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5467U -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5467U
CN210855467U CN201921684201.2U CN201921684201U CN210855467U CN 210855467 U CN210855467 U CN 210855467U CN 201921684201 U CN201921684201 U CN 201921684201U CN 210855467 U CN210855467 U CN 210855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river
water
plant
pla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42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饶德田
周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Zhiche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Zhiche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Zhiche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Zhiche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42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5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5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5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边坡,所述边坡表面由河道边侧至河道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所述种植平面上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固定有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设有种植淤泥,且所述种植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第二种植斜面固定有种植格体,所述种植格体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且所述种植混凝土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 700余个,总面积达9 .1万km2。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一富营养型的占55 .8%,富营养型的占14 .7%,重富营养型的占8 .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等无机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故而,利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是一种有效的净化手段。但是,在目前的河道水体中,水流流速较大,且河水对河道内的边坡具有冲刷效果,容易造成河道边坡上土壤以及植物的脱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而不利于河道水体的净化。
为此,亟需一种水体净化结构,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结构,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边坡,所述边坡表面由河道边侧至河道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所述种植平面上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固定有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设有种植淤泥,且所述种植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第二种植斜面固定有种植格体,所述种植格体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且所述种植混凝土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的边坡依次设有第一种植斜面、种植平面以及第二种植斜面,使得边坡的表面相对于原始边坡表面具有更多的凸起不平处,对河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减缓了河水对边坡的冲刷,而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种植,吸收了河道水体内的富营养无机物,净化了河道水体,此外,湿生植物种植在第一种植斜面上,有利于防止边坡顶部水土流失,挺水植物种植在种植池内的种植淤泥上,对挺水植物的根系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沉水植物种植在种植格体内的种植混凝土上,种植空格有效抵抗了河水冲击,且种植混凝土不易被河水冲击而流失,故而有效防护了河道内的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平面上设有挡水立石,所述挡水立石底部分别设与所述种植池开口靠近所述河道中央以及远离河道中央的两侧边缘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立石设置于种植池两侧并压住种植池,使得种植池稳定固定在种植平面上的种植槽内,防止河水冲毁种植池,且挡水立石的设置,有效减小了河水对挺水植物根系部位的冲击,对挺水植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立石底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入所述种植平面并与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立石底部固定的固定柱穿入种植平面内,使得挡水立石与种植平面的连接更稳固,提高了挡水立石抵抗河水冲击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道底面开设有沿河道延伸方向延伸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边坡坡底,且所述固定槽内固定有基石,所述基石与所述种植格体底部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石固定于固定槽内,且基石与种植格体底部相抵,从而使得种植空格底部具有基石的支撑作用,防止种植空格在长期使用后沿第二种植斜面滑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格体与所述第二种植斜面之间设有碎石层以及厚沙层,所述碎石层铺设于所述第二种植斜面上,所述厚沙层铺设于所述碎石层上并与所述种植格体底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沙层与碎石层的设置,使得种植空格与第二种植斜面柔性接触,防止河水对种植空格的冲击直接传递至第二种植斜面上,减小种植空格与第二种植斜面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格体的空格内铺设有土工格栅网,所述土工格栅网的与所述种植格体空格的内侧壁固定,且所述沉水植物穿过所述土工格栅网的网格