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1971U -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1971U
CN210881971U CN201920759655.5U CN201920759655U CN210881971U CN 210881971 U CN210881971 U CN 210881971U CN 201920759655 U CN201920759655 U CN 201920759655U CN 210881971 U CN210881971 U CN 21088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larm
vehicle
module
alarm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96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roa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roa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roa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roa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96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1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应用车辆系统,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以及至少一个雷达探测器,所述转接盒内设置有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和报警模块;其中,所述CAN信号转发器设置有主CAN通信接口和从CAN通信接口,所述主CAN通信接口连接车载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所述从CAN通信接口连接雷达探测器,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并接收雷达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号;所述信号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CAN信号转发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所述报警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目前,驾驶辅助系统通过向汽车输出CAN信号,用以控制系统开/关,系统状态显示,声光报警等功能。
但是对于没有声光报警装置的车辆,需要通过汽车现有控制器增加声光报警装置的驱动来进行连接和控制,此方案不仅工程变更大,且工程成本高。此方案只适用于目前乘用车前装需求,具有应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以实现在没有声光报警装置的车辆中通过所设置的转接盒装置来实现声光报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应用车辆系统,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以及至少一个雷达探测器,所述转接盒内设置有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和报警模块;
其中,所述CAN信号转发器设置有主CAN通信接口和从CAN通信接口,所述主CAN通信接口连接车载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所述从CAN通信接口连接雷达探测器,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并接收雷达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号;
所述信号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CAN信号转发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触发信号;
所述报警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相连,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报警模块以及雷达探测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设置有稳压电源,通过所述稳压电源为所述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报警模块以及雷达探测器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雷达探测器分开设置在车辆尾部的两侧,其中,第一雷达探测器与所述从CAN通信接口相连,第二雷达探测器与第一雷达探测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其中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声音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光报警模块为LED报警灯。
进一步的,所述主CAN通信接口与车辆的公共CAN总线相连,通过公共CAN总线获取所述车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当前速度和方向盘的转角。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指令时对所述转接盒进行通断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车辆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通过设置的转接盒实现在雷达探测器和车辆之间进行信息传送,雷达生成的报警信号发送给转接盒,转接盒启动内置的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实现了在不改动车辆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模块与电源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10以及至少一个雷达探测器,转接盒10内设置有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和报警模块130;
其中,CAN信号转发器110设置有主CAN通信接口和从CAN通信接口,主CAN通信接口连接车载系统40,用于获取车辆信息;从CAN通信接口连接雷达探测器,用于将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并接收雷达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号;
信号触发器120的输入端与CAN信号转发器110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报警模块130相连,用于获取报警信号,并向报警模块130发送触发信号;
报警模块13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
报警模块130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其中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信号触发器120的输出端相连。
