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9555U - 一种翻钢油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钢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9555U
CN210889555U CN201921989162.7U CN201921989162U CN210889555U CN 210889555 U CN210889555 U CN 210889555U CN 201921989162 U CN201921989162 U CN 201921989162U CN 210889555 U CN210889555 U CN 210889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cylinder
tilting
jacke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91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锋
夏建刚
徐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91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9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9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9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钢油缸,包括夹套和导流板,翻钢油缸外壁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与翻钢油缸外壁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空腔内安装与夹套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螺旋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或者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所述夹套外部设有隔热层,用于减少热辐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给油缸内的液压降温或者隔热,避免由于油缸与钢坯距离较近,受到的热辐射造成油温上升,油缸内压力升高导致液压油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翻钢油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钢油缸的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钢油缸。
背景技术
炼钢三厂连铸机的翻钢油缸,位于翻钢机设备下方,当钢坯进入翻钢机区域后,翻钢机在翻钢油缸的作用下,驱动翻钢机拨爪向上翻动钢坯;由于该翻钢油缸在翻钢过程中,与钢坯距离较近,受到的环境温度较高(800℃左右),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油缸本体及密封装置长期受到高温辐射影响,老化损坏严重;
2、油缸处于翻钢机下方,翻钢机区域内有钢坯,当油缸密封损坏后,油缸内的高压油液渗漏,甚至喷溅,将造成火灾现象及其他安全隐患事故;
3、油缸损坏后,翻钢机无法工作,造成设备故障将影响正常生产,也给维修工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钢油缸,可以降低油缸内的油温,防止环境的因素造成高压油液的泄漏,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降低翻钢油缸在翻钢过程中受到的高温辐射影响,进而提高翻钢油缸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减少劳动力,提高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翻钢油缸,包括夹套和导流板,翻钢油缸外壁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与翻钢油缸外壁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空腔内安装与夹套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螺旋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为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或者等螺距螺旋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沿活塞杆拉伸方向逐渐由疏变密。
进一步,所述等螺距螺旋导流板的螺距P的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2277174930000011
其中D为翻钢油缸的缸径。
进一步,所述夹套外部设有隔热层,用于减少热辐射。
进一步,还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泵,所述冷却空腔、换热器和泵闭环连接。
进一步,位于油缸活塞杆附近的所述夹套上安装喷嘴,用于活塞杆和密封部位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通过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和冷却空腔内设有螺旋的导流板,实现给油缸内的液压降温或者隔热,避免由于油缸与钢坯距离较近,受到的热辐射造成油温上升,油缸内压力升高导致液压油泄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通过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沿活塞杆拉伸方向逐渐由疏变密,可以实现靠近热辐射区的冷却空腔内的换热速度加快,有利于越接近钢坯部分的油温下降。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通过夹套外部设有隔热层,用于实现双重保护,防止油温过热。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通过冷却循环系统,保证油缸内的油温在设定的常温,这样有利于油缸密封件的寿命。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降低翻钢油缸在翻钢过程中受到的高温辐射影响,进而提高翻钢油缸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减少劳动力,提高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示意图。
图中:
1-出水口;2-夹套;3-油缸外壁;4-冷却介质;5-进水口;6-导流板;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包括夹套2和导流板6,翻钢油缸外壁3外侧设有夹套2,所述夹套2与翻钢油缸外壁3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夹套2上设有出水口1和进水口5,所述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4;所述冷却空腔内安装与夹套2连接的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为螺旋导流板。通过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4和冷却空腔内设有螺旋的导流板6,实现给油缸内的液压降温或者隔热,避免由于油缸与钢坯距离较近,受到的热辐射造成油温上升,油缸内压力升高导致液压油泄漏。一般冷却介质4为冰水或者冷油效果最好。
所述导流板6为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或者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所述等螺距螺旋导流板的螺距P的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2277174930000031
其中D为翻钢油缸的缸径。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靠近热辐射区的冷却空腔内的换热速度加快,所述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沿活塞杆拉伸方向逐渐由疏变密。有利于越接近钢坯部分的油温下降。
所述夹套2外部设有隔热层,用于实现双重保护,防止油温过热。
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泵,所述冷却空腔、换热器和泵闭环连接。通过冷却循环系统,保证油缸内的油温在设定的常温,这样有利于油缸密封件的寿命。
位于油缸活塞杆附近的所述夹套2上安装喷嘴7,喷嘴7将部分冷却水喷洒在活塞杆和密封部位,用于实现降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钢油缸安装到现场时,将油缸固定后,连接冷却循环系统,该冷却循环系统设置电动控制切断阀,与钢坯进入翻钢区域形成联锁控制;当钢坯输送进入翻钢区域时,冷却水管路阀门打开,用于降低油缸本体及周围环境温度;当钢坯输送吊离翻钢区域时,冷却水管路阀门关闭,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部分冷却水根据需要可以从喷嘴7喷出,喷嘴7上安装控制阀门,保证排出的冷却水对准油缸本体活塞及密封部位,起到冷却油缸本体温度及密封部位的温度,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油缸使用寿命。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套(2)和导流板(6),翻钢油缸外壁(3)外侧设有夹套(2),所述夹套(2)与翻钢油缸外壁(3)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介质(4);所述冷却空腔内安装与夹套(2)连接的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为螺旋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为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或者等螺距螺旋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等螺距螺旋导流板沿活塞杆拉伸方向逐渐由疏变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螺距螺旋导流板的螺距P的关系如下:
Figure FDA0002277174920000011
其中D为翻钢油缸的缸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2)外部设有隔热层,用于减少热辐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泵,所述冷却空腔、换热器和泵闭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翻钢油缸,其特征在于,位于油缸活塞杆附近的所述夹套(2)上安装喷嘴(7),用于活塞杆和密封部位降温。
CN201921989162.7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翻钢油缸 Active CN210889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9162.7U CN21088955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翻钢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9162.7U CN21088955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翻钢油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9555U true CN210889555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6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9162.7U Active CN21088955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翻钢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9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0462A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水冷却系统修复方法
CN107779531A (zh) 一种高炉烘炉方法
CN108520785B (zh) 用于熔盐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
CN210889555U (zh) 一种翻钢油缸
CN104152160A (zh) 干熄焦焦粉冷却装置
CN216919313U (zh) 一种发汗式炼铁高炉铸铁冷却壁
CN206572133U (zh) 一种管路及其附件防冻解冻装置
CN207147301U (zh) 一种急冷换热器管板隔热结构
CN108087658B (zh) 一种油气管道快速封堵装置
CN115386669A (zh) 一种建立高炉三重炉底炉缸结构的方法
CN105219915A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水气雾化转炉炉壳上段冷却装置
CN102329907B (zh) 一种新型热风阀法兰密封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78844U (zh) 一种用于轴加冷却水降温的装置
CN205230602U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三重安全壳的空气平衡装置
CN201353641Y (zh) 金属液保温气垫装置
CN101008521A (zh) 移动式防爆耐压气液加热设备
CN109654885B (zh) 枪口砖组件及具有其的冶金炉窑
CN206399195U (zh) 一种炉窑冷却设备及其安装结构
CN209412249U (zh) 高温液态金属储液箱
CN206305435U (zh) 一种连铸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缸冷却装置
CN219529430U (zh) 一种堵眼机溢流阀
CN219064145U (zh) 一种冶金炉窑用炉顶水套梁
CN213575611U (zh) 一种水冷式超高温蝶阀
CN213916025U (zh) 一种中间包快换油缸冷却降温装置
CN213652604U (zh) 一种耐磨耐高温的烟化炉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