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6817U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86817U CN210886817U CN201921663222.6U CN201921663222U CN210886817U CN 210886817 U CN210886817 U CN 210886817U CN 201921663222 U CN201921663222 U CN 201921663222U CN 210886817 U CN210886817 U CN 210886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screen
- filter
- rainwater
- municipal road
- road drain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排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过滤网、向下凹陷的第二过滤网、以及水平设置的过滤板;第一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的排水孔,且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并排入排水槽内。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槽内时,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因此,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依次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政道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的排水问题更是市政工程中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主要通过设于道路的窨井和道路两侧的排水口来实现。
现有的技术中,市政道路排水机构包括开设于市政道路两侧于地面下侧的排水槽,沿排水槽的上侧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水平设置有过滤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过滤板的排水孔进行设计时,过滤板的排水孔设计的尺寸较大,从而避免垃圾堵住排水孔,然而较多的垃圾被通过排水孔进入排水槽内,从而堵住排水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市政道路两侧于地面以下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设置有用于排走雨水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过滤网、向下凹陷的第二过滤网、以及水平设置的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的排水孔,且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并排入排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槽内时,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 因此,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依次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第一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的排水孔,较大的垃圾停留过滤板上,方便进行该垃圾的清理。同时,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通过过滤板的垃圾进行过滤,且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不同尺寸的拉近进行过滤,使排入排水槽底部的雨水含有的垃圾较少,且尺寸较小,进而避免排水槽被堵住。
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时,由于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尺寸足够大,且较小尺寸的垃圾被排入第一过滤网内,因此第二过滤网不易被堵住;同时,由于较多的垃圾被保留至第二过滤网内,因此第一过滤网即使排水孔的尺寸较小,但由于第一过滤网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且存储的垃圾量较少,第一过滤网不会被堵住。
由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位于排水槽内侧,当雨量过大时,雨水可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侧壁排走,且垃圾被保留至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内,从而有效的进行垃圾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遮挡排污口的遮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排污口的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排污口进行第一过滤网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通过遮挡板遮挡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底部放置有收集垃圾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及四周开设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二过滤网内收集的垃圾较多,通过盒体的设置,进行第二过滤网内部的垃圾进行收集,进而方便垃圾的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内壁铰接有方便提起盒体的第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把手的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把手取出盒体,从而对盒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壁铰接有方便提起第二过滤网的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二过滤网的垃圾较多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二把手取出第二过滤网,进行第二过滤网中垃圾的清理。同时,当第二过滤网取出后,第一过滤网内的垃圾清理也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开口至其底部的水平尺寸逐渐缩小,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部尺寸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底部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上开口至其底部的水平尺寸逐渐缩小,因此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垃圾被集中收集一起,从而方便清理。
第一过滤网的底部尺寸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底部尺寸,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排污口进行第一过滤网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口的侧壁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顶部边缘向外翻折有翻边,所述翻边水平放置于所述凸台的上侧,所述过滤板水平放置于翻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工作人员安装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时,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通过翻边被稳定安装于凸台上,进而将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安装于排水口及排水槽内。同时,通过凸台的安装,方便将过滤板安装于排水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上竖直固定有竖向穿设于翻边及过滤板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抵接于过滤板上侧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定位杆的设置,从而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过滤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螺纹进行过滤板、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槽内时,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 因此,过滤板、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一过滤网依次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第一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的排水孔,较大的垃圾停留过滤板上,方便进行该垃圾的清理。同时,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通过过滤板的垃圾进行过滤,且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不同尺寸的拉近进行过滤,使排入排水槽底部的雨水含有的垃圾较少,且尺寸较小,进而避免排水槽被堵住。
2.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时,由于第二过滤网的排水孔尺寸足够大,且较小尺寸的垃圾被排入第一过滤网内,因此第二过滤网不易被堵住;同时,由于较多的垃圾被保留至第二过滤网内,因此第一过滤网即使排水孔的尺寸较小,但由于第一过滤网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且存储的垃圾量较少,第一过滤网不会被堵住。
3.由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位于排水槽内侧,当雨量过大时,雨水可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侧壁排走,且垃圾被保留至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内,从而有效的进行垃圾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台、定位杆及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槽;11、排水口;111、凸台;112、定位杆;113、螺母;2、过滤机构;21、第一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221、排污口;222、遮挡板;223、第二把手;23、过滤板;24、翻边;3、盒体;31、透水孔;32、第一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市政道路两侧于地面以下的排水槽1,排水槽1上设置有呈长方形排水口11,市政道路上的雨水通过排水口11排入排水槽1内;同时,排水口11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机构2。
