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6527U -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36527U CN210936527U CN201921825348.9U CN201921825348U CN210936527U CN 210936527 U CN210936527 U CN 210936527U CN 201921825348 U CN201921825348 U CN 201921825348U CN 210936527 U CN210936527 U CN 210936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ancing weight
- groove
- hole
- upper cover
- copper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包括卷筒、上盖以及配重块,所述卷筒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包括卷绕部、上面板以及底盘,所述上面板与所述卷绕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卷绕部的下端,所述上面板、卷绕部的外侧壁以及底盘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的上方,所述上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放线骨架上的铜丝匝数较少时,放线骨架仍能够稳定地立在地面上,有利于保证放线骨架能够顺利放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电线电缆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铜丝由于其柔软、导电性好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缆的广泛应用对作为电缆内导体的铜丝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制备电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烘箱对铜丝先进行烘干加工。具体的操作如下:工作人员先将多捆铜丝分别捆在多个卷筒上,卷筒的出线端位于卷筒的顶部,再将卷筒立在地面上并位于烘箱的进料端的下方,在放线过程中,卷筒的铜丝绕着卷筒的上端转动并从卷筒松脱出来,下一步将多个卷筒上的铜丝的一端穿过烘箱并连接在牵引装置上,由牵引装置拉动铜丝,使得卷筒不断放线,从而使得卷筒上的铜丝能够不断的穿过烘箱,从而实现对铜丝的烘干。
在上述技术中,卷筒一般由塑胶制成,以使得卷筒本身的重量较小。然而,在放线的过程中,随着卷筒上的铜丝匝数越来越少时,此时卷筒整体的重量较轻,铜丝被拉出时容易使得卷筒倒在地上,这容易影响该卷筒继续放线,对铜线的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当放线骨架上的铜丝匝数较少时,放线骨架仍能够稳定地立在地面上,有利于保证放线骨架能够顺利放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包括卷筒、上盖以及配重块,所述卷筒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包括卷绕部、上面板以及底盘,所述上面板与所述卷绕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卷绕部的下端,所述上面板、卷绕部的外侧壁以及底盘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的上方,所述上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铜丝捆安装到放线骨架时,工作人员先将上面板从卷筒上拆下来,然后再将铜丝捆套在卷筒上,下一步再将上面板安装到卷筒上,此时在上面板、底盘以及卷筒的作用下,铜丝捆稳定放置在放线骨架上,下一步再将配重块安装到上面板的上方,最后再将上盖安装到配重块的上方,放线骨架放线的过程中,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放线骨架的整体重量较大,即使是在放线骨架上的铜丝捆的匝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放线骨架仍能够稳定地立在地上,有利于保证放线骨架能够顺利放线。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上面板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插接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插接时,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与所述限位柱的侧壁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与限位柱配合设置实现配重块与上面板之间的安装,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杆,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杆与通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与通孔之间的插接设置实现上盖与配重块之间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为圆柱杆,所述通孔为圆孔,且所述安装杆可相对所述通孔转动;所述安装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凸块旋转卡接的倒L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倒L形槽配合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盖与配重块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倒L形槽包括供所述凸块插接的插接槽以及供所述凸块旋转卡接的卡接槽,所述插接槽呈竖直设置,所述插接槽的顶部与所述卡接槽相连通,且所述插接槽的顶部与所述卡接槽一端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插接槽的一端为可与所述凸块相抵接的抵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上盖安装到配重块的过程中,先使倒L形槽的插接槽与凸块相互对准并使得凸块进入插接槽,下一步,工作人员使得上盖往朝向配重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安装杆上的凸块从插接槽的底部进入卡接槽,此时工作人员再转动上盖,此时凸块与卡接槽相对移动直至凸块与抵接端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安装杆与上盖之间更加稳定地安装。