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1704U -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1704U
CN210931704U CN201920795414.6U CN201920795414U CN210931704U CN 210931704 U CN210931704 U CN 210931704U CN 201920795414 U CN201920795414 U CN 201920795414U CN 210931704 U CN210931704 U CN 21093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block
gri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54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玉芳
陈月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7954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1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定位底座、设置在定位底座上的腰型孔、用于穿刺针伸入的穿刺管套以及用于锁定穿刺管道的夹持组件,所述放置底座设置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设置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与两个导向块一一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穿刺管道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另一端垂直于定位底座背向定位底座延伸,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中有益效果为穿刺套管垂直于穿刺平面,穿刺针可沿穿刺套管的内壁插入患者背部的穿刺点。

Description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简称“腰穿”,是指用腰穿针从腰椎间隙刺入腰池,测定脑脊液压力,并收集脑脊液进行临床检测的一种技术操作。
在做腰椎穿刺手术时,病人保持侧卧位,背部穿刺平面一定要与床面垂直,很多病人体位保持不好,多数会在穿刺过程中从背部垂直床面变成了趴向床面,从而导致穿刺针穿刺的角度改变,而导致穿刺失败,此外,部分医师习惯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针芯,拇指顶住针屁股,左手扶持针尖,然后右手拇指用力将针刺入椎间隙,这种持针方法稳定性不足,往往不能够把握好合适的穿刺角度,因而会影响穿刺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该装置中的穿刺套管垂直于穿刺平面,穿刺针可沿穿刺套管的内壁插入患者背部的穿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患者背部的定位底座、设置在定位底座上用于人体背部的穿刺点露出的腰型孔、用于穿刺针伸入的穿刺套管以及用于锁定穿刺套管的夹持组件,所述定位底座背向人体的一面在对应腰型孔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垂直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面向定位底座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与两个导向块一一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穿刺套管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另一端垂直于定位底座背向定位底座延伸,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定位底座背向人体的一面上,且滑杆滑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互滑动的方向,所述滑杆面向夹持组件的一端呈分叉设置有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所述第一抵触块相对滑杆长度方向向第一夹持块倾斜,所述第二抵触块相对滑杆长度方向向第二夹持块倾斜,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下底面分别设置有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抵触块伸入到第一斜槽中,所述第二抵触块伸入到第二斜槽中,当驱动滑杆背向夹持组件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远离滑动,以解除穿刺套管的锁定状态,当驱动滑杆面向夹持组件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滑动,以锁定穿刺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滑轨和弹簧,所述滑轨设置在定位底座背向人体的一面上,所述滑轨背向定位底座的一面设置有滑移通槽,所述滑杆与滑移通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滑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滑轨上,所述弹簧保持滑杆面向夹持组件移动,以保持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夹持穿刺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远离夹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块面向第二夹持块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夹持块面向第一夹持块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若干个第一定位槽与若干个第二定位槽一一对应形成若干个用于夹持穿刺套管的夹持位,若干个所述夹持位均位于于腰型孔的通孔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绑定在人体背部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绑带和扣环,所述绑带一端连接在定位底座的侧壁上,所述扣环设置在定位底座背向绑带的一侧上,所述绑带另一端围绕人体躯干并穿过扣环,所述绑带背向人体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绑带穿过扣坏的一端还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绑带穿过扣环并折回,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粘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底座面向人体背部的一面设置有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刺套管,穿刺针沿穿刺套管的内壁移动,避免了部分医师在推针的过程中由于发力不稳,而导致穿刺角度改变;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对穿刺套管进行锁定,以保证穿刺套管垂直于穿刺平面,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再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可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若第一次穿刺失败后,可通过控制机构解除穿刺套管的锁定状态,再将穿刺套管移动至下一个穿刺点,再重新对其锁定,进行新的一次穿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底座上的导向块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夹持块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夹持穿刺套管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位底座;10、腰型孔;11、导向块;2、穿刺套管;3、夹持组件;31、第一夹持块;310、第一斜槽;3100、第一定位槽;32、第二夹持块;320、第二斜槽;3200、第二定位槽;3132、夹持位;30、导向槽;4、控制机构;41、滑杆;42、第一抵触块;43、第二抵触块;44、滑轨;45、弹簧;40、滑移通槽;5、把手;6、固定装置;61、绑带;62、扣环;63、魔术贴毛面;64、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患者背部的定位底座1、设置在定位底座1上用于人体背部的穿刺点露出的腰型孔10、用于穿刺针伸入的穿刺套管2以及用于锁定穿刺套管2的夹持组件3,所述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在对应腰型孔10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垂直腰型孔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所述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面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槽30,两个导向槽30与两个导向块11一一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穿刺套管2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之间,另一端垂直于定位底座1背向定位底座1延伸,所述定位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的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滑杆41,所述滑杆41滑动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且滑杆41滑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相互滑动的方向,所述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的一端呈分叉设置有第一抵触块42和第二抵触块43,所述第一抵触块42相对滑杆41长度方向向第一夹持块31倾斜,所述第二抵触块43相对滑杆41长度方向向第二夹持块32倾斜,所述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的下底面分别设置有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斜槽310和第二斜槽320,所述第一抵触块42伸入到第一斜槽310中,所述第二抵触块43伸入到第二斜槽320中,当驱动滑杆41背向夹持组件3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远离滑动,以解除穿刺套管2的锁定状态,当驱动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靠近滑动,以锁定穿刺套管2。