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9781U -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9781U
CN210859781U CN201921572292.0U CN201921572292U CN210859781U CN 210859781 U CN210859781 U CN 210859781U CN 201921572292 U CN201921572292 U CN 201921572292U CN 210859781 U CN210859781 U CN 21085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arc
arc surface
gear sleeve
sliding gear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22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诗浩
占伟
冯光伟
甘志伟
王树彬
刘伟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Truc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Truc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22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9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9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包括滑动齿套本体,滑动齿套本体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一号啮合齿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一号侧壁,一号侧壁由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相围合形成,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的四侧边固定连接,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一号端布置,二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二号端布置。该设计提高了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适用于增加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AMT滑动齿套上普遍采用加工有倒斜角结构的倒锥形齿,一方面,该齿滑动齿套在变速箱变换挡位的过程中与旋转速度不一样的齿圈强行啮合,必然会发生冲击碰撞,导致倒锥形齿损坏,降低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倒锥形齿不容易滑进齿圈,使得换挡时需要较大的推力,换挡费劲,特别是在恶劣的低温环境下,油的润滑效果较低,加剧了滑动齿套、齿圈结合的困难程度,以致出现车辆在进行一倒挡操作时挂挡失败的情况,降低了挂挡成功率。
中国专利:授权公众号CN204186980U、授权公告日2015.03.04的一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齿套,包括滑动齿套本体、设置在滑动齿套本体中心的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包括滑动段、啮合段,滑动段、啮合段内分别设有一号内花键、二号内花键,二号内花键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一号内花键的齿根圆直径,二号内花键上的花键齿均为倒锥齿,倒锥齿的齿宽沿着二号内花键指向一号内花键的方向逐渐减小,虽然该设计利用倒锥齿宽度变化不同的特性,有效的避免了滑动齿套与其他花键结构之间的脱档,但是该设计中的倒锥齿在使用过程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降低了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滑动齿套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包括滑动齿套本体,所述滑动齿套本体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
所述一号啮合齿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一号侧壁,所述一号侧壁由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相围合形成,所述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一号端布置,所述二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二号端布置。
所述滑动齿套本体的内壁周圈上还设置有多个二号啮合齿,所述二号啮合齿布置在相邻两个一号啮合齿之间,二号啮合齿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二号顶面、二号侧壁,所述二号侧壁由三号斜面、三号凸弧面、四号斜面、四号凸弧面相围合形成,所述三号斜面、三号凸弧面、四号斜面、四号凸弧面的顶部分别与二号顶面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斜面、三号凸弧面、四号斜面、四号凸弧面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一号端布置,所述四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二号端布置;
所述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所述三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四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一号斜面和二号斜面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一号凸弧面和二号凸弧面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斜面和四号斜面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凸弧面和四号凸弧面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3.4–3.6,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8.5–9.5,所述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4–2.6,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6.5–7.5。
所述三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小0.4–0.6mm,所述四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小0.4–0.6mm。
所述一号斜面、二号斜面、三号斜面、四号斜面上均设置有自锁凸台。
所述一号顶面、二号顶面上均设置有向上突起的齿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包括滑动齿套本体,滑动齿套本体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一号啮合齿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一号侧壁,一号侧壁由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相围合形成,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的四侧边固定连接,一号斜面、一号凸弧面、二号斜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一号端布置,二号凸弧面靠近滑动齿套本体的二号端布置,该设计通过一号啮合齿上设置的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不仅增加了一号啮合齿和齿圈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一号啮合齿受到的冲击,而且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还具有摩擦同步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一号啮合齿的损耗,提高了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中的滑动齿套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二号啮合齿,一方面,二号啮合齿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二号顶面、二号侧壁,二号侧壁由三号斜面、三号凸弧面、四号斜面、四号凸弧面相围合形成,该设计通过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提高了滑动齿套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三号凸弧面、四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二号凸弧面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三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号凸弧面上离一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之间的距离,四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号凸弧面上离二号端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之间的距离,该设计中的二号啮合齿比一号啮合齿更尖、更长,在不影响滑动齿套整体强度的同时,通过二号啮合齿导向,使得滑动齿套更容易滑入齿圈与齿圈结合,不仅使换挡更省力,还提高了挂挡的成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换挡更省力,还提高了挂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滑动齿套1、滑动齿套本体2、一号端21、二号端22、一号啮合齿3、一号顶面31、一号侧壁32、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二号啮合齿4、二号顶面41、二号侧壁42、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自锁凸台5、齿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1包括滑动齿套本体2,所述滑动齿套本体2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3;
所述一号啮合齿3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31、一号侧壁32,所述一号侧壁32由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3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凸弧面3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布置,所述二号凸弧面3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布置。
所述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周圈上还设置有多个二号啮合齿4,所述二号啮合齿4布置在相邻两个一号啮合齿3之间,二号啮合齿4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二号顶面41、二号侧壁42,所述二号侧壁42由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分别与二号顶面4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凸弧面4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布置,所述四号凸弧面4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布置;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所述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
