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8165U -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8165U
CN210918165U CN201921761845.7U CN201921761845U CN210918165U CN 210918165 U CN210918165 U CN 210918165U CN 201921761845 U CN201921761845 U CN 201921761845U CN 210918165 U CN210918165 U CN 210918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ection
support frame
overhanging
ris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18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梁进
杨友彬
梅放
丁瑞峰
鞠明
罗鹍
蒋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18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8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8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8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包括大屋面层,还包括连接在大屋面层上的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锚固段、悬挑段,所述锚固段与大屋面层锚固,所述悬挑段底部设置斜撑,所述斜撑远离悬挑段的一端与主楼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段上方拉结若干钢丝绳;还包括搭设在第一工字钢上的支模架,所述支模架上设置剪刀撑,所述钢丝绳通过绳卡固定在主楼边梁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支模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实现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上搭设悬挑支撑架进行作业,降低高层建筑建筑施工的支架成本与拆装耗时,同时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背景技术
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而言,因其离地较高,搭设支架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通过搭设高支模的方式进行作业,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8m时的支模作业即被称为高支模。这种搭设高支模的现有作业方式存在耗材量大、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始终较大的缺陷。根据住建部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对于这类高支模的安全评估都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支模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实现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上搭设悬挑支撑架进行作业,降低高层建筑建筑施工的支架成本与拆装耗时,同时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包括大屋面层,还包括连接在大屋面层上的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锚固段、悬挑段,所述锚固段与大屋面层锚固,所述悬挑段底部设置斜撑,所述斜撑远离悬挑段的一端与主楼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段上方拉结若干钢丝绳;还包括搭设在第一工字钢上的支模架,所述支模架上设置剪刀撑,所述钢丝绳通过绳卡固定在主楼边梁上。
针对现有技术中高支模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以第一工字钢作为主受力构件,实现上拉下撑的效果,其中第一工字钢通过锚固段与大屋面层进行锚固,其下方为与主楼边梁固定连接的斜撑进行支撑,其上方通过钢丝绳与对应的主楼边梁进行拉结,即通过斜撑与钢丝绳的共同作用,实现本申请上拉下撑的效果。支模架搭设在第一工字钢上,并通过剪刀撑确保支模架具有良好的抗剪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任意高度进行临时搭设使用,相较于传统的高支模作业方式而言,无需从地面逐层搭建,显著降低耗材、减少材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并且由于本申请结构简单,拆装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搭设效率、减少工期耗时。此外,本申请直接搭设在大屋面层上,通过大屋面层与主楼边梁共同受力进行锚固,力学稳定性极好,相较于传统的高支模而言,反而能够降低坠落风险、减小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大屋面层上开设通孔,所述锚固段通过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孔的第一U型锚环与大屋面层进行锚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锚环包括位于锚固段上的锚固环、位于悬挑段上的定位环,所述锚固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大屋面层、第一工字钢的锚固段、角钢,并与位于角钢钢板上的双螺帽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自下而上穿过第一工字钢的悬挑段、角钢,并与位于角钢钢板上的双螺帽螺纹连接。