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325U -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7325U
CN210917325U CN201921673780.0U CN201921673780U CN210917325U CN 210917325 U CN210917325 U CN 210917325U CN 201921673780 U CN201921673780 U CN 201921673780U CN 210917325 U CN210917325 U CN 21091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slide
cross beam
crossbeam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37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凤卫
张守年
姚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ong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ong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ong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ong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37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包括抗滑桩本体,所述抗滑桩本体上安装有与其相邻的抗滑桩本体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抗滑桩本体其中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一横梁、固定于抗滑桩本体另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二横梁、开设于第一横梁远离抗滑桩本体一端的插接槽以及固定于第二横梁远离抗滑桩本体一端的插接板,且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将相邻抗滑桩本体相连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二横梁端部的插接板插入第一横梁端部的插接槽内即可,此时,相邻抗滑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使得相邻的抗滑桩本体之间得以连接,降低了单个抗滑桩本体倾倒的几率,从而使得抗滑桩本体对坡面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背景技术
滑坡是我国最常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分布范围广泛,滑坡不仅会造成工程施工工期的延误,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投资和运营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抗滑桩是依靠下部埋入滑动面以下的桩提供抗力的工作原理,阻止坡面土体的滑动,有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
公告号为CN2037826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包括直立主桩,所述直立主桩由位于稳定地层内的持力桩节和位于稳定地层上部的抗滑桩节组成,在直立主桩的抗滑桩节背面水平设有一根或多根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悬臂端设有置于稳定地层的持力段,在主横梁与直立主桩连接部位设有斜托。该实用新型改善了直立主桩的受力强度,提高了抗滑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抗滑桩设置于边坡上时,相邻抗滑桩之间相互独立,当某个抗滑桩处的泥土被冲刷时,容易存在抗滑桩倾倒的危险,从而使得抗滑桩的护坡性能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该抗滑桩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使得相邻的抗滑桩之间得以连接,降低了单个抗滑桩倾倒的几率,从而使得抗滑桩对坡面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包括抗滑桩本体,所述抗滑桩本体上安装有与其相邻的抗滑桩本体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抗滑桩本体其中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一横梁、固定于抗滑桩本体另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二横梁、开设于第一横梁远离抗滑桩本体一端的插接槽以及固定于第二横梁远离抗滑桩本体一端的插接板,且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相邻抗滑桩本体相连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二横梁端部的插接板插入第一横梁端部的插接槽内即可,此时,相邻抗滑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使得相邻的抗滑桩本体之间得以连接,降低了单个抗滑桩本体倾倒的几率,从而使得抗滑桩本体对坡面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板上表面的容纳槽、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与其滑移配合的导向板、固定于导向板底部与容纳槽的内底壁之间的弹簧以及开设于第一横梁内并与导向板卡接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插接槽连通,所述导向板横截面的面积由插接板端部向靠近抗滑桩本体的一侧线性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时,导向板受力并挤压弹簧,使得弹簧被压缩,同时导向板收纳至容纳槽内,当导向板抵达安装槽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板与安装槽抵紧,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使得插接板与插接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底部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导向板收纳至容纳槽内的难度,使得导向板便于收纳至容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滑桩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抗滑桩本体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抗滑桩本体横截面的面积由上至下线性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抗滑桩本体底部的支撑强度得以增强,降低了抗滑桩本体倾倒的几率,以此增强了抗滑桩本体的护坡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滑桩本体内设有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具有良好的强硬度,设于抗滑桩本体内,使得抗滑桩本体内的强度得以增强,进一步提高了抗滑桩本体的护坡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滑桩本体远离其倾斜面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此抗滑桩本体时,同时将锚杆埋设于坡面土壤内,锚杆具有良好的抓地能力,使得抗滑桩本体不易倾倒,增强了抗滑桩本