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2599U -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2599U
CN210912599U CN201920580640.2U CN201920580640U CN210912599U CN 210912599 U CN210912599 U CN 210912599U CN 201920580640 U CN201920580640 U CN 201920580640U CN 210912599 U CN210912599 U CN 210912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driven
assembly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06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名涛
周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06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2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2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259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包括箱体组件、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和装配件,其中,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上,差速转向组件采用变量泵驱动定量马达,比例电磁阀控制双向油缸,双向油缸控制变量泵斜盘倾角的分置式方案,由定量马达直接控制蜗杆,蜗杆调节两侧差速装置的蜗轮实现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本实用新型采用定量马达直连蜗杆控制履带车辆转向,具有结构简单、转向精度高、转向瞬时速率可调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背景技术
南方稻田因种植水稻常年淹水,致使土地粘接,土壤承载能力差,工作在南方稻田的履带车辆如,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等,这些车辆由于采用履带行驶装置,履带接地面积大,接地压力小,尤其是轻型履带拖拉机、小型履带联合收割机等结构紧凑,重量小,在湿滑土壤中不宜下陷、打滑,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利用。水稻田为了蓄水平整的需要,面积普遍较小,因此,其履带式车辆以小型两履带为主,而两履带车辆由于独特的结构特点,只能采用两侧履带差速驱动的方法实现转向。目前两履带车辆转向方法有单功率流、双功率流等多种转向形式,其中双功率流转向由于转向过程中不中断功率传递,效率高,应用广泛。但目前应用在履带拖拉机上的双功率转向装置由于液压功率传递路线复杂,零部件多,质量大,控制精度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方法及其装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转向精度高、转向瞬时速率可调节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向精度高、转向瞬时速率可调节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包括箱体组件、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和装配件,所述变速器组件包括输入轴组件、一轴组件、二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与一轴组件动力连接,所述二轴组件分别与一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动力连接,所述输出轴组件通过差速转向组件与主减速器组件相连并可将动力经差速处理后传递给主减速器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通过装配件连接成整体,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轴从动齿轮和和输出轴主动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设有变量泵主动锥齿轮,所述差速转向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差速组件和右差速组件、蜗杆,变量泵从动锥齿轮和液压系统,所述左差速组件包括由左太阳轮、左行星轮、左行星架、左齿圈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左蜗轮、左分流齿轮,所述左蜗轮设置在所述左齿圈的外侧,所述蜗杆与所述左差速组件的左蜗轮以及右差速组件的右蜗轮啮合,所述蜗杆与左蜗轮右蜗轮和组成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输出轴主动齿轮分别与左差速组件的左分流齿轮以及右差速组件的右分流齿轮啮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由油箱、定量泵、变量泵、补油器、定量马达、比例电磁阀、定量泵调节推杆、双向油缸和油管,所述变量泵、补油器、定量马达组成泵马达一体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定量泵调节推杆、双向油缸组成无级调速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受履带车辆转向盘的转角大小控制,所述定量泵与变量泵采用同轴串联,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变量泵从动锥齿轮常啮合,所述定量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差速组件还包括左主动锥齿轮、左太阳轮轴、左行星轮轴和左行星架连接板,所述左分流齿轮、左太阳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左太阳轮轴上,所述左行星架上安装有2至4个均匀分布左行星轮轴,所述左行星轮轴上通过轴套空套有左行星轮,所述左行星轮通过左行星架和左行星架连接板间隙配合定位,所述主减速器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主减速组件和右主减速组件,所述左主减速组件包左输出轴和左从动锥齿轮,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与左从动锥