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1075U -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1075U
CN210871075U CN201920642696.6U CN201920642696U CN210871075U CN 210871075 U CN210871075 U CN 210871075U CN 201920642696 U CN201920642696 U CN 201920642696U CN 210871075 U CN210871075 U CN 210871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electric telescopic
box body
tea making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26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碧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Bimei
Original Assignee
Fu Bim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Bimei filed Critical Fu Bimei
Priority to CN2019206426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1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包括茶叶筒、箱体和泡茶筒,箱体内部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泡茶筒,泡茶筒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加热盘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部底板上,箱体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同时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一转动轴的底部固定焊接在十字连接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十字连接架的底部四个端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保温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洗管、进料管、第二步进电机、红外线发射器、第二电动伸缩杆、分茶盘、卡柱、卡套和红外线接收器,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无法做到茶叶的自行更换和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没有对泡茶器进行清洗的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饮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茶文化,虽然人们喜欢喝茶,但是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传统的泡茶模式很难适应现下的生活节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动泡茶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无法做到茶叶的自行更换,现用的泡茶机在添加茶叶时需要人们手动进行添加,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无法实现智能自动化的更换;
2.现有的自动泡茶机在泡茶时会通过泡茶器来对茶叶进行盛装并浸泡,但是浸泡完成的茶叶在清理之后,泡茶机很难对泡茶器进行清洗,这便导致泡茶器中存有残留的茶渣,多次重复使用未经清洗的泡茶器也很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无法做到茶叶的自行更换和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没有对泡茶器进行清洗的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包括茶叶筒、箱体和泡茶筒,所述箱体内部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泡茶筒,所述泡茶筒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部底板上,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同时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一转动轴的底部固定焊接在十字连接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十字连接架的底部四个端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保温盖,且其中一个保温盖与泡茶筒为上下对齐设置,所述保温盖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盖的正下方设置有泡茶器,所述泡茶器的侧面上设置有浸水孔,所述保温盖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同时泡茶器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同时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滑动套接,其中靠近箱体内壁一侧的连接柱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泡茶筒的上端连通连接有进水管,同时泡茶筒的底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均穿过箱体的同一侧面延伸至箱体的外侧,其中进水管位于箱体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位于箱体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同时出水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位置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出水管上方的箱体的外表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单片机、控制键和显示屏,所述单片机通过传导线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步进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圈,所述加热盘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泡茶筒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卡合在卡槽中,所述电加热圈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泡茶筒一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设置有单片机的箱体的侧面内壁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盛茶槽,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靠近盛茶槽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盛茶槽与十字连接架下方的保温盖和泡茶器之间的位置对齐设置,且该泡茶器与泡茶筒正上方的泡茶器为垂直设置,同时该泡茶器靠近第二步进电机一侧的箱体的底板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为竖直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穿过箱体的顶面与茶叶筒连通连接,所述茶叶筒的顶部滑动套合有筒盖,同时茶叶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