其中,CAN信号转发器110的主CAN通信接口与车辆的CAN总线相连,用于获取车辆信息,并将所获取的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车辆信号可以包括车辆的瞬时速度、方向盘的转角等车辆的姿态信息,该姿态信息用来作为雷达运行的环境变量。雷达根据所得到的车辆信息,按照预设的算法开启相应的工作模式,例如,雷达探测器判断车辆处于倒车状态时,雷达探测器会检测车辆倒车方向是否有障碍物,以及在有障碍物时,检测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距离信号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发送至信号触发器120。
信号触发器120在接收到CAN信号转发器110输出的报警信号时,便产生一个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被发送给报警模块130,报警模块13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以提醒车辆操作人员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本实施例的转接盒10还设置有电源模块140,电源模块140的电压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相连,在车辆开启状态下,车载电源可以为该电源模块140充电。电源模块140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稳压电源,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报警模块130以及雷达探测器相连,通过稳压电源为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报警模块130以及雷达探测器供电,避免了因为电压的不稳定以及瞬时脉冲电压造成对器件的损坏。
可选的,作为另外一种实现方式,该稳压电源还可以采用具有瞬态保护电路和防反保护电路功能的电路进行替代,通过在电路的相应输出端连接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报警模块130以及雷达探测器,为上述器件进行供电。
为了方便车辆操作人员进行实时查看,本实施例中转接盒10还设置有一个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车辆信息,例如车辆是处于倒车状态还是行驶状态,车辆当前的行驶速度等信息;当车辆装配了相应的摄像头时,还可以显示相应的图像信息,例如车辆在倒车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车辆在倒车方向的图像信息,以方便车辆操作人员进行更直观的判断。
同时,该转接盒10还设置有开关按钮以及开关按钮指示灯,其中,开关按钮和开关按钮指示灯可以串联在转接盒10的电源模块140与稳压电源的回路之间,这样通过开关按钮便可以手动控制转接盒10与车辆之间的通断,同时,通过开关按钮指示灯显示系统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可选的,雷达探测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雷达探测器均通过设置在转接盒10内的电源模块140进行供电。两个雷达探测器分开设置在车辆尾部的两侧,其中,第一雷达探测器20与从CAN通信接口相连,第二雷达探测器30与第一雷达探测器20相连,进行CAN通信。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雷达为车载用的毫米波雷达,用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盲点、变道、开门、倒车时可能存在的碰撞风险,进行距离探测,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其中的第一雷达探测器20为主雷达,第二雷达探测器30为从雷达,主雷达和从雷达均可以是毫米波雷达。从雷达只有目标检测功能,主雷达除了进行目标检测外,还对从雷达检测到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并结合车辆信息,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包括报警等级和报警方式,该报警等级和报警方式可以根据雷达探测器与检测目标的距离的远近进行设置,例如,雷达探测器与检测目标的距离较远时,报警等级较低,相应地,报警方式较为平缓;雷达探测器与检测目标的距离较近时,报警等级较高,相应地,报警方式较为激烈。作为示例,该报警等级可以为两级,相应的报警方式具体为,当雷达探测器与检测目标的距离小于警告阈值但大于危险阈值时,其中警告阈值大于危险阈值,主雷达探测器生成左侧或右侧LED灯开启信号,用于指示光报警模块开启对应侧的LED灯进行光报警,以及生成第一声音信号,用于指示声音报警模块播放平缓的声音进行声音报警;当雷达探测器与检测目标的距离小于危险阈值时,主雷达探测器生成左侧或右侧LED灯闪烁信号,用于指示光报警模块开启对应侧的LED灯进行闪烁报警,以及生成第二声音信号,用于指示声音报警模块播放频率更高的急促声音进行声音报警。
可选的,报警模块1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声音报警模块可以采用蜂鸣器132,光报警模块可以选用LED报警灯131。蜂鸣器132可以固定在转接盒10内,以节省安装空间,LED报警灯131安装在转接盒10上,与转接盒10形成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当LED报警灯131接收到信号触发器120的触发信号时,进行光报警。同样地,当蜂鸣器132接收到信号触发器120的触发信号时,便会开始蜂鸣报警,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起到对车辆操作人员的预警作用。LED报警灯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LED报警灯131分别负责对车辆左侧和右侧的报警信号进行光报警。主雷达探测器在经过计算后,会针对主雷达和从雷达分别生成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对应侧的LED报警灯131,这样LED报警灯131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便会启动进行光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雷达可以为集成有预设算法的雷达,也可以为不带算法的雷达。当选用的毫米波雷达集成有预设算法时,该预设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根据车辆的大小来设置相应的阈值,使得阈值距离信号能够起到对车辆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车辆处于倒车状态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雷达探测器为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尾部的左右两侧,用于探测车辆在倒车时车辆尾部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毫米波雷达通过CAN通信模块获取到车辆处于倒车状态,便开始主动检测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陆续地,毫米波雷达还会获取到车辆的倒车速度,方向盘的转向角度等车辆的姿态信息,毫米波雷达根据车辆的姿态信息进行计算,在毫米波雷达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距离时,便会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被发送至信号触发器120,信号触发器12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生成一个电平跃变信号,该电平跃变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被发送给蜂鸣器132和相应侧的LED报警灯131,蜂鸣器132以及LED报警灯131在接收到该电平跃变信号时便会进行蜂鸣报警和LED光报警。
