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6073U -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6073U
CN210886073U CN201921709724.8U CN201921709724U CN210886073U CN 210886073 U CN210886073 U CN 210886073U CN 201921709724 U CN201921709724 U CN 201921709724U CN 210886073 U CN210886073 U CN 210886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ucleic acid
reaction
connecting plate
acid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9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保刚
周成柱
赵武军
孙瑶
龚大江
玉智泰
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9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6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6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6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涉及生物实验耗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连接板和插设于连接板的若干管体,所有管体的管口均处于同一平面,连接板的宽度大于管口的直径以在管体的外侧壁形成用于在开启管盖时固定管体的第一飞檐。还包括若干与管体一一对应用于堵住管口的管盖,管盖的边缘设有在将管盖从管体上拔起时作为受力点的第二飞檐。管盖盖合于管体后,第二飞檐与第一飞檐之间形成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耗材配合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器使用,在核酸提取流程完成后,仪器中的移动件可将管盖盖合于管体上,从而将使用后的反应液和已损耗的耗材封装在反应耗材内,以降低发生反应液污染仪器和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耗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背景技术
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无论是进行核酸序列、结构的研究,还是对基因功能、表达进行探索都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纯化以及检测。核酸提取过程包括细胞内含物释放、核酸分离和纯化、核酸的沉淀或吸附、以及核酸在缓冲液中释放这几个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操作繁多且复杂,需要使用不同的耗材,配合不同的试剂。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出现了能够提取核酸的全自动核酸提取设备。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6355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及多联耗材,用于盛装核酸提取所需的试剂盒血样,耗材包括呈直线排列的裂解容器、洗涤容器和洗脱容器,裂解容器、洗涤容器和洗脱容器为一体式结构。裂解容器、洗涤容器和洗脱容器分别用于盛装裂解液、血样、洗涤液和洗脱液,一体式的耗材在使用时不必频繁更换耗材,一块耗材即可完成裂解、洗涤、洗脱等步骤,便于使用,从而提高了核酸提取的效率。
但是,上述公开中的耗材在用于全自动核酸提取设备的过程中,在核酸提取流程完成后,反应耗材的管口均为敞开状态,在将反应耗材从仪器中取出处理时或在仪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后的反应液容易洒落在仪器中给仪器带来污染,或洒落到工作环境中存在生物污染风险。
因此,随着全自动核酸提取设备的出现以及实验精准度的要求,市场也迫切需要核酸提取反应耗材不断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配合自动化设备,降低反应液污染仪器或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真正实现从样本到产物的核酸提取全流程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能够在配套仪器的操作下,在实验开始时自动进行开盖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将已使用的移液耗材、搅拌机混匀耗材卸载到相应的腔体内,并在获得核酸提取产物后,能够自动进行关盖操作。使用后的反应液、反应耗材皆被安全地密封在耗材内,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更有效地降低了发生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包括连接板和插设于连接板的若干管体,所述管体开有管口,所有管体的管口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大于管口的直径以在管体的外侧壁形成用于在开启管盖时固定管体的第一飞檐;
还包括若干与管体一一对应用于堵住管口的管盖,所述管盖的边缘设有在将管盖从管体上拔起时作为受力点的第二飞檐;
所述管盖盖合于管体后,第二飞檐与第一飞檐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核酸提取之前,可将样本和核酸提取所需的试剂添加在管体内,将管盖盖合于管体后,将耗材放置于全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内对应的卡槽中。仪器在工作状态中,仪器中配套的移动件可按压第一飞檐以固定管体,同时将管盖上的第一飞檐作为受力点以将管盖拔起,进而进行移液和核酸提取的后续操作。核酸提取流程完成后,仪器中的移动件可将管盖盖合于管体上,从而将使用后的反应液和已损耗的反应耗材封装在耗材内,以降低发生反应液污染仪器和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连接板设有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位于连接板背离管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盖盖合于管体的状态下,第一导向部与管盖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间,便于仪器中的移动件从此处的空间插入以对管体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开盖或关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管盖板,所述管盖位于管盖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飞檐设于管盖板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管盖固定于管盖板的同一侧,可便于仪器中的移动件通过抓取第二飞檐一次性实现对所有管体的开盖或关盖操作。