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齿圈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输出轴和左行星架上,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为轴齿轮,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中间通过角接触轴承支撑在箱体上,另一端通过花键套装左行星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三四档拨叉和一二档拨叉,所述一轴组件包括一轴和固定设置在一轴上的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上,所述二轴组件包括四档从动齿轮、三四档接合套、三四档花键毂、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二档接合套、一二档花键毂、一档从动齿轮和二轴,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通过轴套空套在所述二轴上,三四档花键毂,一二档花键毂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所述三四档花键设置在四档从动齿轮和三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一二档花键毂设置在二档从动齿轮和一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三四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三四档花键毂上并可以沿着三四档花键毂前后滑动,所述一二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一二档花键毂上,并可以沿着一二档花键毂前后滑动,所述三四档拨叉可带动三四档接合套沿所述三四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三四档接合套与四档从动齿轮或三档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所述一二档拨叉可带动一二档接合套沿所述一二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一二档接合套与二档从动齿轮或一档从动齿轮的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倒档轴组件,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倒档拨叉,所述倒档轴组件包括倒档主动齿轮、倒档轴和倒档中间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还包括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倒档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滚针轴承空套在一轴上,所述二轴组件还包括低速档齿轮、高低档花键毂、高低档接合套和高速档齿轮,所述低速档齿轮和高低档花键毂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二轴上,所述高速档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上,所述高低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高低档花键毂上,所述倒档拨叉可带动高低档接合套沿高低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高低档接合套与高速档齿轮或所述低速档齿轮的啮合,所述高速档齿轮和低速档齿轮分别与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中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上并可以在倒档轴上滑动,所述倒档中间齿轮与高低档接合套的外齿常啮合,所述倒档轴拨叉可带动倒档中间齿轮滑动并实现倒档中间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的啮合,所述高低档接合套与输出轴从动齿轮常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和输入轴组成,所述输入轴主动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输入轴靠近离合器端采用端盖定位,端盖中设置有密封圈,输入轴另一端通过挡圈与二轴定位,所述输入轴一端连接在离合器从动盘花键上并通过输入轴主动齿轮将动力输出至一轴从动齿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轴从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变量泵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上,所述倒档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从动齿轮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滚针轴承空套在一轴上,所述一轴通过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一轴从动齿轮通过卡环和轴阶定位,所述四档主动齿轮与三档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挡圈,二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挡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低速档齿轮、高低档花键毂通过滚针轴承空套二轴上,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通过轴套空套在二轴上,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与深沟球轴承之间、三档从动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之间、四档从动齿轮与高速档齿轮之间、低速档齿轮与深沟球轴承通过止推轴套定位,所述高速档齿轮、三四档花键毂、一二档花键毂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上,所述倒档中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上并可以在倒档轴上滑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与高低档接合套上的外齿啮合,输出轴从动齿轮为宽齿轮,高低档接合套在空档、高档和低档时都与输出轴从动齿轮常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滤清器和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并联安装在液压回路上。