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8575U -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8575U
CN210918575U CN201920955318.3U CN201920955318U CN210918575U CN 210918575 U CN210918575 U CN 210918575U CN 201920955318 U CN201920955318 U CN 201920955318U CN 210918575 U CN210918575 U CN 21091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dy
core
piece
plectrum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53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增伟
王胜红
舒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xo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xo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xo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xo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53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8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式锁体结构,包括:锁体主锁舌组、锁体斜舌组、锁体钥匙芯、锁体拨片、锁体电机组、锁体钥匙拨片组、锁体推动块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所述锁体主锁舌组和锁体拨片连接,所述锁体斜舌组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钥匙芯与锁体拨片、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拨片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啮合连接,所述锁体电机组和锁体推动块连接,所述锁体推动块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一端与锁体钥匙芯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机离合验证开门,也可通过使用应急钥匙开门,实用性能强,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背景技术
锁体是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用在防盗门上,负责防盗门基本的防盗工作。锁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现有防盗门锁一般会在锁体上设置多种锁舌,但其中担负起主要防盗作用的还是主锁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机械锁,在出厂时就确定了开门方向,即厂家需要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机械锁,这样大大增加了锁体的生产成本,而且替换门锁操作不便,容易对门体造成损害,影响门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无需更换整个锁体或专门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锁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也不会对门体造成破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包括锁体主锁舌组、锁体斜舌组、锁体钥匙芯、锁体拨片、锁体电机组、锁体钥匙拨片组、锁体推动块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所述锁体主锁舌组和锁体拨片连接,所述锁体斜舌组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钥匙芯与锁体拨片、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拨片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啮合连接,所述锁体电机组和锁体推动块连接,所述锁体推动块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一端与锁体钥匙芯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包括锁体上方芯、锁体拨片同步片、锁体中方芯、锁体方芯下拨片和锁体下方芯,所述锁体上方芯与锁体中方芯、锁体下方芯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中方芯上端部套设在锁体拨片同步片内,下端部套设在锁体方芯下拨片内,所述锁体拨片同步片、锁体方芯下拨片分别与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方芯下拨片置于锁体下方芯上。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上方芯包括上方芯上凸台、上方芯下凸台和上方芯拨片,所述上方芯上凸台和上方芯下凸台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一孔位,所述上方芯下凸台上还设有上方芯限位块,所述上方芯下凸台套设在锁体中方芯的上端部中,所述上方芯拨片与锁体下方芯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拨片同步片包括同步片空腔、同步片挡片和同步片拨片,所述同步片空腔内套设锁体中方芯的上端部,所述同步片空腔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同步片挡片与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同步片拨片与锁体拨片啮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中方芯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二孔位。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上端部外设有上限位条,所述上端部套设在同步片空腔内,所述上限位条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上端部内还设有上端部空腔,所述上端部空腔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上端部空腔内放置上方芯下凸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放置上方芯限位块。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下端部外设有下限位条,所述下端部和下限位条设置在锁体方芯下拨片内,所述下端部内还设有下端部空腔,所述下端部空腔上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下端部空腔内放置锁体下方芯的上部。