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对称设置在腰型孔10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导向槽30和导向块11,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可各沿一个导向块11在一个方向上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滑杆41在定位底座1上滑动,滑杆41滑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相互滑动的方向,腰型孔10的中心落入滑杆41滑动的滑移线上,位于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一端的第一抵触块42和第二抵触块43以滑杆41的轴心对称设置,且分别向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倾斜,并伸入第一斜槽310和第二斜槽320中,第一斜槽310与第二斜槽320与外界相通,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抵触块42伸入至第一斜槽310,且从第一夹持块31背向滑轨44的一面伸出,第二抵触块43伸入至第二斜槽320,且从第二夹持块32背向滑轨44的一面伸出,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共同夹持穿刺套管2,以锁定穿刺套管2,当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手术时,患者采用侧卧位,尽可能屈髋屈膝使椎间隙打开,并保持背部穿刺平面与床面垂直,将定位底座1与患者穿刺平面平行,在保证穿刺套管2与穿刺平面垂直的状态下,再将定位底座1贴合患者背部皮肤,患者背部穿刺部位从定位底座1的腰型孔10中露出,可采用具有粘性的胶带,将定位底座1固定在人体背部皮肤上,再确定穿刺管套是否对准待穿刺点,若未对准,需要调节穿刺管套的位置时,通过背向夹持组件3方向移动滑杆41,第一抵触块42与第一斜槽310靠近滑杆41一侧的内壁抵触,同时,第二抵触块43与第二斜槽320靠近滑杆41一侧的内壁抵触,带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各沿一个导向块11相互远离移动,以解除穿刺套管2的锁定状态,再移动穿刺套管2,使得穿刺点落入穿刺套管2的轴心上,再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滑杆41,第一抵触块42与第一写出斜槽远离滑杆41一侧的内壁抵触,同时,第二抵触块43与第二斜槽320远离滑杆41一侧的内壁抵触,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各沿一个导向块11相互靠近移动,夹持穿刺套管2的外壁,使得穿刺套管2处于锁定状态,最后,医师握住穿刺针的针柄,将针头伸入穿刺套管2中,慢慢推针直至插入穿刺点,穿刺套管2的内壁管径略大于穿刺针的针头的外径,以提高医师推针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刺套管2,穿刺针沿穿刺套管2的内壁移动,避免了部分医师在推针的过程中由于发力不稳,而导致穿刺角度改变;通过设置夹持组件3对穿刺套管2进行锁定,以保证穿刺套管2垂直于穿刺平面,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再通过设置控制机构4,可驱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若第一次穿刺失败后,可通过控制机构4解除穿刺套管2的锁定状态,再将穿刺套管2移动至下一个穿刺点,再重新对其锁定,进行新的一次穿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机构4还包括滑轨44和弹簧45,所述滑轨44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所述滑轨44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滑移通槽40,所述滑杆41与滑移通槽40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5一端连接在滑杆41上,另一端连接在滑轨44上,所述弹簧45保持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以保持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夹持穿刺套管2。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滑轨44,使得滑杆41能沿滑移通槽40直线移动;通过设置弹簧45使得滑杆41在不收外力的状态下,保持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以保持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夹持穿刺套管2,穿刺套管2处于锁定状态,避免了在使用时,滑杆41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下背向夹持组件3滑动,而意外解除了穿刺套管2的锁定状态,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通过设置把手5,增大了与手部的接触面积,方便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杆41远离夹持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把手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手握滑杆41相比,把手5与手部的接触面积更大,方便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块31面向第二夹持块32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槽3100,所述第二夹持块32面向第一夹持块3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3200,若干个第一定位槽3100与若干个第二定位槽3200一一对应形成若干个用于夹持穿刺套管2的夹持位3132,若干个所述夹持位3132均位于于腰型孔10的通孔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3100沿第一夹持块31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二定位槽3200沿第二夹持块32的宽度方向排列,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槽3100和第二定位槽3200,增大了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与穿刺套管2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对穿刺套管2的夹持效果,当需要更换穿刺套管2位置时,重新调整穿刺套管2到下一个夹持位3132即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绑定在人体背部的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绑带61和扣环62,所述绑带61一端连接在定位底座1的侧壁上,所述扣环62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绑带61的一侧上,所述绑带61另一端围绕人体躯干并穿过扣环62,所述绑带6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63,所述绑带61穿过扣坏的一端还设置有魔术贴勾面64,所述绑带61穿过扣环62并折回,魔术贴勾面64与魔术贴毛面63粘贴。