溢流阀并联安装在液压回路上,用于防止系统过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为:1)采用定量马达的输出端直接控制蜗杆,进而改变蜗轮的速度,使履带车辆左右侧转速发生变化,结构简单,紧凑。2)采用在变速器一轴上通过锥齿轮装置驱动变量泵,变量泵的输入转速独立于变速器的转速,在变速器处于空档时履带车辆可原地转向。3)变量泵与定量马达组成无级调速装置,使履带车辆的瞬时转向角度可无级调节,转向精度高,4)采用在主变速器4速和副变速器3个模式的方案,实现高、低、倒各四速,齿轮少,档位变化组合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的传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的倒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的差速转向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左差速组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右差速组件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蜗轮蜗杆差速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中:
A箱体组件 B变速器组件 C差速转向组件 D主减速器组件
E装配件 A1箱体 A2箱盖 A3放油螺栓
B1输入轴组件 B2一轴组件 B3二轴组件 B4输出轴组件
B5拨叉组件 B6倒档轴组件 B11输入轴主动齿轮 B12输入轴
B21一轴 B22一轴从动齿轮 B23双联齿轮主动齿轮
B24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5四档主动齿轮 B26三档主动齿轮
B27二档主动齿轮 B28一档主动齿轮 B29变量泵主动锥齿轮
B31低速档齿轮 B32高低档花键毂 B33高低档接合套
B34高速档齿轮 B35四档从动齿轮 B36三四档接合套,
B37三四档花键毂 B38三档从动齿轮 B39二档从动齿轮
B310一二档接合套 B311一二档花键毂 B312一档从动齿轮,
B313二轴 B41输出轴 B42输出轴从动齿轮
B43输出轴主动齿轮 B51高低档拨叉 B52三四档拨叉
B53一二档拨叉 B54倒档拨叉 B61倒档主动齿轮
B62倒档轴 B63倒档中间齿轮 C1左差速组件
C2右差速组件 C3蜗杆 C4变量泵从动锥齿轮
C5液压系统 C11左分流齿轮 C12左太阳轮
C13左行星轮 C14左齿圈 C15左蜗轮
C16左行星架 C17左主动锥齿轮 C18左太阳轮轴
C19左行星轮轴 C110左行星架连接板 C21右分流齿轮
C22右太阳轮 C23右行星轮 C24右齿圈,
C25右蜗轮 C26右行星架 C27右主动锥齿轮
C28右太阳轮轴 C29右行星轮轴 C210右行星架连接板
C51油箱 C52滤清器 C53定量泵
C54变量泵 C55补油器 C56定量马达
C57溢流阀 C58比例电磁阀 C59定量泵调节推杆
C510双向油缸 C512油管 D1左主减速组件
D2右主减速组件 D11左输出轴 D12左从动锥齿轮
D21右输出轴 D22右从动锥齿轮 E1端盖
E2密封圈 E3深沟球轴承 E4角接触轴承 E5滚针轴承
E6挡圈 E7螺栓 E8轴套 E9卡环
E10滚柱轴承 E11止推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8,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包括箱体组件A、变速器组件B、差速转向组件C、主减速器组件D 和装配件E,所述变速器组件B包括输入轴组件B1、一轴组件B2、二轴组件B3和输出轴组件B4,所述输入轴组件B1与一轴组件B2动力连接,所述二轴组件B3分别与一轴组件B2和输出轴组件B4动力连接,所述输出轴组件B4 通过差速转向组件C与主减速器组件D相连并可将动力经差速处理后传递给主减速器组件D,所述箱体组件A、变速器组件B、差速转向组件C、主减速器组件D通过装配件E连接成整体,所述输出轴组件B4包括输出轴B41、输出轴从动齿轮B42和和输出轴主动齿轮B43,所述一轴组件B2设有变量泵主动锥齿轮B29,所述差速转向组件C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差速组件C1和右差速组件C2、蜗杆C3,变量泵从动锥齿轮C4和液压系统C5,所述左差速组件C1包括由左太阳轮C12、左行星轮C13、左行星架C16、左齿圈C14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左蜗轮C15、左分流齿轮C11,所述左蜗轮设置在所述左齿圈C14的外侧,所述蜗杆C3与所述左差速组件C1的左蜗轮C15以及右差速组件C2的右蜗轮C25啮合,所述蜗杆C3与左蜗轮C15右蜗轮和C25组成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输出轴主动齿轮B43分别与左差速组件C1的左分流齿轮C11 以及右差速组件C2的右分流齿轮C21啮合,所述液压系统C5包括由油箱C51、定量泵C53、变量泵C54、补油器C55、定量马达C56、比例电磁阀C58、定量泵调节推杆C59、双向油缸C510和油管C512,所述变量泵C54、补油器C55、定量马达C56组成泵马达一体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C58、定量泵调节推杆C59、双向油缸C510组成无级调速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C58受履带车辆转向盘的转角大小控制,所述定量泵C53与变量泵C54采用同轴串联,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B29与所述变量泵从动锥齿轮C4常啮合,所述定量马达的C54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C3相连。
履带车辆直线行驶原理,如图1~8:比例电磁阀C58受转向盘转角大小控制,方向盘不转动,比例电磁阀C58停中位,比例电磁阀C58使得双向油缸 C510停中位,使变量泵C54的斜盘处于正中位置,变量泵C54不输出液压油,定量马达C56不转动。在变量泵C54的斜盘处于正中位置后,电磁阀C58停中位。由于定量马达C56不转动,此时蜗杆C5不转动,由于蜗杆C5不转动,因此,左蜗轮C16和右蜗轮C26亦不转动,因此左齿圈C14和右齿圈C24亦不转动,此时,传递至左主动锥齿轮C17和右主动锥齿轮C27的动力转速相同,方向相同,经左输出轴D11和右输出轴D22输出值左右履带的转速相同,方向相同,实现履带车辆直线前进和倒车行驶。