上,所述茶叶筒的下端内部滑动套合有分茶盘,所述分茶盘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分茶盘的顶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松茶条,所述分茶盘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且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茶叶筒和箱体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单片机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二步进电机、第二电动伸缩杆、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三步进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且该侧面与设置有单片机的侧面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步进电机,且与第四步进电机输出端嵌合的第四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与卡套之间为对齐设置,其中第三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位于泡茶筒的两侧,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一端位于泡茶器的正下方,同时清洗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的侧面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清洗管位于箱体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单片机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三电磁阀、第三电动伸缩杆和第四步进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洗管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下方的箱体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条滑动卡合在滑动板中,所述收集槽的一端穿过箱体的侧面延伸至箱体的外侧,且侧面上设置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管、第二步进电机、红外线发射器、第二电动伸缩杆、分茶盘和红外线接收器,使用时,茶叶筒中事先装好茶叶,当需要添加茶叶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键来对单片机发出指令,单片机在接收到指令之后会控制第三步进电机转动,在第三步进电机转动的带动下,分茶盘开始转动,此时设置在分茶盘上的进料口在第三步进电机转动一周的情况下会与下端的进料管重合一次,茶叶筒中的茶叶就可以从进料管落入此时处于完全收缩状态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的盛茶槽中,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提前设定第三步进电机转动的圈数,从而确定添加的茶叶量,当添加茶叶到盛茶槽中的指令完成之后,单片机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出,当伸出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的红外线接收器刚好能接收到箱体底面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之后,单片机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停止伸出,此时盛茶槽刚好位于保温盖和泡茶器之间的位置,单片机同时控制第二步进电机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盛茶槽完全翻转过来,此时盛茶槽中的茶叶刚好落入泡茶器中,完成之后单片机会控制第二步进电机再次转动一百八十度,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始收缩复位到原来的位置,操作完成之后,单片机会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向泡茶筒的方向转动九十度,使装有茶叶的泡茶器与泡茶筒处于上下对齐的位置,此时,单片机会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向下伸出使泡茶器没入泡茶筒的水中,从而实现泡茶,使用中可以通过控制键来提前设定泡茶器中茶叶的冲泡次数,冲泡次数达到要求之后,单片机会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复位,复位结束之后单片机只需要控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以实现茶叶的自行更换,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无法做到茶叶的自行更换,现用的泡茶机在添加茶叶时需要人们手动进行添加,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无法实现智能自动化的更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柱、卡套和清洗管,当泡茶结束之后,在下一个装有未浸泡茶叶的泡茶器在第一步进电机转动的带动下转动九十度时,泡茶结束含有茶渣的泡茶器也会同步的向第三电动伸缩杆的方向转动九十度,使泡茶器外端的卡套刚好与卡柱对齐,此时单片机会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伸出,使卡柱刚好插合在卡套中,插合完成之后单片机控制第四步进电机转动一百八十度,在第四步进电机转动的带动下,整个泡茶器翻转过来,从而将泡茶器中的茶渣倒入收集槽中,与此同时,单片机会控制第三电磁阀打开,此时清洗管外接清洗水源,在第三电磁阀打开的情况下,水源通过清洗管的输送,最后从箱体内部的清洗管一端喷出来对翻转过来的泡茶器的内部进行清洗,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泡茶机在泡茶时会通过泡茶器来对茶叶进行盛装并浸泡,但是浸泡完成的茶叶在清理之后,泡茶机很难对泡茶器进行清洗,这便导致泡茶器中存有残留的茶渣,多次重复使用未经清洗的泡茶器也很不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叶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E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筒盖;2、茶叶筒;3、箱体;4、显示屏;5、控制键;6、单片机;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进水管;10、出水管;11、第三电磁阀;12、电加热圈;13、卡槽;14、把手;15、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一步进电机;17、十字连接架;18、清洗管;19、收集槽;20、进料管;21、第一转动轴;22、第二步进电机;23、泡茶筒;24、加热盘;25、红外线发射器;26、第三转动轴;27、第三步进电机;28、第二电动伸缩杆;29、第二转动轴;30、流量传感器;31、分茶盘;32、松茶条;33、进料口;34、第四步进电机;35、第三电动伸缩杆;36、第四转动轴;37、卡柱;38、卡套;39、滑动条;40、滑动板;41、盛茶槽;42、温度传感器;43、红外线接收器;44、保温盖;45、第一连接板;46、连接柱;47、第二连接板;48、浸水孔;49、泡茶器;5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包括茶叶筒2、箱体3和泡茶筒23,箱体3内部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泡茶筒23,泡茶筒2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24,加热盘24固定连接在箱体3的内部底板上,加热盘24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圈12