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2277U -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2277U
CN210872277U CN201921191982.1U CN201921191982U CN210872277U CN 210872277 U CN210872277 U CN 210872277U CN 201921191982 U CN201921191982 U CN 201921191982U CN 210872277 U CN210872277 U CN 210872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electrostimul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hole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19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晓燕
王金武
富灵杰
万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1919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2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2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2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支撑部本体,所述支撑部本体包括大臂支撑部、肘部连接部和小臂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本体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中还设有电刺激发生装置,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电源,所述基板的皮肤接触侧还设有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可以同时实现矫形和电刺激的功能,制动与刺激同步进行,在患者制动过程中通过电刺激被动诱发肌肉活动,既达到了固定受伤肢体的作用,又加速肘关节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Description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肘关节是人体重要关节之一,几乎所有的损伤都会使肘关节丧失一定的活动度,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肘关节损伤后通常会利用矫形器进行一段时间的肘关节制动,以便于肘关节的治疗和恢复。但是,现有的肘关节矫形器普遍存在长时间制动后会对肘关节结构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产生关节挛缩,影响后期功能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支撑部本体,所述支撑部本体包括大臂支撑部、肘部连接部和小臂支撑部,所述大臂支撑部和小臂支撑部之间通过肘部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本体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中还设有电刺激发生装置,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本体相配合,所述基板上设有电源,所述基板的皮肤接触侧还设有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位于大臂支撑部的孔洞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接触部的表面积为0.5~2cm2,所述正极接触部的材质为水凝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接触部的表面积为0.5~2cm2,所述负极接触部的材质为水凝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位于基板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臂支撑部、肘部连接部、或小臂支撑部为柔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本体上孔洞的孔径为3.5~4.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本体上的孔面积的比例为25~35%。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多个电刺激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刺激发生装置放大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撑部本体
11 大臂支撑部
12 肘部连接部
13 小臂支撑部
14 孔洞
2 电刺激发生装置
21 基板
22 电源
23 正极接触部
24 负极接触部
25 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支撑部本体1,所述支撑部本体1包括大臂支撑部11、肘部连接部12和小臂支撑部13,所述大臂支撑部11和小臂支撑部13之间通过肘部连接部12连接,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设有孔洞14,所述孔洞14中还设有电刺激发生装置2,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本体1相配合,所述基板21上设有电源22,所述基板21的皮肤接触侧还设有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所述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分别与电源2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大臂支撑部11可以用于贴合大臂外侧,所述小臂支撑部13可以用于贴合小臂外侧,中间通过肘部连接部12连接,所述大臂支撑部11和/或小臂支撑部13可以是根据受试者对应部位的皮肤表面,通过3D打印技术获得的支架材料,从而可以具有更好的贴合度,所述大臂支撑部11、肘部连接部12、或小臂支撑部13通常为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例如,其材质可以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等材料),从而可以整体上对肘部及周围关节进行矫形的同时,保留肘关节一定的活动能力,孔洞14中的电刺激发生装置2可以通过基板21与支撑部本体1连接,从而稳定地固定于孔洞14中,所述基板2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本体1相配合,基板21的皮肤接触侧可以基本与支撑部本体1的内侧一致,也可以略高于支撑部本体1的内侧,从而可以使其皮肤接触侧上的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能够稳定地与皮肤接触,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可以通过电源供电,使用时,所述电刺激矫形装置通常需要通过固定装置(例如,绑带等)将装置绑定在对应位置,从而提供电刺激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刺激矫形装置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2位于大臂支撑部11的孔洞14内,由于与肘关节运动相关的主动肌肉通常位于大臂,所以对大臂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有效促进肘关节的恢复。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孔洞14通常具有合适的孔径,从而可以用于容纳电刺激发生装置,例如,孔洞14的孔径可以为3.5~4.5cm。述支撑部本体1通常具有合适的孔面积比例,在节约材料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透气效果,例如,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的孔面积的比例为25~35%。所述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多个电刺激发生装置2,从而可以对多个位点同时进行电刺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刺激矫形装置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21的皮肤接触侧通常可以设有接触部容纳槽,分别用于容纳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从而使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与基板21之间稳定连接。