履带车辆差速转向原理,如图1~8,比例电磁阀C58受转向盘转角大小控制,方向盘转动比例电磁阀C58对应动作,比例电磁阀C58使得双向油缸C510 停非中位,所停位置与转向盘的转角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电磁阀C58所打开的方向与转向盘转动的方向对应一定关系,使变量泵C54的斜盘处于非中间位置,变量泵C54输出液压油,定量马达C56转动。由于定量马达C56不转动,此时蜗杆C5转动,由于蜗杆C5转动,因此,左蜗轮C16和右蜗轮C26转动。由于蜗杆C5的两组蜗杆齿轮的螺旋方向相反,因此,左蜗轮C16和右蜗轮C26 在蜗杆C5的作用下等速反方向旋转。由于转动至左差速组件C1、右差速组件 C2的左太阳轮C12和右太阳轮C22的转速相同,方向相同,在经过行星齿轮机构复合后,使得左右行星架C16和右行星架C26的旋转趋势发生变化,一个加速前进,一个减速后退,使履带车辆两侧履带的输入转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履带车辆转向。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7,所述左差速组件C1还包括左主动锥齿轮C17、左太阳轮轴C18,左行星轮轴C19和左行星架连接板C110,所述左分流齿轮C11、左太阳轮C12通过花键套装在左太阳轮轴C18上,所述左行星架C16上安装有2至4个均匀分布左行星轮轴C19,所述左行星轮轴C19上通过轴套空套有左行星轮C13,所述左行星轮C13通过左行星架C16和左行星架连接板C110间隙配合定位,所述主减速器组件D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主减速组件D1和右主减速组件D2,所述左主减速组件D1包左输出轴D11和左从动锥齿轮D12,所述左主动锥齿轮C17与左从动锥齿轮 D12啮合。
所述装配件E至少包括端盖E1、密封圈E2、深沟球轴承E3、角接触轴承 E4、滚针轴承E5、挡圈E6、螺栓E7、轴套E8、卡环E9、滚柱轴承E10和止推轴套E11。
左输出轴D11通过角接触轴承E4安装在箱体A1上,左从动锥齿轮D12 通过花键套装在左输出轴D11上。左从动锥齿轮D11通过左输出轴D11轴阶与卡环E9定位。左输出轴D11通过端盖E1定位,端盖1内部安装有密封圈E2。右输出轴D11通过角接触轴承E4和深沟球轴承E3安装在箱体A1上,右从动锥齿轮D22通过花键套装在右输出轴D21上。右从动锥齿轮D21通过右输出轴D21轴阶与卡环E9定位。右输出轴D21通过端盖E1定位,端盖1内部安装有密封圈E2。左从动锥齿轮D12与左主动锥齿轮C17常啮合。右从动锥齿轮D22与右主动锥齿轮C27常啮合。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左齿圈C14 通过深沟球轴承E3支撑在输出轴B41和左行星架C16上,所述左主动锥齿轮 C17为轴齿轮,所述左主动锥齿轮C17中间通过角接触轴承E4支撑在箱体A1 上,另一端通过花键套装左行星架C16上。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拨叉组件B5,所述拨叉组件B5包括三四档拨叉B52和一二档拨叉B53,所述一轴组件B2包括一轴B21和固定设置在一轴B21上的四档主动齿轮B25,三档主动齿轮B26,二档主动齿轮B27,一档主动齿轮B28,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B29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B21上,所述二轴组件B3包括四档从动齿轮B35、三四档接合套B36、三四档花键毂B37、三档从动齿轮B38、二档从动齿轮B39、一二档接合套B310、一二档花键毂 B311、一档从动齿轮B312和二轴B31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B35,三档从动齿轮B38,二档从动齿轮B39,一档从动齿轮B312通过轴套E8空套在所述二轴 B313上,三四档花键毂B37,一二档花键毂B311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B313,所述三四档花键毂B37设置在四档从动齿轮B35和三档从动齿轮B38之间,所述一二档花键毂B311设置在二档从动齿轮B39和一档从动齿轮B312之间,所述四档主动齿轮B25,三档主动齿轮B26,二档主动齿轮B27,一档主动齿轮 B28分别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B35,三档从动齿轮B38,二档从动齿轮B39,一档从动齿轮B312啮合,所述三四档接合套B36通过花键套装在三四档花键毂B37上并可以沿着三四档花键毂B37前后滑动,所述一二档接合套B310通过花键套装在一二档花键毂B311上,并可以沿着一二档花键毂B311前后滑动,所述三四档拨叉B52可带动三四档接合套B36沿所述三四档花键毂B37移动并实现三四档接合套B36与四档从动齿轮B35或三档从动齿轮B38之间的啮合,所述一二档拨叉B53可带动一二档接合套B310沿所述一二档花键毂B311移动并实现一二档接合套B310与二档从动齿轮B39或一档从动齿轮B312的啮合。
一二档换档原理:一二档接合套B310处于中间位置,实现一二档之间的空档。操作一二档拨叉B53使一二档接合套B310向后移动,使得一二档接合套B310的内花键与一档从动齿轮B312的外花键结合,动力由一档主动齿轮B28传递至一档从动齿轮B312,经过一档从动齿轮B312的外花键传递至一二档接合套B310,再传递至一二档花键毂B311,从而传递至二轴B313,二轴 B313以一档转动。操作一二档拨叉B53使一二档接合套B310向前移动,使得一二档接合套B310的内花键与二档从动齿轮B39的外花键结合,动力由二档主动齿轮B27传递至二档从动齿轮B39,经过二档从动齿轮B39的外花键传递至一二档接合套B310,再传递至一二档花键毂B311,从而传递至二轴B313,二轴B313以二档转动。
三四档换档原理:三四档接合套B36处于中间位置,实现三四档之间的空档。操作三四档拨叉B52使三四档接合套B36向后移动,使得三四档接合套 B36的内花键与三档从动齿轮B39的外花键结合,动力由三档主动齿轮B26传递至三档从动齿轮B38,经过三档从动齿轮B38的外花键传递至三四档接合套 B36,再传递至三四档花键毂B37,从而传递至二轴B313,二轴B313以三档转动。操作三四档拨叉B52使三四档接合套B36向前移动,使得三四档接合套 B36的内花键与四档从动齿轮B35的外花键结合,动力由四档主动齿轮B25传递至四档从动齿轮B35,经过四档从动齿轮B35的外花键传递至三四档接合套 B36,再传递至三四档花键毂B37,从而传递至二轴B313,二轴B313以四档转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倒档轴组件B6,所述拨叉组件B5还包括倒档拨叉B54,所述倒档轴组件B6包括倒档主动齿轮B61、倒档轴B62和倒档中间齿轮B63,所述一轴组件B2还包括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所述倒档主动齿轮B61、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E3和滚针轴承E5空套在一轴B21上,所述二轴组件B3还包括低速档齿轮B31、高低档花键毂B32、高低档接合套B33和高速档齿轮B34,所述低速档齿轮B31和高低档花键毂B32通过滚针轴承E5空套在二轴B313上,所述高速档齿轮B34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B313 上,所述高低档接合套B33通过花键套装在高低档花键毂B32上,所述倒档拨叉B54可带动高低档接合套B33沿高低档花键毂B32移动并实现高低档接合套 B33与高速档齿轮B34或所述低速档齿轮B31的啮合,所述高速档齿轮B34和低速档齿轮B31分别与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啮合,所述倒档中间齿轮B63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B62上并可以在倒档轴B62上滑动,所述倒档中间齿轮B63与高低档接合套B33的外齿常啮合,所述倒档轴拨叉B54可带动倒档中间齿轮B54滑动并实现倒档中间齿轮B63与倒档主动齿轮 B61的啮合,所述高低档接合套B33与输出轴从动齿轮B42常啮合。