,加热盘24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3,泡茶筒23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块50,卡块50滑动卡合在卡槽13中,该设置方便泡茶筒23拆卸下来进行定期的清洗,电加热圈1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6电性连接,箱体3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一电动伸缩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16,同时与第一步进电机16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一转动轴21的底部固定焊接在十字连接架17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泡茶筒23一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22,第二步进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设置有单片机6的箱体3的侧面内壁上,第二步进电机22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二转动轴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8,且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盛茶槽41,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伸缩端靠近盛茶槽41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43,盛茶槽41与十字连接架17下方的保温盖44和泡茶器49之间的位置对齐设置,且该泡茶器49与泡茶筒23正上方的泡茶器49为垂直设置,同时该泡茶器49靠近第二步进电机22一侧的箱体3的底板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25,红外线接收器43和红外线发射器25为竖直对齐设置,所选用的红外线接收器43和红外线发射器25的型号为1838T,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管20,进料管20的顶部穿过箱体3的顶面与茶叶筒2连通连接,茶叶筒2的顶部滑动套合有筒盖1,同时茶叶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3的顶部上,茶叶筒2的下端内部滑动套合有分茶盘31,分茶盘31上设置有进料口33,分茶盘31的顶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松茶条32,松茶条32的设置可以在分茶盘31转动的时候对茶叶筒2中的茶叶有一个向上拱起的操作,从而使茶叶筒2中的茶叶处于一个蓬松的状态,使茶叶更好的从进料口33进入进料管20中,分茶盘3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26,且第三转动轴26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茶叶筒2和箱体3延伸至箱体3的内部与第三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嵌合,第三步进电机27固定安装在箱体3的顶部内壁上,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二步进电机22、第二电动伸缩杆28、红外线接收器43、红外线发射器25和第三步进电机27电性连接,十字连接架17的底部四个端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保温盖44,且其中一个保温盖44与泡茶筒23为上下对齐设置,保温盖44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2,所选用的温度传感器42的型号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42的设置可以对泡茶筒23中的水温进行实时的检测并显示在显示屏4上,当泡茶筒23中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使,单片机6会控制电加热圈12对泡茶筒23进行加热,保温盖44的正下方设置有泡茶器49,泡茶器49的侧面上设置有浸水孔48,浸水孔48的设置可以使泡茶器49中的茶叶跟泡茶水更好的接触,保温盖44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5,同时泡茶器49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7,第一连接板45和第二连接板47之间通过连接柱46连接,连接柱4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7上,同时连接柱46与第一连接板45之间滑动套接,其中靠近箱体3内壁一侧的连接柱46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卡套38,箱体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35,且该侧面与设置有单片机6的侧面为垂直设置,所选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二电动伸缩杆28和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型号为UG20,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步进电机34,且与第四步进电机34输出端嵌合的第四转动轴3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37,卡柱37与卡套38之间为对齐设置,其中第三电动伸缩杆3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8分别位于泡茶筒23的两侧,所选用的第一步进电机16、第二步进电机22、第三步进电机27和第四步进电机34的型号为SS0903A05A,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洗管18,清洗管18的一端位于泡茶器49的正下方,同时清洗管1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3的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清洗管18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1,所选用的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和第三电磁阀11的型号为ZBS-15K,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三电磁阀11、第三电动伸缩杆35和第四步进电机34电性连接,清洗管18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9,收集槽19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条39,滑动条39下方的箱体3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0,滑动条39滑动卡合在滑动板40中,该设置可以方便收集槽19的自由移动,方便收集槽19的抽出,从而对收集槽19中的茶渣及清洗水做及时的处理,收集槽19的一端穿过箱体3的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且该端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手14,泡茶筒23的上端连通连接有进水管9,同时泡茶筒23的底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10,进水管9和出水管10的另一端均穿过箱体3的同一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其中进水管9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出水管10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8,同时出水管10位于