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384U -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7384U
CN210917384U CN201921382751.9U CN201921382751U CN210917384U CN 210917384 U CN210917384 U CN 210917384U CN 201921382751 U CN201921382751 U CN 201921382751U CN 210917384 U CN210917384 U CN 210917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ment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loor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27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雪峰
罗慧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amzer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amzer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amzer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amzer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27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7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上;所述外墙暗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所述底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的底部;所述楼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且位于所述底层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连为一体形成的复合墙,有效阻止了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持续变形,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并利用地下室底层板、楼层板以及外墙暗梁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向基坑外侧膨胀力形成对地下连续墙的支撑防护压力,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中心区基坑一般紧临既有建筑、市政道路、地下隧道及管线等,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在基坑支护、土方开挖以及后续的拆撑换撑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对周边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严格的变形控制要求给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测带来新的挑战。环境变形指的是地表土层向基坑挤压下陷。
现有基坑支护,如图1所示,一般在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体侧壁间预留1~1.5m左右的施工活动槽作为施工空间。基坑开挖到底、施工完最下层地下室结构及外防水后,在支护结构与地下室侧壁间回填土,再分步拆除地下室外墙体内部的内支撑梁。施工完底层结构后,在施工活动槽回填素土压实形成素土层,再在楼板标高区域施工素混凝土作为素混凝土层的传力带,当传力带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内支撑梁再继续施工上部结构。而众多实际情况是,由于空间限制,素填土层的回填质量一般较差,同时施工完的素混凝土层的传力带要达到强度需要一定时间,而现场由于施工流水及工期原因,浇注完素混凝土层的传力带后,即开始拆除内支撑梁,由于施工方总抱有基坑已局部回填,不会再出现安全事故的错误观念,殊不知虽基坑不会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但继续增加的变形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威协。且由于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体侧壁间预留施工活动槽的空间狭小,因此在此空间内回填土很难压实,对后期拆撑换撑带来隐患。拆撑换撑是指拆除基坑内侧支撑梁,而利用地下室外墙外侧回填土和素混凝土传力带来替换支撑支护结构。且现有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变形不仅发生在基坑土方开挖阶段,而在后期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拆撑换撑阶段仍会持续发生,使得基坑周边环境向基坑内侧持续挤压造成逐步变形过大,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地下连续墙、地下室外墙体、底层板、楼层板以及外墙暗梁;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上;所述外墙暗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所述底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的底部;所述楼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且位于所述底层板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墙暗梁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并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隔绝形成若干个外墙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墙分体与所述外墙暗梁为一体浇筑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地下室外墙体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外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有垫板层;所述垫板层贴合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层板的底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垫板层的一端与所述地下室外墙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楼层板和底层板上均割分设置有若干个层板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层板格包括有若干个第一楼层板格以及第二楼层板格;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与第二楼层板格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楼层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若干个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为一体浇筑成型,若干个所述第二楼层板格为一体浇筑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与所述第二楼层板格的浇筑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上,利用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相结合,省去了施工活动槽的回填土,去除了回填土压实质量对后期拆撑换撑影响;并且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连为一体形成复合墙,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膨胀直接对地下连续墙的支护结构造成支撑防护压力,从而有效阻止了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持续变形,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层板和楼层板对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的横向支撑防护作用力,以及外墙暗梁对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的支撑防护作用力,使得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组合形成的复合墙更紧密贴合,使得复合墙对基坑的支撑防护力更高效,避免了因现有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缝隙回填土的缓冲而导致楼层板对地下连续墙的支撑防护作用力被削减衰弱的缺陷,通过维持底层板、楼层板以及外墙暗梁对地下室外墙体与地下连续墙的支撑防护作用力,从而有效对周围环境的变形进行局部恢复,进一步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基坑支护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楼层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工程效果监测图。
图中:10-地下连续墙;20-施工活动槽;30-地下室外墙体;40-底层板;50-楼层板;60-垫板层;21-内支撑梁;22-素混凝土层;23-素土层;31-外墙分体;32-外墙暗梁;51-第一楼层板格;52-第二楼层板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地下连续墙10、地下室外墙体30、底层板40、楼层板50以及外墙暗梁32;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0上;所述外墙暗梁32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上;所述底层板40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的底部;所述楼层板50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上且位于所述底层板40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贴合设置在地下连续墙10上从而形成复合墙体,该复合墙体可通过楔子、钢筋等工具进行加固以尽可能减少间隙,增加复合墙体的紧密度;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底层板40、楼层板50以及外墙暗梁32为一体浇筑成型,且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底层板40、楼层板50以及外墙暗梁32组合形成地下室的主体框架。从图1中的现有基坑支护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可知,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10与地下室外墙体30之间设置有施工活动槽20;该施工活动槽20在后期施工过程中由素土层23与素混凝土层22交替浇筑组合而成,并且还设置有若干条从地下室外墙体30内侧向外延伸经施工活动槽20并固定在地下连续墙10内的内支撑梁21。相比于现有基坑支护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直接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0上从而形成复合墙体,减少了施工活动槽20的设置,利用复合墙体的设置方式减少了用于填埋施工活动槽20的素混凝土层22与素土层23,去除了回填土压实质量对后期拆撑换撑影响,可有效防止外界环境的土层挤压变形,从而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外墙暗梁32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上并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隔绝形成若干个外墙分体31。