锚固环起到直接的锚固作用,定位环位于悬挑段上,起到限位与定位作用,便于现场安装时快速找准第一工字钢的安装工位,准确定位锚固段和悬挑段各自的长度。锚固环上穿过角钢,通过角钢提高第一工字钢的锚固稳定性,改善应力分布环境,同时还便于在其上连接双螺帽、以此锁紧第一工字钢,使得本申请的可拆卸能力显著增强,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环共两个,其中一个锚固环距锚固段内端、另一个锚固环的距离均为200mm;所述定位环距大屋面层的结构主体的距离为100mm。即是靠近锚固段内端的一个锚固环,至锚固段内端与另一个锚固环之间的距离均为200mm,而定位环距大屋面层的结构主体的距离为100mm。本方案通过对两个锚固环的位置进行准确限定,便于在大屋面层上提前开孔定位,同时两个锚固环靠近锚固段内端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在尽量减少材料消耗的同时保证上方支模架的稳定性。定位环距大屋面层的结构主体的距离为100mm,预留出一定的调整空间与间隙,避免加工误差导致安装困难,且100mm的间距不会影响对整个第一工字钢的快速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与悬挑段底部满焊连接,斜撑顶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钢,第一螺钢焊接在悬挑段底部,所述第一螺钢用于卡住斜撑。第一螺钢作为挡板卡住斜撑,便于对斜撑的快速定位进行焊接,同时提高斜撑与第一工字钢连接处的强度,提高整个下部支撑体系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楼边梁上通过第二U型锚环固定第一钢板,第一钢板上焊接与斜撑轴线平行的第二钢板,所述斜撑的底端分别与第一钢板上表面、第二钢板顶端满焊连接。斜撑必然相对于竖直方向而言倾斜设置,而主楼边梁又是处于水平状态;在此情况下,若直接焊接斜撑与主楼边梁,斜撑底部无法与主楼边梁充分接触,焊点周围强度十分薄弱,导致整个支撑体系的抗压强度不高。为此,本方案通过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的设置来解决这一缺陷,具体的,第一钢板通过第二U型锚环直接锚固在主楼边梁上,第一钢板能够稳定的保持水平,且与主楼边梁之间充分贴合,保证受力传导稳定、形成共同的受力整体,第二钢板焊接在第一钢板上,第二港钢板的两侧方向均平行于斜撑轴线,使得斜撑底端与第二钢板的顶端之间能够完全正对贴合,从而使得斜撑底端与第二钢板的顶端之间也能够进行满焊连接。本方案通过提供两处满焊连接点,显著改善斜撑与主楼边梁之间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斜撑与主楼边梁之间的焊接强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均为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Q345B+N型碳素结构钢板。以保证第一钢板、第二钢板自身的强度足够。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平分布的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一端与斜撑焊接,另一端伸进主体内、与梁腹板反拉,所述梁腹板内打膨胀螺丝,梁腹板内侧设置反拉工字钢,所述膨胀螺丝与反拉工字钢焊接,第二工字钢与梁腹板、反拉工字钢焊接。本方案进一步的提高斜撑的强度与稳定性,且第二工字钢与斜撑的焊接点,位于斜撑中部,有利于提高斜撑的抗扭抗弯折能力,提高整个装置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字钢上还焊接若干第二螺钢,每个第二螺钢对应支模架的一根立杆,所述第二螺钢用于限位支模架的立杆。第二螺钢用于对支模架的立杆进行限位,便于快速定位安装支模架,同时有利于提高支模架的横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能够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任意高度进行临时搭设使用,相较于传统的高支模作业方式而言,无需从地面逐层搭建,显著降低耗材、减少材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
2、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结构简单,拆装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搭设效率、减少工期耗时。直接搭设在大屋面层上,通过大屋面层与主楼边梁共同受力进行锚固,力学稳定性极好,相较于传统的高支模而言,反而能够降低坠落风险、减小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锚固环起到直接的锚固作用,定位环位于悬挑段上,起到限位与定位作用,便于现场安装时快速找准第一工字钢的安装工位,准确定位锚固段和悬挑段各自的长度。锚固环上穿过角钢,通过角钢提高第一工字钢的锚固稳定性,改善应力分布环境,同时还便于在其上连接双螺帽、以此锁紧第一工字钢,使得本申请的可拆卸能力显著增强,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通过提供两处满焊连接点,显著改善斜撑与主楼边梁之间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斜撑与主楼边梁之间的焊接强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节点D处的正立面图;
