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5175U -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15175U CN210915175U CN201921831777.7U CN201921831777U CN210915175U CN 210915175 U CN210915175 U CN 210915175U CN 201921831777 U CN201921831777 U CN 201921831777U CN 210915175 U CN210915175 U CN 210915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frame
- motor
- gear
- rotary 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包括转台,所述转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动力箱,所述方形动力箱的下部设置有运动轨道,所述转台的上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远离移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搬运架,所述搬运架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滚轮,所述搬运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移动架的前后两侧镶嵌有齿条。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的转移方式降低了工人之间的配合要求,也降低了所需的工人数量;不仅可以适应各个角度及各个高度的管道转移,还可以较便捷地往返于各个工位之间,具有一定的转移能力,并且整体高度较低使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转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在将一件较重的物品或物料从一个工位运送至另一工位时,一般采用机械手或者天车搬运的方式,采用机械手时一般只能在同一平面进行搬运和转移;采用天车,操作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且对配合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吊装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而这两种搬运方式均不适合流水线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转台,所述转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动力箱,所述方形动力箱的下部设置有运动轨道,所述转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缠绕绳索的滚筒,所述转台的上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远离移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搬运架,所述搬运架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通过绳索与滚筒相连的辅助滚轮,所述搬运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移动架的前后两侧镶嵌有齿条,所述转台的上表面且位于移动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滚珠,所述移动架与转台通过滚珠滚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台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方形动力箱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回转用电机,所述回转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方形动力箱的内表面且位于上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用电机,所述移动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方形动力箱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方形动力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滑环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运动轨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转轮与导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可以较自由的往返于各个工位之间,通过预先在各个工位之间布置导轨,可以方便管道自动转移设备进行沿运动轨道搬运,也可以适用于两列平行工位之间的搬运,对于管道所在各个高度的搬运也能满足,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在转移上比传统天车更加灵活。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管道自动转移设备使用较少的人力就可以完成转移任务,不需要多个工人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单个熟练的工人即可完成整套转移运动,整体设备在搬运时,工人进行远程启停控制转移动作,避免工人靠近转移设备而引起设备误伤人的情况,提高了工作车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中转台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转台;2、滑环;3、方形动力箱;4、运动轨道;5、移动架;6、气缸;7、搬运架;8、辅助滚轮;9、配重块;10、齿条;11、导向块;12、第一电机;13、第一齿轮;14、支撑架;15、第二电机;16、滚筒;17、滚珠;18、第一转轴;19、第一锥齿轮;20、回转用电机;21、第二锥齿轮;22、移动用电机;23、第二齿轮;24、支撑座;25、第二转轴;26、转轮;27、第三齿轮;28、链条;29、环形槽;3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包括转台1,转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环2,起辅助转动和支撑的作用,滑环2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动力箱3,方形动力箱3的下部设置有运动轨道4,为管道自动转移设备进行导向,转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用来对管道施加外力便于固定的作用,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筒16,滚筒16上缠绕有绳索,转台1的上部设置有移动架5,移动架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6,为搬运架7升降提供动力,气缸6远离移动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搬运架7,用以搬运管件,搬运架7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滚轮8,辅助滚轮8通过绳索与滚筒16相连,搬运架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9,起调节平衡的作用,移动架5的前后两侧镶嵌有齿条10,转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移动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起承载第一电机12和方便移动移动架5的作用,导向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为移动架5移动提供动力,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与齿条10相啮合。