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方芯下拨片包括下拨片空腔、限位拨片和下拨片挡片,所述下拨片空腔上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下拨片空腔内套设有下端部,所述第四限位槽内放置有下限位条,所述限位拨片与锁体斜舌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下拨片挡片与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下方芯包括下方芯上凸台和下方芯底盘,所述下方芯上凸台和下方芯底盘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三孔位;所述下方芯上凸台上还设有下方芯限位块,所述下方芯上凸台套设在下端部空腔内,所述下方芯限位块设置在第三限位槽内,所述下方芯底盘上设有一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外设有侧支撑板和上定位片,所述侧支撑板的高度大于伸出部的侧壁高度,所述上定位片和侧支撑板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U型限位槽。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还包括锁体方芯滑轴,所述锁体方芯滑轴由台片和台柱组成,所述台片的直径大于U型限位槽的宽度,并置于容置空间内,所述台柱的直径小于U型限位槽的宽度,并穿过U型限位槽向上延伸。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推动块上设置一弧形状条形槽,所述弧形状条形槽的宽度不小于台柱的直径。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还包括两段式方棒,所述两段式方棒包括第一方棒单元和第二方棒单元,所述第一方棒单元和第二方棒单元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方棒单元上设有限位凸点,所述第二方棒单元上设有弹性限位片。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限位凸点与第一方棒单元靠近第二方棒单元的一端的距离为L,所述弹性限位片与第二方棒单元靠近第一方棒单元的一端的距离为2L。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主锁舌组包括锁舌和滑槽。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拨片包括固定螺钉、联动臂、档位块和爪部拨片,所述锁体拨片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锁壳内,所述联动臂上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设置在滑槽内,并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档位块与锁体钥匙芯可分离式接触,所述爪部拨片与同步片拨片啮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钥匙芯包括锁孔、推动块和驱动块,所述推动块和驱动块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块与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驱动块与档位块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包括拨片主体和至少一个限位圆柱,所述拨片主体上设有第五限位槽,所述限位圆柱套设在第五限位槽的内部,并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拨片主体通过第五限位槽沿限位圆柱左右移动,所述拨片主体的左端部与推动块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拨片主体的右端部与同步片挡片、下拨片挡片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还包括锁舌定位片和锁舌定位片扭簧,所述锁舌定位片和锁舌定位片扭簧连接。
优选地,上述离合式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斜舌组包括斜舌、斜舌压簧和斜舌杆,所述斜舌杆上设有斜舌上限位柱和斜舌下限位柱,所述斜舌压簧套设在斜舌杆上,一端与斜舌的下端部接触,另一端与斜舌上限位柱接触,所述斜舌在斜舌压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斜舌的下端部与锁舌定位片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斜舌上限位柱和斜舌下限位柱之间安装有限位拨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包括锁体主锁舌组、锁体斜舌组、锁体钥匙芯、锁体拨片、锁体电机组、锁体钥匙拨片组、锁体推动块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所述锁体主锁舌组和锁体拨片连接,所述锁体斜舌组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钥匙芯与锁体拨片、锁体钥匙拨片组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拨片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啮合连接,所述锁体电机组和锁体推动块连接,所述锁体推动块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一端与锁体钥匙芯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机离合验证开门,也可通过使用应急钥匙开门,实用性能强,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方芯驱动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上方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拨片同步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中方芯上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中方芯下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方芯下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下方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段式方棒结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段式方棒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段式方棒结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盖壳体的斜舌换向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舌换向结构后视示意图;