倒档原理:倒档轴拨叉B54带动倒档中间齿轮B54滑动,倒档中间齿轮 B63向前滑动与倒档主动齿轮B61结合,此时动力从倒档主动齿轮B61传递至倒档中间齿轮B63,再传递至高低档接合套B33,实现倒档。与一二档和三四档换挡模块组合,可实现四速倒车档。
高低档换档原理:高低档接合套B33处于中间位置,实现高低档之间的空档。操作高低档拨叉B51使高低档接合套B33向后移动,高低档接合套B33 的内花键与高速档齿轮B34的外花键结合,由于高速档齿轮B34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B313上,因此,高低档接合套B33的内花键与高速档齿轮B34的外花键结合的本质是使得高低档花键毂B32与二轴B313结合。此时高低档接合套 B33以高速档输出。操作高低档拨叉B51使高低档接合套B33向前移动,高低档接合套B33的内花键与低速档齿轮B31的外花键结合,由于高速档齿轮B34 与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常啮合,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与双联齿轮从动齿轮 B24为一体,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与低速挡齿轮B31常啮合。其传递路线为:高速档齿轮B34,至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至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至低速档齿轮B31,高低档接合套B33。此时高低档接合套B33以低速档输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输入轴组件B1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B11和输入轴B12组成,所述输入轴主动齿轮B11 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入轴B12上,所述输入轴B12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E3 支撑在箱体A1上,所述输入轴B12靠近离合器端采用端盖E1定位,端盖E1 中设置有密封圈E2,输入轴B12另一端通过挡圈E6与二轴定位,所述输入轴 B12一端连接在离合器从动盘花键上并通过输入轴主动齿轮B12将动力输出至一轴从动齿轮B22。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一轴从动齿轮B22、四档主动齿轮B25、三档主动齿轮B26、二档主动齿轮B27、一档主动齿轮B28、变量泵主动锥齿轮B29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B21上,所述倒档主动齿轮B61、双联齿轮主动齿轮B23、双联齿轮从动齿轮B24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E3和滚针轴承E5空套在一轴B21上,所述一轴B21通过深沟球轴承E3、角接触轴承E4支撑在箱体A1上,所述一轴从动齿轮B22通过卡环和轴阶定位,所述四档主动齿轮B25与三档主动齿轮B26之间设置有挡圈 E6,二档主动齿轮B27和一档主动齿轮B28之间设置有挡圈。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低速档齿轮B31、高低档花键毂B32通过滚针轴承E5空套在二轴B313上,所述四档从动齿轮B35、三档从动齿轮B38、二档从动齿轮B39、一档从动齿轮B312通过轴套E8空套在二轴B313上,所述一档从动齿轮B312与深沟球轴承E3之间、三档从动齿轮B38与二档从动齿轮B39之间、四档从动齿轮B35与高速档齿轮 B34之间、低速档齿轮B31与深沟球轴承E3通过止推轴套E11定位,所述高速档齿轮B34、三四档花键毂B37、一二档花键毂B311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 B313上,所述倒档中间齿轮B63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B62上并可以在倒档轴B62上滑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B42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出轴B41上,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B42与高低档接合套B33上的外齿啮合,输出轴从动齿轮B42为宽齿轮,高低档接合套B33 在空档、高档和低档时都与输出轴从动齿轮B42常啮合传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述液压系统 C5还包括滤清器C52和溢流阀C5,所述溢流阀C5并联安装在液压回路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和装配件,所述变速器组件包括输入轴组件、一轴组件、二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与一轴组件动力连接,所述二轴组件分别与一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动力连接,所述输出轴组件通过差速转向组件与主减速器组件相连并可将动力经差速处理后传递给主减速器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变速器组件、差速转向组件、主减速器组件通过装配件连接成整体,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轴从动齿轮和和输出轴主动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设有变量泵主动锥齿轮,所述差速转向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