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648U -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2648U
CN210852648U CN201920947528.8U CN201920947528U CN210852648U CN 210852648 U CN210852648 U CN 210852648U CN 201920947528 U CN201920947528 U CN 201920947528U CN 210852648 U CN210852648 U CN 210852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reinforcement
pillar reinforcement
kin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75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玄霜
李永祥
黄少娟
吴纯福
陈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75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2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2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2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B柱加强件包括阴阳台结构及分别设于所述阴阳台结构两侧的侧部斜壁,所述阴阳台结构和所述侧部斜壁并列地沿所述B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阴阳台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内侧凸起,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外侧凸起,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底面相连构成中部斜壁。本实用新型通过阴阳台结构形式的B柱加强件,增大B柱的抗弯能力,减小乘员舱变形,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可降低加强件本身和周边件的材料等级和料厚,提升车身轻量化效果,节约整车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节能和环保是现今汽车工程领域的三大研究热点,其中,安全性是重中之重。车身的安全性设计一方面要能够通过变形吸能来降低乘员所受到的冲击,另一方面要保证车身的强度能够维持乘员的生存空间。无论是在顶压或者侧碰情况下,B柱的抗弯能力对车辆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顶压工况下,需要防止B柱发生折弯,减小乘员舱的变形;在侧碰工况下,需要减小B柱侵入速度,增大乘员生存空间。
现有的提高B柱的抗弯能力的方法包括:
一、提升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材料等级,如B柱加强板采用超高强钢;增加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料厚。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会增加车身重量,不利于车身轻量化。
二、B柱加强板和内板之间添加随形B柱加强板结构,这种方法的缺陷是B柱抵抗弯折变形效果不明显且不利于车身轻量化。
三、B柱加强板或内板采用不等厚板激光拼焊,增加成本,且B 柱抵抗变形效果不明显
四、采用复合材料加强件,可有效抵抗B柱折弯,其缺陷是复合材料价格昂贵。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B柱抵抗弯折变形能力,且符合汽车的成本控制和轻量化要求的结构,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所期望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B柱抵抗弯折变形能力,且符合汽车的成本控制和轻量化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B柱加强件,其包括阴阳台结构及分别设于所述阴阳台结构两侧的两侧部斜壁,所述阴阳台结构和所述两侧部斜壁并列地沿所述B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阴阳台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内侧凸起,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外侧凸起,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底面相连构成中部斜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部斜壁上设有中部弯折部,所述两侧部斜壁上分别设有侧部弯折部,所述中部弯折部与所述侧部弯折部在沿所述B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部弯折部和侧部弯折部均分别以圆滑弧面过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部斜壁与所述两侧部斜壁之间分别以大于 0°且小于90°的夹角相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侧部斜壁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中部斜壁阴阳台结构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侧部斜壁的外侧均连接有侧缘,所述阴阳台结构的一侧壁、与其相连的所述侧部斜壁及与所述侧部斜壁相连的所述侧缘之间限定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内板、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B柱加强件、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所述B柱内板、B柱加强件、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从内至外依次连接,所述B 柱加强件自所述B柱内板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B柱内板的中部以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B柱内板与所述B柱加强件之间形成变截面腔体,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B柱内板的上端部相接,并使所述变截面腔体的对应端部分隔成对称的两个腔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弯折部使所述变截面腔体的对应端部的横截面呈T字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B柱加强件分别与所述B柱加强板、所述侧围外板的两侧点焊焊接,所述B柱内板、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之间通过两侧点焊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采用阴阳台结构形式的B柱加强件,增大B柱的抗弯能力,减小乘员舱变形,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通过阴阳台结构的“凹”“凸”形式的合理布置,取代安全带加强