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5076U - 一种干粉灭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粉灭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5076U
CN210845076U CN201921522726.6U CN201921522726U CN210845076U CN 210845076 U CN210845076 U CN 210845076U CN 201921522726 U CN201921522726 U CN 201921522726U CN 210845076 U CN210845076 U CN 21084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powder
fuse
fire extinguisher
blasting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27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227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50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干粉灭火器,包括两个合盖的半球形框架,所述半球形框架为分瓣式结构,每一处分瓣都设有瓣盖,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之间连接处设有密封板,靠近各自极点均设有燃烧部,所述中空主轴的中部设有爆破部,所述爆破部外侧设有球状壳体包裹着的灭火干粉,所述爆破部设有旋转对称布置的引信管,内部穿设有连接至爆破部的触发引信,所述引信管端部延伸设有触发部,所述瓣盖、半球形框架以及密封板设有相互连接的拆封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十分简单的外形以及结构,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基本都能使用,不需要过多保养,因此适用于绝大多数灭火防灾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干粉灭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粉灭火器。
背景技术
干粉灭火器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消防器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场合的灭火防灾工作当中,是一种十分实用且易于操作的设备,通常来说,民用的干粉灭火器为瓶装,内部装有灭火干粉以及高压气体,通过操作瓶口的气阀把手,使得高压气体从内部将灭火干粉于喷口释放出来,扑灭明火。
但是这种干粉灭火器需要定期检查瓶身气压,否则当瓶内气压达不到使用的最低要求时,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一旦在紧急场合失灵,则将会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通常而言,此类干粉灭火器的有效时间是1年左右,到期需要回厂进行重新加压或者补充干粉;此外,此类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首先需要检查保险插销是否拔除,喷口是否无异常等问题,防止无法正常使用,而紧急情况下,不少人是无法正确完成上述步骤并使用的。因此需要使用期限较长且操作简便的新型干粉灭火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干粉灭火器,满足了相关技术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干粉灭火器,包括两个合盖的半球形框架,所述半球形框架为分瓣式结构,每一处分瓣都设有瓣盖,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之间连接处设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的极点之间通过中空主轴相连,靠近各自极点均设有燃烧部,所述中空主轴的中部设有爆破部,所述爆破部外侧设有球状壳体包裹着的灭火干粉,所述爆破部设有旋转对称布置的引信管,内部穿设有连接至爆破部的触发引信,所述引信管端部延伸设有触发部,所述引信管及触发部设于瓣盖与球状壳体之间,所述燃烧部埋设有通过中空主轴连接至爆破部的燃烧引信,所述瓣盖、半球形框架以及密封板设有相互连接的拆封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任意一块所述半球形框架内均设有相互独立、并延伸至对向的半球形框架内的所述引信管及其触发部,所述引信管及其触发部的数量每个半球形框架内最多为8处,所述触发引信的根部与爆破部固定连接,并设有折叠于引信管与爆破部之间的短于触发部长度的折叠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爆破部分为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部以螺旋的方式缠绕于球状壳体外表,并与瓣盖相抵,所述触发部内设有触发尖刺,所述触发尖刺均匀分布于触发部内,并且高度不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形壳体的表面设有释放孔,所述释放孔之间通过凹痕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部为燃烧等级B1级的材质组成,且高度不超过所述半球形框架的1/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引信一端以旋转对称的形式布置于燃烧部内,并通过法向方向延伸至距离燃烧部外表面不超过8mm的位置,另一端通过中空主轴与爆破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极点以及燃烧部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潮PVC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十分简单的外形以及结构,因此在实用的时候不必进行过多的操作便能发挥效果,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基本都能使用,并且其结构决定了不需要对内部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查,也不需要过多保养,内部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较长时间的范围内都能随时进行使用,因此适用于绝大多数灭火防灾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半球形框架1后俯视切面示意图。
