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363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1363U
CN210861363U CN201921750317.1U CN201921750317U CN210861363U CN 210861363 U CN210861363 U CN 210861363U CN 201921750317 U CN201921750317 U CN 201921750317U CN 210861363 U CN210861363 U CN 210861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outlet
fram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03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鹏垒
张卫东
闫长林
张爱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03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1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1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1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出风口;出风框组件,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和出风格栅,出风框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处,出风框具有出风通道,出风格栅设在出风通道的一端,出风框具有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出风通道的轴线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位于出风通道的下游端,出风格栅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所在的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使得出风框在第一位置,出风格栅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可以使得出风格栅在摆动送风时至少部分伸出出风口,有利于增大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且可以提高送风距离。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过导风条摆动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但是仍然存在送风范围小的技术问题,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扩大送风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出风框组件,所述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和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框具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格栅设在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端,所述出风格栅的外表面超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使得出风框在第一位置,出风格栅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可以使得出风格栅在摆动送风时至少部分伸出出风口,有利于增大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且可以提高送风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当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出风框组件位于所述开关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当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出风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设有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1,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2,且满足L2<L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1和所述L2满足:0.27L1≤L2≤0.7L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超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导风条,多个导风条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导风条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导风条与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组件还包括百叶,所述百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百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出风框的转动方向垂直,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百叶位于所述出风格栅的上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在所述第三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所述出风格栅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壳体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二限位柱和第三限位柱,当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配合,当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三限位柱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内周壁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为弧形面以引导气流朝向靠近出风口中心的方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端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开机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前送风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左送风状态;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右送风状态;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和与其配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和与其配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壳体1,出风口101,进风口102,第二限位柱103,第三限位柱104,前壳105,后壳106,顶盖107,底座108,风道件109,面板支架110,上驱动组件111,下驱动组件112,风道113,
出风框组件2,出风框21,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第二空腔2121,顶板213,底板214,出风格栅22,导风条221,连接筋222,出风通道23,第一段231,第二段232,百叶24,连杆25,第一限位柱26,
开关门3,第一门体31,第二门体32,支撑筋321,第一空腔322,
风轮4,换热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和出风框组件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壳体1上具有出风口101,壳体1上也具有进风口102,壳体1内限定出风道113,风道11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连通,风道113内设置有风轮4,风轮4可转动地设在风道113内,壳体1内还设有换热器5,换热器5与进风口102相对。在风轮4的作用下,气流从进风口102进入,进入壳体1内的气流与换热器5进行换热,换热完成的气流从出风口101排出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的制冷或制热。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壳体1形成为柱状,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均设在壳体1的外周壁上,且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相对设置,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风轮4沿上下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框组件2包括出风框21和出风格栅22,出风框21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01处,出风框21具有出风通道23,出风格栅22设在出风通道23的一端。一方面出风格栅22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另一方面,出风格栅22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用户手伸入风道113内而受伤。
如图3所示,出风框21具有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出风通道23的轴线与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端,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为出风口101相对的两条直边所限定的平面。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出风口101长度方向(如图8所述的上下方向)的两个边缘为弧形边缘,出风口101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个边缘为直边,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为出风口101宽度方向的两个直边限定的平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是指出风格栅22的多个导风条221的外端限定的表面。
由此,如图3-图5所示,可以使得出风格栅22伸出出风口101,在出风框21摆动送风时如图3-5所示的左右摆动送风时可以保证出风格栅22的至少部分伸出出风口101,有利于增大送风范围,如图3所示的左右送风范围,且由于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从而延长了风道113的长度,可以提高送风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使得出风框21在第一位置,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可以使得出风格栅22在摆动送风时至少部分伸出出风口101,有利于增大空调器100的送风范围,且可以提高送风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开关门3,开关门3可移动地设在壳体1上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当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101时,出风框组件2位于开关门3内。开关门3可以封堵出风口101,可以避免灰尘或液体等进入壳体1内部,起到防尘和防灰的作用,同时开关门3遮挡出风框21结构以及壳体1内部的其他结构,使得空调器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门3沿出风口101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壳体1上。当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101时,开关门3位于壳体1内,壳体1内具有用于容纳开关门3的腔室。可选地,开关门3的形状与壳体1的形状配合,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出风口101处的壳体1的外周壁为弧形,开关门3为弧形门。
