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4469U - 智能交互平板 - Google Patents

智能交互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4469U
CN210864469U CN201921676391.3U CN201921676391U CN210864469U CN 210864469 U CN210864469 U CN 210864469U CN 201921676391 U CN201921676391 U CN 201921676391U CN 210864469 U CN210864469 U CN 21086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plate
control panel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scree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63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景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63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包括背板,背板上设置有电容屏控制板,电容屏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支架安装在背板上,电容屏控制板具有供FFC排线引出的出线侧,出线侧设置有功能器件,功能器件通过器件支架安装在背板上,器件支架与背板间隔设置,器件支架上开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正对出线侧,控制板支架靠近器件支架的一端连接在器件支架设有避让缺口的位置,FFC排线依次穿过避让缺口、背板与器件支架之间由器件支架远离出线侧的一侧引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互平板优化了FFC排线的走线设计,使FFC排线的长度能够设计到最短,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FFC排线的弯折,无需额外设置固定件固定,降低了固定难度。

Description

智能交互平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智能交互平板如会议机,其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视、广告机和音响于一体,具备书写、批注、同步交互、多媒体、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融合高清显示、人机交互、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常用于政企会议室、媒体演播厅、教育培训机构等地方。
目前智能交互平板的电容屏控制板设置在背板的背侧(即背板远离钢化玻璃和光学膜片的一侧),电容屏控制板的FFC排线的走线设计需要避开背板上的其他功能器件,比如喇叭等,FFC排线通常是绕开这些功能器件走线,这样的方式使得FFC排线的长度增加,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还容易使FFC排线多次弯折,并需要额外的固定件将FFC排线固定在背板上,以防止FFC排线移位,增加了固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其可以优化FFC排线的走线设计,使FFC排线的长度能够设计到最短,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FFC排线的弯折,无需额外设置固定件固定,降低了固定难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电容屏控制板,所述电容屏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电容屏控制板具有供FFC排线引出的出线侧,所述出线侧设置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通过器件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器件支架与所述背板间隔设置,所述器件支架邻近于所述出线侧的一侧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正对所述出线侧,所述控制板支架靠近所述器件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器件支架设有所述避让缺口的位置,所述FFC排线依次穿过所述避让缺口、所述背板与所述器件支架之间由所述器件支架远离所述出线侧的一侧引出。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器件支架包括与所述背板平行的第一本体,所述避让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电容屏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加强边,所述加强边封堵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均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避让缺口延伸至靠近所述控制板支架的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本体凸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所述螺纹孔开设有第一固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功能器件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柱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功能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支架还包括与所述背板平行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器件支架,所述加强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边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两侧。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背板上。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朝向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加强板和朝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加强板。
作为智能交互平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器件为喇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器件支架上开设与电容屏控制板上的FFC排线正对的避让缺口,可以将FFC排线以最短的长度穿过器件支架,避免FFC排线绕线,减小了FFC排线的长度,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将控制板支架靠近器件支架的一端连接在器件支架设有避让缺口的位置,可以对避让缺口处进行加强,防止器件支架变形;通过将FFC排线由背板和器件支架之间穿过,可以利用背板和器件支架对FFC排线进行位置限定,避免FFC排线因外部设备拉动而移位,省去了固定件的使用,降低了固定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交互平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器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背板;
2、电容屏控制板;21、FFC排线;22、出线侧;
3、控制板支架;31、加强边;32、第二本体;33、第二连接板;34、第三连接板;35、第四连接板;36、第一加强板;37、第二加强板;
4、功能器件;41、第二固定孔;
5、器件支架;51、避让缺口;52、第一本体;521、第一固定孔;53、第一连接板;54、第二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所1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交互平板(interactiveintelligentpanel,IIP)具有呈现图像、文字等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具备独立处理能力的设备,其至少能够独立执行图像/视频显示、触控交互、拍摄、音视频播放、数据处理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
智能交互平板的固定方式有多种,比如挂墙式,通过壁挂板直接悬挂于墙面上,还可以脚架式,脚架式是将智能交互平板悬挂在可移动的脚架上。对于脚架式结构的智能交互平板,其可以相对于脚架固定,也可以相对于脚架旋转、升降或者旋转和升降两个功能同时存在。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交互平板,包括显示模组、边框、背板1和后壳,边框包裹在显示模组的周部,背板1设置在显示模组的背侧(即显示模组的非显示侧,后壳设置在背板1远离显示模组的一侧。
背板1上设置有电容屏控制板2,电容屏控制板2通过控制板支架3安装在背板1上,电容屏控制板2具有供FFC排线21引出的出线侧22,出线侧22设置有功能器件4,功能器件4通过器件支架5安装在背板1上,器件支架5与背板1间隔设置,器件支架5邻近于出线侧22的一侧开设有避让缺口51,避让缺口51正对出线侧22,控制板支架3靠近器件支架5的一端连接在器件支架5设有避让缺口51的位置,FFC排线21依次穿过避让缺口51、背板1与器件支架5之间由器件支架5远离出线侧22的一侧引出。通过在器件支架5上开设与电容屏控制板2上的FFC排线21正对的避让缺口51,可以将FFC排线21以最短的长度穿过器件支架5(即尽量使FFC排线21按照直线或者类似于直线的方式穿过器件支架5),避免FFC排线21绕线,减小了FFC排线21的长度,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将控制板支架3靠近器件支架5的一端连接在器件支架5设有避让缺口51的位置,可以对避让缺口51处进行加强,防止器件支架5变形;通过将FFC排线21由背板1和器件支架5之间穿过,可以利用背板1和器件支架5对FFC排线21进行位置限定,避免FFC排线21因外部设备拉动而移位,省去了固定件的使用,降低了固定难度。