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的表面可以与皮肤接触,通常来说,正极接触部23和/或负极接触部24可以凸出于基板21的表面,以保证正极接触部23和/或负极接触部24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正极接触部23和/或负极接触部24的表面积(即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可以为0.5~2cm2(例如,可以为1cm*1cm的正方形),而基板21本身通常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等)。所述正极接触部23和/或负极接触部24的材质可以为水凝胶等柔性材料,在基板21贴合皮肤表面时,柔性材料会被挤压,从而可以与皮肤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且在保证与皮肤接触时,具有更好的贴合度,且保证受试者更加舒适。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分别可以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正极接触部与电源的正极、负极接触部与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是水凝胶、银浆薄膜等材质,优选为银浆薄膜,从而可以增强与正极接触部23和/或负极接触部24部分水凝胶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性。所述连接部分通常不位于基板21的皮肤贴合侧的表面,以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所述电源22通常为直流电源,例如,通常可以为干电池等,所述电源22通常可以提供合适的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范围为10mA~30mA。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刺激矫形装置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电源开关25(例如,可以是按压式(按钮)开关等),所述电源开关25可以与电源22电连接,并可以与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共同形成回路,从而可以控制电刺激的开启与关闭。电源开关25可以根据患者肘关节恢复的程度,决定是否开启电刺激,以及电刺激的持续时间,当需要电刺激时,可以打开电源开关25,通过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提供电刺激。所述电源开关25通常位于基板21的外侧(即,基板21的非皮肤接触侧),以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可以同时实现矫形和电刺激的功能,制动与刺激同步进行,在患者制动过程中通过电刺激被动诱发肌肉活动,既达到了固定受伤肢体的作用,又加速肘关节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本体(1),所述支撑部本体(1)包括大臂支撑部(11)、肘部连接部(12)和小臂支撑部(13),所述大臂支撑部(11)和小臂支撑部(13)之间通过肘部连接部(12)连接,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设有孔洞(14),所述孔洞(14)中还设有电刺激发生装置(2),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本体(1)相配合,所述基板(21)上设有电源(22),所述基板(21)的皮肤接触侧还设有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所述正极接触部(23)和负极接触部(24)分别与电源(2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发生装置(2)位于大臂支撑部(11)的孔洞(14)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触部(23)的表面积为0.5~2cm2,所述正极接触部(23)的材质为水凝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部(24)的表面积为0.5~2cm2,所述负极接触部(24)的材质为水凝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2)为直流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开关(25),所述电源开关(25)与电源(22)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5)位于基板(21)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支撑部(11)、肘部连接部(12)、或小臂支撑部(13)为柔性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孔洞(14)的孔径为3.5~4.5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本体(1)上的孔面积的比例为25~3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矫形装置包括多个电刺激发生装置(2)。
CN201921191982.1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Active CN210872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1982.1U CN2108722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1982.1U CN2108722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2277U true CN210872277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9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1982.1U Active CN2108722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2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8859B2 (en) Portable one-piece therapeutical apparatus with dual heating and low-frequency treatment functions
AU2002305786B2 (en)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with D-shaped stimulation
EP0027363A1 (en) Pain blocking bandage
AU2002305786A1 (en)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with D-shaped stimulation
US3817252A (en) Electrode for transcutaneous stimulation
US7860571B2 (en) Pain relief device
US20020193844A1 (en) Combination electrode-battery assembly for a miniature wireles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 or muscular-stimulation unit
NO923792D0 (no) Innretning for iontoforetisk tilfoersel av et middel
KR20180120555A (ko) 근육 전기 자극 장치
KR20100047363A (ko) 가변직경 질 전극을 갖는 전기자극치료기용 프로우브
WO2010062668A3 (en) Integration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prosthetic sockets, liners, and garments for improved amputee care and performance
KR101907511B1 (ko) 근육 및 관절의 통증 완화를 위한 가변형 저주파 기기
CN210872277U (zh)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KR20200000755A (ko) 피부 미용 장치
CN112294512A (zh) 一种电刺激矫形装置
Bajd et al. Basic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of extremities: an engineer's view
US8688240B1 (en) Device for neuro-physiologic stimulation
KR20210027725A (ko) 초음파 및 저주파 치료기
CN111818965A (zh) 电极贴片
CN109011147A (zh) 一种足下垂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
CN201643425U (zh) 多功能理疗贴片
CN212416673U (zh) 一种勃起功能障碍辅助治疗装置
CN211097043U (zh) 一种中风患者手部康复治疗球
JP3572321B2 (ja) 携帯型電位治療装置
JP2004057453A (ja) 生体刺激用導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