进一步地,壳体1内可以设有用于驱动开关门3转动的第一电机,壳体1内还设有与第一电机连接齿轮,开关门3上可以设有与齿轮配合的齿条,第一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开关门3移动,进而实现出风口101的打开和关闭。
更进一步地,开关门3和壳体1中的一个上可以设有导向槽,另一个上可以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从而限定开关门3的移动轨迹。
再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门3内部具有第一空腔322结构,由此可以减轻开关门3的重量,且可以提高开关门3的结构强度,另外还可以提高开关门3的隔热效果。具体的,开关门3包括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第一门体31的两端和第二门体32的两端连接,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限定出第一空腔322,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支撑筋321以支撑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从而提高开关门3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框21具有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出风通道23的轴线与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当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101时,出风框21位于第二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送风状态,沿气流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可以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端,可以有利于导风,在关机状态,沿气流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可以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出风框21可以旋转使得出风格栅22转动到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在开机状态,当出风框21位于第一位置时,当空调器100处于关机状态时,出风框21可以旋转180°使得出风框21转动至第二位置。
如图3所示,沿出风通道23的延伸方向,出风框21的转动轴与出风框组件2的设有出风格栅22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1,出风框21的转动轴与出风框组件2的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2,且满足L2<L1。由此可以使得出风框组件2为偏心转动状态,使得在关机状态,出风框组件2的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不伸出出风口101或伸出出风口101的长度较小,便于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101,避免开关门3与出风框组件2发生干涉,同时可以使得开关门3设置的更加靠近壳体1中心,减小空调器100的体积,增加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性。
可选地,L1和L2满足:0.27L1≤L2≤0.7L1。其中,L2可以为0.3L1、0.4L1、0.5L1或0.6L1等。优选地,L2为0.5L1。由此可以使得出风框组件2为偏心设置,更好地使得在关机状态,出风框组件2的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不伸出出风口101或伸出出风口101的长度较小,便于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101,避免开关门3与出风框组件2发生干涉,同时可以使得开关门3设置的更加靠近壳体1中心,减小空调器100的体积,增加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位置,出风框组件2的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超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由此,可以保证出风框21在第二位置时可以伸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从而有利于提高送风范围。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出风框2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出风框21可以在出风口101的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上摆动。出风格栅22包括多个导风条221,多个导风条221沿出风通道23的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每个导风条221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每个导风条221与出风通道23的中心线平行。由此可以增加出风格栅22的导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位置,沿气流流动方向,多个导风条221的下游端平齐,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为多个导风条221的下游端的连线组成的平面。当然,多个导风条221的下游端可以不平齐。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多个导风条221沿气流流动方向的长度相同,即在第一位置,多个导风条221的上游端也平齐。其中,沿气流流动方向,多个导风条221的厚度相同,当然,沿气流流动方向,多个导风条221的厚度可以先增大后减小,或在第一位置,多个导风条221的厚度逐渐增大。
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格栅22还包括连接筋222,连接筋222沿出风通道23的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连接筋222与多个导风条221连接,从而增加出风格栅22的结构强度。可选地,连接筋222为多个,多个连接筋222沿出风通道23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开。
如图3和图7所示,出风框组件2还包括百叶24,百叶24可转动地设在出风通道23内,百叶24的转动方向与出风框21的转动方向垂直,由此,百叶24和出风框21和出风格栅22的组合可以实现在两个维度上送风,实现立体送风。进一步地,出风框21在第一位置时,沿气流流动方向,百叶24位于出风格栅22的上游。由此可以使得出风框组件2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百叶24为多个,多个百叶24沿与百叶24的转动轴垂直的方向即出风框21的转动轴的方向间隔设置。出风框组件2还包括连杆25,连杆25与多个百叶24均可转动的连接以使多个百叶24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百叶24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与出风通道23的内壁均间隔开,且沿气流流动方向,百叶24与出风通道23内壁之间的间隙相同。由此便于百叶24导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出风框21还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出风通道23的轴线与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在第三位置,如图4或图5所示的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出风格栅22在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第一位置位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如图6所示,出风框21上设有第一限位柱26,壳体1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二限位柱103和第三限位柱104,当出风框21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柱26与第二限位柱103配合,当出风框21在第三位置时,第一限位柱26与第三限位柱104配合。由此可以使得出风框21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转动,提高出风框21工作的可靠性。
例如,在图2-图5所示的示例中,出风框21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空调器10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出风通道23的轴线与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端;在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出风通道23的轴线与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在第三位置,如图5所示的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第一位置位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第四位置,如图4所示的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出风格栅22位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第四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第三位置,空调器100实现前送风,在第三位置空调器100实现右送风,在第四位置空调器100实现左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得出风框21在第一位置,出风格栅22的外表面超出出风口101所在的平面,可以使得出风框21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时的出风方向之间的角度更大,送风角度可达145度。