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所述第一横梁的弧形延伸方向与第二横梁的弧形延伸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抗滑桩本体相连后,形成一个弧形的支护结构,以此使得该支护结构的护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滑桩本体底部固定有棱锥体,所述棱锥体的底面与抗滑桩本体的底面贴合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抗滑桩本体时,棱锥体的顶点朝下,以此使得棱锥体所受土壤阻力降低,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坡面上埋设抗滑桩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在将相邻抗滑桩本体相连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二横梁端部的插接板插入第一横梁端部的插接槽内即可,此时,相邻抗滑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使得相邻的抗滑桩本体之间得以连接,降低了单个抗滑桩本体倾倒的几率,从而使得抗滑桩本体对坡面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本方案中,当工作人员将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时,导向板受力并挤压弹簧,使得弹簧被压缩,同时导向板收纳至容纳槽内,当导向板抵达安装槽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板与安装槽抵紧,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使得插接板与插接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方案在安装抗滑桩本体时,棱锥体的顶点朝下,以此使得棱锥体所受土壤阻力降低,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坡面上埋设抗滑桩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抗滑桩本体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抗滑桩本体;11、钢筋;12、锚杆;2、棱锥体;3、连接组件;31、第一横梁;32、插接槽;33、第二横梁;34、插接板;4、固定组件;41、容纳槽;42、导向板;421、导向板上部;422、导向板下部;43、弹簧;4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包括抗滑桩本体1、钢筋11、锚杆12和棱锥体2。抗滑桩本体1采用混凝土材料浇注而成,其纵截面为梯形,抗滑桩本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抗滑桩本体1横截面的面积由上至下线性递增,抗滑桩本体1的横截面较大的一端埋设于坡面土体下,以此增强了抗滑桩本体1的支撑强度,使得抗滑桩本体1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钢筋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设置于抗滑桩本体1内,以此增强了抗滑桩本体1的结构强度。锚杆12为倾斜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锚杆12的上端与抗滑桩本体1远离抗滑桩本体1倾斜面一侧的侧壁固定,锚杆12的下端埋设于地下,以此增强了抗滑桩本体1的抓地能力,降低了抗滑桩本体1倾倒的几率。棱锥体2为四棱锥状结构,其底面与抗滑桩本体1的底面贴合并固定,棱锥体2底面的面积与抗滑桩本体1底面的面积相等,且棱锥体2的顶点朝下,在埋设抗滑桩本体1的过程中,棱锥体2起到了降低土壤产生的阻力作用,以此降低了抗滑桩本体1埋设于地下的难度。
如图1所示,抗滑桩本体1侧壁上设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横梁31、插接槽32、第二横梁33以及插接板34。第一横梁31为弧形板状结构,第一横梁31的一端与抗滑桩本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固定。插接槽32为长方形槽状结构,插接槽32开设于第一横梁31远离抗滑桩本体1一侧的侧壁上。第二横梁33亦为弧形板状结构,其弧形延伸方向与第一横梁31的弧形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二横梁33的一端与抗滑桩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与第一横梁31相对侧的侧壁)固定。插接板3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插接板34的一端与第二横梁33远离抗滑桩本体1一侧的侧壁固定,且插接板34与插接槽32插接配合。结合图3所示,在安装抗滑桩本体1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板34插入插接槽32内,即可使得相邻抗滑桩本体1之间得以连接,以此增强了相邻抗滑桩本体1之间的连接作用,降低了单个抗滑桩本体1发生倾倒的几率;此外,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均为弧形板状结构,将相邻抗滑桩本体1连接后,多个抗滑桩本体1之间形成一个拱形的支护结构,以此使得该支护结构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防止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
如图2所示,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上共同安装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包括容纳槽41、导向板42、弹簧43以及安装槽44。容纳槽41为长方形槽状结构,其开设于插接板34上表面远离第二横梁33的位置上。结合图4所示,导向板42包括导向板上部421和导向板上部422,导向板上部4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导向板上部421的横截面面积由插接板34端部向靠近抗滑桩本体1的一侧线性递增。导向板上部42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导向板上部422与容纳槽41滑移配合。弹簧43的伸缩方向竖直,弹簧43的上端与导向板上部422的底部弧形表面固定,弹簧43的下端与容纳槽4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槽44为三棱柱状槽体结构,其与插接槽32连通,当插接板34插入插接槽32内后,导向板42顶部的倾斜面与安装槽44的内顶壁抵紧,导向板42两端的侧壁与安装槽44两端的内侧壁贴合。在工作人员将插接板34插入插接槽32的过程中,导向板42的倾斜面首先进入插接槽32内,以此降低了导向板42进入插接槽32内的难度。当工作人员将插接板34插入插接槽32内后,导向板42抵达安装槽44处时,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板42顶部的倾斜面与安装槽44的内顶壁抵紧,以此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降低了插接板34插入插接槽32内后,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的几率,从而增强了相邻抗滑桩本体1之间的连接作用,使得抗滑桩本体1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相邻抗滑桩本体1相连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二横梁33端部的插接板34插入第一横梁31端部的插接槽32内即可,此时,相邻抗滑桩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相连,使得相邻的抗滑桩本体1之间得以连接,降低了单个抗滑桩本体1倾倒的几率,从而使得抗滑桩本体1对坡面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