2-锁体主锁舌组;3-锁体斜舌组;5-锁体钥匙芯;6-锁体拨片;7-锁体电机组;9-锁体钥匙拨片组;10-锁体上方芯;11-锁体拨片同步片;12-锁体中方芯;13-锁体方芯下拨片;14-锁体下方芯;15-锁体推动块;16-锁体方芯滑轴;17-锁舌定位片;18-锁舌定位片扭簧;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01-上方芯上凸台;102-上方芯下凸台;103-上方芯拨片;104-第一孔位104;1021-上方芯限位块;111-同步片空腔;112-同步片挡片;113-同步片拨片;1111-第一限位槽;121-上端部;122-下端部;123-第二孔位;上限位条1211,1212-上端部空腔;1213-第二限位槽;1221-下限位条;1222-下端部空腔;1223-第三限位槽;131-下拨片空腔131;132-限位拨片;133-下拨片挡片;1311-第四限位槽;141-下方芯上凸台;142-下方芯底盘;1421-伸出部;1422-侧支撑板;1423-上定位片;1424-容置空间;1425-U型限位槽;143-第三孔位;1411-下方芯限位块;151-弧形状条形槽;161-台片;162-台柱;20-两段式方棒;201-第一方棒单元;202-第二方棒单元;203-限位凸点;204-弹性限位片;21-锁舌;22-滑槽;61-固定螺钉;62-联动臂;63-档位块;64-爪部拨片;65-导向销;51-锁孔;52-推动块;53-驱动块;91-拨片主体;92限位圆柱,93-第五限位槽;911-左端部;912-右端部;31-斜舌;32-斜舌压簧;33-斜舌上限位柱;34-斜舌下限位柱;35-斜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包括锁体主锁舌组2、锁体斜舌组3、锁体钥匙芯5、锁体拨片6、锁体电机组7、锁体钥匙拨片组9、锁体推动块15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所述锁体主锁舌组2和锁体拨片6连接,所述锁体斜舌组3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钥匙芯5与锁体拨片6、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拨片6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啮合连接,所述锁体电机组7和锁体推动块15连接,所述锁体推动块15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连接,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9一端与锁体钥匙芯5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可分离式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分离式接触”是指部件A与部件B在没有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可分离不接触,或虽然接触,但是相互间没有产生作用力,而当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部件A与部件B接触并产生相互作用力。
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关门时,上提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逆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拨片6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上移动,主锁舌伸出锁壳。同时,上提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逆时针转动,会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上移动,进而斜舌伸出锁壳,门被顺利关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内开门时,下压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拨片6逆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下移动,主锁舌收回锁壳。同时,下压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顺时针转动,会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进而斜舌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外开门时,锁体电机组7开始工作,驱动锁体推动块1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发生移动,此时下压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拨片6逆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下移动,主锁舌收回锁壳。同时,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顺时针转动,会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进而斜舌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包括锁体上方芯10、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中方芯12、锁体方芯下拨片13和锁体下方芯14,所述锁体上方芯10与锁体中方芯12、锁体下方芯14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中方芯12上端部套设在锁体拨片同步片11内,下端部套设在锁体方芯下拨片13内,所述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方芯下拨片13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方芯下拨片13置于锁体下方芯14上。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上方芯10、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中方芯12、锁体方芯下拨片13和锁体下方芯14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放置方棒的孔位。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上方芯10包括上方芯上凸台101、上方芯下凸台102和上方芯拨片103,所述上方芯上凸台101和上方芯下凸台10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一孔位104,所述上方芯下凸台102上还设有上方芯限位块1021,所述上方芯下凸台102套设在锁体中方芯12的上端部中,所述上方芯拨片103与锁体下方芯14可分离式接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拨片同步片11包括同步片空腔111、同步片挡片112和同步片拨片113,所述同步片空腔111内套设锁体中方芯12的上端部,所述同步片空腔11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111,所述同步片挡片112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同步片拨片113与锁体拨片6啮合连接。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限位槽1111在同步片空腔111上形成两个接触端面,即端面A和端面B。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中方芯12包括上端部121和下端部122,所述上端部121和下端部12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二孔位123。
