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4909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4909U
CN210894909U CN201921834899.1U CN201921834899U CN210894909U CN 210894909 U CN210894909 U CN 210894909U CN 201921834899 U CN201921834899 U CN 201921834899U CN 210894909 U CN210894909 U CN 21089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middle frame
optical assembly
ed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48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48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4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用于将光线射至所述显示面板;中框,所述中框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连接,以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光学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背板包括平板状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侧边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背板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中框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背板强度,且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液晶电视通常包括中框、背板、光学组件、显示面板、光源组件等;中框与背板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置光学组件的容置腔,光源组件产生的光经光学组件处理后由显示面板射出。其中,背板通常为全平面设计,使得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线条流畅。然而全平面设计的背板抗弯强度低,为了提高背板抗弯强度,现有技术中通常要增加背板厚度。
然而,背板厚度增加,会导致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不符合显示装置超薄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背板强度,同时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用于将光线射至所述显示面板;中框,所述中框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连接,以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光学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背板包括平板状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侧边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背板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中框连接。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包括:所述凸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折边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折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折边向着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所述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折边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折边向着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所述第一折边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的长度与其所在的所述本体的边缘的长度相等。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个短边和其中一个长边分别设置有所述凸出部,且位于长边上的所述凸出部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短边上的两个凸出部的一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框具有连接面与止挡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止挡面位于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止挡面围设成端面槽,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端面槽内,且所述本体与所述端面槽的顶面平齐。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组,其中,所述反射板与所述本体接触;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壁面设置有支撑凸台;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导光板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光学膜材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为1mm-6mm。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中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显示装置包括背板、中框、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背板与中框连接,用于围护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其中,背板包括:平板状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侧边边缘处的凸出部,本体通过边缘与中框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置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的容置腔。本体的边缘设置凸出部,使得本体的边缘厚度大于本体的厚度,提高背板的抗弯强度,且由于凸出部向设置光学组件的一侧凸出,凸出部与光学组件并列设置,凸出部的凸出高度不会超过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的厚度之和,因此,凸出部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2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背板;
11:本体;
12:凸出部;
121:第一折边;
122:第一弯折部;
123:第二折边;
124:第二弯折部;
131:第一凸起;
132:第二凸起;
133:第三凸起;
20:中框;
21:第一台阶面;
22:第二台阶面;
23:第三台阶面;
24:第四台阶面;
25:止挡面;
30:光学组件;
31:反射板;
32:导光板;
33:光学膜材组;
4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图2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40,显示面板40用于显示图像;光学组件30,光学组件30用于将光线射至显示面板40;中框20,中框20用于承载显示面板40;背板10,背板10与中框20连接,以围设成容置腔,光学组件30放置于容置腔中;背板10包括平板状的本体11以及设置在本体11的至少一侧边缘的凸出部12,凸出部12连接于本体11,凸出部12位于本体11靠近中框20的一侧,背板10通过凸出部12与中框20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电视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板10、中框20、显示面板40以及光学组件30。
其中,背板10与中框20连接以对液晶电视内的显示面板40以及光学组件30等形成支撑、防护。
背板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料、玻璃等。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背板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例如钢、铝镁合金等,强度高、散热快。
背板10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等的与显示面板40相适配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曲面形状的立体结构,如柱面或球弧面等,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背板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子背板连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其中,各个子背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相连。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背板10可以是平滑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美观。