图6为图2中节点E处的平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大屋面层,2-锚固段,3-悬挑段,4-斜撑,5-钢丝绳,6-支模架,7-剪刀撑,8-第一U型锚环,9-角钢,10-双螺帽,11-第一螺钢,12-第二U型锚环,13-第一钢板,14-第二钢板,15-第二工字钢,16-梁腹板,17-膨胀螺丝,18-反拉工字钢,19-第二螺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包括大屋面层1,还包括连接在大屋面层1上的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锚固段2、悬挑段3,所述锚固段2与大屋面层1锚固,所述悬挑段3底部设置斜撑4,所述斜撑4远离悬挑段3的一端与主楼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段3上方拉结若干钢丝绳5;还包括搭设在第一工字钢上的支模架6,所述支模架6上设置剪刀撑7,所述钢丝绳5通过绳卡固定在主楼边梁上。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6所示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大屋面层1上开设通孔,所述锚固段2通过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孔的第一U型锚环8与大屋面层1进行锚固。所述第一U型锚环8包括位于锚固段2上的锚固环、位于悬挑段3上的定位环,所述锚固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大屋面层1、第一工字钢的锚固段2、角钢9,并与位于角钢9钢板上的双螺帽10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自下而上穿过第一工字钢的悬挑段3、角钢9,并与位于角钢9钢板上的双螺帽10螺纹连接。所述锚固环共两个,其中一个锚固环距锚固段2内端、另一个锚固环的距离均为200mm;所述定位环距大屋面层1的结构主体的距离为100mm。所述斜撑4与悬挑段3底部满焊连接,斜撑4顶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钢11,第一螺钢11焊接在悬挑段3底部,所述第一螺钢11用于卡住斜撑4。所述主楼边梁上通过第二U型锚环12固定第一钢板13,第一钢板13上焊接与斜撑4轴线平行的第二钢板14,所述斜撑4的底端分别与第一钢板13上表面、第二钢板14顶端满焊连接。所述第一钢板13、第二钢板14均为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Q345B+N型碳素结构钢板。还包括水平分布的第二工字钢15,所述第二工字钢15一端与斜撑4焊接,另一端伸进主体内、与梁腹板16反拉,所述梁腹板16内打膨胀螺丝17,梁腹板16内侧设置反拉工字钢18,所述膨胀螺丝17与反拉工字钢18焊接,第二工字钢15与梁腹板16、反拉工字钢18焊接。所述第一工字钢上还焊接若干第二螺钢19,每个第二螺钢19对应支模架6的一根立杆,所述第二螺钢19用于限位支模架6的立杆。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过程包括:
1、在大屋面层使用专业开孔器开孔。第一U型锚环8采用HPB300级钢筋直径16mm。第一工字钢平放在大屋面层,对准孔洞内侧。第一工字钢锚固段长度为4500mm,悬挑段长度为3000mm。
2、第一U型锚环8从板下向上穿过板洞,角钢与第一工字钢锚固,双螺帽旋转至角钢钢板上,第一U型锚环至少露出三丝。第一U型锚环第一个距锚固段端头距离200mm,第二个距离第一个锚环200mm,第三个定位锚环距离主体结构距离100mm。
3、第一工字钢作为主梁工字钢固定完成后,在其下安装斜向工字钢支撑,即斜撑,斜撑顶部与第一工字钢下口进行满焊,且接口应进行切割,与第一工字钢底面相平行,能够百分之百焊接。且在斜撑与第一工字钢焊接的接口部位应焊接一根植筋25mm的三级螺钢作为挡板卡住斜撑。斜撑下口固定在主楼边梁上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上,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进行满焊,钢板厚度采用15mm,钢板材质采用Q345B+N型碳素结构钢板。
4、斜撑安装完成后,使用第二工字钢与斜撑进行焊接,并伸进主体内,与梁腹板反拉。在梁腹板内打膨胀螺丝,每个反拉点位四个,膨胀螺丝与反拉工字钢侧壁进行焊接。
5、悬挑工字钢搭设完成后应拉结钢丝绳,由于未埋设预埋环,将采取打孔反向穿U型环,U型环的顶部与钢丝绳进行拉结。钢丝绳采用3个绳卡固定,间距120mm,尾部呈工字型,尾部钢丝绳长度不应小于100mm。绳卡上螺丝位置与主绳相对。
6、第一工字钢上搭设支模架前,应根据支模架每根立杆位置焊接直径25mm三级螺钢,高度不小于300mm,支模架立杆套在钢筋上。
7、支模架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横距、步距、跨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分为4排搭设,并设置连墙件与大屋面上的主体结构相连接,连墙件间距为两步两跨。
8、支模架内、外侧间距不大于5m设置一道水平方向以及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两杆间距不小于4跨不小于6m,角度为45°至6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包括大屋面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大屋面层(1)上的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锚固段(2)、悬挑段(3),所述锚固段(2)与大屋面层(1)锚固,所述悬挑段(3)底部设置斜撑(4),所述斜撑(4)远离悬挑段(3)的一端与主楼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段(3)上方拉结若干钢丝绳(5);还包括搭设在第一工字钢上的支模架(6),所述支模架(6)上设置剪刀撑(7),所述钢丝绳(5)通过绳卡固定在主楼边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屋面层(1)上开设通孔,所述锚固段(2)通过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