优选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端部121外设有上限位条1211,所述上端部121套设在同步片空腔111内,所述上限位条1211安装在第一限位槽1111内,所述上端部121内还设有上端部空腔1212,所述上端部空腔12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213,所述上端部空腔1212内放置上方芯下凸台102,所述第二限位槽1213内放置上方芯限位块1021。
优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端部122外设有下限位条1221,所述下端部122和下限位条1221安装在锁体方芯下拨片13内,所述下端部122内还设有下端部空腔1222,所述下端部空腔1222上设有第三限位槽1223,所述下端部空腔1222内放置锁体下方芯14的上部。
优选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限位槽1213在上端部空腔1212上形成两个接触端面,即端面G和端面H。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限位槽1223在下端部空腔1222上形成两个接触端面,即端面E和端面F。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方芯下拨片13包括下拨片空腔131、限位拨片132和下拨片挡片133,所述下拨片空腔131上设有第四限位槽1311,所述下拨片空腔131内套设有下端部122,所述第四限位槽1311内放置有下限位条1221,所述限位拨片132与锁体斜舌组3可分离式接触,所述下拨片挡片133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
优选地,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四限位槽1311在下拨片空腔131上形成两个接触端面,即端面C和端面D。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下方芯14包括下方芯上凸台141和下方芯底盘142,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和下方芯底盘14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三孔位143。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上还设有下方芯限位块1411,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套设在下端部空腔1222内,所述下方芯限位块1411设置在第三限位槽1223内,所述下方芯底盘142上设有一伸出部1421,所述伸出部1421外设有侧支撑板1422和上定位片1423,所述侧支撑板1422的高度大于伸出部1421的侧壁高度,所述上定位片1423和侧支撑板1422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1424,所述定位片1423上开设有U型限位槽1425。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还包括锁体方芯滑轴16,所述锁体方芯滑轴16由台片161和台柱162组成,所述台片161的直径大于U型限位槽1425的宽度,并置于容置空间1424内,所述台柱162的直径小于U型限位槽1425的宽度,并穿过U型限位槽1425向上延伸。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推动块15上设置一弧形状条形槽151,所述弧形状条形槽151的宽度不小于锁体方芯滑轴16的台柱162的直径,使得弧形状条形槽151可套设在锁体方芯滑轴16的台柱162外。具体实施中,在锁体电机组7开始工作后,弧形状条形槽151会带动台柱162在U型限位槽1425内向上移动,使得上方芯拨片103在转动时可接触到台柱162,并推动台柱162在弧形状条形槽151内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实现锁体上方芯10与锁体下方芯14的联动。
如图9-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两段式方棒开关门,所述两段式方棒20包括第一方棒单元201和第二方棒单元202,所述第一方棒单元201和第二方棒单元202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方棒单元上设有限位凸点203,所述第二方棒单元202上设有弹性限位片204。
实施中,若锁体上方芯10位于门外,将两段式方棒20从上至下依次插入锁体上方芯10、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中方芯12、锁体方芯下拨片13和锁体下方芯14的中心孔位,在两段式方棒20插入锁体方芯驱动装置的中心孔位过程中,因限位凸点23的设置,使得限位凸点23在碰触到锁体上方芯10时,无法再往下移动,而弹性限位片204在穿过锁体下方芯14的中心孔位时,因弹力作用复位弹出,使得两段式方棒20既不能向上移动,也不能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两段式方棒20的固定安装。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凸点203与第一方棒单元201靠近第二方棒单元202的一端的距离为L,所述弹性限位片204与第二方棒单元202靠近第一方棒单元201的一端的距离为2L。具体实施中,第二方棒单元202置于门内,第一方棒单元201置于门外。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前述锁体上方芯10、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中方芯12、锁体方芯下拨片13和锁体下方芯14的结构配合设置,即可实现左右方向开门,无需更换整个锁体或专门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锁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也不会对门体造成破坏。
具体实施中,若锁体下方芯14位于门内,且门内插入第二方棒单元20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内关门时,上提方棒(即逆时针旋转方棒),插入方棒的第二孔位123和第三孔位143也一起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体下方芯14和锁体中方芯12也一起逆时针转动,锁体中方芯12转动,上限位条1211当接触到第一限位槽1111的端面A时,推动第一限位槽1111也逆时针转动,从而同步片拨片113逆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锁体拨片6顺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上移动,主锁舌伸出锁壳。同时,锁体中方芯12转动,下限位条1221当接触到第四限位槽1311的端面C时,推动第四限位槽1311也逆时针转动,从而限位拨片132逆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上移动,斜舌伸出锁壳,门被顺利关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内开门时,下压方棒(即顺时针旋转方棒),插入方棒的第二孔位123和第三孔位143也一起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体下方芯14和锁体中方芯12也一起顺时针转动,锁体中方芯12转动,上限位条1211当接触到第一限位槽1111的端面B时,推动第一限位槽1111也顺时针转动,从而同步片拨片113顺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锁体拨片6逆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下移动,主锁舌收回锁壳。