差速组件和右差速组件、蜗杆,变量泵从动锥齿轮和液压系统,所述左差速组件包括由左太阳轮、左行星轮、左行星架、左齿圈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左蜗轮、左分流齿轮,所述左蜗轮设置在所述左齿圈的外侧,所述蜗杆与所述左差速组件的左蜗轮以及右差速组件的右蜗轮啮合,所述蜗杆与左蜗轮右蜗轮和组成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输出轴主动齿轮分别与左差速组件的左分流齿轮以及右差速组件的右分流齿轮啮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由油箱、定量泵、变量泵、补油器、定量马达、比例电磁阀、定量泵调节推杆、双向油缸和油管,所述变量泵、补油器、定量马达组成泵马达一体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定量泵调节推杆、双向油缸组成无级调速装置,所述比例电磁阀受履带车辆转向盘的转角大小控制,所述定量泵与变量泵采用同轴串联,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变量泵从动锥齿轮常啮合,所述定量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差速组件还包括左主动锥齿轮、左太阳轮轴、左行星轮轴和左行星架连接板,所述左分流齿轮、左太阳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左太阳轮轴上,所述左行星架上安装有2至4个均匀分布左行星轮轴,所述左行星轮轴上通过轴套空套有左行星轮,所述左行星轮通过左行星架和左行星架连接板间隙配合定位,所述主减速器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主减速组件和右主减速组件,所述左主减速组件包左输出轴和左从动锥齿轮,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与左从动锥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圈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输出轴和左行星架上,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为轴齿轮,所述左主动锥齿轮中间通过角接触轴承支撑在箱体上,另一端通过花键套装左行星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三四档拨叉和一二档拨叉,所述一轴组件包括一轴和固定设置在一轴上的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所述变量泵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上,所述二轴组件包括四档从动齿轮、三四档接合套、三四档花键毂、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二档接合套、一二档花键毂、一档从动齿轮和二轴,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通过轴套空套在所述二轴上,三四档花键毂、一二档花键毂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所述三四档花键设置在四档从动齿轮和三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一二档花键毂设置在二档从动齿轮和一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三四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三四档花键毂上并可以沿着三四档花键毂前后滑动,所述一二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一二档花键毂上,并可以沿着一二档花键毂前后滑动,所述三四档拨叉可带动三四档接合套沿所述三四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三四档接合套与四档从动齿轮或三档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所述一二档拨叉可带动一二档接合套沿所述一二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一二档接合套与二档从动齿轮或一档从动齿轮的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还包括倒档轴组件,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倒档拨叉,所述倒档轴组件包括倒档主动齿轮、倒档轴和倒档中间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还包括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倒档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滚针轴承空套在一轴上,所述二轴组件还包括低速档齿轮、高低档花键毂、高低档接合套和高速档齿轮,所述低速档齿轮和高低档花键毂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二轴上,所述高速档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上,所述高低档接合套通过花键套装在高低档花键毂上,所述倒档拨叉可带动高低档接合套沿高低档花键毂移动并实现高低档接合套与高速档齿轮或所述低速档齿轮的啮合,所述高速档齿轮和低速档齿轮分别与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中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上并可以在倒档轴上滑动,所述倒档中间齿轮与高低档接合套的外齿常啮合,所述倒档轴拨叉可带动倒档中间齿轮滑动并实现倒档中间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的啮合,所述高低档接合套与输出轴从动齿轮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和输入轴组成,所述输入轴主动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输入轴靠近离合器端采用端盖定位,端盖中设置有密封圈,输入轴另一端通过挡圈与二轴定位,所述输入轴一端连接在离合器从动盘花键上并通过输入轴主动齿轮将动力输出至一轴从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轴从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变量泵