图5为触发引信11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半球形框架1、瓣盖2、密封板3、极点4、中空主轴5、燃烧部6、爆破部7、球状壳体8、灭火干粉9、引信管10、触发引信11、触发部12、燃烧引信13、折叠段14、触发尖刺15、释放孔16、防潮PVC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附图所示,一种干粉灭火器,包括两个合盖的半球形框架1,所述半球型框架1为分瓣式结构,每一处分瓣都设有瓣盖2,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1之间连接处设有密封板3,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1的极点4之间通过中空主轴5相连,靠近各自极点4均设有燃烧部6,所述中空主轴5的中部设有爆破部7,所述爆破部7外侧设有球状壳体8包裹着的灭火干粉9,所述爆破部7设有旋转对称布置的引信管10,内部穿设有连接至爆破部7的触发引信11,所述引信管10端部延伸设有触发部12,所述引信管10及触发部12设于瓣盖2与球状壳体8之间,所述燃烧部6埋设有通过中空主轴5连接至爆破部7的燃烧引信13,所述瓣盖2、半球形框架1以及密封板3设有相互连接的拆封线。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在于: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应用模式,一种为常规触发模式,另一种为紧急触发模式。所谓常规触发模式,即是正常操作之后的工作模式,为一般人员在神志清醒以及基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操作实施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人员撕开密封板3合盖处的密封条,使得整体结构变成可以激活的状态,然后用手驱动2个不同的半球形框架1的外侧,使其相互反向旋转,从而令折叠于引信管10内的触发引信11伸出至触发部12的区域中,然后使用人员将激活完毕的本实用新型向着明火燃烧的位置投掷,在撞击硬物后,由于冲击力,使得触发引信11在触发部12中被激活,进而触发爆破部7产生爆冲,破开瓣盖2的同时,使得球形壳体8内的灭火干粉9被迅速释放,从而扑灭明火,该模式下,灭火干粉9的释放以受到冲击为诱因,因此什么时候发挥功效以使用者的投掷为准,由于整体外形为球状,因此投掷难度很低,一般人都能正确操作后进行使用,并且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在非触发状态下,由于触发引信11收纳于引信管10内,因此受到冲击也不会触发灭火干粉9 的释放,而瓣盖2与半球形框架1的结合应当设有与密封板3连接的切口,当密封板3被撕开后,整体结构才变成容易分裂的状态,否则将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如现有技术中的免刀具拆分结构类似。
而紧急触发模式触发原理则更加简单,如果使用者在紧急状态下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或者是操作能力,导致不能按照正常流程激活灭火器,则只需要将灭火器整体扔到火源发生地,在燃烧部6与火源接触后,经过10秒左右的时间,燃烧部6被烧除,从而令燃烧引信13与明火接触,燃烧引信13触发爆破部7,从而令灭火干粉9被迅速释放,扑灭明火。该使用模式下与常规触发模式的区别在于,当操作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确使用的时候,为操作者提供一个较慢响应但依旧能发挥作用的机会,使其能够得救或者是脱险,需要指出的是燃烧部6并不代表易于燃烧,常规状态下应当是化学性质稳定的耐燃材料,因此不会受到正常存放的影响。
如图2、3、5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任意一块所述半球形框架1内均设有相互独立、并延伸至对向的半球形框架1内的所述引信管10及其触发部12,所述引信管10及其触发部12的数量每个半球形框架1内最多为8处,所述触发引信11的根部与爆破部7固定连接,并设有折叠于引信管10与爆破部7之间的短于触发部12长度的折叠段14,折叠段14能够随着半球形框架1的转动而被推出引信管10,可以参照附图,当旋转的时候,由于旋向相反,因此触发引信11能够被旋出,为了不干涉旋转,优选状态下,任意一个半球形框架1内应当为4处旋转对称的触发引信11及其配套设施,使得整体的旋转最为顺畅化,需要指出的是,触发引信11为受到冲击状态下才能引燃的引信,因此其长度在收纳状态下必须短于引信管10的开口。
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爆破部7分为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圆柱体,为了配合常规触发模式的工作需求,爆破部7也最好分成两个与各自半球形框架1配合的圆柱体,利用空心主轴5进行转动,这样使得旋转激活更加简便,并迅速发挥作用。
如图3、5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触发部12以螺旋的方式缠绕于球状壳体8外表,并与瓣盖2相抵,所述触发部12内设有触发尖刺15,所述触发尖刺15均匀分布于触发部12内,并且高度不一,如图所示,这样旋转的过程中,触发引信11的旋出不但会更加顺畅,并且由于螺旋式缠绕,因此其在旋出后,更容易因冲击而触发,使得灭火干粉9能够发挥效果,而高度不一的触发尖刺15则保证了在冲击时,触发引信11有足够的机会与触发尖刺15接触从而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球形壳体8的表面设有释放孔16,所述释放孔16之间通过凹痕连接,这样方便在触发灭火干粉9后,整体可以迅速释放灭火干粉9,并且快速进行自我分裂,加大灭火干粉9的迅速释放,一般来说,触发完成后,应当在0.8秒内完成全部灭火干粉9的释放,并完成灭火工作。
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燃烧部6为燃烧等级B1级的材质组成,且高度不超过所述半球形框架1的1/8,这样使得燃烧部6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强,根据燃烧等级定义,B1级别的材料应当能承受10秒左右的明火烧烤而不被燃烧,但是又并非不可燃物,因此兼顾了保护燃烧引信13以及紧急触发模式时能够提供引燃的效果,至于高度限制,则是有效降低燃烧部6占整体的空间,提高灭火干粉9的比例,又不影响燃烧部6的正常作用。