本实施例中绑带61一端连接在定位底座1上,另一端围绕人体躯干并穿过定位底座1上的扣环62后折回,通过魔术贴勾面64与魔术贴毛面63粘贴,可使得定位底座1被绑在人体躯干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绑带61可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实用性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底座1面向人体背部的一面设置有硅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质地柔软,提升了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患者背部的定位底座(1)、设置在定位底座(1)上用于人体背部的穿刺点露出的腰型孔(10)、用于穿刺针伸入的穿刺套管(2)以及用于锁定穿刺套管(2)的夹持组件(3),所述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在对应腰型孔(10)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垂直腰型孔(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所述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面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槽(30),两个导向槽(30)与两个导向块(11)一一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穿刺套管(2)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之间,另一端垂直于定位底座(1)背向定位底座(1)延伸,所述定位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的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滑杆(41),所述滑杆(41)滑动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且滑杆(41)滑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相互滑动的方向,所述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的一端呈分叉设置有第一抵触块(42)和第二抵触块(43),所述第一抵触块(42)相对滑杆(41)长度方向向第一夹持块(31)倾斜,所述第二抵触块(43)相对滑杆(41)长度方向向第二夹持块(32)倾斜,所述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的下底面分别设置有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斜槽(310)和第二斜槽(320),所述第一抵触块(42)伸入到第一斜槽(310)中,所述第二抵触块(43)伸入到第二斜槽(320)中,当驱动滑杆(41)背向夹持组件(3)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远离滑动,以解除穿刺套管(2)的锁定状态,当驱动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时,带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相互靠近滑动,以锁定穿刺套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还包括滑轨(44)和弹簧(45),所述滑轨(44)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所述滑轨(44)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滑移通槽(40),所述滑杆(41)与滑移通槽(40)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5)一端连接在滑杆(41)上,另一端连接在滑轨(44)上,所述弹簧(45)保持滑杆(41)面向夹持组件(3)移动,以保持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夹持穿刺套管(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1)远离夹持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把手(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31)面向第二夹持块(32)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槽(3100),所述第二夹持块(32)面向第一夹持块(3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3200),若干个第一定位槽(3100)与若干个第二定位槽(3200)一一对应形成若干个用于夹持穿刺套管(2)的夹持位(3132),若干个所述夹持位(3132)均位于腰型孔(10)的通孔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绑定在人体背部的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绑带(61)和扣环(62),所述绑带(61)一端连接在定位底座(1)的侧壁上,所述扣环(62)设置在定位底座(1)背向绑带(61)的一侧上,所述绑带(61)另一端围绕人体躯干并穿过扣环(62),所述绑带(6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63),所述绑带(61)穿过扣坏的一端还设置有魔术贴勾面(64),所述绑带(61)穿过扣环(62)并折回,魔术贴勾面(64)与魔术贴毛面(63)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面向人体背部的一面设置有硅胶垫。
CN201920795414.6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Active CN21093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414.6U CN21093170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414.6U CN21093170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1704U true CN21093170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6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5414.6U Active CN21093170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17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995A (zh) * 2021-09-24 2021-12-3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一种硬膜外导管固定装置
CN114392461A (zh) * 2021-12-29 2022-04-2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一种硬膜外导管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995A (zh) * 2021-09-24 2021-12-3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一种硬膜外导管固定装置
CN114392461A (zh) * 2021-12-29 2022-04-2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一种硬膜外导管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7123B2 (en) Inserter
CN210931704U (zh)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US4586490A (en) Needle inserting instrument means for interstitial radiotherapy
US6695860B1 (en) Transcutaneous sensor insertion device
CA2279984A1 (en) Suture sleeve with circumferential lead locking device
KR20110083598A (ko) 삽입기
DE602005003068D1 (de) Einführvorrichtung für Emboliespirale mit Bandlösesystem
CN106913365A (zh) 一种头皮夹输出装置
JPS59141946A (ja) 医療用の頭部牽引装置
US2020014685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fely positioning a coronary stent in the coronary arteries
CN105769300A (zh) 颈椎穿刺定位导引器及该定位导引器的使用方法
CN210494359U (zh) 一种宫内膜片放置装置
CN218606769U (zh) 末端夹具和穿刺装置
AU2016291069A1 (en) Surgical suture apparatus, coupling unit, and method to provide a surgical suture apparatus
CN215228217U (zh) 一种夹持定位装置及置针装置
CN210472239U (zh)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CN211511931U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架
CN210144695U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持针器
CN208031257U (zh) 锯齿形夹取的髓核钳
CN210844876U (zh) 一种胃肠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
CN214761285U (zh) 一种新型急救护理用止血钳
CN214549589U (zh) 一种射频消融固定装置
CN109602535A (zh) 一种宫内膜片放置装置及其放置方法
CN216318361U (zh) 一种眼袋手术用精准测量定位祛除多余脂肪的装置
CN218899860U (zh) 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