同时,锁体中方芯12转动,下限位条1221当接触到第四限位槽1311的端面D时,推动第四限位槽1311也顺时针转动,从而限位拨片132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斜舌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外开门时(锁体上方芯10位于门外),锁体电机组7开始工作,驱动与之连接的锁体推动块15向上运动,因锁体推动块15的弧形状条形槽151套设在锁体方芯滑轴16的台柱162外,从而可以带动台柱162在U型限位槽1425内上移动。此时,下压方棒(即顺时针旋转方棒),插入方棒的第一孔位104一起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体上方芯10开始顺时针转动,锁体上方芯10转动,锁体上方芯10的上方芯拨片103会推动台柱162在弧形状条形槽151内向左滑动,从而带动锁体下方芯14也顺时针转动,当下方芯限位块1411接触到第三限位槽1223的端面F时,推动锁体中方芯12一起顺时针转动(锁体上方芯10转动,上方芯下凸台102上的上方芯限位块1021当接触到第二限位槽1213的端面H时,也会推动锁体中方芯12一起顺时针转动),上限位条1211当接触到第一限位槽1111的端面B时,推动第一限位槽1111也顺时针转动,从而同步片拨片113顺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锁体拨片6逆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下移动,主锁舌收回锁壳。同时,锁体中方芯12顺时针转动,下限位条1221当接触到第四限位槽1311的端面D时,推动第四限位槽1311也顺时针转动,从而限位拨片132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斜舌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门外关门时,上提方棒(即逆时针旋转方棒),插入方棒的第一孔位104一起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体上方芯10一起逆时针转动,锁体上方芯10转动,带动上方芯限位块1021转动,上方芯限位块1021在接触到第二限位槽1213的端面G时,推动锁体中方芯12一起逆时针转动,下限位条1221当接触到第四限位槽1311的端面C时,推动锁体方芯下拨片13也顺时针转动,限位拨片132顺时针转动,会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上移动,斜舌伸出锁壳。同时,锁体中方芯12逆时针转动,当上限位条1211接触到第一限位槽1111的端面A时,推动第一限位槽1111也逆时针转动,从而同步片拨片113逆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锁体拨片6顺时针转动,从而与锁体拨片6连接的锁体主锁舌组2向上移动,主锁舌伸出锁壳,门被关上。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主锁舌组2包括锁舌21和滑槽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拨片6包括固定螺钉61、联动臂62、档位块63和爪部拨片64,所述锁体拨片6通过固定螺钉61安装在锁壳内,所述联动臂62上设有导向销65,所述导向销65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档位块63与锁体钥匙芯5可分离式接触,所述爪部拨片64与同步片拨片113啮合连接。
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拨片6的爪部拨片64被同步片拨片113带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得联动臂62上的导向销65在滑槽22内以固定螺钉61为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锁体主锁舌组2的锁舌21收回或伸出锁壳。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钥匙芯5包括锁孔51、推动块52和驱动块53,所述推动块52和驱动块5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块52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驱动块53与档位块63可分离式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钥匙拨片组9包括拨片主体91和至少一个限位圆柱92,所述拨片主体91上设有第五限位槽93,所述限位圆柱92套设在第五限位槽93的内部,并固定在锁壳上,拨片主体91通过第五限位槽93沿限位圆柱92左右移动,所述拨片主体91的左端部911与推动块52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拨片主体91的右端部912与同步片挡片112、下拨片挡片133可分离式接触。
实施中,当在门外使用钥匙开门时(锁体上方芯10位于门外),顺时针转动锁孔51,锁体钥匙芯5转动,推动块52推动锁体钥匙拨片组9的左端部911向右移动,拨片主体91通过第五限位槽93沿限位圆柱92向右移动,使得右端部912与同步片挡片112接触后,推动同步片挡片112向右转动,进而锁体拨片同步片11顺时针转动,同步片拨片113顺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爪部拨片64逆时针转动,从而联动臂62的导向销65在锁体主锁舌组2的滑槽22内以固定螺钉61为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主锁舌21收回锁壳。在该过程中,锁体钥匙芯5转动,驱动块53在接触到档位块63后,也会推动档位块63逆时针转动,从而联动臂62的导向销65在锁体主锁舌组2的滑槽22内以固定螺钉61为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主锁舌21收回锁壳。
同时,锁体拨片同步片11顺时针转动,当第一限位槽1111的端面A接触到上限位条1211时,会推动上限位条1211顺时针转动,从而与上限位条1211一体设置的下限位条1221也顺时针转动,当下限位条1221转动接触到第四限位槽1311的端面D时,会推动第四限位槽1311也顺时针转动,从而限位拨片132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斜舌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实施中,当在门内使用钥匙开门时(锁体下方芯14位于门内)顺时针转动锁孔51,锁体钥匙芯5转动,推动块52推动锁体钥匙拨片组9的左端部911向右移动,拨片主体91通过第五限位槽93沿限位圆柱92向右移动,使得右端部912与下拨片挡片133接触后,推动下拨片挡片133向右转动,进而锁体方芯下拨片13顺时针转动,限位拨片132顺时针转动,带动锁体斜舌组3向下移动,斜舌收回锁壳。同时,锁体钥匙芯5转动,驱动块53在接触到档位块63后,推动档位块63逆时针转动,从而联动臂62以固定螺钉61为转轴在锁体主锁舌组2的滑槽22内逆时针转动,带动主锁舌21收回锁壳,门被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可以通过电机离合验证开门,也可通过使用应急钥匙开门,实用性能强,操作简单。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还包括锁舌定位片17和锁舌定位片扭簧18,所述锁舌定位片17和锁舌定位片扭簧18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体斜舌组3包括斜舌31、斜舌压簧32和斜舌杆35,所述斜舌杆35上设有斜舌上限位柱33和斜舌下限位柱34,所述斜舌压簧32套设在斜舌杆35上,一端与斜舌31的下端部接触,另一端与斜舌上限位柱33接触,所述斜舌31可在斜舌压簧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斜舌上限位柱33和斜舌下限位柱34之间安装有限位拨片132。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舌31的下端部与锁舌定位片17可分离式接触,
