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2239U -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2239U
CN210472239U CN201920848294.1U CN201920848294U CN210472239U CN 210472239 U CN210472239 U CN 210472239U CN 201920848294 U CN201920848294 U CN 201920848294U CN 210472239 U CN210472239 U CN 210472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uncture
sliding
h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8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月苗
范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848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2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2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2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放置于人体穿刺平面上的定位底座和用于将定位底座绑定在人体穿刺平面的固定装置,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穿刺点漏出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底座背向人体的一面上铰接有调节板,所述定位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板,以保持调节板远离定位底座的一端相对定位底座背向定位孔倾斜的两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板背向定位底座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夹持有用于穿刺针穿过的套管,该套管的轴心穿过定位孔落入穿刺平面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定位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滑块以及锁定杆,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套管辅助穿刺针穿刺,以及通过调节组件来改变穿刺角度。

Description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胸骨穿刺是一种用于血液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诊断方法。在利用胸骨穿刺针进行穿刺时,手持穿刺针,将针头斜面朝下,与胸骨呈45°-60°,于胸骨柄、胸骨体交界处正中进针,刺入到骨膜后再进针2-3mm,或直到有明显的穿透骨质的感觉(落空杆),此时即为穿刺成功。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容易因为手抖,导致穿刺针向目标穿刺位置旁边滑动,需要改变角度再次进行穿刺,而多次穿刺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以及病人身体上的损失,甚至引起气胸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该装置中设置套管辅助穿刺针穿刺,以及通过调节组件来改变穿刺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包括放置于人体穿刺平面上的定位底座和用于将定位底座绑定在人体穿刺平面的固定装置,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穿刺点露出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底座背向人体的一面上铰接有调节板,所述定位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板,以保持调节板远离定位底座的一端相对定位底座背向定位孔倾斜的两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板背向定位底座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夹持有用于穿刺针穿过的套管,该套管的轴心穿过定位孔落入穿刺平面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定位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滑块以及锁定杆,所述定位底座面向调节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定位孔一侧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在滑块上,另一端铰接在调节板上,所述滑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定位底座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所述滑块背向定位底座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通的通孔,所述锁定杆一端穿过通孔进入限位槽,另一端伸出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在通孔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锁定杆上,当滑块移动至通孔与限位槽相通时,第一弹簧伸长,锁定杆移动至限位槽内,所述锁定杆伸出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把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滑块同步移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上还设置保持两个夹持块夹持套管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弹簧,两个安装板设置在调节板面向定位孔的一面上,分别对称位于套管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夹持块上,两个第二弹簧用于保持两个夹持块夹持套管,两个所述夹持块滑动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滑移槽,两个所述夹持块面向滑移槽的一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滑移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伸出滑移槽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板背向夹持块一面抵触的限位板,当两个滑动杆沿滑移槽背向套管移动时,两个夹持块解除对套管的锁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夹持块靠近套管的一面各设置有用于与套管外壁抵触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定位底座的两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使得穿刺针可沿着穿刺套管的内壁缓缓刺入皮肤,提高了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针头向目标穿刺位置旁边滑动而导致穿刺失败;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使得套管与穿刺平面的角度可调,可在不同的角度下进行穿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或是一次穿刺失败后,通过调节组件再重新调节角度,可对同一个穿刺点进行又一次的穿刺,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定位底座进行剖视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定位底座和滑块进行剖视的侧视图;
图3为定位底座与滑块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定位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调节板设置有夹持块的一面的视图;
