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9872U -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9872U
CN210889872U CN201921598083.3U CN201921598083U CN210889872U CN 210889872 U CN210889872 U CN 210889872U CN 201921598083 U CN201921598083 U CN 201921598083U CN 210889872 U CN210889872 U CN 210889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ement
seat body
rod
seat
shock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80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先科
穆方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80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9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9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9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以及杆体;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第一座体内开设有容置腔,第二弹性元件设于容置腔内,杆体固定连接于第二座体,并伸入容置腔内,杆体与第二弹性元件相对设置。还提供了一种搬运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减震组件在受到震动时,施加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的压力由第一弹性元件传递给第二弹性元件,一方面,减轻了第一弹性元件所受的负载,另一方面,该减震组件可以提供两种刚度,分别用于承担轻载和重载。其减震性能好,并且通过该减震组件的反弹力增加了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使车轮的摩擦力增加,防止打滑脱轨发生。

Description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减震组件用以连接在移动的物体上,能够吸收移动过程中的震荡及冲击,可减缓物体移动时的颠簸感。传统的减震组件为了实现弹簧系数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通常采用非等径的弹簧线材,但这种异型弹簧难以大批量生产制备,且生产成本较高;或者通过与其它缓冲结构配合以实现减震,但整体结构复杂,弹簧与其它缓冲结构配合过程中易受外力破坏,会影响减震组件本身的使用寿命。
此外,若搬运设备的减震不够,在运输状态下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或者是有坡度的路面,会发生较大的震动,使其内部零件在震动中被损坏,将会降低搬运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与地面接触时静摩擦力不够将会导致车轮打滑造成脱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备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减震组件,能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且减震效果较好的搬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以及杆体;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座体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杆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相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高度为所述容置腔深度的1/4至1/2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高度为所述容置腔深度的1/3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杆体脱离于所述容置腔的限位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凸设于所述杆体外壁的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所述杆体并能够限位所述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外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所述杆体并能够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座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座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座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并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数量设为一个以上,且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沿所述第一座体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车轮,还包括上述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连接于所述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减震组件在受到震动时,第二座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一座体移动,第一弹性元件被压缩,杆体也随之在容置腔内朝向第二弹性元件移动,施加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的压力由第一弹性元件传递给第二弹性元件,能够减轻了第一弹性元件所受的负载。
其中,第一弹性元件能够伸缩和回弹、第二弹性元件能承载较重的负荷,该减震组件在受到震动时提供的双极减震,可使车轮能够紧贴底面,避免或者减小搬运设备的振动,使底盘上的部件不会因振动移位或变形以及减弱底盘上部件对底盘的压力,减震性能好,延长搬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该减震组件的反弹力增加了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使车轮的摩擦力增加,防止了车轮因打滑而脱轨的情况发生。
此外,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容置腔内部,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不易被外界损坏。该减震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维护简单,使用零部件少,成本较低,使用环境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作为一个模组,具有较强的安装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减震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减震组件-100、第一座体-110、容置腔-111、第一限位件-1111、第一凸台-112、第一套管-113、第二座体-120、第二凸台-121、第二套管-122、第一弹性元件-130、第二弹性元件-140、杆体-150、限位部-151、螺钉-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100,该减震组件100可连接于车轮,或其它移动的物体上,以减少物体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
请一并参阅图2,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100包括:第一座体110、第二座体120、第一弹性元件130、第二弹性元件140以及杆体150。