孔的第一U型锚环(8)与大屋面层(1)进行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锚环(8)包括位于锚固段(2)上的锚固环、位于悬挑段(3)上的定位环,所述锚固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大屋面层(1)、第一工字钢的锚固段(2)、角钢(9),并与位于角钢(9)钢板上的双螺帽(10)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自下而上穿过第一工字钢的悬挑段(3)、角钢(9),并与位于角钢(9)钢板上的双螺帽(1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环共两个,其中一个锚固环距锚固段(2)内端、另一个锚固环的距离均为200mm;所述定位环距大屋面层(1)的结构主体的距离为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4)与悬挑段(3)底部满焊连接,斜撑(4)顶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钢(11),第一螺钢(11)焊接在悬挑段(3)底部,所述第一螺钢(11)用于卡住斜撑(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楼边梁上通过第二U型锚环(12)固定第一钢板(13),第一钢板(13)上焊接与斜撑(4)轴线平行的第二钢板(14),所述斜撑(4)的底端分别与第一钢板(13)上表面、第二钢板(14)顶端满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3)、第二钢板(14)均为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Q345B+N型碳素结构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分布的第二工字钢(15),所述第二工字钢(15)一端与斜撑(4)焊接,另一端伸进主体内、与梁腹板(16)反拉,所述梁腹板(16)内打膨胀螺丝(17),梁腹板(16)内侧设置反拉工字钢(18),所述膨胀螺丝(17)与反拉工字钢(18)焊接,第二工字钢(15)与梁腹板(16)、反拉工字钢(18)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上还焊接若干第二螺钢(19),每个第二螺钢(19)对应支模架(6)的一根立杆,所述第二螺钢(19)用于限位支模架(6)的立杆。
CN201921761845.7U 2019-10-18 2019-10-18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Active CN210918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845.7U CN2109181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845.7U CN2109181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8165U true CN21091816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2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1845.7U Active CN2109181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8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4738U (zh) 一种钢骨混凝土转换梁模板组合支撑装置
CN211736298U (zh) 一种双杆斜拉式悬挑脚手架
CN108643572A (zh) 砼大梁支撑、贝雷平台施工和钢绞线的组合安装方法
CN102252911B (zh) 一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足尺试验的加载装置
CN102261043A (zh) 拼装式钢管立柱系统
CN210918165U (zh) 用于高层建筑的多排悬挑支撑架
CN206607506U (zh) 一种穿入式附加被动受力梯形块的盖梁施工支架
CN211949510U (zh) 环形悬挑平台施工支撑体系
CN110318344B (zh) 一种新型钢箱梁0号块支架及0号块搭设施工方法
CN111236640A (zh) 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
CN115341701B (zh) 高空悬挑钢筋桁架楼承板吊模施工方法
CN114725859A (zh) 一种隧道电缆安装支架
CN210420898U (zh) 一种新型钢箱梁0号块支架
CN112049253B (zh) 一种桁架本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桁架及方法
CN209066837U (zh) 一种组合式施工支撑平台
CN212002169U (zh) 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
CN211313380U (zh) 一种超高独立框架梁模板支撑系统
CN107700824A (zh) 杆式附墙架
CN218522196U (zh) 一种爬架附着用钢立柱
CN210597026U (zh) 一种用于多柱墩的高空支撑体系
CN215368613U (zh) 型钢悬挑架阳角施工结构
CN214462438U (zh) 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
CN115075530B (zh) 一种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80359U (zh) 一种用于管道和电缆桥架的支撑系统及支撑体系
CN214352375U (zh) 一种钢筋存放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