图6为调节板的剖视图;
图7为调节板垂直于水平面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定位底座;10、定位孔;11、调节板;110、滑移槽;12、滑槽;121、限位槽;2、固定带;3、调节组件;31、支撑杆;32、滑块;320、通孔;33、锁定杆;34、第一弹簧;35、把持部;36、连接杆;4、夹持块;40、定位槽;41、安装板;42、第二弹簧;43、滑动杆;44、限位板;5、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包括放置于人体穿刺平面上的定位底座1和用于将定位底座1绑定在人体穿刺平面的固定装置,所述定位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穿刺点露出的定位孔10,所述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定位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板11,以保持调节板11远离定位底座1的一端相对定位底座1背向定位孔10倾斜的两个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板11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4,两个所述夹持块4之间夹持有用于穿刺针穿过的套管5,该套管5的轴心穿过定位孔10落入穿刺平面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3分别位于定位底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滑块32以及锁定杆33,所述定位底座1面向调节板11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定位孔10一侧延伸的滑槽12,所述滑块32与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1一端铰接在滑块32上,另一端铰接在调节板11上,所述滑槽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定位底座1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121,所述滑块32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21相通的通孔320,所述锁定杆33一端穿过通孔320进入限位槽121,另一端伸出通孔320。
本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两个夹持块4之间已夹持有套管5,套管5的内径略大于穿刺针针头的外径,滑块32的通孔320内的锁定杆33远离定位底座1的一端伸入到限位槽121中,调节板11被锁定,套管5与穿刺平面的角度位于45°-60°的范围内,该范围的角度适合进行穿刺,在进行穿刺前,患者保持仰卧位,颈后及肩部垫高,使其头部向后仰,暴露胸前部(脱掉套头衣服),将定位底座1放置于胸骨处的穿刺平面上,穿刺部位从定位孔10露出,所述固定装置可选为胶带,通过胶带将定位底座1固定在人体上,再将穿刺针的针头沿着套管5的内壁,穿过定位孔10,缓缓刺入皮肤,若穿刺成功,则进行后续的抽样工作,若失败,则逐步取出分别位于两个滑块32的两个锁定杆33,沿滑槽12同步移动两个滑块32,滑块32的移动带动调节板11的转动,使得套管5与穿刺平面的角度改变,当调节到合适的角度时,再将两个锁定杆33分别伸入两个滑块32的通孔320和通孔320下方的限位槽121中,再重复上述的穿刺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5,使得穿刺针可沿着穿刺套管5的内壁缓缓刺入皮肤,提高了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针头向目标穿刺位置旁边滑动而导致穿刺失败;通过设置调节组件3,使得套管5与穿刺平面的角度可调,可在不同的角度下进行穿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或是一次穿刺失败后,通过调节组件3再重新调节角度,可对同一个穿刺点进行又一次的穿刺,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一端连接在通孔320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锁定杆33上,当滑块32移动至通孔320与限位槽121相通时,第一弹簧34伸长,锁定杆33移动至限位槽121内,所述锁定杆33伸出通孔320的一端设置有把持部35。
本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34的弹力使得锁定杆33伸入至限位槽121中,当需要解除调节板11的锁定状态时,通过手握把持部35,再背向定位底座1移动锁定杆33,使得锁定杆33伸出限位槽121,第一弹簧34压缩,在保持锁定杆33伸出限位槽121的情况下,再移动滑块32,直到通孔320与下一个限位槽121相通,调节板11已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再松开把持部35,第一弹簧34伸长,锁定杆33伸入到限位槽121内,通过上述技术方式,利用第一弹簧34的弹力可自动嵌入至限位槽121中,方便操作,也避免了锁定杆33容易遗失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块3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滑块32同步移动的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块32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锁定杆33脱离限位槽121的同时,通过设置连接杆36,使得推动其中一个滑块32即可带动另一个滑块32滑动,减少了操作需要的精确度,方便使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板11上还设置保持两个夹持块4夹持套管5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41和两个第二弹簧42,两个安装板41设置在调节板11面向定位孔10的一面上,分别对称位于套管5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安装板41上,另一端连接在夹持块4上,两个第二弹簧42用于保持两个夹持块4夹持套管5,两个所述夹持块4滑动设置在调节板11上,所述调节板11上设置有两个滑移槽110,两个所述夹持块4面向滑移槽110的一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杆43,所述滑动杆43与滑移槽1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3伸出滑移槽110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板11背向夹持块4一面抵触的限位板44,当两个滑动杆43沿滑移槽110背向套管5移动时,两个夹持块4解除对套管5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4使得两个夹持块4在沿滑移槽110滑动时,夹持块4不会脱离调节板11,在初始状态下,套管5被两个夹持块4夹持而处于锁定状态,当需要更换套管5时,则可将滑动杆43沿滑移槽110背向该套管5移动,夹持块4移动,即可取下套管5,再换上新的套管5,再将滑动杆43靠近新的套管5移动,新的套管5重新被锁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更换不同内壁的套管5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穿刺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夹持块4靠近套管5的一面各设置有用于与套管5外壁抵触的定位槽4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40增加了与套管5外壁的接触面积,在第二弹簧42的弹力的作用下,提高了两个夹持块4对套管5的夹持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带2,两个所述固定带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定位底座1的两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带2围绕身体躯干,再将两个固定带2互相打结,即可将定位底座1固定在人体上,结构简答,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人体穿刺平面上的定位底座(1)和用于将定位底座(1)绑定在人体穿刺平面的固定装置,所述定位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穿刺点露出