箱体3内部的位置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30,所选用的流量传感器30的型号为HQ-LDE-DN10SMP000N,流量传感器30的设置可以对泡茶筒23中的水量进行检测,当泡茶筒23中的水量较少时,单片机6会控制第一电磁阀7打开,通过进水管9的输送可以实现泡茶筒23中水量的自动补充,进水管9上方的箱体3的外表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单片机6、控制键5和显示屏4,所选用的单片机6的型号为AT89C51,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显示屏4、控制键5、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一步进电机16、温度传感器42和流量传感器30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茶叶筒2中事先装好茶叶,当需要添加茶叶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键5对单片机6发出指令,单片机6在接收到指令之后会控制第三步进电机27转动,在第三步进电机27转动的带动下,分茶盘31开始转动,此时设置在分茶盘31上的进料口33在第三步进电机27转动一周的情况下会与下端的进料管20重合一次,茶叶筒2中的茶叶就可以从进料管20落入此时处于完全收缩状态的第二电动伸缩杆28一端的盛茶槽41中,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提前设定第三步进电机27转动的圈数,从而确定添加的茶叶量,当添加茶叶到盛茶槽41中的指令完成之后,单片机6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8伸出,当伸出到第二电动伸缩杆28上的红外线接收器43刚好能接收到箱体3底面上的红外线发射器25发出的信号之后,单片机6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8停止伸出,此时盛茶槽41刚好位于保温盖44和泡茶器49之间的位置,单片机6同时控制第二步进电机22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盛茶槽41完全翻转过来,此时盛茶槽41中的茶叶刚好落入泡茶器49中,完成之后单片机6会控制第二步进电机22再次转动一百八十度,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28开始收缩复位到原来的位置,操作完成之后,单片机6会控制第一步进电机16向泡茶筒23的方向转动九十度,使装有茶叶的泡茶器49与泡茶筒23处于上下对齐的位置,此时,单片机6会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5向下伸出使泡茶器49没入泡茶筒23的水中,从而实现泡茶,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5完全伸出使,保温盖44会完全盖合在泡茶筒23上,此时单片机6会控制加热盘24内部的电加热圈12工作来,来对泡茶筒23进行加热,使用中可以通过控制键5来提前设定泡茶器49中茶叶的冲泡次数,冲泡次数达到要求之后,单片机6会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5收缩复位,复位结束之后单片机6只需要控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以实现茶叶的自行更换,当泡茶结束之后,在下一个装有未浸泡茶叶的泡茶器49在第一步进电机16转动的带动下转动九十度时,泡茶结束含有茶渣的泡茶器49也会同步的向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方向转动九十度,使泡茶器49外端的卡套38刚好与卡柱37对齐,此时单片机6会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35伸出,使卡柱37刚好插合在卡套38中,插合完成之后单片机6控制第四步进电机34转动一百八十度,在第四步进电机34转动的带动下,整个泡茶器49翻转过来,从而将泡茶器49中的茶渣倒入收集槽19中,与此同时,单片机6会控制第三电磁阀11打开,此时清洗管18外接清洗水源,在第三电磁阀11打开的情况下,水源通过清洗管18的输送,最后从箱体3内部的清洗管18一端喷出来对翻转过来的泡茶器49的内部进行清洗。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洗管18、进料管20、第二步进电机22、红外线发射器25、第二电动伸缩杆28、分茶盘31、卡柱37、卡套38和红外线接收器43,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无法做到茶叶的自行更换和现有的自动泡茶机没有对泡茶器进行清洗的功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包括茶叶筒(2)、箱体(3)和泡茶筒(2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部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泡茶筒(23),所述泡茶筒(2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24),所述加热盘(24)固定连接在箱体(3)的内部底板上,所述箱体(3)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16),同时与第一步进电机(16)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一转动轴(21)的底部固定焊接在十字连接架(17)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十字连接架(17)的底部四个端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保温盖(44),且其中一个保温盖(44)与泡茶筒(23)为上下对齐设置,所述保温盖(44)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2),所述保温盖(44)的正下方设置有泡茶器(49),所述泡茶器(49)的侧面上设置有浸水孔(48),所述保温盖(44)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5),同时泡茶器(49)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7),所述第一连接板(45)和第二连接板(47)之间通过连接柱(46)连接,所述连接柱(4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7)上,同时连接柱(46)与第一连接板(45)之间滑动套接,其中靠近箱体(3)内壁一侧的连接柱(46)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卡套(38),所述泡茶筒(23)的上端连通连接有进水管(9),同时泡茶筒(23)的底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出水管(10)的另一端均穿过箱体(3)的同一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其中进水管(9)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所述出水管(10)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8),同时出水管(10)位于箱体(3)内部的位置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30),所述出水管(10)上方的箱体(3)的外表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单片机(6)、控制键(5)和显示屏(4),所述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显示屏(4)、控制键(5)、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一步进电机(16)、温度传感器(42)和流量传感器(3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24)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圈(12),所述加热盘(24)