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9008U -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9008U
CN210929008U CN201922038853.5U CN201922038853U CN210929008U CN 210929008 U CN210929008 U CN 210929008U CN 201922038853 U CN201922038853 U CN 201922038853U CN 210929008 U CN210929008 U CN 210929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irrigation pipe
guide
plowshar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88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宝磊
尹德成
邓兰香
李显日
王广华
王语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388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9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9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9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包括:支架,与车体连接;犁头,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方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用于在地表上犁出容纳坑;卷轮,位于所述犁头上方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用于储放滴灌管;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犁头后方,所述滴灌管的自由端横向进入所述导向机构内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导出与地表固定,所述滴灌管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埋设于容纳坑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可节约用水,促进作物生长,减少作物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政府节约用水的号召,对于农作物的浇灌正由传统的浇灌慢慢转变为新形势的滴灌,目前,滴灌是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浇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滴灌通常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之上,水肥集中在地表,导致作物根系浅,容易早衰;也会导致作物根部病害及土传病害传播;还容易导致设施农业空气湿度过大,影响作物生长、病害易发生等问题,且滴灌管置于地表,不利于农事操作,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更容易造成滴灌管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能够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可节约用水,促进作物生长,减少作物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包括:
支架,与车体连接;
犁头,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方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用于在地表上犁出容纳坑;
卷轮,位于所述犁头上方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用于储放滴灌管;
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犁头后方,所述滴灌管的自由端横向进入所述导向机构内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导出与地表固定,所述滴灌管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埋设于容纳坑内。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上下贯通的导套,所述导套内横向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在所述导套内位于所述滑轮下方靠近所述犁头位置转动连接有锥形的导向轮,所述滑轮的轴线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滴灌管经所述导向轮转向,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套下方的可将导向轮转向后的滴灌管进一步转向成竖立状态的导向块。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导向块包括与导套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犁头一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内竖向连接有第一转轮以及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靠近所述导向轮,所述第二转轮靠近所述出口,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设置有可通过所述滴灌管的间隙,所述滴灌管的自由端经过导向轮转向后穿过所述间隙从所述出口穿出。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犁头上设有与支架连接的调节杆,所述犁头固定于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所述支架上连接有锁紧套,所述调节杆固定于所述锁紧套内,所述调节杆可调节犁头与地表之间的高度。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纵向支撑柱,所述纵向支撑柱位于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柱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犁头或者导向轮。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张紧轮支架,所述张紧轮支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活动连接的支板,所述支撑架与支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张紧弹簧,所支板上转动连接有两张紧轮,所述两张紧轮位于所述卷轮上方,所述滴灌管搭设在其中一张紧轮上且滴灌管的自由端从所述两张紧轮之间穿过经所述导向机构与地表固定。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支架,包括:
连接部,与车体连接;