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限位拨片132的向上或向下移动,上拉或下拉锁体斜舌组3的斜舌杆35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斜舌31伸出或收回锁壳。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舌31在收回锁壳时会与锁舌定位片17接触,通过向下按压锁舌定位片17,斜舌31还可进一步向下完全收回至锁壳内,此时,将斜舌31换向,即可实现左右开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式锁体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机离合验证开门,也可通过使用应急钥匙开门,实用性能强,操作简单。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实现左右方向开门,无需更换整个锁体或专门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锁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也不会对门体造成破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9)

1.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主锁舌组(2)、锁体斜舌组(3)、锁体钥匙芯(5)、锁体拨片(6)、锁体电机组(7)、锁体钥匙拨片组(9)、锁体推动块(15)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所述锁体主锁舌组(2)和锁体拨片(6)连接,所述锁体斜舌组(3)和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钥匙芯(5)与锁体拨片(6)、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拨片(6)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啮合连接,所述锁体电机组(7)和锁体推动块(15)连接,所述锁体推动块(15)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连接,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9)一端与锁体钥匙芯(5)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可分离式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方芯驱动装置(19)包括锁体上方芯(10)、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中方芯(12)、锁体方芯下拨片(13)和锁体下方芯(14),所述锁体上方芯(10)与锁体中方芯(12)、锁体下方芯(14)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中方芯(12)上端部套设在锁体拨片同步片(11)内,下端部套设在锁体方芯下拨片(13)内,所述锁体拨片同步片(11)、锁体方芯下拨片(13)分别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方芯下拨片(13)置于锁体下方芯(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方芯(10)包括上方芯上凸台(101)、上方芯下凸台(102)和上方芯拨片(103),所述上方芯上凸台(101)和上方芯下凸台(10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一孔位(104),所述上方芯下凸台(102)上还设有上方芯限位块(1021),所述上方芯下凸台(102)套设在锁体中方芯(12)的上端部中,所述上方芯拨片(103)与锁体下方芯(14)可分离式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拨片同步片(11)包括同步片空腔(111)、同步片挡片(112)和同步片拨片(113),所述同步片空腔(111)内套设锁体中方芯(12)的上端部,所述同步片空腔(11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111),所述同步片挡片(112)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同步片拨片(113)与锁体拨片(6)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中方芯(12)包括上端部(121)和下端部(122),所述上端部(121)和下端部(12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二孔位(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121)外设有上限位条(1211),所述上端部(121)套设在同步片空腔(111)内,所述上限位条(1211)安装在第一限位槽(1111)内,所述上端部(121)内还设有上端部空腔(1212),所述上端部空腔(12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213),所述上端部空腔(1212)内放置上方芯下凸台(102),所述第二限位槽(1213)内放置上方芯限位块(10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122)外设有下限位条(1221),所述下端部(122)和下限位条(1221)设置在锁体方芯下拨片(13)内,所述下端部(122)内还设有下端部空腔(1222),所述下端部空腔(1222)上设有第三限位槽(1223),所述下端部空腔(1222)内放置锁体下方芯(14)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方芯下拨片(13)包括下拨片空腔(131)、限位拨片(132)和下拨片挡片(133),所述下拨片空腔(131)上设有第四限位槽(1311),所述下拨片空腔(131)内套设有下端部(122),所述第四限位槽(1311)内放置有下限位条(1221),所述限位拨片(132)与锁体斜舌组(3)可分离式接触,所述下拨片挡片(133)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下方芯(14)包括下方芯上凸台(141)和下方芯底盘(142),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和下方芯底盘(142)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插入方棒的第三孔位(143),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上还设有下方芯限位块(1411),所述下方芯上凸台(141)套设在下端部空腔(1222)内,所述下方芯限位块(1411)设置在第三限位槽(1223)内,所述下方芯底盘(142)上设有一伸出部(1421),所述伸出部(1421)外设有侧支撑板(1422)和上定位片(1423),所述侧支撑板(1422)的高度大于伸出部(1421)的侧壁高度,所述上定位片(1423)和侧支撑板(1422)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1424),所述定位片(1423)上开设有U型限位槽(14