。通过受风板36便于感受外部的风力,当受风板36与风力方向存在角度偏差时,风力作用在受风板 36上,使受风板36转动至与风力平行方向,进而带动进风管14转动,使进风管14的管口正对风力传播方向,提高发电效率。
该船舶用系船柱在使用时,将缆绳套在栓柱2上后,通过操作平移组件,使得平移杆6上的第一插孔正对栓头3上的第二插孔,插杆11穿过第二插孔,使得缆绳位于由栓头3、滑轨9、竖杆7和平移杆6组成的封闭空间内,避免缆绳脱离设备,保证了良好的固定效果,在白天,通过发电组件可进行风力发电,将电脑储备到蓄电池17中,在夜间蓄电池17对灯珠13供电,使得灯珠 13发光,引导人们找到系船柱,便于船舶停靠,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通过引导机构在白天进行风力发电,并储备电能,供夜间灯珠13发光,便于人们快速找到该系船柱进行船舶停靠,不仅如此,将缆绳套在栓柱2上后,通过加固机构将缆绳限制在封闭的空间内,防止缆绳脱离栓柱2,保证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栓柱(2)、栓头(3)、引导机构、若干加固机构和四个螺丝(4),所述栓头(3)通过栓柱(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引导机构位于栓头(3)的上方,所述加固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栓柱(2)的外周,四个螺丝(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四角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支柱(5)、平移组件、平移杆(6)、竖杆(7)、滑环(8)、滑轨(9)和加固组件,所述支柱(5)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支柱(5)的顶端,所述平移组件与平移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平移杆(6)的另一端与加固组件连接,所述滑环(8)通过竖杆(7)固定在平移杆(6)的下方,所述滑轨(9)的形状为U 形,所述滑轨(9)的两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滑环(8)套设在滑轨(9)上,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平板(10)、插杆(11)、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设置在平移杆(6)和栓头(3)上,所述插杆(11)的顶端固定在平板(10)的下方,所述插杆(11)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发电组件、灯壳(12)和灯珠(13),所述灯珠(13)固定在灯壳(12)内,所述发电组件包括转动单元、进风管(14)和发电管(15),所述进风管(14)通过转动单元设置在栓头(3)的上方,所述发电管(15)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中心处的上方,所述灯壳(12)固定在发电管(15)的上方,所述发电管(15)内从上而下依次设有处理器(16)、蓄电池(17)、发电机(18)和传动齿轮(19),所述传动齿轮(19)与发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进风管(14)内设有转轴(20)、驱动齿轮(21)、两个风叶(22)和两个套管(23),所述套管(23)固定在进风管(14)内,所述转轴(2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套管(23)内,两个风叶(22)分别固定在转轴(20)的两端,所述驱动齿轮(21)同轴固定在转轴(20)上,所述驱动齿轮(21)与传动齿轮(19)啮合,所述处理器(16)内设有定时系统,所述灯珠(13)与定时系统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固定管(24)、转动杆(25)、丝杆(26)和平移管(27),所述固定管(24)固定在支柱(5)的上方,所述固定管(24)的两端均设有开孔,所述丝杆(26)和平移杆(6)均穿过开孔,所述平移管(27)设置在平台管内,所述平移管(27)和丝杆(26)分别与平移杆(6)和转动杆(25)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管(27)的与丝杆(26)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26)匹配的螺纹。
3.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4)内还设有转盘(28)和若干平衡块(29),所述转盘(28)同轴固定在丝杆(26)上,所述平衡块(29)周向均匀分布在转盘(28)的外周,所述平衡块(29)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 形,所述转盘(28)位于平衡块(29)的U 形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29)的U 形开口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滚珠(30),所述缺口与滚珠(30)相匹配,所述滚珠(30)的球心位于缺口内,所述滚珠(30)抵靠在转盘(28)上。
5.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杆(31)、环形滑道(32)和若干滑块(33),所述滑道(32)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下方,所述支杆(31)的底端固定在栓头(3)的上方,所述滑块(33)周向均匀分布在支杆(31)的顶端的外周,所述滑块(33)与滑道(3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3)与滑道(32)相匹配,所述滑道(32)为燕尾槽。
6.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上还设有凸板(34),所述凸板(34)固定在插杆(11)上,所述凸板(34)位于平移杆(6)和栓头(3)之间。
7.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1)的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4)的两端的形状为喇叭形。
9.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4)的两端内均设有防护网(35)。
10.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受风板(36),所述受风板(36)固定在进风管(14)的上方。
CN201920951159.X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2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159.XU CN2109421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159.XU CN2109421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2134U true CN21094213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11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21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2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6996B (zh) 闭架便携式小型水下机器人
WO2015056722A1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103696899A (zh)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CN109340024A (zh) 超大型水力风力光伏发电站
KR20170047525A (ko) 카메라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를 구비한 선박용 스크류 이물질제거장치
CN111391977A (zh) 监控浮标
CN210942134U (zh)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WO1996012106A1 (en) Fluid power storage device
CN101338724A (zh) 摇摆式浪潮涌动——无耗能发电装置
CN111268043A (zh) 一种漂浮于海面的发电设备
CN110203346A (zh) 一种环保型海上船舶指示设备
CN107444593B (zh) 一种紧凑型高推动比水下机器人
CN110285378A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具有降温功能的led航标照明系统
CN108214477A (zh) 一种钢丝绳驱动的手爪机构
CN110395354A (zh)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固定效果好的船舶用系船柱
CA2905149A1 (en) Floating wind-powered structure
CN110242487B (zh) 一种航标灯发电设备
CN111174166A (zh) 一种便于利用自然资源的风光互补路灯
CN114810229B (zh) 一种烟气动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211578C (zh) 动势能发电机动力装置
JP2010264969A (ja) 水素も造る脱co2気泡省エネ空電動船
CN113864107A (zh) 一种海底潮汐能发电机组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KR101053454B1 (ko) 선박용 풍력발전기
CN210564882U (zh) 一种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CN207725580U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集成发电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