板并向下延伸至B柱中部,阴阳台结构的“凹”“凸”转变部分避让原结构折弯区域,且可将B柱截面分割为两个腔体,增大截面传力,有效提升B柱抵抗弯折变形的能力,减小乘员舱的变形;取代安全带加强板,有效提升B柱抗弯性能的同时,可降低加强件本身和周边件的材料等级和料厚,提升车身轻量化效果,节约整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B柱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B柱加强结构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B柱加强结构的上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B柱加强结构的下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B柱加强件,11-阴阳台结构,111-第一弯折部,112-第二弯折部,113-中部斜壁,113a-中部弯折部,12-侧部斜壁,121-侧部弯折部,13-侧缘,14-凹槽,2-变截面腔体,3-B柱内板,4-B柱加强板,5-侧围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B柱加强件,所述B柱加强件1呈条形薄壳状,所述B柱加强件1包括阴阳台结构11及分别设于所述阴阳台结构11两侧的两侧部斜壁12,所述阴阳台结构11 和所述两侧部斜壁12并列地沿所述B柱加强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阴阳台结构1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11及第二弯折部112,所述第一弯折部111朝内侧凸起,所述第二弯折部112 朝外侧凸起,所述第一弯折部11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12的底面相连构成中部斜壁113;沿阴阳台结构11的内侧面观察,第一弯折部111外凸,第二弯折部112内凹,附图1中观察到的是阴阳台结构 11的内侧面;沿阴阳台结构11的外侧面观察,第一弯折部111内凹,第二弯折部112外凸。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B柱加强件1,采用阴阳台结构形式,能够增大B柱的抗弯能力,减小乘员舱变形,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通过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凹”“凸”合理布置,取代安全带加强板,有效提升B柱抗弯性能的同时,在满足顶压性能需求的基础上可降低该加强件和周边钣金件的材料等级和料厚,提升车身轻量化效果,节约整车制造成本。
所述中部斜壁113上设有中部弯折部113a,所述两侧部斜壁12 上分别设有侧部弯折部121,所述中部弯折部113a与所述侧部弯折部 121在沿所述B柱加强件1的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使得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凹”“凸”转变区域可避让B柱容易发生折弯的区域,大大提升了B柱的抗弯性能,减小乘员舱的变形。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满足所述B柱加强件1的抗弯性能,所述中部弯折部113a和侧部弯折部121均分别以圆滑弧面过渡。
为了满足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设计合理性,所述中部斜壁113 与所述两侧部斜壁12之间分别以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相交。
所述两侧部斜壁12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两侧,使得所述B柱加强件1呈轴对称结构,使结构设计符合受力的要求,有利于其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B柱加强件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侧缘13,侧缘13与侧部斜壁12的外侧相连,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一侧壁、与其相连的所述侧部斜壁12及与所述侧部斜壁12相连的侧缘13之间限定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开口朝向内侧;沿B柱加强件1的内侧面观察,阴阳台结构11的两侧均设有一凹槽14。通过所述凹槽14与所述阴阳台结构11相结合,使得所述B柱加强件1呈现凹凸有致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截面的传力能力,有效提升B柱抵抗弯折变形的能力。
所述B柱加强件1的两侧缘13分别设有点焊位,通过所述点焊位与其他构件点焊连接,装配容易。所述B柱加强件1为冲压成型的钢制钣金结构,制造成本较低。
请参阅附图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B柱加强结构,包括 B柱内板3、如上所述的B柱加强件1、B柱加强板4及侧围外板5,所述B柱内板3、B柱加强件1、B柱加强板4及侧围外板5之间通过点焊从内至外依次连接,所述B柱加强件1自所述B柱内板3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B柱内板3的中部以下。
现有的整车结构中,当顶压发生时,B柱受到压弯组合作用,在 B柱中部出现折弯。本实用新型的B柱加强结构添加B柱加强件1 后,通过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凹”“凸”形式的合理布置,取代了安全带加强板并向下延伸至B柱中部,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凹”“凸”转变部分可避让原结构折弯区域,大大增强了B柱的抗弯能力,减小乘员舱变形,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所述B柱内板3与所述B柱加强件1之间形成变截面腔体2,如附图3所示,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第一弯折部111与所述B柱内板 3的上端部相接并使所述变截面腔体2的对应端部分隔成对称的两个腔体。所述第一弯折部111将B柱截面分隔为两个腔体,增大截面传力,有效提升B柱抵抗弯折变形的能力,减小乘员舱的变形。
如附图4所示,所述阴阳台结构11的第二弯折部112使所述变截面腔体2的对应端部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两侧缘13与所述两侧部斜壁12之间,所述两侧部斜壁12与所述中部斜壁113之间形成渐变式台阶,相当于加强筋的效果,能够增大截面传力,有效提升B 柱抵抗弯折变形的能力。