所述外墙分体31与所述外墙暗梁32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0的外侧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由若干个外墙分体31组成,且若干个外墙分体31之间通过外墙暗梁32连接;所述外墙暗梁32可进一步加强地下室外墙体30的稳固性,提高地下室外墙体30的抗压性能,可进一步有效防止外界环境的土层挤压变形,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更具体地,该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有垫板层60;所述垫板层60贴合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层板40的底部上。该垫板层60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垫板层60设置在底层板40的底部,并与地下室外墙体30连接,既能提供竖向的缓冲力,还可以提供横向的支撑防护作用力,在有效减少因地下土层波动而影响整个地下室稳定性的同时,可为地下室外墙体30提高横向的支撑防护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地下室外墙体30的抗压性能,可进一步有效防止外界环境的土层挤压变形,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工程效果监测图。某基坑典型位置的地下连续墙10测斜时程曲线如图4所示,墙身水平位移曲线随土方的开挖向坑内平移,第三道支撑施工完毕时墙身水平位移约占基坑开挖结束时总水平位移的75%;基坑开挖结束至地下室底板施工,墙身水平位移增加量约占总水平位移的5%~10%;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的墙身水平位移曲线发生了明显回弹,墙身最大水平位移约为开挖至基底时的60%,有效减小了后期拆撑和回填不实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显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0上,利用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相结合,省去了施工活动槽20的回填土,去除了回填土压实质量对后期拆撑换撑影响;并且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连为一体,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膨胀直接对地下连续墙10的支护结构造成压力,从而有效阻止了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持续变形,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层板40和楼层板50对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的横向支撑防护作用力,以及外墙暗梁32对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的支撑防护作用力,使得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组合形成的复合墙更紧密贴合,使得复合墙对基坑的支撑防护力更高效,避免了因现有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之间缝隙回填土的缓冲而导致楼层板50对地下连续墙10的支撑防护作用力被削减衰弱的缺陷,通过维持底层板40、楼层板50以及外墙暗梁32对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的支撑防护作用力,从而有效对周围环境的变形进行局部恢复,进一步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实施例2:如图2-3所示,该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以下特点:所述楼层板50和底层板40上均割分设置有若干个层板格。该层板格包括有若干个第一楼层板格51以及第二楼层板格52;所述第一楼层板格51与第二楼层板格52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楼层板50。若干个所述第一楼层板格51为一体浇筑成型,若干个所述第二楼层板格52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第一楼层板格51与所述第二楼层板格52的浇筑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楼层板50采用层板格分开浇筑成型方式,形成独特的混凝土浇筑设计方式,根据面积大小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各分为不大于40m的层板格,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层板格进行,“第一楼层板格51”与“第二楼层板格52”即施工缝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2小时。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楼层板50采用层板格设计方式,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不设后浇带,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基坑使用时间,使得整个底板或楼板起到更好的换撑作用,利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30与地下连续墙10组合形成的复合墙体,并通过楼层板50的层板格间隔设置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无缝施工的同时,达到有效阻止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持续变形,并使周边环境变形有所恢复的目的,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能有效减少基坑使用时间,并且可有效阻止了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持续变形,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会造成周围环境持续变形过大的缺陷,达到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连续墙、地下室外墙体、底层板、楼层板以及外墙暗梁;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体贴合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上;所述外墙暗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所述底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的底部;所述楼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且位于所述底层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暗梁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体上并将所述地下室外墙体隔绝形成若干个外墙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分体与所述外墙暗梁为一体浇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体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有垫板层;所述垫板层贴合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层板的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层的一端与所述地下室外墙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上均割分设置有若干个层板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格包括有若干个第一楼层板格以及第二楼层板格;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与第二楼层板格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楼层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为一体浇筑成型,若干个所述第二楼层板格为一体浇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层板格与所述第二楼层板格的浇筑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
CN201921382751.9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0917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751.9U CN21091738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751.9U CN21091738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7384U true CN210917384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2751.9U Active CN21091738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7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984A1 (en) * 2022-06-04 2023-04-13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984A1 (en) * 2022-06-04 2023-04-13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25B (zh) 利用优化复合预制拱墙作外墙的地下室
CN101429869B (zh) 双曲隧道
CN205662947U (zh) 叠合装配式地下管廊体系
CN101418569B (zh) 预制拱片、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的优化复合拱墙
CN104032744B (zh) 群坑工程中的换撑施工方法
CN101196116A (zh) 软弱地质三联拱隧道双侧洞施工方法
CN110469341B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装配与浇筑组合集成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296994Y (zh) 多功能预制拱片
CN109056810B (zh) 既有建筑下方明挖或盖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横向扩挖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04345A (zh) 建筑物整体同步下降的施工方法
CN109914474A (zh) 一种综合管廊u型槽开挖均压顶推施工方法
CN210917384U (zh) 一种可局部减少周围环境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4790435A (zh) 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抗渗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4652444A (zh) 超大型深基坑中心岛式交替土方开挖的整体逆作施工方法
CN213539076U (zh) 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
CN213538991U (zh) 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穿墙连接结构
CN111395353A (zh) 一种基于钢板桩联合竖向斜撑的基坑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212896389U (zh) 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
CN211080251U (zh) 地连墙为分隔围护时利用结构底板进行换撑的结构
CN110616714B (zh) 一种既有地下结构拓深的新围护施工方法
CN107916798A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110258533B (zh) 一种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8650067U (zh) 地下增层开挖新型支护结构
CN207143996U (zh) 一种地下结构预留接口临时封堵结构
CN218813762U (zh) 一种绿色装配式可回收小型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