进一步地,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相对设置,第一座体110内开设有容置腔111,杆体150固定于第二座体120,且杆体150的一端约束于容置腔111内并可沿容置腔111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地,杆体150通过螺钉160刚性固定于第二座体120,当然,杆体150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插接、铆接、胶接等其它常见的固定方式与第二座体120固定,只要能使第二座体120上的压力自杆体150传导出去即可。
第一弹性元件130设于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20之间,并具有使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20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第二弹性元件140设于容置腔111内,第一弹性元件130处于压缩状态时,杆体150在容置腔111内向靠近第一座体110的方向移动并将压力传导至第二弹性元件140。
优选地,杆体150与第二弹性元件140相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杆体150与第二弹性元件140也可以相接触,由于第二弹性元件140本身由柔性材质制成,在受压时可压缩,因而能够负载一定的压力。
第一弹性元件130处于非压缩状态时,杆体150在容置腔111内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140之间为非接触状态且具有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第一弹性元件130为弹簧;第二弹性元件140收容于容置腔111内,进一步地,该第二弹性元件140可以为块体、柱体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该第二弹性元件140可以为自由状态置入,也可以是固定在容置腔111内。
第二弹性元件140的高度为所述容置腔111深度的1/4至1/2倍,优选地,该第二弹性元件140的高度为容置腔111深度的1/3倍,优选地,该第二弹性元件140可以为聚氨酯。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性优异、硬度大、强度高、弹性好、耐低温,有良好的耐油、耐化学药品和耐环境性能。
上述减震组件100在受到震动时,第二座体120在压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一座体110移动,第一弹性元件130被压缩,杆体150也随之在容置腔111内移动直至与第二弹性元件140相接触,施加于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20之间的压力由第一弹性元件130传递给第二弹性元件140,一方面,减轻了第一弹性元件130所受的负载,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负载,该减震组件100可以提供两种刚度,分别用于承担轻载和重载,可匹配不同的刚度。
值得一提的是,弹性元件的刚度就是其载荷增量与变形增量之比,该刚度值大小由弹性元件产生的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外力值决定,本质上取决于弹性元件的形状和材料的种类。
以上,第一弹性元件130作为一级减震,可以在小范围内伸缩和回弹,可以设计成较小的尺寸。第二弹性元件140作为二级减震,能够承载较重的负荷,确保在重载情况下,减震组件100可以输出更大的压力,可使车轮能够紧贴底面,避免或者减小搬运设备的振动,使底盘上的部件不会因振动移位或变形以及减弱底盘上部件对底盘的压力,减震性能好,延长搬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该减震组件100的反弹力增加了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使车轮的摩擦力增加,防止了车轮因打滑而脱轨的情况发生。
此外,第二弹性元件140设置于容置腔111内部,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不易被外界损坏。
上述第一座体110及/或第二座体120上设有安装孔(图未示),用以与其它可移动的物体装配使用。
进一步地,杆体150与容置腔111之间设有以防杆体150脱离容置腔111的限位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具体包括固定于第一座体110上的第一限位件1111、以及凸设于杆体150外壁的限位部151,第一限位件1111套设于杆体150外,并与限位部151形成挡配。该限位部151与杆体15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生产,且结构较为稳定可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第一座体110上的第一限位件1111、以及固定于杆体150外壁的第二限位件(图未示),第一限位件1111套设于杆体150外,并与第二限位件形成挡配。该第二限位件与杆体150可以为可脱卸式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限位件可以是固定套设于杆体150外的凸台,也可以是其它凸出的规则或不规则结构。
优选地,上述第一限位件1111为大致呈T型的管塞。杆体150与第一限位件1111之间组成一个滑动高副,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杆体150的滑动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座体110的外壁设有第一凸台112,第二座体120的外壁设有第二凸台121,第一弹性单元130连接于第一凸台112和第二凸台121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2上设有朝向第二座体120方向延伸的第一套管113,第二凸台121上设有朝向第一座体110方向延伸的第二套管122,第一弹性单元130分别套设于第一套管113和第二套管122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单元130的数量设为一个以上,且各第一弹性单元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凸台112和第二凸台121,各第一弹性单元130沿第一座体110的径向间隔排布。
如有仅由第一弹性单元130承受载荷,在减震组件100承受轻载并且载荷不断增大时,第一弹性单元130不断被压缩,又由于AGV还有4个万向轮,4个万向轮决定了第一弹性单元130的最大压缩范围,导致载荷和第一弹性单元130正压力的增长不成线性,4个万向轮都着地后,即使继续增加AGV的负载,也不能让第一弹性单元130提供的正压力增加,导致AGV重载之后,主动轮正压力不够,从而出现打滑。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组件100在容置腔111内部增加一个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的第二弹性元件140,作为二级减震,当减震组件100受到重载,第一弹性单元130不断压缩,导致杆体150不断插入到容置腔111内部中,但负载达到一定重量后,导致杆体150的末端接触到第二弹性元件140,从而使该减震组件100的整体刚度迅速增加,在单位压缩范围内可以提供更大的正压力给主动轮。
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减震组件100的搬运设备(图未示),其中搬运设备常见的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
AGV作为一种常见的搬运设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AGV底盘上设有驱动轮和万向轮,总数量为4~6个,这些轮子中有3个与地面接触,其它轮子则处于悬空状态。而AGV在工作状态时必须确保其主动轮着地并提供足够的正压力,因此需要在主动轮上引入自动适应的减震系统。
上述搬运设备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车轮,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100,其中,减震组件100连接于车轮。