进一步地,管盖板长度方向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耗材放置于仪器中前,事先需要将核酸提取所需试剂添加到耗材中,如果过程中需要将管盖从管体上拔起后再盖合于管体,第二导向部可指示工作人员将管盖按照最初盖合于管体的顺序再盖合于管体,防止将管盖的顺序放反,防止不同的试剂会粘到管盖上从而会污染不同管体内的试剂。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管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嵌移液器吸头的突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耗材内可先放入移液器吸头以供仪器进行移液的操作,移液器吸头远离管口的一端与管体的内底部留有空隙。管体内的突出部可卡嵌移液器吸头,避免仪器中的移液枪在按压移液器吸头以拿取移液器吸头的过程中,移液器吸头与管体卡合紧密不利于移液枪将移液器吸头取出。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棱边,棱边位于连接板背离管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棱边加强管体的强度,防止管体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折弯,避免影响耗材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同一管体上的两条所述棱边沿管体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且棱边垂直于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棱边加强管体的强度,防止管体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折弯,避免影响耗材的正常使用。另外,当对称分布于耗材长度方向中线两侧的两管体同时设置有棱边,且两棱边远离管口的一端与管体的底端齐平时,可将耗材垂直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台上,便于工作人员取放耗材。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管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座支撑耗材,可使耗材更稳定的垂直放置于工作平台上,避免耗材发生倾倒使样板或试剂沾到管盖上影响后续提取反应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管盖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凸出圈,所述管口设置有用于与凸出圈卡嵌配合的呈凹陷式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出圈和密封圈卡嵌配合可增加管体内的密封性,进而可将反应液、反应耗材密封在耗材内。核酸提取完成后,可对耗材统一进行清理,以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同时可降低发生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管盖与管体配合使用,可将使用后的反应液、废弃耗材封装在反应耗材内再进行统一处理,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降低发生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凸出圈和密封圈,可更好的将反应液或试剂密封在反应耗材内,避免反应液从管体内洒出,降低发生生物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3、反应耗材配合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器使用可进行自动开盖或关盖,减少了手工操作,实现了从样本到产物的核酸提取全流程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移液器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支撑座的爆炸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管体的仰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管盖;11、盖板;12、盖体;121、凸出圈;2、管盖板;21、第二飞檐;22、第二导向部;3、管体;30、管口;31、第一管体;310、空腔;311、密封圈;312、突出部;3121、通孔;32、第二管体;321、上管体;322、下管体;33、第三管体;34、粘结板;35、卡槽;4、连接板;41、第一飞檐;42、第一导向部;5、棱边;51、加强边;52、加强板;53、棱板;6、支撑座;61、支撑条;62、加强块;7、移液器吸头;7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参照图1,包括长条形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上贯穿插设有十个管体3。十个管体3沿连接板4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且十个管体3的管口30均处于同一个平面。十个管体3与连接板4一体成型,相邻的两管体3之间设有垂直于连接板4的粘结板34。
参照图1,连接板4的宽度大于管口30的直径,以在管体3的外侧壁形成第一飞檐41。连接板4长度方向的一端向连接板4背离管口30的一侧弯折形成有第一导向部42。管盖1盖合于管体3时,第一导向部42与管盖板2之间可形成较大的空间,便于在开盖或关盖过程中,仪器中的移动件从第一导向部42与管盖板2之间插入以完成开盖或关盖操作。
参照图1,每个管体3均配备有一个管盖1。管盖1包括圆形的盖板11和设置于盖板11一侧的圆柱型的盖体12。十个管盖1通过管盖板2连接。盖板11与管盖板2一体成型。管盖板2呈长条形,十个管盖1位于管盖板2的同一侧,且沿管盖板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两相邻盖体12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管体3之间的间距,以使盖体12与管体3一一对应。管盖板2的宽度大于盖板11的直径,以在盖体12的外侧壁形成第二飞檐21。管盖1盖合于管体3时,第一飞檐41与第二飞檐21之间留有间隙。需要开盖时,仪器中的移动件可移动至第一飞檐41与第二飞檐21之间,通过按压第一飞檐41以固定管体3,同时以第二飞檐21作为受力点拔起管盖1。
参照图1,管盖板2长度方向一端的宽边沿管盖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二导向部22。第二导向部22呈方形,第二导向部22位于管盖板2短边中点处。管盖1盖合于管体3时,第二导向部22与第一导向部42位于耗材整体的同一侧。在将耗材放置于仪器中前,事先需要将核酸提取所需试剂添加到耗材中,如果过程中需要将管盖1从管体3上拔起后再将管盖1盖合于管体3,第二导向部22可指示工作人员将管盖1按照最初盖合于管体3的顺序再盖合于管体3,防止将管盖1的顺序放反,防止不同的试剂会粘到管盖1上从而会污染不同管体3内的试剂。
参照图4、图5和图6,管口30呈倒角设置,以保证管盖1顺利插入管体3内,减小因装配造成的密封面撞伤。管体3的内周侧壁靠近管口30处沿管体3的周向开设有环槽以形成密封圈311,盖体12的外周侧壁沿盖体12的周向设置有一圈凸出圈121。当管盖1盖合于管体3时,凸出圈121卡入密封圈311内,从而保证了耗材内的密封性,避免管体3内的样本和核酸提取反应试剂流出。