移动架5的下表面设置有滚珠17,通过滚珠17来提高移动架5移动的灵敏性,移动架5与转台1通过滚珠17滚动连接,转台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回转用电机20,为转台1回转提供动力,回转用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1相啮合,通过启动回转用电机20,第一锥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21的转动,从而转台1实现全方位的转动,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上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用电机22,为转轮26在运动轨道4上部的导轨30内运动提供动力,移动用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4,支撑座24贯穿有第二转轴25,第二转轴25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转轮26,第二转轴25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7,第二齿轮23与第三齿轮27通过链条28相连接,方形动力箱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槽29,环形槽29与滑环2滑动连接,运动轨道4上设置有导轨30,转轮26与导轨30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启动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3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将第一齿轮13的回转运动转变为移动架5的直线运动,然后利用能用以升降的气缸6,使搬运架7降落至气缸6的最低部,随后将需要运输的管道搬运至搬运架7上的搬运端,并用绳索将管道固定,再启动第二电机15,绳索被缠绕在滚筒16上,拉紧后限制管道的运动,进而便于管道的移动;另外,还能利用气缸6将搬运架7升至气缸6的任意高处,从而便于将管道运输至任意高度位置处,同时在管道处于较高位置时,通过配重块9调节设备的平衡,避免发生侧翻现象;还利用辅助滚轮8避免绳索打结。
回转用电机20带动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的转台1转动,实现转台1的全方位转动;转台1下表面固定的滑环2在方形动力箱3的环形槽29内滑动,并对转台1起到辅助转动和支撑的作用;此外,在移动用电机22的作用下带动转轮26的转动,进而使转轮26在运动轨道4上的导轨30内运动,使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往返于各个工位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包括转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环(2),所述滑环(2)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动力箱(3),所述方形动力箱(3)的下部设置有运动轨道(4),所述转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缠绕绳索的滚筒(16),所述转台(1)的上部设置有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6),所述气缸(6)远离移动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搬运架(7),所述搬运架(7)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通过绳索与滚筒(16)相连的辅助滚轮(8),所述搬运架(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9),所述移动架(5)的前后两侧镶嵌有齿条(10),所述转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移动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5)的下表面设置有滚珠(17),所述移动架(5)与转台(1)通过滚珠(17)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所述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回转用电机(20),所述回转用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9)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上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用电机(22),所述移动用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所述方形动力箱(3)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4),所述支撑座(24)贯穿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转轮(26),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边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3)与第三齿轮(27)通过链条(2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动力箱(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槽(29),所述环形槽(29)与滑环(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4)上设置有导轨(30),所述转轮(26)与导轨(30)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1777.7U CN210915175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1777.7U CN210915175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15175U true CN210915175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6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3177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5175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15175U (zh) |
-
2019
- 2019-10-29 CN CN201921831777.7U patent/CN2109151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67526U (zh) | 一种石英坩埚搬运机器人装置 | |
CN210704796U (zh) |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搬运机械手 | |
CN102358539B (zh) | 络纱机自动取纱搬运车 | |
CN210915175U (zh) | 一种管道自动转移设备 | |
CN202272582U (zh) | 络纱机自动取纱搬运车 | |
CN106733506A (zh) | 钢桶底盖喷胶装置 | |
CN211731111U (zh) | 运输机器人及电池更换装置 | |
CN209701616U (zh) | 一种轮胎模具运输装置 | |
CN210592018U (zh) | 一种面粉包装箱搬运装置 | |
CN201525726U (zh) | 电动升降搬运装置 | |
CN209699904U (zh) | 一种轮胎模具运输线 | |
CN210437951U (zh) | 一种模台转运装置 | |
CN210790195U (zh) | 一种管材移动单元及具有管材移动单元的管材移动装置 | |
CN211541233U (zh) | 一种金属板材零件装卸机械手 | |
CN202967631U (zh) | 刨边机自动化送料装置 | |
CN214555433U (zh) | 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 | |
CN217349781U (zh) | 一种全自动芯车转运机械手 | |
CN220596394U (zh) | 一种玻璃装车设备 | |
CN216005066U (zh) | 一种裤装三通复合板吊装装置 | |
CN214133108U (zh) | 一种加工提升机闸座平面用的固定装置 | |
CN216376503U (zh) | 一种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机械夹爪 | |
CN216686480U (zh) | 一种新型全自动大跨度垂直砂芯输送系统 | |
CN220925612U (zh) | 一种蓄电池转运装置 | |
CN220056264U (zh) | 一种输送带托辊更换工装 | |
CN219004970U (zh) | 一种剪刀叉式升降吸盘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