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格栅网铺设于种植格体内,加固了种植格体内的种植混凝土,防止种植混凝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湿生植物选用狗牙根,所述挺水植物选用慈姑,所述沉水植物选用狐尾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狗牙根属低矮草本植物,秆细而坚韧,根系蔓延长,有利于加固边坡的土壤;慈姑根系粗壮,生长高度可达80cm,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能够有效吸收水体内的富营养无机物,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狐尾藻的根状茎发达,其对水体内的氮磷无机物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河道的边坡依次设有第一种植斜面、种植平面以及第二种植斜面,使得边坡的表面相对于原始边坡表面具有更多的凸起不平处,对河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减缓了河水对边坡的冲刷,而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种植,吸收了河道水体内的富营养无机物,净化了河道水体,此外,湿生植物种植在第一种植斜面上,有利于防止边坡顶部水土流失,挺水植物种植在种植池内的种植淤泥上,对挺水植物的根系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沉水植物种植在种植格体内的种植混凝土上,种植空格有效抵抗了河水冲击,且种植混凝土不易被河水冲击而流失,故而有效防护了河道内的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挡水立石设置于种植池两侧并压住种植池,使得种植池稳定固定在种植平面上的种植槽内,防止河水冲毁种植池,且挡水立石的设置,有效减小了河水对挺水植物根系部位的冲击,对挺水植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基石固定于固定槽内,且基石与种植格体底部相抵,从而使得种植空格底部具有基石的支撑作用,防止种植空格在长期使用后沿第二种植斜面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河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河道;2、边坡;3、第一种植斜面;31、湿生植物;4、种植平面;41、种植槽;42、种植池;43、种植淤泥;44、挺水植物;45、挡水立石;46、固定柱;5、第二种植斜面;51、施工槽;52、碎石层;53、厚沙层;54、种植格体;55、种植混凝土;56、土工格栅网;57、沉水植物;6、基石;6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边坡2。河道1为现有河流的结构,边坡2为河道1两侧的倾斜土坡结构。边坡2上由河道1两侧至河道1中央依次设有第一种植斜面3、种植平面4以及第二种植斜面5,第一种植斜面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种植平面4水平设置,而第二种植斜面5与第一种植斜面3平行。第一种植斜面3、种植平面4以及第二种植斜面5均沿河道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第一种植斜面3、种植平面4以及第二种植斜面5依次相接。第一种植斜面3位于河道1水面上侧,其表面上种植并布满湿生植物31狗牙根,狗牙根属低矮草本植物,秆细而坚韧,根系蔓延长,有利于加固第一种植斜面3的土壤,防止河水冲刷到第一种植斜面3上而造成边坡2的土壤流失。
如图1所示,种植平面4上开设有种植槽41,种植槽41的开口呈矩形,其内侧壁由混凝土抹面处理,种植槽41的长度方向沿河道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种植槽41内设有种植池42。种植池42为矩形盒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种植槽41的长度方向一致,种植池42的开口朝上,且种植池42的外侧壁与种植槽41的内侧壁浇筑固定。此外,种植池42内底面上布满网孔,且种植池42设有多个,多个种植池42沿种植槽41的长度方向相接排列。种植池42内填充有种植淤泥43,种植淤泥43为河底泥,且种植淤泥43上种植有挺水植物44慈姑,慈姑根系粗壮,生长高度可达80cm,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能够有效吸收水体内的富营养无机物,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种植平面4上还设有挡水立石45,挡水立石45的竖直横断面呈矩形,其沿种植槽4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挡水立石45底部设有固定柱46。固定柱46为圆柱体结构,其轴线竖直,且固定柱46上端与挡水立石45底面固定,固定柱46下端穿入种植平面4内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此外,挡水立石45共设有两个,两个挡水立石45分别设置于种植槽41靠近河道1中央以及远离河道1中央的两侧,且两个挡水立石45的底面分别与种植池42开口的两侧边缘相抵。
如图1所示,第二种植斜面5上开设有施工槽51,施工槽51的开口呈矩形,其内底面与第二种植斜面5平行,且施工槽51设有多处,多处施工槽51沿河道1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施工槽51的内侧壁通过混凝土抹面处理,施工槽51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碎石层52、厚沙层53以及种植格体54,碎石层52由碎石构成,其铺设于施工槽51内底面上,且碎石层52与第二种植斜面5平行。厚沙层53由沙子构成,其铺设于碎石层52上,且厚沙层53与碎石层52平行设置。结合图2所示,种植格体54为矩形网格状,由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且铺设于厚沙层53上,且种植格体54的外侧壁与施工槽51的内侧壁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种植格体54的空格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5,种植混凝土55为植生混凝土,其与厚沙层53远离碎石层52的表面接触,且种植混凝土55的厚度仅为种植格体54空格深度的一半。种植混凝土55上铺设有土工格栅网56,土工格栅网56呈矩形网状,其四处边缘分别与种植格体54空格的四周内侧壁浇筑固定。种植混凝土55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7狐尾藻,狐尾藻的根状茎发达,其对水体内的氮磷无机物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沉水植物57狐尾藻设置于分布于土工格栅网56的网格中,且狐尾藻的叶片生长并穿过土工格栅网56的网格。河道1内底面上还开设有固定槽61,固定槽61的横断面呈矩形,其沿河道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固定槽61设置于边坡2坡底。固定槽61内设有基石6,基石6的横断面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固定槽61的延伸方向一致,基石6设置于固定槽61内并与固定槽61的内侧壁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且基石6顶部靠近边坡2的侧壁与种植格体54底部边缘相抵,从而使得种植格体54得到支撑。