所述一号斜面321和二号斜面323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一号凸弧面322和二号凸弧面324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斜面421和四号斜面423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和四号凸弧面424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3.4–3.6,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8.5–9.5,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4–2.6,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6.5–7.5。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0.4–0.6mm,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0.4–0.6mm。
所述一号斜面321、二号斜面323、三号斜面421、四号斜面423上均设置有自锁凸台5。
所述一号顶面31、二号顶面41上均设置有向上突起的齿顶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换挡时滑动齿套1和齿圈的转速差较大,两者之间容易出现摩擦打齿,降低了滑动齿套1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一号啮合齿3的一号凸弧面322和二号凸弧面324、设置在二号啮合齿4上的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一方面降低了摩擦打齿对一号啮合齿3、二号啮合齿4的损耗,另一方面,消耗齿圈的能量,使其转动惯量及转速下降,当齿圈与滑动齿套1之间的差速较小时,即可完成入挡。
由于二号啮合齿4比一号啮合齿3更长,所以二号啮合齿4先迎接冲击,当二号啮合齿4受到冲击时,因为二号啮合齿4比一号啮合齿3更尖,大大减小了冲击对二号啮合齿4的损耗。
自锁凸台5:用于一倒挡扭矩较大时防止掉挡。
齿顶6:用于在滑动齿套1和齿圈结合的过程中承担摩擦力。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1包括滑动齿套本体2,所述滑动齿套本体2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3、多个二号啮合齿4,所述一号啮合齿3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31、一号侧壁32,所述一号侧壁32由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3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斜面321和二号斜面323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一号凸弧面322和二号凸弧面324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一号凸弧面3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所述二号凸弧面3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所述二号啮合齿4布置在相邻两个一号啮合齿3之间,二号啮合齿4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二号顶面41、二号侧壁42,所述二号侧壁42由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分别与二号顶面4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斜面421和四号斜面423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和四号凸弧面424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凸弧面4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所述四号凸弧面4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所述一号顶面31、二号顶面41上均设置有向上突起的齿顶6,所述一号斜面321、二号斜面323、三号斜面421、四号斜面423上均设置有自锁凸台5,其中,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6,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6.5,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0.5mm,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0.4m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5,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7.5,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0.4mm,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0.5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4,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7.0,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0.6mm,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0.6mm。

Claims (7)

1.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1)包括滑动齿套本体(2),所述滑动齿套本体(2)为环状结构,其内壁周圈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啮合齿(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啮合齿(3)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一号顶面(31)、一号侧壁(32),所述一号侧壁(32)由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分别与一号顶面(3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斜面(321)、一号凸弧面(322)、二号斜面(323)、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凸弧面(3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布置,所述二号凸弧面(3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周圈上还设置有多个二号啮合齿(4),所述二号啮合齿(4)布置在相邻两个一号啮合齿(3)之间,二号啮合齿(4)为锥台形结构,其包括二号顶面(41)、二号侧壁(42),所述二号侧壁(42)由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相围合形成,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分别与二号顶面(41)的四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斜面(421)、三号凸弧面(422)、四号斜面(423)、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均与滑动齿套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凸弧面(422)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一号端(21)布置,所述四号凸弧面(424)靠近滑动齿套本体(2)的二号端(22)布置;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所述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斜面(321)和二号斜面(323)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一号凸弧面(322)和二号凸弧面(324)的结构一致且沿一号啮合齿(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斜面(421)和四号斜面(423)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和四号凸弧面(424)的结构一致且沿二号啮合齿(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3.4–3.6,一号凸弧面(322)、二号凸弧面(3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8.5–9.5,所述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顶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2.4–2.6,三号凸弧面(422)、四号凸弧面(424)的底部弧线所在圆周的半径均为6.5–7.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号凸弧面(4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比一号凸弧面(322)上离一号端(21)最近的部位至一号端(21)之间的距离小0.4–0.6mm,所述四号凸弧面(4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比二号凸弧面(324)上离二号端(22)最近的部位至二号端(22)之间的距离小0.4–0.6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斜面(321)、二号斜面(323)、三号斜面(421)、四号斜面(423)上均设置有自锁凸台(5)。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顶面(31)、二号顶面(41)上均设置有向上突起的齿顶(6)。
CN201921572292.0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Active CN210859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2292.0U CN21085978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2292.0U CN21085978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9781U true CN210859781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2292.0U Active CN21085978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9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8349A1 (en) Multi-Lobed and Constant Contact Gear Mechanism
CN210859781U (zh) 一种重型amt滑动齿套
US6095303A (en) Coupling toothing in a gearbox
US6296100B1 (en) Coupling tooth of a selector sleeve of a gear coupling for coupling a gear wheel to its shaft
US9016157B2 (en) Gear mechanism having helical toothing
CN111795079B (zh) 一种大容量嵌入式锥面同步器、变速器
CN204267659U (zh) 变速箱低挡从动齿轮
US20060185958A1 (en) Synchronizer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especial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827530A (zh) 同步毂
CN210050218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同步器结构
CN205298234U (zh) 变速箱主动圆锥齿轮轴
CN204186963U (zh) 副变速箱齿轮轴
CN101929540B (zh) 一种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CN211259515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
CN205423745U (zh) 拖拉机变速箱高档被动齿轮
CN2312367Y (zh) 带同步器的重型汽车变速箱
CN212407495U (zh) 一种高强度主减速齿轮
JP2010276177A (ja) 自動変速機
CN205298461U (zh) 变速箱弧齿锥齿轮轴
CN204186952U (zh) 双联啮合齿轮
CN210715638U (zh) 一种同步器摩擦环连接块、同步器及变速器
CN216555044U (zh) 同步器齿套
CN205401497U (zh) 一种汽车同步器
CN215806141U (zh) 一种新型换挡变速齿轮
CN220538184U (zh) 洗衣机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