背板10包括本体11,本体11的靠近光学组件30一侧的壁面可以用于与光学组件30连接,本体11背离光学组件30的外表面可以贴膜,具体地,可以在背板10外表面设置氯乙烯(Vinyl chloride,简称VCM)膜,氯乙烯膜外观上具有多种色彩和花纹,可以使显示装置形成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外观。
背板10与中框20连接,形成围设显示面板40以及光学组件30的支撑壳,支撑壳的底部可以设置支脚,以支撑于桌面等支撑物上,或者背板10的外侧也可以设置用于与墙面连接的壁挂支架,壁挂支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
其中,背板10通过凸出部12与中框20连接,其连接形式可以是通过胶水、胶带等的粘接件粘接,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的螺接件螺接,或者直接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固定。示例性的,凸出部12可以具有第一螺栓孔,螺栓孔沿垂直于本体11的方向贯穿凸出部12,相应的,中框20与凸出部12接触的连接面上可以具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螺接件连接。
由于本体11呈板状,且面积较大,为提高背板10的抗弯强度,可以在背板10的本体11上设置加强筋,示例性地,加强筋可以闭合呈环形,并设置在本体11的中部,本实施例不限制加强筋的尺寸、位置以及布置形式。
可选地,为了符合液晶电视背板一体化的设计趋势,本体11上可以不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可以设置在背板10的边缘处,并沿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背板10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1至少一个侧边边缘处的凸出部12,例如,可以在本体11四个边缘处均设置凸出部12,四个凸出部12的延伸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且其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所在边缘的长度。
凸出部1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焊接等方式与本体11固定相连,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2可以与本体11一体成型,连接稳定,抗弯强度高。
由于凸出部12向光学组件30的一侧凸出,凸出部12可以与光学组件30并列设置,只要凸出部12的沿垂直于本体11方向的凸出高度小于等于显示面板40以及光学组件30的沿垂直于本体11方向的尺寸,凸出部12就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可以理解地,光学组件3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在本体上的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组等,凸出部12的凸出高度远小于反射板、导光板、光学膜材组以及显示面板40等组件的叠加厚度。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凸出部12向光学组件30的一侧凸出,其凸出高度大于本体11的厚度,作为加强筋,其可以提高背板10的抗弯强度,同时,凸出部12也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符合显示装置超薄化的发展趋势。
凸出部12可以呈凸台状,凸台状的凸出部12可以与本体11一体成型。可选地,凸出部12也可以呈翻边状,翻边状的凸出部12与本体11可以冲压成型,易于加工制造。具体地,凸出部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121以及第一弯折部122;第一折边121通过第一弯折部122连接在本体11上。其中,第一折边121可以与本体11呈夹角设置,示例性的,第一折边121可以与本体11垂直设置,其中,第一折边121可以向光学组件30一侧弯折,也可以向背离光学组件30的一侧弯折,或者第一折边121的两端可以分别位于本体11的两侧。
第一折边121的宽度可以为1mm-6mm。其中,根据背板10与中框20连接方式的不同,第一折边121的宽度也可以不同,示例性地,当背板10与中框20通过螺钉等螺接件连接时,第一折边121的宽度可以是3mm-6mm,当背板10与中框20通过胶水、胶带等的粘接件粘接时,第一折边121的宽度可以是1mm-3mm。在能稳固连接背板10与中框20的基础上,第一折边121的宽度可以越小越好。
进一步的,第一折边121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折边121可以经过压装工序相互贴合,此时,由于弯折部122具有弹性,相邻两个第一折边121之间可以分离并具有间隙。压装工序也可以将多个第一折边121挤压变形,并形成紧密连接的一体。
可选地,第一折边121所在的平面与本体11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折边121向着靠近光学组件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本体11上,连接紧凑,且能防止背板10的边缘处发生变形。其中第一折边12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并贴合在本体11靠近光学组件30的一侧,使得背板10边缘处的厚度可以为本体11厚度的两倍。
请参阅图3,凸出部12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折边123和第二弯折部124;第二弯折部124连接于第一折边121背离第一弯折部122的一端,第二折边123所在的平面与本体11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折边123向着远离光学组件30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第一折边121上,第一折边121和第二折边123依次堆叠在本体11靠近光学组件30的边缘处,提高背板10的抗弯强度。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背板10抗弯强度,通常提高背板10整体的厚度,比如可以采用1.8mm厚的钢板;本实施例中,本体11的厚度可以是0.6mm,经过两次弯折,形成两个折边121,折边121厚度为1.8mm,其抗弯强度可以与1.8mm厚塑钢板的抗弯强度相等。
凸出部12可以呈断续状,并间隔设置在对应侧的边缘处。当本体11相对的两个边缘处均设置凸出部12时,相对侧的两个凸出部12的间隙可以错开设置,示例性地,一侧的凸出部12的间隙可以与对侧的凸出部12相对应,提高抗弯强度。凸出部12也可以呈连续状,连续状凸出部12的延伸长度可以小于该侧边缘的长度,当本体11相对的两个边缘处均设置凸出部12时,可选地,一侧边缘未设置凸出部12的位置可以与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凸出部12的位置相对设置。
当凸出部12为连续状时,可选地,凸出部12的长度与其所在的本体11的边缘的长度相等,也就凸出部12两端均可以与对应边缘的本体11的侧边齐平,抗弯强度高。
组装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的散热器等组件可以设置在背板10的下侧,因此,背板10的下侧的边缘处也可以设置凸出部12,且下侧凸出部12可以为断续状,形成用于安装散热器等组件的避让间隙。可选地,考虑到不同型号显示装置的散热器等组件可以设置在背板10下侧的不同位置,背板10下侧的边缘处也可以不设置凸出部12,请参阅图1和图4,即本体11为矩形板,矩形板的两个短边和其中一个长边分别设置有凸出部12,且位于长边上的凸出部1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短边上的两个凸出部12的一端连接。
具体地,凸出部可以包括第一凸起131、第二凸起132以及第三凸起133,第一凸起131和第三凸起133分别设置在两个短边处,第二凸起设置在显示装置顶部的长边处,第一凸起131、第二凸起132以及第三凸起133形成倒U型结构,并与中框20连接,通用性高。
其中,第一凸起131与第二凸起132、第二凸起132与第三凸起133之间可以光滑圆角过渡。
中框20可以呈U型并与背板10连接,形成用于容置光学组件30的容置腔,中框20的开口端与背板10的底部相对应,用于设置显示装置的散热器等组件。中框20的材质可以与背板10的材质相同,比如为金属材质,有助于显示装置散热。
进一步地,为了与凸出部12相适配,中框20具有连接面与止挡面25;连接面与凸出部12连接,止挡面25位于凸出部12背离光学组件30的一侧,连接面与止挡面25围设成端面槽,凸出部12位于端面槽内,且本体11与端面槽的顶面平齐,中框20靠近背板10一侧的端面向设置光学组件30的一侧凹陷形成端面槽,凹陷深度为凸出部12的凸出高度以及本体11的厚度之和,使得本体11与端面槽的顶面光滑过渡,实现显示装置背面光滑一体式设计。
端面槽可以与容置腔断开设置,即端面槽与容置腔之间可以具有分隔凸起,端面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与凸出部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端面槽可以与容置腔连通,端面槽的连接面与中框20靠近光学组件30的壁面连接,连接面与凸出部12接触,并用于与凸出部12固定连接,易于加工。
光学组件30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等需要背光光源的显示装置中,其中,光学组件3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本体上的反射板31、导光板32和光学膜材组33,其中,反射板31与本体11接触。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可以与中框20连接,设置在光学组件30的侧方,光源组件通常为点光源,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背光光源发射的光线可以进入光学组件30中,以将点光源转为面光源。
反射板31可以设置在本体11和导光板32之间,能够对射入导光板32的光线进行反射,改变光线的光路,使光线统一由导光板32的出光面射出,提高导光板32的出光效率。反射板31与导光板32之间可以通过胶带等粘接件固定连接。