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基本呈圆盘状,所述上盖为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所述通孔的圆盘,且所述上盖的直径与所述配重块的直径的比值范围在0.7-0.8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一方面有利于保证配重块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将配重块从放线骨架上拆下来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根塑料丝以及束丝块,若干根所述塑料丝的端部均固设于所述束丝块,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束丝块插接的凹槽,当所述束丝块与所述凹槽插接时,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束丝块的侧壁相互抵触;
所述塑料丝背离所述束丝块的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上盖的所述通孔与安装杆插接,且所述束丝块与所述凹槽插接时,所述塑料丝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配重块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抵触于所述束丝块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根塑料丝以及束丝块,束丝块与凹槽插接后,塑料条的自由端延伸至配重块外,在放线骨架的放线过程中,铜丝在脱离卷筒前直接与塑料丝接触,有利于方便铜丝快速脱离放线骨架,同时减小铜丝受到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放线骨架的整体重量较大,即使是在放线骨架上的铜丝捆的匝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放线骨架仍能够稳定地立在地上;
2、限位孔与限位柱配合设置实现配重块与上面板之间的安装,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配重块;
3、凸块与倒L形槽配合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盖与配重块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省略弹性组件后,放线骨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有弹性组件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束丝块、配重块、上面板以及卷绕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卷筒;11、卷绕部;12、上面板;121、限位孔;13、底盘;2、上盖;21、通孔;3、配重块;31、限位柱;32、安装杆;321、凸块;33、凹槽;4、倒L形槽;41、插接槽;42、卡接槽;51、塑料丝;52、束丝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参见图1和图2,包括卷筒1、上盖2以及配重块3,卷筒1呈竖直设置。卷筒1立在地面上时,卷筒1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基本呈工字型。卷筒1包括卷绕部11、上面板12以及底盘13。卷绕部11基本呈圆柱状,上面板12与卷绕部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上面板12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供卷绕部11上端插接的安装槽。当卷绕部11的上端与安装槽插接后,卷绕部11的上端部与安装槽的槽壁相互抵触,且安装槽的槽壁与卷绕部11的侧壁相互抵触,以实现上面板12与卷绕部11之间稳定安装。将安装槽的深度设为A1,上面板12厚度设为A2,安装槽的深度A1与上面板12厚度A2之间的比值范围在1/6-1/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的深度A1与上面板12厚度A2之间的比值优选为1/6,以保证上面板12的结构强度以及上面板12与卷绕部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底盘13固定于卷绕部11的下端。上面板12、卷绕部11的外侧壁以及底盘13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图中未示出)的空间。在放线骨架使用时,底盘13的下表面抵触于地面。
参见图3和图4,配重块3可拆卸安装于上面板12的上方。配重块3基本呈圆盘状,且配重块3的边沿部分设置有倒角。配重块3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1,限位柱31呈竖直设置,上面板12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与限位柱31插接配合的限位孔121,当限位孔121与限位柱31插接时,限位孔121的孔壁与限位柱31的侧壁相互抵触。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3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四个限位柱31,上面板12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四个限位孔121。工作人员将配重块3的限位柱31对准并插入上面板12的限位孔121中,从而实现配重块3可拆卸安装于上面板12的上方。