横向支撑部,与所述地表平行设置,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卷轮支架,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上方,所述卷轮与所述卷轮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连接部包括与车体的悬挂部分连接的两个连接柱以及与车体牵引部分铰接的连接板。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横向支撑部包括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的加强柱,所述连接柱及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加强柱连接。
优选的,上述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所述卷轮支架包括与加强柱连接的纵向支撑柱以及连接与纵向支撑柱顶端的横向支架,所述卷轮与横向支架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车体在地表移动,犁头可在地表上犁出容纳滴灌管的容纳坑,而滴灌管的自由端与地表固定,此时,在卷轮的转动下,滴灌管通过导向机构由横向状态转向为竖向状态埋设在容纳坑内,滴灌管置于地表之下,作物位于滴灌管上方的土壤中,在进行滴灌时,竖向设置的滴灌管不会被容纳坑内的土壤压实,而是将容纳坑内的土壤撑起,在土壤中形成长长的空腔洞,在下次滴灌时不会使滴灌管被压实而影响滴灌管的出水,同时,水肥集中在地表下,可直接对作物根系补充水分,同时营养作物根系,可防止作物早衰、作物根部病害及土传病害传播,同时还能防止设施农业空气湿度过大,利于作物生长,滴灌管置于地表下,有利于农事操作,延长滴灌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滴灌管穿过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向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7,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包括:
支架1,与车体连接,车体采用具有悬挂部分的可行走的农机,一般采用拖拉机,通过悬挂部分的升降可使支架1升降,利于滴灌管6铺设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随着车体1任意移动以及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滴灌管6的铺设作业;
犁头2,犁头2的大小可根据犁地的深浅自由选择,犁头2设置于支架1的下方与支架1可拆卸连接,用于在地表上犁出容纳坑;
卷轮3,位于犁头2上方与支架1转动连接,用于储放滴灌管6;
犁头2的数量与卷轮3的数量相匹配,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组数;
导向机构4,连接于犁头2后方,滴灌管6的自由端横向进入导向机构4内经导向机构4导向后竖向导出与地表固定,滴灌管6经导向机构4导向后竖向埋设于容纳坑内;
通过车体在地表的移动,犁头2可在地表上犁出容纳滴灌管6的容纳坑,而滴灌管的自由端与地表固定,此时在卷轮3的转动下,滴灌管6通过导向机构4可直接埋设在容纳坑内,滴灌管6置于地表之下,作物位于滴灌管6上方的土壤中,在进行滴灌时,竖向设置的滴灌管6不会被容纳坑内的土壤压实,而是将容纳坑内的土壤撑起,在土壤中形成长长的空腔洞,在下次滴灌时不会使滴灌管6被压实而影响滴灌管6的出水,同时水肥集中在地表下,可直接对作物根系补充水分,同时营养作物根系,可防止作物早衰、作物根部病害及土传病害传播,同时还能防止设施农业空气湿度过大,利于作物生长,滴灌管6置于地表下,有利于农事操作,延长滴灌管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导向机构4包括上下贯通的导套41,滴灌管6的自由端从导套41的上方穿入从导套41的下方穿出,导套41内横向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42,滴灌管6位于导套41与滑轮42之间的间隙内,滑轮42与导套41转动连接,7在此实施例中,滑轮42包括42a、42b,在导套41内位于滑轮42b下方靠近犁头2位置转动连接有锥形的导向轮43,滴灌管6导入到导套41与导向轮43之间间隙中,滑轮42的轴线与导向轮43的轴线平行设置,滴灌管6经导向轮43转向成似竖立状态,还包括连接于导套41下方的可将导向轮43转向后的滴灌管6进一步转向成竖立状态的导向块44。
导向块44的具体结构为,导向块44包括与导套41连通的壳体441,壳体441设置为方形,壳体441远离犁头一端的斜角上开设有出口442,出口442与导向轮43的大端431位于同侧,壳体441内竖向连接有第一转轮443以及第二转轮444,出口442、第一转轮443以及第二转轮444与壳体441的侧面4411呈锐角设置,第一转轮443以及第二转轮444与壳体441转动连接,第一转轮443靠近导向轮43的小端432,第二转轮444靠近出口442,第一转轮443与第二转轮444之间设置有可通过滴灌管6的间隙445,滴灌管6的自由端经过导向轮43转向后穿过间隙445从出口穿出与地表固定。
支架1具体结构,包括:
连接部11,与车体连接;
横向支撑部12,与地表平行设置,横向支撑部12与连接部11连接;
卷轮支架13,连接于横向支撑部12的上方,卷轮3与卷轮支架13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部11包括与车体的悬挂部分连接的两个连接柱111以及与车体牵引部分铰接的连接板112。
进一步的,横向支撑部12包括两个侧板121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121之间的加强柱122,侧板121通过上压板1211及下压板1212压在一起后通过螺栓1213固定而成,加强柱122固定在上压板1211及下压板1212之间。
进一步的,卷轮支架13包括与加强柱122连接的纵向支撑柱131以及连接与纵向支撑柱131顶端的横向支架132,卷轮3与横向支架132转动连接。
为了控制容纳坑的深浅,犁头2的高度可以调节,犁头2上设有与支架1连接的调节杆21,调节杆21竖向设置,犁头2固定于调节杆21的底部,支架1上连接有锁紧套22,锁紧套22具体与加强柱122连接固定,调节杆21固定于锁紧套22内通过锁紧套22锁紧固定,调节杆21可调节犁头2与地表之间的高度,通过调节杆21对犁头2与地表之间的高度,可控制容纳坑的深浅。
为了保持支架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架1上连接有纵向支撑柱14,纵向支撑柱14的位置位于犁头2的左右两侧与下压板1212连接,纵向支撑柱14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犁头7或者导向轮。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滴灌管6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松散,在支架1上连接有张紧轮支架15,即张紧轮支架15与横向支架142固定,且位于横向支架142上方,张紧轮5支架15包括与横向支架142连接的竖向设置的支撑架151以及与支撑架151活动连接的支板152,支板152与撑架151之间倾斜设置,支板152向卷轮3方向倾斜,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5°,
支撑架151与支板152的连接处设置有张紧弹簧153,张紧弹簧153套设在支撑架151与支板152的转轴上,其一端与支撑架151连接,另一端与支板152连接,当滴灌管6下压过紧时,张紧弹簧153会产生反作用力,将支板152向上弹起,使滴灌管6始终保持合适的松紧度,
支板152上转动连接有两张紧轮5a、5b,两张紧轮5a、5b之间设置有可通过滴灌管6的间隙,张紧轮5a采用橡胶轮,其表面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与滴灌管6之间产生摩擦力,可防止滴灌管6下滑速度过快,张紧轮5b采用金属轮,两张紧轮5a、5b位于卷轮3上方,滴灌管6搭设在其中一张紧轮5a或5b上且滴灌管6的自由端从两张紧轮5a、5b之间穿过经导向机构4与地表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与车体连接;