两个毫米波雷达中的主雷达会结合自身采集到的目标信息以及获取的从雷达采集的目标信息进行针对性计算,将相应侧的报警信号发送给蜂鸣器132以及对应侧的LED报警灯131,以指示蜂鸣器132以及对应的LED报警灯131发射声音报警信号和光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个独立的转接盒10,转接盒10通过CAN通信模块将车辆信息转送至雷达探测器,并获取雷达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通过设置的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来进行声光报警,具体地,在得到雷达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时,向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指示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进行声音报警和光报警,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以提醒车辆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此来避免车辆出现碰撞等安全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实现了在车辆没有声光报警装置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一个转接盒实现对信号进行转送和控制,实现在不对车辆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下,便能进行声光报警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对上述实施例中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进行了优化,具体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CAN信号转发器110、信号触发器120可以为一个集成的控制器150,例如,该控制器150可以为一个具有CAN通信接口和多个I/O接口的单片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装置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10以及至少一个雷达探测器,转接盒10内设置有控制器150和报警模块130;
其中,控制器150上设置有多个CAN通信接口和多个I/O接口,主CAN通信接口连接车载系统40,用于获取车辆信息;从CAN通信接口连接雷达探测器,用于将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并接收雷达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号;
报警模块130通过I/O接口与控制器150相连,用于获取控制器150发出的触发信号;
报警模块13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报警模块130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其中,声音报警模块为蜂鸣器132,光报警模块为LED报警灯131,蜂鸣器132和LED报警灯131分别与控制器的I/O接口相连,用于获取控制器150发出的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进行蜂鸣报警和灯光闪烁报警。
转接盒10还设置有电源模块140,电源模块140的电压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相连,在车辆开启状态下,车载电源可以为该电源模块140充电。电源模块140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稳压电源,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150以及雷达探测器相连,通过稳压电源为控制器150以及雷达探测器供电,避免了因为电压的不稳定以及瞬时脉冲电压造成对器件的损坏。
控制器150集成有蜂鸣器132和LED报警灯131的驱动,因而蜂鸣器132和LED报警灯131通过控制器150进行供电。
转接盒10还设置有一个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车辆信息。
转接盒10还设置有开关按钮以及开关按钮指示灯。
其中,雷达探测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雷达探测器分开设置在车辆尾部的两侧,其中,第一雷达探测器20与从CAN通信接口相连,第二雷达探测器30与第一雷达探测器20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控制器150具有CAN通信接口以及多个I/O接口,可选的,该控制器150为一个单片机,该单片机自带的CAN通信接口分别连接车辆的CAN总线和毫米波雷达,该单片机自带的多个I/O接口可以用来连接两个LED报警灯131和一个蜂鸣器132,同时该单片机还集成有LED报警灯131和蜂鸣器132的驱动。
下面结合该单片机具体介绍其实现声光报警的过程:
单片机通过其自带的CAN通信接口分别接收来自车辆CAN总线的车辆信息,并通过CAN通信接口将该车辆信息发送给雷达,雷达经计算,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生成PWM脉冲信号,其中,PWM(Pulse WidthModulation)即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信号为经过脉冲宽度调制后得到的脉冲信号;并将该PWM脉冲信号通过I/O口发送给蜂鸣器132和LED报警灯131,指示蜂鸣器132以及相应侧的LED报警灯131进行声音和光信号的报警。
通过该单片机便可以实现对CAN信号的接收与转发,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的信号触发信号的生成的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集成功能的控制器150来替代普通的CAN信号转发器110和信号触发器120,通过控制器150自带的CAN通信接口接收车辆的信号以及雷达的报警信号,当接收到雷达的报警信号后,生成相应的PWM触发信号,将该PWM触发信号发送给LED报警灯131和蜂鸣器132,以指示LED报警灯131发射光报警信号和蜂鸣器132发射声音报警信号。本实施例通过选用集成功能的控制器150来替代原有的CAN信号转发器110和信号触发器120,进一步节省了对转接盒10的空间占用,使得转接盒10的尺寸得以进一步的缩小,并且因为使用了集成的器件,当器件出现故障时,可以直接进行器件的更换,方便了后续的维修和维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语音控制组件,通过语音控制组件实现转接装置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地,语音模块160在转接盒内的连接关系及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模块与电源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语音模块16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模块14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指令时对转接盒10进行通断切换。