参见图4和图5,上盖2可拆卸安装于配重块3的上方。配重块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杆32,安装杆32呈竖直设置,上盖2的中心位置处对应设置有与安装杆32插接的通孔21。安装杆32为圆柱杆,通孔21对应设置为圆孔,且安装杆32可相对通孔21转动。
参见图4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盖2与配重块3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安装杆3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凸块321,在本实施例中,凸块32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块321沿安装杆32竖直方向上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孔21的孔壁对应开设有供凸块321旋转卡接的倒L形槽4,具体的,倒L形槽4包括供凸块321插接的插接槽41以及供凸块321旋转卡接的卡接槽42,插接槽41呈竖直设置。插接槽41的底部设有供凸块321插入的插入端,插接槽41的顶部与卡接槽42相连通,且插接槽41的顶部与卡接槽42一端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卡接槽42远离插接槽41的一端为可与凸块321相抵接的抵接端。在工作人员将上盖2安装到配重块3的过程中,先使插接槽41与凸块321相互对准并使得凸块321从插接槽41的插入端处进入插接槽41,此时工作人员使得上盖2往朝向配重块3的方向继续移动直至安装杆32上的凸块321从插接槽41的底部进入卡接槽42,此时工作人员再转动上盖2,此时凸块321与卡接槽42相对移动,当凸块321与抵接端相互抵接时,实现上盖2更加稳定地安装于配重块3上。
参见图4,在放线骨架放线的过程中,为了减小铜丝与上面板12之间发生磨损,配重块3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其中,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根塑料丝51以及束丝块52,该塑料丝51有树脂材料制得,且塑料丝51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弹性。若干根塑料丝51的端部均固设于束丝块52,塑料丝51背离束丝块52的一端为自由端。配重块3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束丝块52插接的凹槽33,当束丝块52与凹槽33插接时,凹槽33的槽壁与束丝块52的侧壁相互抵触,以使得凹槽33与束丝块5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当上盖2的通孔21与安装杆32插接,且束丝块52与凹槽33插接时,塑料丝51的自由端延伸至配重块3外,上盖2的下表面抵触于束丝块52的上表面。在放线骨架的放线过程中,铜丝在脱离卷筒1前直接与塑料丝51接触,由此实现方便铜丝快速脱离放线骨架,同时减小铜丝受到的磨损。
参见图2,为了保证配重块3的结构强度,将凹槽33的深度设为B1,配重块3的厚度设为B2,凹槽33的深度B1与配重块3的厚度B2之间的比值范围在0.4-0.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3的深度B1与配重块3的厚度B2之间的比值优选为0.45。上盖2为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1的圆盘,将上盖2的直径设为C1,配重块3的直径设为C2,上盖2的直径C1与配重块3的直径C2的比值范围在0.7-0.8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的直径C1与配重块3的直径C2的比值为0.8,这样设置一方面有利于保证配重块3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将配重块3从上面板12上拆下来的便利性。
具体工作过程:
需要将铜丝捆安装到放线骨架时,工作人员先将上面板12从卷筒1上拆下来,当放线骨架放线结束后,若工作人员需要将上面板12从卷绕部11拆下来时,工作人员先转动上盖2,在这个过程中,安装块上的凸块321与卡接槽42发生相对移动,且此时的凸块321沿朝向插接槽41的方向移动;当凸块321移动至卡接槽42与插接槽41之间连通处时,工作人员使得上盖2往远离配重块3的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凸块321进入插接槽41并沿朝向插接槽41的插入端方向移动直至凸块321脱离插接槽41,此时即可将上盖2从配重块3上拆下来。
下一步,工作人员使配重块3沿远离上面板12的方向移动直至配重块3的限位柱31脱离上面板12的限位孔121,此时即可将配重块3从上面板12上拆下来。
下一步,工作人员将上面板12往上移动,即可使得上面板12的凹槽33与卷绕部11的上端脱离,从而实现上面板12从卷绕部11上拆下来。
下一步,将铜丝捆套在卷筒1上,下一步再使上面板12的安装槽与卷绕部11的上端相插接,此时卷筒1上端部抵触于安装槽的槽底。此时在上面板12、底盘13以及卷筒1的作用下,铜丝捆稳定放置在放线骨架上。
下一步再将配重块3的限位柱31插入上面板12的限位孔121中,此时配重块3的下表面抵触于上面板12的上表面。
下一步,工作人员再将上盖2的通孔21与配重块3上的安装杆32相互对准,且此时安装杆32上的凸块321与倒L形槽4的插接槽41相互对准;下一步,工作人员将上盖2套在安装杆32上,在这个过程中,安装杆32上的凸块321插入插接槽41并沿朝向卡接槽42的方向移动。
下一步,当凸块321从插接槽41进入卡接槽42后,工作人员再转动上盖2,此时凸块321沿卡接槽42的抵接端移动直至凸块321的侧壁与卡接槽42的抵接端抵触。此时上盖2的下表面抵触于束丝块52的上表面,使得束丝块52更加稳定地安装于配重块3,同时在配重块3的作用下,放线骨架整体能够更加稳定地立在地面上。