犁头,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方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用于在地表上犁出容纳坑;
卷轮,位于所述犁头上方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用于储放滴灌管;
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犁头后方,所述滴灌管的自由端横向进入所述导向机构内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导出与地表固定,所述滴灌管经所述导向机构导向后竖向埋设于容纳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上下贯通的导套,所述导套内横向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在所述导套内位于所述滑轮下方靠近所述犁头位置转动连接有锥形的导向轮,所述滑轮的轴线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滴灌管经所述导向轮转向,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套下方的可将导向轮转向后的滴灌管进一步转向成竖立状态的导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包括与导套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犁头一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内竖向连接有第一转轮以及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靠近所述导向轮,所述第二转轮靠近所述出口,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设置有可通过所述滴灌管的间隙,所述滴灌管的自由端经过导向轮转向后穿过所述间隙从所述出口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头上设有与支架连接的调节杆,所述犁头固定于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所述支架上连接有锁紧套,所述调节杆固定于所述锁紧套内,所述调节杆可调节犁头与地表之间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纵向支撑柱,所述纵向支撑柱位于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柱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犁头或者导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张紧轮支架,所述张紧轮支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活动连接的支板,所述支撑架与支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张紧弹簧,所支板上转动连接有两张紧轮,所述两张紧轮位于所述卷轮上方,所述滴灌管搭设在其中一张紧轮上且滴灌管的自由端从所述两张紧轮之间穿过经所述导向机构与地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连接部,与车体连接;
横向支撑部,与所述地表平行设置,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卷轮支架,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上方,所述卷轮与所述卷轮支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与车体的悬挂部分连接的两个连接柱以及与车体牵引部分铰接的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包括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的加强柱,所述连接柱及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加强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支架包括与加强柱连接的纵向支撑柱以及连接与纵向支撑柱顶端的横向支架,所述卷轮与横向支架转动连接。
CN201922038853.5U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Active CN210929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853.5U CN210929008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853.5U CN210929008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9008U true CN210929008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8853.5U Active CN210929008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9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504A (zh) * 2019-11-23 2020-01-17 王宝磊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504A (zh) * 2019-11-23 2020-01-17 王宝磊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26241Y (zh) 机引式双垄沟起垄全铺膜机
CN210929008U (zh)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CN204907101U (zh) 一种滴灌管的铺设装置及其应用的双行甘蔗种植机
CN110583158B (zh) 一种嵌入式地膜铺盖打孔播种机
CN205357001U (zh) 一种旋耕起垄覆膜复式作业机
CN103314686B (zh) 小型插秧机
CN205510764U (zh) 一种渗滴灌铺管与点播、条播或植苗装置联合作业机具
CN106576508A (zh) 一种硒砂瓜专用刨窝机
CN109937635A (zh) 一种草原免耕切根补播埋管作业机
CN105557124A (zh) 一种渗滴灌铺管与点播、条播或植苗联合作业机具
CN210183857U (zh) 一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用种植翻土装置
CN205284068U (zh) 一种气流冲击深松施肥机
CN209964842U (zh) 一种新型滴灌带铺设装置
CN110692504A (zh) 一种可将滴灌管置于地表下的滴灌管铺设装置
CN208739522U (zh) 一种新型自动深松地下滴灌铺管机
CN106717173A (zh) 牵引驱动式地膜回收机
CN209047161U (zh) 一种具有滴灌管铺设功能的多功能烟草铺膜机
CN212696608U (zh) 一种高寒草地改良设备
CN108353761A (zh) 一种硒砂瓜移栽滴灌一体机
CN203575444U (zh) 一种农用喷药、覆膜、播种一体机
CN202979606U (zh) 大小垄深松播种施肥机
CN204948670U (zh) 连体牵引架
CN206472457U (zh) 牵引驱动式地膜回收机
CN205993232U (zh) 烟田覆膜装置
CN207185122U (zh) 葡萄藤覆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