所述B柱加强件1分别与所述B柱加强板4、所述侧围外板5 的两侧点焊焊接,所述B柱内板3、B柱加强板4及侧围外板5之间通过两侧点焊连接,其装配简单,不需改变现有车身焊装工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所述B柱加强结构在顶压工况下,能够提升B柱抵抗弯折变形的能力,防止B柱发生折弯,减小乘员舱的变形;在侧碰工况下,能够减小B柱侵入速度,增大乘员生存空间;在实现安全性能需求的同时降低B柱周边件的材料等级和料厚,大大提升车身的轻量化效果,节约整车制造成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阴阳台结构及分别设于所述阴阳台结构两侧的两侧部斜壁,所述阴阳台结构和所述两侧部斜壁并列地沿所述B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阴阳台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内侧凸起,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外侧凸起,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底面相连构成中部斜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斜壁上设有中部弯折部,所述两侧部斜壁上分别设有侧部弯折部,所述中部弯折部与所述侧部弯折部在沿所述B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折部和侧部弯折部均分别以圆滑弧面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斜壁与所述两侧部斜壁之间分别以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相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部斜壁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阴阳台结构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部斜壁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侧缘,所述阴阳台结构的一侧壁、与其相连的所述侧部斜壁及与所述侧部斜壁相连的侧缘之间限定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内侧。
7.一种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内板、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加强件、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所述B柱内板、B柱加强件、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从内至外依次连接,所述B柱加强件自所述B柱内板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B柱内板的中部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与所述B柱加强件之间形成变截面腔体,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B柱内板的上端部相接,并使所述变截面腔体的对应端部分隔成对称的两个腔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使所述变截面腔体的对应端部的横截面呈T字形。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件分别与所述B柱加强板、所述侧围外板的两侧点焊焊接,所述B柱内板、B柱加强板及侧围外板之间通过两侧点焊连接。
CN201920947528.8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Active CN210852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528.8U CN21085264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528.8U CN21085264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2648U true CN210852648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7528.8U Active CN21085264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26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74A (zh) * 2020-11-25 2021-02-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上部搭接结构及汽车
CN114435481A (zh) * 2020-11-02 2022-05-06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
CN114655314A (zh) * 2022-04-28 2022-06-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加强件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5481A (zh) * 2020-11-02 2022-05-06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
CN114435481B (zh) * 2020-11-02 2023-04-25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
CN112373574A (zh) * 2020-11-25 2021-02-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上部搭接结构及汽车
CN114655314A (zh) * 2022-04-28 2022-06-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加强件结构
CN114655314B (zh) * 2022-04-28 2024-04-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加强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2648U (zh) 一种b柱加强件及b柱加强结构
US20140159422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4261268B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JP515783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2195652U (zh) 汽车b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9757269U (zh) 侧围门槛梁结构及汽车
CN106184384B (zh) 车身增强结构
CN112441131A (zh) 一种带有支撑件的车辆门槛梁及其车辆
CN203473004U (zh) 一种汽车车身a柱总成加强结构
CN11498762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03844849U (zh) 一种汽车中通道总成
CN112441133A (zh) 一种车辆门槛梁及其设计方法
CN213799905U (zh) 一种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
CN214929536U (zh) 一种后碰撞横梁总成
CN101665122A (zh) 一种轿车中立柱总成
CN213862430U (zh) 门槛结构及车辆
CN211918840U (zh) 汽车门槛总成
JP4431161B2 (ja) 側面衝突性能を強化させた自動車用ドア
CN212172374U (zh) 车辆的中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963181U (zh) 电动汽车车身底板结构
CN207843078U (zh) 前围板横梁及包括其的前围总成、汽车
CN216101977U (zh) 一种拱桥式防撞梁及汽车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3892665U (zh) A柱上加强板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