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式锁体系统还包括锁体方芯滑轴(16),所述锁体方芯滑轴(16)由台片(161)和台柱(162)组成,所述台片(161)的直径大于U型限位槽(1425)的宽度,并置于容置空间(1424)内,所述台柱(162)的直径小于U型限位槽(1425)的宽度,并穿过U型限位槽(1425)向上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推动块(15)上设置一弧形状条形槽(151),所述弧形状条形槽(151)的宽度不小于台柱(162)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式锁体系统还包括两段式方棒(20),所述两段式方棒(20)包括第一方棒单元(201)和第二方棒单元(202),所述第一方棒单元(201)和第二方棒单元(202)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方棒单元(201)上设有限位凸点(203),所述第二方棒单元(202)上设有弹性限位片(20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点(203)与第一方棒单元(201)靠近第二方棒单元(202)的一端的距离为L,所述弹性限位片(204)与第二方棒单元(202)靠近第一方棒单元(201)的一端的距离为2L。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主锁舌组(2)包括锁舌(21)和滑槽(2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拨片(6)包括固定螺钉(61)、联动臂(62)、档位块(63)和爪部拨片(64),所述锁体拨片(6)通过固定螺钉(61)安装在锁壳内,所述联动臂(62)上设有导向销(65),所述导向销(65)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档位块(63)与锁体钥匙芯(5)可分离式接触,所述爪部拨片(64)与同步片拨片(113)啮合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钥匙芯(5)包括锁孔(51)、推动块(52)和驱动块(53),所述推动块(52)和驱动块(5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块(52)与锁体钥匙拨片组(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驱动块(53)与档位块(63)可分离式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钥匙拨片组(9)包括拨片主体(91)和至少一个限位圆柱(92),所述拨片主体(91)上设有第五限位槽(93),所述限位圆柱(92)套设在第五限位槽(93)的内部,并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拨片主体(91)通过第五限位槽(93)沿限位圆柱(92)左右移动,所述拨片主体(91)的左端部(911)与推动块(52)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拨片主体(91)的右端部(912)与同步片挡片(112)、下拨片挡片(133)可分离式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舌定位片(17)和锁舌定位片扭簧(18),所述锁舌定位片(17)和锁舌定位片扭簧(18)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合式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斜舌组(3)包括斜舌(31)、斜舌压簧(32)和斜舌杆(35),所述斜舌杆(35)上设有斜舌上限位柱(33)和斜舌下限位柱(34),所述斜舌压簧(32)套设在斜舌杆(35)上,一端与斜舌(31)的下端部接触,另一端与斜舌上限位柱(33)接触,所述斜舌(31)在斜舌压簧(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斜舌(31)的下端部与锁舌定位片(17)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斜舌上限位柱(33)和斜舌下限位柱(34)之间安装有限位拨片(132)。
CN201920955318.3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Active CN21091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5318.3U CN210918575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5318.3U CN210918575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8575U true CN21091857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5318.3U Active CN210918575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85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0110A (zh) * 2021-02-05 2021-05-11 重庆好德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限位的联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0110A (zh) * 2021-02-05 2021-05-11 重庆好德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限位的联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9441B2 (en) Extracting and instal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device
TWI507850B (zh) 支撐座
CN210918575U (zh) 一种离合式锁体系统
CN211287058U (zh) 门锁锁体自动开锁结构
CN201491467U (zh) 插拔装置
CN201861549U (zh) 马桶盖板快拆结构
CN203271297U (zh) 插芯锁的斜舌组件
CN201246039Y (zh) 一种自弹式电子柜门锁
CN201620663U (zh) 一种通过斜舌带动方舌弹出而实现自碰上锁的锁体
CN111075275A (zh) 一种智能门全自动锁体
CN108343317B (zh) 多级防盗弹子锁的锁紧与开启方法
CN107083872B (zh) 一种把手驱动锁体
CN113969699B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执行机构
CN211622982U (zh) 全自动锁体
CN103225453A (zh) 斜舌触发方舌的插芯锁
CN108915375B (zh) 密码锁的开锁机构
CN108104604B (zh) 一种智能按钮锁
CN201403893Y (zh) 儿童餐椅
CN201343926Y (zh) 一种新型插芯锁体
CN110670959A (zh) 门锁锁体自动开锁结构
CN201064012Y (zh) 卡钩以及具有卡钩的电子设备
CN219625937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主机柜
CN217925327U (zh) 一种门窗锁紧装置
CN210316907U (zh) 斜舌换向结构
CN215859495U (zh) 一种锁体的斜舌拉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