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河道1的边坡2依次设有第一种植斜面3、种植平面4以及第二种植斜面5,使得边坡2的表面相对于原始边坡2表面具有更多的凸起不平处,对河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减缓了河水对边坡2的冲刷,而挺水植物44慈姑以及沉水植物57狐尾藻的种植,吸收了河道1水体内的氮磷等富营养无机物,净化了河道1水体。此外,湿生植物31狗牙根种植在第一种植斜面3上,有利于防止边坡2顶部水土流失,挺水植物44慈姑种植在种植池42内的种植淤泥43上,对挺水植物44慈姑的根系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沉水植物57狐尾藻种植在种植格体54内的种植混凝土55上,种植空格有效抵抗了河水冲击,且种植混凝土55相较于河底泥土来说不易被河水冲击而流失,故而有效防护了河道1内的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1水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河道(1)两侧的边坡(2),其特征是:所述边坡(2)表面由河道(1)边侧至河道(1)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3)、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4)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5);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31);所述种植平面(4)上开设有种植槽(41),所述种植槽(41)内固定有种植池(42),所述种植池(42)内设有种植淤泥(43),且所述种植池(42)内种植有挺水植物(44);所述第二种植斜面(5)固定有种植格体(54),所述种植格体(54)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5),且所述种植混凝土(55)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种植平面(4)上设有挡水立石(45),所述挡水立石(45)底部分别设与所述种植池(42)开口靠近所述河道(1)中央以及远离河道(1)中央的两侧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水立石(45)底部固定有固定柱(46),所述固定柱(46)穿入所述种植平面(4)并与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河道(1)底面开设有沿河道(1)延伸方向延伸的固定槽(61),所述固定槽(61)设置于所述边坡(2)坡底,且所述固定槽(61)内固定有基石(6),所述基石(6)与所述种植格体(54)底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格体(54)与所述第二种植斜面(5)之间设有碎石层(52)以及厚沙层(53),所述碎石层(52)铺设于所述第二种植斜面(5)上,所述厚沙层(53)铺设于所述碎石层(52)上并与所述种植格体(54)底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格体(54)的空格内铺设有土工格栅网(56),所述土工格栅网(56)的与所述种植格体(54)空格的内侧壁固定,且所述沉水植物(57)穿过所述土工格栅网(56)的网格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湿生植物(31)选用狗牙根,所述挺水植物(44)选用慈姑,所述沉水植物(57)选用狐尾藻。
CN201921684201.2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Active CN210855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201.2U CN210855467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201.2U CN210855467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5467U true CN210855467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4201.2U Active CN210855467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5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8310A (zh) * 2021-04-27 2021-07-02 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8310A (zh) * 2021-04-27 2021-07-02 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058310B (zh) * 2021-04-27 2024-04-05 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529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CN204475262U (zh) 城市河道生态绿化景观护岸
CN104790698B (zh) 灌区旱地漫流式排水调蓄净化湿地构建系统
CN106702980B (zh)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CN102704441A (zh) 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型式的布置方法
CN110761241B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101387107A (zh) 带桩式防浪结构的生态护岸
CN210855467U (zh)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CN101092812A (zh) 生态型混凝土护岸筒体及其在护岸中的应用方法
CN109928573A (zh) 一种黑臭河道下沉式绿地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8086243B (zh) 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带
CN207452823U (zh) 一种生态型护岸海堤
KR101160882B1 (ko) 환경친화형 호안블록을 이용한 법면 시공방법
CN108793418A (zh) 一种多流向渗滤型模块化组合湿地装置
CN202830876U (zh) 一种坡式生态堤岸
CN208088234U (zh) 一种应用挡土砖制作的生态护坡系统
CN114956341B (zh) 一种塘泡型近自然河流湿地及其构建方法
CN215562338U (zh) 基于既有直立式挡墙的多级调蓄亲水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14215002B (zh) 一种潜堤、红树林、双排钢板桩组合生态海堤系统
CN109680650A (zh) 河道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201033867Y (zh) 生态型混凝土筒体护岸
JPH11323882A (ja) ポーラスコンクリート部体
CN108755715B (zh) 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CN218842992U (zh) 一种用于渠道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05557447U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堤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