一实施例中,器件支架5包括与背板1平行的第一本体52,避让缺口51开设在第一本体52上,避让缺口51的开口朝向电容屏控制板2,控制板支架3包括设置在第一本体52远离背板1的一侧或第一本体52靠近背板1的一侧的加强边31,加强边31封堵避让缺口51的开口。通过设置加强边31封堵避让缺口51的开口,使得加强边31可以对原本断开的位置进行连接,增加此位置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避让缺口51的两侧分别设置螺纹孔,加强边31上开设有与此螺纹孔对应的通孔,螺钉穿过此通孔旋拧在螺纹孔内,以将加强边31固定在第一本体52上。
具体地,第一本体52相对的两侧均朝向背板1延伸有第一连接板53,避让缺口51延伸至靠近控制板支架3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53上。设置第一连接板53可以对整个器件支架5进行加强,而避让缺口51延伸至第一连接板53上,可以便于FFC排线21的穿设。
背板1上对应第一本体52凸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本体52上对应螺纹孔开设有第一固定孔521,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521旋拧在螺纹孔内,以将第一本体52固定在背板1上。通过第一固定柱支撑起第一本体52,使得第一本体52与背板1之间形成足够的间隙供FFC排线21通过,同时,此间隙也可以为功能器件4提供散热空间。
第一本体52远离背板1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固定柱54,第二固定柱54上开设有螺纹孔,功能器件4上对应第二固定柱54开设有第二固定孔41,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41旋拧在螺纹孔内,以将功能器件4固定在第一本体52上。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柱54,可以在功能器件4与第一本体52固定的时候二者之间形成散热用的缝隙。
一实施例中,控制板支架3还包括与背板1平行的第二本体32,第二本体32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背板1延伸有第二连接板33和第三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3靠近器件支架5,加强边31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3远离第二本体32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33便于连接加强边31,使加强边31可以与第一本体52平行实现螺钉连接。
加强边31和第二本体3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33相对的两侧。此设计使得加强边31外露与第二本体32,即加强边31位于第二本体32、第二连接板33和第三连接板34围成的腔体的外侧,便于加强边31与第一本体52连接。
第三连接板34远离第二本体3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35,第四连接板35通过螺钉连接在背板1上。具体地,第四连接板35和第二本体32分别位于第三连接板34的相对的两侧,此设计使得第四连接板35外露与第二本体32,即第四连接板35位于第二本体32、第二连接板33和第三连接板34围成的腔体的外侧,便于第四连接板35与背板1连接。
另外,第二本体32垂直于第二连接板33的两侧边分别朝向靠近背板1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加强板36和朝向远离背板1的一侧延伸有第二加强板37。此设计的加强板可以增加整个控制板支架3的强度,且第二加强板37还可以为电容屏控制板2的安装提供导向,安装电容屏控制板2时将电容屏控制板2的一端端面抵紧此第二加强板37,沿水平方向调整电容屏控制板2的位置即可使电容屏控制板2位于准确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功能器件4为喇叭。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电容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屏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电容屏控制板具有供FFC排线引出的出线侧,所述出线侧设置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通过器件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器件支架与所述背板间隔设置,所述器件支架邻近于所述出线侧的一侧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正对所述出线侧,所述控制板支架靠近所述器件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器件支架设有所述避让缺口的位置,所述FFC排线依次穿过所述避让缺口、所述背板与所述器件支架之间由所述器件支架远离所述出线侧的一侧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支架包括与所述背板平行的第一本体,所述避让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电容屏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加强边,所述加强边封堵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均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避让缺口延伸至靠近所述控制板支架的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本体凸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所述螺纹孔开设有第一固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功能器件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柱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功能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支架还包括与所述背板平行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器件支架,所述加强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边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背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朝向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加强板和朝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加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喇叭。
CN201921676391.3U 2019-09-30 2019-09-30 智能交互平板 Active CN21086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391.3U CN210864469U (zh) 2019-09-30 2019-09-30 智能交互平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391.3U CN210864469U (zh) 2019-09-30 2019-09-30 智能交互平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4469U true CN210864469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6391.3U Active CN210864469U (zh) 2019-09-30 2019-09-30 智能交互平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4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04246U (zh) 信息终端
EP2343958B1 (en) Display device
US10304359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8090725A1 (zh) 交互智能平板
CN108630109B (zh) 显示设备
CN108616788A (zh) 显示装置
CN210864469U (zh) 智能交互平板
CN204964943U (zh) 液晶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540400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0865142U (zh) 智慧黑板
CN21157468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860548U (zh) 加强框组件、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08522913U (zh) 传声器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0868399U (zh) 智能交互平板
CN111225168B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电视
CN216014109U (zh) 边框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1429762U (zh) 边框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0920737U (zh) 转轴组件及智能交互平板
CN211479311U (zh) 电子平板及智慧黑板
CN210605265U (zh) 背板、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20474268U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交互平板
CN216772304U (zh) 一种评价智能交互终端
CN210429252U (zh) 一种布线方便整洁的广告机
CN213028808U (zh) 支撑组件和显示设备
CN210605670U (zh) 一种双屏显示设备的显示组件及双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