本方案在坡面安装抗滑桩本体1时,工作人员首先需将相邻抗滑桩本体1相连,将第二横梁33端部的插接板34插入第一横梁31端部的插接槽32内,当插接板34端部的导向板42抵达安装槽44处时,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板42顶部的倾斜面与安装槽44的内顶壁抵紧,以此增强了导向板42与安装槽44之间的连接作用,使得第二横梁33不易与第一横梁31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只需在坡面挖设用于放置锚杆12的凹槽(沿坡面自上而下挖设,待抗滑桩本体1安装完成后回填此部分土壤),同时扶住抗滑桩本体1,向下钉紧抗滑桩本体1即可,在此过程中,棱锥体2起到了降低土壤阻力的作用。多个相邻的抗滑桩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相连,由于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均为弧形板状结构,以此使得拼接后的多个抗滑桩本体1形成拱形支护结构,从而使得多个抗滑桩本体1的护坡能力得以增强,有利于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包括抗滑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本体(1)上安装有与其相邻的抗滑桩本体(1)相连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于抗滑桩本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一横梁(31)、固定于抗滑桩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二横梁(33)、开设于第一横梁(31)远离抗滑桩本体(1)一端的插接槽(32)以及固定于第二横梁(33)远离抗滑桩本体(1)一端的插接板(34),且所述插接板(34)与插接槽(3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3)的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开设于插接板(34)上表面的容纳槽(41)、安装于容纳槽(41)内并与其滑移配合的导向板(42)、固定于导向板(42)底部与容纳槽(41)的内底壁之间的弹簧(43)以及开设于第一横梁(31)内并与导向板(42)卡接配合的安装槽(44),所述安装槽(44)与插接槽(32)连通,所述导向板(42)横截面的面积由插接板(34)端部向靠近抗滑桩本体(1)的一侧线性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2)底部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本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抗滑桩本体(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抗滑桩本体(1)横截面的面积由上至下线性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本体(1)内设有钢筋(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本体(1)远离其倾斜面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锚杆(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1)以及第二横梁(33)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所述第一横梁(31)的弧形延伸方向与第二横梁(33)的弧形延伸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本体(1)底部固定有棱锥体(2),所述棱锥体(2)的底面与抗滑桩本体(1)的底面贴合并固定。
CN201921673780.0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780.0U CN2109173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780.0U CN2109173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7325U true CN21091732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37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73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7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077A (zh) * 2020-10-28 2021-03-09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性基坑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077A (zh) * 2020-10-28 2021-03-09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性基坑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73853U (zh) 挡墙支挡结构
CN109208787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17325U (zh)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CN211472005U (zh) 园林景观铺装结构
US20160218659A1 (en) Pile, pile installation jig,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pil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using the piles
CN216714067U (zh) 一种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支护结构
KR200238747Y1 (ko) 보강토 옹벽 축조용 앵커 블록
CN213476919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双排桩式桩板墙边坡支护结构
CN212866031U (zh) 一种装配式两级挡土墙结构
KR20060133304A (ko) 균등침하를 유도할 수 있는 블럭식 보강토옹벽
CN211421136U (zh) 方便运输的出土坡道结构
KR200258921Y1 (ko) 흙막이용 벽체 패널의 설치구조
CN208517948U (zh) 一种插板式基坑支护架
CN113216225A (zh)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CN210684770U (zh) 一种预制装配扶壁式挡土墙
CN217634225U (zh) 一种顶管纠偏装置
KR200263964Y1 (ko) 조립식 pc콘크리트 패널을 이용한 옹벽
CN217870499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KR100456219B1 (ko) 보강토 옹벽설치용 조립식 블록 연결장치
CN214143655U (zh) 一种组合式板桩及板桩墙
CN217579743U (zh) 一种桥梁伸缩装置的预埋件结构
CN215406638U (zh) 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
CN209604050U (zh) 一种矿井巷道支撑支柱
CN218028225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安装结构
CN216379590U (zh) 一种生态护坡的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