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7300U - 太阳能电池片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7300U
CN210897300U CN201922494454.XU CN201922494454U CN210897300U CN 210897300 U CN210897300 U CN 210897300U CN 201922494454 U CN201922494454 U CN 201922494454U CN 210897300 U CN210897300 U CN 210897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olar cell
back electrode
edge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44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进文
费正洪
袁中存
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ing Atla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anadian So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SI 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SI 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44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7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7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7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自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依次排列的若干背面电极图案;所述背面电极图案包括位于其边缘处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电极段、第二电极段,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的宽度,且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间线两侧的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相对所述中间线对称设置。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的宽度,使得所述背面电极的局部较宽,可以在形成叠瓦组件时增加相邻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有效交叠面积,提高叠瓦组件的功率计合格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掰片时防溢胶的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伏叠瓦组件、拼片技术等,通过消除或减小片间隙来最大限度利用组件面积,提高组件功率,成为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叠瓦组件是基于叠片技术的高性能、高密度光伏电池组件,与传统的光伏电池组件相比,通过将光伏电池片以更紧密的方式互相连接,使一个电池片的正面主栅线与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主栅线通过导电胶重叠,令相邻电池片间的缝隙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由于电池片间隔造成的非有效发电空间。
现有的工艺中,先在一个常规的方形太阳能电池片的若干条形电池区域内印制金属电极,在背面电极上涂导电胶后,再掰片使得每一条形电池区域形成一个条形电池片。但若正面主栅电极或背面主栅电极设计不合理,则出现正背面交叠出现异常,如背面电极处涂导电胶后,掰片时导电胶溢流至电池片正面造成短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掰片时防溢胶的太阳能电池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自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依次排列的若干背面电极图案;所述背面电极图案包括位于其边缘处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电极段、第二电极段,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的宽度,且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间线两侧的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相对所述中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中间线的两个所述背面电极面对面地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段、所述第二电极段背离所述边缘的一侧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电极图案还包括背电场,所述背电场包括与所述背面电极相连接的汇流主栅、位于所述汇流主栅背离所述背面电极的一侧的若干细栅。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汇流主栅位于所述背面电极与所述细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电极包括条形电极、自所述条形电极向背离所述细栅的一侧凸伸的若干延伸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的互联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电极为铝互联电极或银互联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电极布满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电极包括沿所述背面电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互联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的宽度,使得所述背面电极的局部较宽,可以在形成叠瓦组件时增加相邻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有效交叠面积,提高叠瓦组件的功率计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100-太阳能电池片;S1-第一边缘,S2-第二边缘,1-背面电极图案,11-栅线状背电场,111-汇流主栅,112-细栅,113-防断栅,12-背面电极,121-第一电极段,122-第二电极段。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100,包括第一边缘S1、与所述第一边缘S1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缘S2、自所述第一边缘S1向所述第二边缘S2依次排列的若干背面电极图案1。在相邻的背面电极图案1之间的间隔区内将太阳能电池片100切片后,可得到若干条形电池片,每一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位于一个所述条形电池片上。
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包括位于其边缘处的背面电极12;该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S1平行设置;所述背面电极12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电极段121、第二电极段122,所述第一电极段1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122的宽度;使得所述背面电极12的局部较宽,可以在形成叠瓦组件时增加相邻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12的有效交叠面积,提高叠瓦组件的功率计合格率。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0中间线两侧的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相对所述中间线对称设置,因此在切片后,将位于所述中间线一侧的条形电池片翻转180度即可与另外部分条形电池片通过导电胶交叠连接。
优选地,靠近所述中间线的两个所述背面电极面对面地间隔设置,使得背面电极12均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0的中央位置区域,即使制作背面电极12的网版精度较低,也不会造成背面电极12到达太阳能电池片100边缘甚至正面的现象,避免出现短路;另外,相邻的两个背面电极12间隔设置,涂胶后该相邻的两个条形电池区域之间的划片道无导电胶,掰片时可防止导电胶溢流至条形电池片正面。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还包括背电场,所述背电场为栅线状背电场111,包括与所述背面电极12相连接的汇流主栅111、位于所述汇流主栅111背离所述背面电极12的一侧的若干细栅112、位于所述细栅112远离所述汇流主栅111的一侧的防断栅113;所述汇流主栅111、所述防断栅113均与所述细栅112相连接。相较传统的整个背面设有整片式的背电场11设计,所述栅线状背电场11大大减小了背面的遮光面积,增加了背面的受光面积,提高了转换效率。