上述减震组件100以及搬运设备,其结构简单可靠,维护简单,使用零部件少,成本较低,使用环境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作为一个模组,具有较强的安装适配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体(110)、第二座体(120)、第一弹性元件(130)、第二弹性元件(140)以及杆体(150);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110)与所述第二座体(120)之间;所述第一座体(110)内开设有容置腔(111),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40)设于所述容置腔(111)内;所述杆体(1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120)并伸入所述容置腔(111)内,所述杆体(150)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4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50)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40)相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40)的高度为所述容置腔(111)深度的1/4至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100)上还设置有用以防止所述杆体(150)脱离于所述容置腔(111)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110)上的第一限位件(1111)、以及凸设于所述杆体(150)外壁的限位部(151),所述第一限位件(111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部(151)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件(1111)套设所述杆体(150)并能够限位所述限位部(1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110)上的第一限位件(1111)、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150)外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111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件(1111)套设所述杆体(150)并能够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110)的外壁设有第一凸台(112),所述第二座体(120)的外壁设有第二凸台(12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设于所述第一凸台(112)和第二凸台(1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2)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座体(120)方向延伸的第一套管(113),所述第二凸台(121)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座体(110)方向延伸的第二套管(122),所述第一套管(113)与所述第二套管(122)相对并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113)和所述第二套管(122)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的数量设为一个以上,且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二凸台(121),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0)沿所述第一座体(110)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
10.一种搬运设备,包括底盘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100),所述减震组件(100)连接于所述车轮。
CN201921598083.3U 2019-09-24 2019-09-24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Active CN210889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8083.3U CN210889872U (zh) 2019-09-24 2019-09-24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8083.3U CN210889872U (zh) 2019-09-24 2019-09-24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9872U true CN210889872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8083.3U Active CN210889872U (zh) 2019-09-24 2019-09-24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9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2123A (zh) * 2022-07-14 2022-09-23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行走除冰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2123A (zh) * 2022-07-14 2022-09-23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行走除冰机器人
CN115102123B (zh) * 2022-07-14 2023-01-24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行走除冰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32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mper having jounce shock
US4513990A (en) Bushing structure in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EP1282787B1 (en) Suspension strut with damping
EP0105232A1 (en) Strut suspension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9797443B2 (en) Elastic bushing
US6328294B1 (en) Elastomeric spring system
KR102008049B1 (ko) 자운스 범퍼 조립체
CN210889872U (zh) 减震组件及搬运设备
US9200695B2 (en) Spring and damper system, in particular for an assembly mount in a motor vehicle
US4606442A (en) Frictional damping assembly for suspension strut
CN207942896U (zh) Agv驱动单元减震装置、agv驱动装置及agv小车
US4140304A (en) Resilient vehicle ride strut
US10363789B2 (en) Top mount assembly with bushing having integral anti-vibration feature
CA2435436A1 (en) Suspension system with magnetic resiliency
CN110848302B (zh) 一种重载agv用多级减震器及重载agv
US11383571B2 (en) Shock absorbers having internal jounce control
CN214945970U (zh) 一种分体式双向低频被动减振器
CN219947818U (zh) 基于agv的碟簧减震结构
CN205446529U (zh) 机动车减震弹性装置
JP4644103B2 (ja) 防振装置
CN210941186U (zh) 一种避震轮
CN214788751U (zh) 一种压缩阀、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0191065U (zh) 控制臂总成
KR101563122B1 (ko) 쇽업소버
CN211592922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C10, 1199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6, Xinning Road, ningwei street,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AHUA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1 8 / F, building a, 1181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10, 1199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