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上,所述倒档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主动齿轮、双联齿轮从动齿轮组成为一体并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滚针轴承空套在一轴上,所述一轴通过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一轴从动齿轮通过卡环和轴阶定位,所述四档主动齿轮与三档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挡圈,二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档齿轮、高低档花键毂通过滚针轴承空套二轴上,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通过轴套空套在二轴上,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与深沟球轴承之间、三档从动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之间、四档从动齿轮与高速档齿轮之间、低速档齿轮与深沟球轴承通过止推轴套定位,所述高速档齿轮、三四档花键毂、一二档花键毂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上,所述倒档中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倒档轴上并可以在倒档轴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从动齿轮与高低档接合套上的外齿啮合,输出轴从动齿轮为宽齿轮,高低档接合套在空档、高档和低档时都与输出轴从动齿轮常啮合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滤清器和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并联安装在液压回路上。
CN201920580640.2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912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640.2U CN2109125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640.2U CN2109125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2599U true CN210912599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064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9125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25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062A (zh) * 2019-04-25 2019-08-09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CN111532340A (zh) * 2020-07-09 2020-08-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车用传动速差转向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062A (zh) * 2019-04-25 2019-08-09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CN110104062B (zh) * 2019-04-25 2024-04-26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CN111532340A (zh) * 2020-07-09 2020-08-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车用传动速差转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146B (zh)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N109185417B (zh) 一种快速换向功率分流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CN205089929U (zh) 一种机液混合驱动式变速箱
CN102182811A (zh) 超越齿轮变速器
CN108999949B (zh) 一种差速转向的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
CN109764107B (zh) 一种变速传动装置
CN103703938B (zh) 一种差速器式履带联合收割机变速箱
CN210912599U (zh)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CN203661633U (zh) 一种差速器式履带联合收割机变速箱
CN210920001U (zh)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器
CN108843787B (zh) 一种用于履带运输车的变速传动装置
CN107246467B (zh) 装载机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装置
CN108916346B (zh) 一种用于履带运输车的变速传动方法
CN110159722B (zh) 一种履带拖拉机变速传动装备
CN108825741B (zh)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
CN111271430A (zh) 一种机械液压耦合传动无级变速箱及传动系统及拖拉机
CN110104062B (zh) 一种履带车辆分置式比例差速转向变速器
RU2399817C2 (ru) Бесступенчатая трансмиссия
CN110735904A (zh) 装载机自适应液力机械传动系统
KR101571967B1 (ko) 차량용 파워 시프트 변속장치
CN110159725B (zh) 一种蜗轮差速式履带车辆传动装备
WO2022257188A1 (zh)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
CN105605183B (zh) 一种用于大马力拖拉机的机液协驱无级变速箱
CN201306425Y (zh) 装载机的变速箱
CN205155044U (zh) 一种原位转向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