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3),所述泡茶筒(23)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块(50),所述卡块(50)滑动卡合在卡槽(13)中,所述电加热圈(1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筒(23)一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22),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设置有单片机(6)的箱体(3)的侧面内壁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2)的输出端嵌合的第二转动轴(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8),且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盛茶槽(4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伸缩端靠近盛茶槽(41)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43),所述盛茶槽(41)与十字连接架(17)下方的保温盖(44)和泡茶器(49)之间的位置对齐设置,且该泡茶器(49)与泡茶筒(23)正上方的泡茶器(49)为垂直设置,同时该泡茶器(49)靠近第二步进电机(22)一侧的箱体(3)的底板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25),所述红外线接收器(43)和红外线发射器(25)为竖直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8)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管(20),所述进料管(20)的顶部穿过箱体(3)的顶面与茶叶筒(2)连通连接,所述茶叶筒(2)的顶部滑动套合有筒盖(1),同时茶叶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3)的顶部上,所述茶叶筒(2)的下端内部滑动套合有分茶盘(31),所述分茶盘(31)上设置有进料口(33),所述分茶盘(31)的顶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松茶条(32),所述分茶盘(3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26),且第三转动轴(26)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茶叶筒(2)和箱体(3)延伸至箱体(3)的内部与第三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三步进电机(27)固定安装在箱体(3)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二步进电机(22)、第二电动伸缩杆(28)、红外线接收器(43)、红外线发射器(25)和第三步进电机(2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35),且该侧面与设置有单片机(6)的侧面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步进电机(34),且与第四步进电机(34)输出端嵌合的第四转动轴(3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37),所述卡柱(37)与卡套(38)之间为对齐设置,其中第三电动伸缩杆(3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8)分别位于泡茶筒(23)的两侧,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35)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洗管(18),所述清洗管(18)的一端位于泡茶器(49)的正下方,同时清洗管(1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3)的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所述清洗管(18)位于箱体(3)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1),所述单片机(6)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三电磁阀(11)、第三电动伸缩杆(35)和第四步进电机(3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18)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9),所述收集槽(19)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条(39),所述滑动条(39)下方的箱体(3)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0),所述滑动条(39)滑动卡合在滑动板(40)中,所述收集槽(19)的一端穿过箱体(3)的侧面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且侧面上设置有把手(14)。
CN201920642696.6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71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696.6U CN21087107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696.6U CN21087107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1075U true CN210871075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0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269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7107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1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7071A (zh) 一种全自动泡茶机
CN105433794A (zh) 多功能智能型饮水茶艺机及其泡茶工艺
CN208610615U (zh) 一种内置旋转接水台的泡茶机
CN108577547A (zh) 一种新型咖啡机
CN211721760U (zh) 一种香菇真空浸糖装置
CN109938604A (zh) 全自动泡茶机
CN210871075U (zh) 一种可自行更换茶叶的自动泡茶机
CN203647097U (zh) 自动泡茶机
CN110743835A (zh)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清洗设备
CN104337317B (zh) 全自动泡茶器
CN204708498U (zh) 一种虹吸式自动茶具
CN208837645U (zh) 一种普洱茶自动沏茶洗杯机的洗杯机构
CN209107000U (zh) 一种自动泡茶机
CN108158410B (zh) 一种全自动自助冲泡茶系统及其冲泡方法
CN214230922U (zh) 自动泡茶机
CN210783988U (zh) 一种新型茶饮机
CN108771478B (zh) 一种自动泡茶机及其泡茶方法
CN201039925Y (zh) 茶水冲泡装置
CN212037184U (zh) 一种功夫茶泡制机
CN214157040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泡茶机
CN214964511U (zh)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蒸饭机
CN217817445U (zh) 一种立体式保温节能的蓄热式电锅炉
CN213046390U (zh) 一种陶瓷咖啡冲泡器
CN217161764U (zh) 一种茶叶冲泡装置
CN219943876U (zh) 一种筷子表面自动清洗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