其中,转接盒10内还设置有一个信号继电器170,语音模块160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继电器17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信号继电器170串联在电源模块140与车载电源之间。具体地,在语音模块160上设置有声音接收器,用来接收车辆操作人员的语音信号,例如,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车辆操作人员的语音信号,语音模块160内的语音芯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语音特征之后与预设在数据库中的关键词列表中的关键词进行比对,找到最匹配的关键词作为识别结果输出给语音模块160中的处理器,处理器对该识别结果进行处理后,输出相应的电平控制信号给继电器,继电器响应该电平控制信号完成对电源模块140进行通断切换,进而实现语音控制该转接装置的开和关,实现对转接装置的语音控制。
本实施例通过在转接盒10内设置语音模块160和信号继电器170,通过语音模块160采集用户的语音信号,并生成相应的电平信号,通过该电平信号来控制信号继电器170的通断,进而实现对转接装置通端的控制。本实施例通过增加语音控制模块来实现对转接装置的控制,方便了车辆操作人员对转接装置的操作,提高了转接装置的使用适应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应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以及至少一个雷达探测器,所述转接盒内设置有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和报警模块;
其中,所述CAN信号转发器设置有主CAN通信接口和从CAN通信接口,所述主CAN通信接口连接车载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所述从CAN通信接口连接雷达探测器,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发送至雷达探测器,并接收雷达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号;
所述信号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CAN信号转发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触发信号;
所述报警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进行声和/或光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相连,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报警模块以及雷达探测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设置有稳压电源,通过所述稳压电源为所述CAN信号转发器、信号触发器、报警模块以及雷达探测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雷达探测器分开设置在车辆尾部的两侧,其中,第一雷达探测器与所述从CAN通信接口相连,第二雷达探测器与第一雷达探测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其中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光报警模块为LED报警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CAN通信接口与车辆的公共CAN总线相连,通过公共CAN总线获取所述车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当前速度和方向盘的转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指令时对所述转接盒进行通断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车辆信息。
CN201920759655.5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Active CN21088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9655.5U CN21088197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9655.5U CN21088197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1971U true CN210881971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1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9655.5U Active CN21088197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1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1914B2 (en) Vehicular system having a warning system to alert motorists that a mobile phone is in use
US7188028B2 (en) Collision prevention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
CN104149692A (zh) 一种带雷达辅助的汽车全景监视系统
CN108803616B (zh) 电控系统
CN210881971U (zh)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转接装置
CN212275970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
CN210062898U (zh) 车辆辅助驾驶系统
JP2008056135A (ja) 車両用注意喚起システム
US20060071764A1 (en) Merge Sensor Control System
CN210310257U (zh) 车辆盲区监测预警系统和车辆
JP3677965B2 (ja) 車両用追突警報装置
CN205301582U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1505887U (zh) 一种车辆驾驶危险预警系统
US20050184859A1 (en) Ultrasonic detector installable on a truck trailer
CN208306490U (zh) 一种车辆倒退提示系统及车辆
CN112660028A (zh) 一种氢能汽车bsd盲区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1264603Y (zh) 自动刹车倒车感应装置
CN218158334U (zh) 一种光栅分离器防撞预警装置
CN218949171U (zh) 驱动器、驾驶辅助系统及车辆
CN218367677U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速报警器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2955156B (zh) 盲点检测系统
CN219790036U (zh) 一种多雷达可视防撞装置
CN219056115U (zh) 一种车辆开门防碰撞系统及车辆
US20240061110A1 (en) Ultrasonic radar system
CN112428919B (zh) 一种汽车开门预警防撞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