优选地,所述背面电极12与所述汇流主栅111交叠连接,若干细栅112收集电流后,流向所述汇流主栅111,并由所述汇流主栅111流向所述背面电极12,形成叠瓦组件时,所述背面电极12与相邻的条形电池片的正面电极电性连接,实现所述条形电池片的电流输出。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汇流主栅111位于所述背面电极12与所述细栅112之间。该部分所述汇流主栅111可与大多数所述细栅112或全部所述细栅112相连接,因此电流可由所述细栅112直接收集到所述汇流主栅111处,再由所述汇流主栅111汇流到背面电极12,提高了电流收集效果;并结合距离背面电极12越近,电流密度越高的特点,能够保证单位面积上电流密度一致,减小了因电流密度不均匀导致的可靠性风险;并能够有效解决因部分断栅导致的电流损失。
基于上述任意太阳能电池片100的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0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的互联电极,将若干所述背面金属电极图案1互联,可以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0制作完成后,整体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具体地,所述互联电极为通过铝浆形成的铝互联电极,或通过银浆形成的银互联电极。优选采用银互联电极,因此在切割太阳能电池片100时,切割道不含铝,可降低激光切割到铝及铝硅合金造成的小裂纹,增加抗机械载荷的能力;并且可以避免激光划片时的热将铝气化、再将硅气化、气化过程中会造成部分铝堆积在切口处的现象,进一步地,形成叠瓦组件后,切口处无堆积铝,因此不会发生尖端放电,长期受用过程中也不会发生烧穿现象。
并且,所述互联电极布满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1的间隙,能够在相邻的条形电池区域之间形成有效的稳定的电性连接。
或,所述互联电极包括沿所述背面电极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互联块,可以大大节约浆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100,通过背面电极图案1的排布方式,使得背面电极12均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0的中央位置区域,即使制作背面电极12的网版精度较低,也不会造成背面电极12到达太阳能电池片100边缘甚至正面的现象,避免出现短路;另外,相邻的两个背面电极12间隔设置,涂胶后该相邻的两个条形电池区域之间的划片道无导电胶,掰片时可防止导电胶溢流至条形电池片正面。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自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依次排列的若干背面电极图案;所述背面电极图案包括位于其边缘处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电极段、第二电极段,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段的宽度,且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间线两侧的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相对所述中间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间线的两个所述背面电极面对面地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段、所述第二电极段背离所述边缘的一侧位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图案还包括背电场,所述背电场包括与所述背面电极相连接的汇流主栅、位于所述汇流主栅背离所述背面电极的一侧的若干细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汇流主栅位于所述背面电极与所述细栅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的互联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电极为铝互联电极或银互联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电极布满相邻所述背面电极图案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电极包括沿所述背面电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互联块。
CN201922494454.XU 2019-12-31 2019-12-31 太阳能电池片 Active CN210897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4454.XU CN210897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太阳能电池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4454.XU CN210897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太阳能电池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7300U true CN21089730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4454.XU Active CN210897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太阳能电池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7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356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2136454U (zh) 切片电池光伏组件
CN2186771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WO2021013275A2 (zh) 叠瓦组件、太阳能电池片和叠瓦组件的制造方法
WO2024098968A1 (zh) 一种光伏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光伏组件
CN112234113A (zh) 光伏组件
CN210866215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3097316A (zh) 一种叠瓦电池片、电池小片和叠瓦光伏组件
CN212571008U (zh) Mwt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
CN113690333B (zh) 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1858665U (zh) 叠瓦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
CN210640258U (zh) 栅线结构、太阳能电池片和叠瓦组件
CN210897300U (zh) 太阳能电池片
CN210897317U (zh) 条形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089729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09037364B (zh) 分片贯孔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110890433A (zh) 栅线结构、太阳能电池片、叠瓦组件、印刷和制造方法
CN210837777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10257610U (zh) 用于印刷叠瓦组件中导电胶的网版图形及印刷结构、组件
CN211017094U (zh) 太阳能电池片
CN210897297U (zh) 太阳能电池
CN209822662U (zh) 光伏组件
CN210123738U (zh) 太阳电池与叠瓦组件
CN110061081B (zh)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及光伏组件
CN113659024A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88, Xiexin Avenue, Fu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ning atla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400 No.88, Xiexin Avenue, Fu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