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包括卷筒(1)、上盖(2)以及配重块(3),所述卷筒(1)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1)包括卷绕部(11)、上面板(12)以及底盘(13),所述上面板(12)与所述卷绕部(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13)固定于所述卷绕部(11)的下端,所述上面板(12)、卷绕部(11)的外侧壁以及底盘(13)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12)的上方,所述上盖(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1),所述上面板(12)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31)插接配合的限位孔(121),所述限位孔(121)与所述限位柱(31)插接时,所述限位孔(121)的孔壁与所述限位柱(31)的侧壁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杆(32),所述上盖(2)对应设置有通孔(21),所述安装杆(32)与通孔(2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杆(32)为圆柱杆,所述通孔(21)为圆孔,且所述安装杆(32)可相对所述通孔(21)转动;所述安装杆(3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凸块(321),所述通孔(21)的孔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凸块(321)旋转卡接的倒L形槽(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倒L形槽(4)包括供所述凸块(321)插接的插接槽(41)以及供所述凸块(321)旋转卡接的卡接槽(42),所述插接槽(41)呈竖直设置,所述插接槽(41)的顶部与所述卡接槽(42)相连通,且所述插接槽(41)的顶部与所述卡接槽(42)一端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接槽(42)远离所述插接槽(41)的一端为可与所述凸块(321)相抵接的抵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基本呈圆盘状,所述上盖(2)为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所述通孔(21)的圆盘,且所述上盖(2)的直径与所述配重块(3)的直径的比值范围在0.7-0.8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根塑料丝(51)以及束丝块(52),若干根所述塑料丝(51)的端部均固设于所述束丝块(52),所述配重块(3)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束丝块(52)插接的凹槽(33),当所述束丝块(52)与所述凹槽(33)插接时,所述凹槽(33)的槽壁与所述束丝块(52)的侧壁相互抵触;
所述塑料丝(51)背离所述束丝块(52)的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上盖(2)的所述通孔(21)与安装杆(32)插接,且所述束丝块(52)与所述凹槽(33)插接时,所述塑料丝(51)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配重块(3)外,所述上盖(2)的下表面抵触于所述束丝块(52)的上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25348.9U CN210936527U (zh) | 2019-10-26 | 2019-10-26 |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25348.9U CN210936527U (zh) | 2019-10-26 | 2019-10-26 |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36527U true CN210936527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8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253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6527U (zh) | 2019-10-26 | 2019-10-26 |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36527U (zh) |
-
2019
- 2019-10-26 CN CN201921825348.9U patent/CN2109365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305742A1 (en) | Elevator | |
CN109217180B (zh) | 用于无人机架线系统的放线滑车 | |
DE102014100426B4 (de) | Wickeldorn | |
CN210936527U (zh) |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 |
KR101135639B1 (ko) | 케이블 행거의 자동설치장치 | |
CN206645658U (zh) | 一种小型线缆放线盘及放线架 | |
CN205429789U (zh) | 具有车挡功能的充电终端 | |
CN103649761A (zh) | 一种集中器或专变采集终端的工件托盘 | |
CN101264837A (zh) | 绑线整理器 | |
CN101866725A (zh) | 放线架 | |
CN213326019U (zh) |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 |
US5806780A (en) | Universal cable take-off system | |
CN208666759U (zh) | 一种电线电缆专用捆绑装置 | |
CN109733964B (zh) | 一种变电站便携式接地线收纳箱 | |
CN203656372U (zh) | 电力线缆支架 | |
CN215797660U (zh) | 绕线设备 | |
CN201655428U (zh) | 极细漆包线放线架 | |
CN219361762U (zh) | 一种卷线机电感治具 | |
CN101894633B (zh) | 极细漆包线放线架 | |
CN207834103U (zh) | 一种绕线模夹板 | |
CN216672411U (zh) | 一种用于敷设电缆的防脱机构及电缆牵引装置 | |
CN113824053B (zh) | 飞线安装方法 | |
CN218950637U (zh) | 一种电线放线装置 | |
CN214672002U (zh) | 一种多芯耐高温电线成缆绞制设备 | |
CN201689740U (zh) | 放线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