可选地,如图3所示,出风框2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同,出风框21的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外侧壁与出风口101的内周壁间隔开。由此可以在出风框21的外侧壁和出风口101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出风间隙,可以避免出风框21内外两侧温度不一致而出现凝露现象。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出风框21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为弧形面以引导气流朝向靠近出风口101中心的方向流动。由此可以使得从出风框21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与出风口101的内周壁之间流出的气流朝向出风口101流动,与出风通道23内流出到的风混合吹向室内,提高送风风量及送风距离。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出风框21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外侧壁均为朝向远离出风通道23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由此可以使得从出风框21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与出风口101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气流更好的朝向出风口101的中心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位置,出风通道23的上游端的宽度大于出风通道23的下游端的宽度。由此可以使得从出风通道23内吹出的风更加集中,提高送风距离。另外,在开机和前送风状态,出风框21还可以位于第二位置,此时出风通道23出风端的宽度大于进风端的宽度,可以使得从出风通道23内吹出的风更加柔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第一位置,沿气流流动方向,出风通道23包括第一段231和第二段232,第一段231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第二段232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相同。由此可以简化出风框21的结构及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出风框2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位于出风通道23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均与出风口101的内壁间隔开,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二空腔2121。由此可以提高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的隔热效果。进一步的,第二空腔2121沿相应的第一侧板211或第二侧板212的长度方向(如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的隔热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框21还包括顶板213和底板214,顶板213与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底板214与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顶板213、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和底板214共同限定出出风通道23,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的形状对称,顶板213和底板214的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出风格栅22和百叶24在平行于顶板213和底板214的平面内的投影均位于顶板213和底板214在平行于其的平面内的投影内。此时,出风框组件2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与出风框21转动轴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出风框21的远离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与出风框21的转动轴之间的最大距离。另外,如图3所示,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与出风框21的顶板213和底板214的相应的一端平齐,出风框组件2靠近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与出风框21转动轴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出风框21的靠近出风格栅22的一端与出风框21的转动轴之间的最大距离。
如图8所示,壳体1包括后壳106、前壳105、底座108和顶盖107,后壳106和前壳105均设在底座108上,前壳105和后壳106连接,顶盖107与前壳105和后壳106均连接,前壳105内侧设置面板支架110,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限定出风道113的风道件109。其中,出风口101设在前壳105上,进风口102设在后壳106上。面板支架110上设置用于支撑和驱动出风框21转动的上驱动组件111和下驱动组件112,第二限位柱103和第三限位柱104设在下驱动组件1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
出风框组件,所述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和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框具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格栅设在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端,所述出风格栅的外表面超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当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出风框组件位于所述开关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当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出风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设有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1,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的最大距离为L2,且满足L2<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1和所述L2满足:0.27L1≤L2≤0.7L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框组件的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超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导风条,多个导风条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导风条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导风条与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组件还包括百叶,所述百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百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出风框的转动方向垂直,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百叶位于所述出风格栅的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在所述第三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所述出风格栅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壳体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二限位柱和第三限位柱,当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配合,当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三限位柱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内周壁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为弧形面以引导气流朝向靠近出风口中心的方向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出风通道的上游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游端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相同。
CN201921750317.1U 2019-10-17 2019-10-17 空调器 Active CN210861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0317.1U CN2108613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0317.1U CN2108613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1363U true CN210861363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1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0317.1U Active CN2108613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1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5939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05807644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JP4947227B1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596254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944523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682850A (zh) 空调器
WO2019016982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748978A (zh) 风管装置和移动空调
CN21060192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177150U (zh) 风管装置和移动空调
CN110645633A (zh) 空调器
CN210861363U (zh) 空调器
CN210861361U (zh) 空调器
KR102343464B1 (ko) 천장형 에어컨 실내기
CN20776306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49510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260111U (zh) 空调器
CN210861362U (zh)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673080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151804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63920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KR102697363B1 (ko) 플로어 스탠딩 에어컨 실내기 및 에어컨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16504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3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