光学膜材组33设置在导光板32背离背板10的一侧,用于对导光板32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折射、散射等,使得光学组件30能形成更加均匀且具有更高亮度的面光源。其中,光学膜材组33可以是扩散膜、棱镜膜等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分光片、偏振片等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光学膜材组33,此处不再赘述。
显示面板40设置在光学膜材组33上,显示面板40一般为自身不发光的显示面板,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组件30后照射至显示面板40上,即可经过显示面板40的调制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和画面,从而完成对图像的显示。显示面板40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
反射板31、导光板32、光学膜材组33以及显示面板40可以依次通过粘接件层叠设置在本体上,其中,粘接件可以为胶带。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中框20靠近光学组件30的壁面设置有支撑凸台;反射板31和导光板32依次层叠设置在本体11上,光学膜材组33设置在支撑凸台上,便于分别固定光学组件30中的各个部件。
连接面可以称为第一台阶面21,其中,支撑凸台靠近背板10的一侧可以形成第二台阶面22,第一台阶面21与第二台阶面22沿垂直于本体11方向的高度之和可以与本体11、反射板31、导光板32的厚度之和相适配,当显示装置的型号确定后,该高度之和可以理解为一个固定值。而凸出部12位于反射板31、导光板32的外周,即凸出部12可以理解为与反射板31、导光板32的厚度之和并列设置,由于反射板31、导光板32的厚度之和为一固定值,在本体11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凸出部12的凸出高度可以在小于该固定值的范围内任意调节,且不影响固定值的大小,也就是说调节凸出部12的凸出高度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位于导光板32一侧的光学膜材组3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台阶面22处。此时,固定值可以扩大为反射板31、导光板32以及光学膜材组33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地,当中框任意位置的宽度均大于凸出部12的宽度时,凸出部12的凸出高度可以在小于中框20厚度的范围内任意调节,而不影响显示装置的厚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支撑凸台背离背板10的一侧面可以形成第三台阶面23,用于与光学膜材组33固定相连;第三台阶面23上形成第四台阶面24用于与显示面板40固定相连,使得光学组件30内各个部分可以分别与背板10、中框20稳定连接,提高显示装置的装配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用于将光线射至所述显示面板;
中框,所述中框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连接,以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光学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背板包括平板状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侧边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背板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中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一弯折部;
所述第一折边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折边向着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所述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折边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折边向着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方向延伸,并贴合在所述第一折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长度与其所在的所述本体的边缘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个短边和其中一个长边分别设置有所述凸出部,且位于长边上的所述凸出部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短边上的两个凸出部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具有连接面与止挡面;
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止挡面位于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止挡面围设成端面槽,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端面槽内,且所述本体与所述端面槽的顶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组,其中,所述反射板与所述本体接触;
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壁面设置有支撑凸台;
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导光板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光学膜材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为1mm-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中框连接。
CN201921834899.1U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89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4899.1U CN2108949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4899.1U CN2108949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4909U true CN210894909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4899.1U Active CN2108949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4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4725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798700B2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protrusion backlight module with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US76564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first ear (tab) with structure for holding second ear of optical film localized (locked) by the first ear and LCD for same
CN113707034B (zh) 拼接显示装置
JP200819716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JP2005327720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と液晶表示装置
US11747664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2341648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US11800052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1450989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168468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299702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ssembly
CN11321969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系统
CN210894909U (zh) 显示装置
CN212647206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TW201122330A (en) Light source holder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21754407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901232U (zh) 光学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115225A (en) Frame assembly and flat panel display
CN111399269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4795500U (zh) 一种支撑架、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946623B (zh) 照明装置、吸顶灯、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JP200425336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1638767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