参照图1,连接板4长度方向两端的管体3为第一管体31,与其中一个第一管体31相邻的管体3为第二管体32,其余七个为第三管体33。第一管体31的长度大于第二管体32的长度和第三管体33的长度,第二管体32的长度大于第三管体33的长度。
参照图4和图5,第一管体31内开有呈圆锥形的空腔310,用于装载移液器吸头。空腔310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310同轴的突出部312,突出部312呈圆台型,突出部312的截面的直径沿远离连接板4的方向逐渐减小。突出部312的中部开有与空腔310同轴的呈圆台型的通孔3121,通孔3121截面的直径沿远离连接板4的方向逐渐减小。
参照图5和图7,移液器吸头7的外侧壁通常设置有一圈环形的限位环71,移液器吸头7插入空腔310时,突出部312抵触于限位环71以支撑移液器吸头7,从而便于仪器中的移液枪枪头插入移液器吸头7内以拿取移液器吸头7。避免在拿取移液器吸头7的过程中,移液器吸头7在移液枪的按压下与空腔310紧密卡合,影响移液枪将移液器吸头7从空腔310内取出。
参照图1,第二管体32包括上管体321和下管体322,上管体321和下管体322均呈圆柱形,且上管体321的半径大于下管体322的半径。第二管体32用于装载搅拌套,以供仪器中的齿轮轴套接,进而完成后续的操作。第三管体33呈圆柱型,用于装载样本和核酸提取反应所需试剂。
参照图1、图2和图4,第一管体31的外壁上沿第一管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条形的棱边5,两条棱边5沿管体3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且两条棱边5的宽边平行于连接板4的宽边。棱边5远离第一管体31的长边连接有一块长条形的加强边51,加强边51的长度等于棱边5的长度,加强边51与棱边5形成T字型。
参照图1、图2和图4,两条棱边5远离管口30的一端于第一管体31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有一块包围第一管体31的棱板53,第一管体31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棱边5的呈方形的加强板52。
参照图3,两加强边51、两棱边5和加强板52于第一管体31底部形成王字型平底结构。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备有用于装载反应耗材的盛装盒。但由于盛装盒具有一定的体积会占据一定的操作空间,而第一管体31底部的王字型平底结构可使耗材能够垂直放置于平整的工作台上,便于工作人员取放耗材。另外,也可避免耗材倾倒后使样本或核酸提取反应所需试剂沾到管盖1,避免影响后续核酸提取反应的精确度。
工作原理如下:先将移液器吸头7放置于第一管体31内,再将搅拌套放置于第二管体32内,将样本和核酸提取反应试剂分别添加到第三管体33内,管盖1盖合于管体3,将耗材放置于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器中,启动设备进行核酸提取反应。需要开盖时,仪器中的移动件可从第一导向部42与第二导向部22之间插入,再移动至第一飞檐41与第二飞檐21之间。移动件通过按压第一飞檐41以固定管体3,同时,以第二飞檐21作为受力点将管盖1拔起,进而将管盖1从管体3正上方移走。仪器中配套的提取装置可在不同的管体3内流转以进行完成核酸提取反应的整个流程。
核酸提取反应流程完成后,已使用过的移液器吸头7和搅拌套会被放回到对应的管体3内。仪器中的移动件再按压管盖板2,使管盖1盖合于管体3上。进而反应过程中使用后的反应液、移液器吸头7和搅拌套皆被安全地密封在反应耗材内,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更有效的避免了生物污染危害的产生。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参照图8,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个管体3均配备有独立的管盖1,盖板11的半径大于盖体的半径,盖板径向上超出盖体的部分形成第二飞檐21。需要进行开盖或关盖操作时,仪器中的移动件可按压第一飞檐41以固定管体3,同时以第二飞檐21作为受力点将管盖1拔起或盖合于管体3。
参照图8、图9和图10,两条棱边5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与第一管体31底部齐平。反应耗材配备有一块长条形的支撑座6。支撑座6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一根圆柱型的支撑条61,两支撑条61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第一管体31之间的间距。第一管体31底部沿管体3的轴线开有供支撑条61卡入的圆柱型的卡槽35,支撑条61的外侧壁安装有三块呈三角形的加强块62。本实施例可使反应耗材更稳定的放置于工作平台上,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反应耗材的同时又能防止反应耗材发生倾倒,避免反应液或试剂沾到管盖1上影响后续提取反应的精确度。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参照图11,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板4呈圆形,第三管体33设有六个,第二管体32位于圆心处,第一管体31和第三管体33沿连接板4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两第一管体31对称分布于连接板4直径的两侧。连接板4沿径向超出管体3的部分形成有第一飞檐41。第一导向部42设于连接板4的边缘,第一导向部42呈方形,第一导向部42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向连接板4背离管口30的一侧倾斜。
参照图11,对应的,管盖板2呈圆形,管盖1设有九个。一个管盖1位于圆心处,其余八个管盖1沿管盖板2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使得管盖1能与管体3一一对应。第二导向部22设于管盖板2的边缘。
将连接板4和管盖板2设置为圆形,可根据需要,不同规格的仪器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耗材。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包括连接板(4)和插设于连接板(4)的若干管体(3),所述管体(3)开有管口(30),所有管体(3)的管口(30)均处于同一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宽度大于管口(30)的直径以在管体(3)的外侧壁形成用于在开启管盖(1)时固定管体(3)的第一飞檐(41);
还包括若干与管体(3)一一对应用于堵住管口(30)的管盖(1),
所述管盖(1)的边缘设有在将管盖(1)从管体(3)上拔起时作为受力点的第二飞檐(21);