的定位孔(10),所述定位底座(1)背向人体的一面上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定位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板(11),以保持调节板(11)远离定位底座(1)的一端相对定位底座(1)背向定位孔(10)倾斜的两个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板(11)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4),两个所述夹持块(4)之间夹持有用于穿刺针穿过的套管(5),该套管(5)的轴心穿过定位孔(10)落入穿刺平面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3)分别位于定位底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滑块(32)以及锁定杆(33),所述定位底座(1)面向调节板(11)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定位孔(10)一侧延伸的滑槽(12),所述滑块(32)与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1)一端铰接在滑块(32)上,另一端铰接在调节板(11)上,所述滑槽(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定位底座(1)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121),所述滑块(32)背向定位底座(1)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21)相通的通孔(320),所述锁定杆(33)一端穿过通孔(320)进入限位槽(121),另一端伸出通孔(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一端连接在通孔(320)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锁定杆(33)上,当滑块(32)移动至通孔(320)与限位槽(121)相通时,第一弹簧(34)伸长,锁定杆(33)移动至限位槽(121)内,所述锁定杆(33)伸出通孔(320)的一端设置有把持部(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3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滑块(32)同步移动的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块(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1)上还设置保持两个夹持块(4)夹持套管(5)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41)和两个第二弹簧(42),两个安装板(41)设置在调节板(11)面向定位孔(10)的一面上,分别对称位于套管(5)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安装板(41)上,另一端连接在夹持块(4)上,两个第二弹簧(42)用于保持两个夹持块(4)夹持套管(5),两个所述夹持块(4)滑动设置在调节板(11)上,所述调节板(11)上设置有两个滑移槽(110),两个所述夹持块(4)面向滑移槽(110)的一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杆(43),所述滑动杆(43)与滑移槽(1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3)伸出滑移槽(110)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板(11)背向夹持块(4)一面抵触的限位板(44),当两个滑动杆(43)沿滑移槽(110)背向套管(5)移动时,两个夹持块(4)解除对套管(5)的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夹持块(4)靠近套管(5)的一面各设置有用于与套管(5)外壁抵触的定位槽(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定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带(2),两个所述固定带(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定位底座(1)的两侧上。
CN201920848294.1U 2019-06-05 2019-06-05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Active CN210472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294.1U CN210472239U (zh) 2019-06-05 2019-06-05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294.1U CN210472239U (zh) 2019-06-05 2019-06-05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2239U true CN210472239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8294.1U Active CN210472239U (zh) 2019-06-05 2019-06-05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2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006A (zh) * 2020-05-20 2020-08-14 杨炳强 麻醉注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006A (zh) * 2020-05-20 2020-08-14 杨炳强 麻醉注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3720A (en) Surgical drill guide and retractor
DE60310561T2 (de) Minimalinvasive expandierende Beabstandungsvorrichtung
DE3724816A1 (de) Kugellagerverbindung
DE2203787B2 (de) Fixator fiir'Diaphysenbruch
CN210472239U (zh) 胸骨定位穿刺装置
CN108498231B (zh)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DE3940064A1 (de) Instrumenten-set fuer eingriffe am uterus
CN205031329U (zh) 一种骨科复位钳
CN210931704U (zh) 一种腰穿进针侧向垂直定位装置
CN107736925A (zh) 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
CN116531151A (zh) 一种寰枢侧块关节撑开复位装置
CN216797856U (zh) 一种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固定器
CN210962255U (zh) 一种单臂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
CN108744117B (zh) 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的造影设备
CN208551991U (zh) 套筒及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
CN111184567A (zh) 一种髌骨复位及克氏针导向固定装置
CN107157560B (zh) 一种胸外科肋骨骨折正位固定装置
CN215914953U (zh) 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定位器
CN2933302Y (zh) 张力可调式皮蒂夹
CN215306957U (zh) 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椎板拉钩
CN210583261U (zh) 一种输液穿刺固定装置
CN214129317U (zh) 一种脊柱手术置钉导向装置
CN210056204U (zh) 椎弓根螺钉调位器
CN208551990U (zh) 弧形撑开或加压的连接器
CN213098406U (zh) 一种手足外科手术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