参照图2,过滤机构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以及过滤板23,且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均为四棱台形。第一过滤网21顶部开口的四周固定于排水口11的侧壁上,且其顶部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一过滤网21的底部尺寸,雨水通过第一过滤网21时,垃圾被过滤至第一过滤网21内。第二过滤网22的尺寸小于第一过滤网21的尺寸,第二过滤网22位于第一过滤网21内,第一过滤网21的内壁与第二过滤网22的外壁间隔设置,且第二过滤网22顶部开口的四周固定于排水槽1的侧壁上。过滤板23水平设置,过滤板23固定于第二过滤网22顶部的开口处并遮挡住第二过滤网22的顶部开口及第一过滤网21的顶部开口。同时,第一过滤网21的排水孔小于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23的排水孔,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依次通过过滤板23、第二过滤网22以及第一过滤网21并进行过滤,从而将较干净的雨水排至排水槽1的底部。
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的上开口至其底部的水平尺寸逐渐缩小,因此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底部的垃圾较易堆积起来,进行清理。
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取第二过滤网22,从而进行对第一过滤网21底部及第二过滤网22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第二过滤网22内壁的两侧铰接有第二把手223,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把手223提出第二过滤网22,从而方便对第二过滤网22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此时可对第一过滤网21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方便对第一过滤网21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第二过滤网22的底部开设有长方向的排污口221,排污口221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用于遮挡排污口221的遮挡板222。因此,工作人员可通过排污口221进行第一过滤网21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
由于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在对垃圾清理时,且第二过滤网22内的垃圾较多,不便清理。为解决该问题,第二过滤网22的底部水平放置盒体3,盒体3的侧壁与第二过滤网22的侧壁相贴合,且盒体3的底部及四周开设有若干过透水孔31。因此,第二过滤网22内的垃圾被收纳至盒体3内,且雨水通过透水孔31排走。工作人员可通过取出盒体3,进行第二过滤网22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进一步方便对盒体3的取出,盒体3内壁的两侧铰接有供人使用的第一把手32。
参照图2和图4,进一步方便对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以及过滤板23的拆卸安装,排水口11的侧壁水平设置有凸台111。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顶部开口的边缘向外翻折有水平设置的翻边24。当安装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以及过滤板23,第一过滤网21的翻边24放置于凸台111上,第二过滤网22的翻边24水平放置于第一过滤网21的翻边24上,过滤板23水平放置于第二过滤网22的翻边24上且其四周抵接于排水口11四周的侧壁上;同时,凸台111上竖直固定有定位杆112,定位杆112竖直穿设于翻边24及过滤板23上,且定位杆11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抵接于过滤板23上的螺母11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水通过排水口11排入排水槽1内时,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23、第二过滤网22以及第一过滤网21, 因此,过滤板23、第二过滤网22以及第一过滤网21依次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第一过滤网21的排水孔小于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23的排水孔,较大的垃圾停留过滤板23上,方便进行该垃圾的清理。同时,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对通过过滤板23的垃圾进行过滤,且第一过滤网21与第二过滤网22对不同尺寸的拉近进行过滤,使排入排水槽1底部的雨水含有的垃圾较少,且尺寸较小,进而避免排水槽1被堵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市政道路两侧于地面以下的排水槽(1),所述排水槽(1)上设置有用于排走雨水的排水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1)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机构(2),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过滤网(21)、向下凹陷的第二过滤网(22)、以及水平设置的过滤板(23);所述第一过滤网(21)的排水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排水孔小于过滤板(23)的排水孔,且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依次经过过滤板(23)、第二过滤网(22)以及第一过滤网(21)并排入排水槽(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21),所述排污口(221)的一侧铰接有用于遮挡排污口(221)的遮挡板(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底部放置有收集垃圾的盒体(3),所述盒体(3)的底部及四周开设有透水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的内壁铰接有方便提起盒体(3)的第一把手(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内壁铰接有方便提起第二过滤网(22)的第二把手(2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1)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上开口至其底部的水平尺寸逐渐缩小,所述第一过滤网(21)的底部尺寸小于第二过滤网(22)的底部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1)的侧壁设置有凸台(111),所述第一过滤网(21)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顶部边缘向外翻折有翻边(24),所述翻边(24)水平放置于所述凸台(111)的上侧,所述过滤板(23)水平放置于翻边(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1)上竖直固定有竖向穿设于翻边(24)及过滤板(23)上的定位杆(112),所述定位杆(11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抵接于过滤板(23)上侧的螺母(1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3222.6U CN210886817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3222.6U CN210886817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86817U true CN210886817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12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63222.6U Active CN210886817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86817U (zh)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21663222.6U patent/CN210886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84337B (zh) |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过滤结构 | |
CN213204409U (zh) | 一种用于城市建设的截污结构 | |
CN211774430U (zh) | 一种排水沟 | |
CN210886817U (zh)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
CN211245645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二次沉淀装置 | |
CN211268010U (zh) |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 |
CN21034208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
CN208733721U (zh) | 一种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3538598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 |
CN208293714U (zh) |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 |
CN210238204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的过滤装置 | |
CN213061685U (zh) | 一种建筑桥梁用排水装置 | |
CN112031169A (zh) | 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拼装式箱式房 | |
CN110439060A (zh) | 一种积水设备 | |
CN20539193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 |
CN209837156U (zh) | 一种城市规划用住宅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723218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井结构 | |
CN217839831U (zh) | 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装置 | |
CN218323042U (zh) | 一种适用于负压污水收集的排水地漏 | |
CN213121235U (zh) | 一种污水采集装置 | |
CN214597734U (zh) | 一种抽屉式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净化排水装置 | |
CN213868051U (zh) | 一种城市规划用住宅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3698976U (zh) | 一种新型排水过滤装置 | |
CN212200572U (zh) | 一种市政绿化给排水节水装置 | |
CN218667826U (zh) | 一种雨水口盖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