所述管盖(1)盖合于管体(3)后,第二飞檐(21)与第一飞檐(41)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设有第一导向部(42),所述第一导向部(42)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位于连接板(4)背离管口(3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盖板(2),所述管盖(1)位于管盖板(2)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飞檐(21)设于管盖板(2)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板(2)设有第二导向部(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体(3)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嵌移液器吸头(7)的突出部(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管体(3)的外壁上沿管体(3)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棱边(5),所述棱边(5)位于连接板(4)背离管口(3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同一管体(3)上的两条所述棱边(5)沿管体(3)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且棱边(5)垂直于连接板(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管体(3)的底部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座(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1)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凸出圈(121),所述管口(30)设置有用于与凸出圈(121)卡嵌配合的呈凹陷式的密封圈(311)。
CN201921709724.8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Active CN210886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9724.8U CN210886073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9724.8U CN210886073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6073U true CN210886073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4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9724.8U Active CN210886073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60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43A (zh) * 2020-07-10 2020-10-30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反应耗材开关盖机构
CN117360960A (zh) * 2023-12-07 2024-01-09 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管类型耗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43A (zh) * 2020-07-10 2020-10-30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反应耗材开关盖机构
CN117360960A (zh) * 2023-12-07 2024-01-09 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管类型耗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7360960B (zh) * 2023-12-07 2024-02-27 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管类型耗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218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extraction of nucleic acids
CN210886073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提取的反应耗材
US6506610B1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liquids using a device having process, waste and pipette tip parking chambers
EP0611327B1 (en) Pipette tip with self-aligning and self-sealing features
US7776616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solating nucleic acid
EP2817606B1 (en) Instrument for pretreating cell samples
CN1965223A (zh) 用于生物学着色仪的试剂传送系统、释放设备和容器
JP6039395B2 (ja) コンタミネーションの防止方法
US20230258677A1 (en) Modules For Transferring Magnetic Beads, Automated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Using The Same
CN214452774U (zh) 吸管端固持器
CN103558071A (zh) 全自动痰标本涂片仪、系统及方法
CN210103940U (zh) 多用途细胞、脂质小泡悬液制备移取移液塑料枪头
CN216427262U (zh) 一种核酸提取盒
EP1615037A1 (en) An apparatus for liquid handling with multiple transfer tools
CN210886074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核酸检测的pcr反应耗材
CN210109128U (zh) 应用于ivd自动化设备的tip头复用装载装置及ivd自动化设备
EP3332872A1 (en) Transfer tool for use in automated analyser system
CN207546547U (zh) 一种吸头
CN205443261U (zh) 全自动的核酸检测装置
CN216051765U (zh) 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试剂条
CN115505491B (zh) 试剂条组件、试剂处理结构及核酸提取仪
CN219879957U (zh) 耗材盒
CN214525635U (zh) 一种检测用试剂预装存储管
CN202778535U (zh) 多功能医学实验杯
CN208824521U (zh) 多通道加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NE-33, Northeast District, Suzhou Nano City, No. 99 Jinjihu Avenue,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Building 07, Northwest District, Suzhou Nano City, No.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TIANLONG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