如图2、4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燃烧引信13一端以旋转对称的形式布置于燃烧部6内,并通过法向方向延伸至距离燃烧部6外表面不超过8mm 的位置,另一端通过中空主轴5与爆破部7连接,这样使得燃烧部6在燃烧后距离触发燃烧引信13的时间不会特别长,因此使其能够发挥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极点4以及燃烧部6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潮PVC层17,这样在一般的存放中,燃烧部6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保护了燃烧引信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十分简单的外形以及结构,因此在实用的时候不必进行过多的操作便能发挥效果,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基本都能使用,并且其结构决定了不需要对内部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查,也不需要过多保养,内部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较长时间的范围内都能随时进行使用,因此适用于绝大多数灭火防灾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干粉灭火器,包括两个合盖的半球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框架为分瓣式结构,每一处分瓣都设有瓣盖,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之间连接处设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的极点之间通过中空主轴相连,靠近各自极点均设有燃烧部,所述中空主轴的中部设有爆破部,所述爆破部外侧设有球状壳体包裹着的灭火干粉,所述爆破部设有旋转对称布置的引信管,内部穿设有连接至爆破部的触发引信,所述引信管端部延伸设有触发部,所述引信管及触发部设于瓣盖与球状壳体之间,所述燃烧部埋设有通过中空主轴连接至爆破部的燃烧引信,所述瓣盖、半球形框架以及密封板设有相互连接的拆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块所述半球形框架内均设有相互独立、并延伸至对向的半球形框架内的所述引信管及其触发部,所述引信管及其触发部的数量每个半球形框架内最多为8处,所述触发引信的根部与爆破部固定连接,并设有折叠于引信管与爆破部之间的短于触发部长度的折叠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部分为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以螺旋的方式缠绕于球状壳体外表,并与瓣盖相抵,所述触发部内设有触发尖刺,所述触发尖刺均匀分布于触发部内,并且高度不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壳体的表面设有释放孔,所述释放孔之间通过凹痕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为燃烧等级B1级的材质组成,且高度不超过所述半球形框架的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引信一端以旋转对称的形式布置于燃烧部内,并通过法向方向延伸至距离燃烧部外表面不超过8mm的位置,另一端通过中空主轴与爆破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点以及燃烧部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潮PVC层。
CN201921522726.6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干粉灭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2726.6U CN21084507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干粉灭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2726.6U CN21084507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干粉灭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5076U true CN210845076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272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507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干粉灭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17130A (ko) 소화볼
CN108295403A (zh) 一种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
KR20140026590A (ko) 투척식 소화기
US20160367846A1 (en) Flame Suppression Grenade
KR102115151B1 (ko) 콕밸브가 구비된 소화기
JP4866316B2 (ja) 住宅用消火器
CN113509666A (zh) 一种消防用破窗灭火弹
CN207701032U (zh) 一种消防窗
EP0483901B1 (en)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device
ES2623531T3 (es) Procedimiento de extinción de un incendio en un espacio cerrado e instalación de extinción de fuego
CN210845076U (zh) 一种干粉灭火器
KR20090112212A (ko) 투척식 소형 소화기
KR101778238B1 (ko) 자립형 소화장치
KR20200132615A (ko) 센서 감지형 투척식 소화탄
RU184841U1 (ru) Автономное самосрабат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US200900503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inguishing a fire
RU146175U1 (ru)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1209864B1 (ko) 방화공
CN201719729U (zh) 灭火器
CN213491646U (zh) 一种新型灭火器
JP2003525668A (ja) 鎮火装置及び方法
KR200373981Y1 (ko) 폭발 분사식 분말 소화기
CN103721361A (zh) 手掷式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CN113509665A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灭火装置
RU111005U1 (ru) Пожаротушащая капсул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