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4572U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44572U CN210844572U CN201921237994.3U CN201921237994U CN210844572U CN 210844572 U CN210844572 U CN 210844572U CN 201921237994 U CN201921237994 U CN 201921237994U CN 210844572 U CN210844572 U CN 210844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 end cap
- cavity
- diffusion
- adsorb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涉及血液净化技术领域,该血液灌流器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连接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筒体;第一端盖具有进液口和扩散腔,筒体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容纳腔,进液口、扩散腔以及容纳腔依次连通,第二端盖的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血液能够通过进液口流进扩散腔,并在扩散腔中充分流动扩散后,流向吸附剂,并从出液口流出。血液从进液口进入到扩散腔中,使血液充分流动扩散,随后流向吸附剂使得血液与吸附剂充分接触,提升吸附效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液无法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导致的吸附效率下降,治疗时间变长的问题。血液净化设备包括上述血液灌流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血液的体外净化已经成为了可行的成熟技术;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血液灌流器成为血液净化的重要器械之一。血液灌流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慢性药物中毒、尿毒症中分子毒素吸附,肝病及免疫领域致病因子的吸附。目前其主要的应用方式有单独的血液灌流模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模式及血浆分离吸附模式。
血液灌流就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废物,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重新输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血液从进液口输入血液灌流器内部,并直接进入到吸附腔内与吸附剂接触进行吸附净化,血液直接由进液口进入到吸附腔内,进液口直径较小,在血压的推动下,血液初始进入吸附腔时,无法充分扩散展开,使得血液无法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吸附剂不能充分发挥吸附作用,吸附效率下降,延长了治疗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液无法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导致的吸附效率下降,治疗时间变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连接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筒体。
第一端盖具有进液口和扩散腔,筒体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容纳腔,进液口、扩散腔以及容纳腔依次连通,第二端盖的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
血液能够通过进液口流进扩散腔,并在扩散腔中充分流动扩散后,流向吸附剂,并从出液口流出。
进一步地,扩散腔为由第一端盖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腔体,且扩散腔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大,扩散腔的开口与筒体的第一端口对接。
进一步地,第二端盖由第二端盖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收集腔,第二端盖具有由第二端盖的弧形内腔壁构成的收集腔,收集腔与出液口连通,且收集腔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收集腔的开口与筒体的第二端口对接。
进一步地,第二端盖以及第一端盖均具有内螺纹结构,筒体两端的外壁上具有用于与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
进一步地,该血液灌流器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第二端盖与吸附剂之间,以及第一端盖与吸附剂之间。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环形外框、中心盘体以及支撑辐条。
中心盘体设置于环形外框的中心位置,多组支撑辐条间隔连接于中心盘体与环形外框之间,且支撑辐条从环形外框的中心向外发散;
滤网连接于环形外框。
进一步地,中心盘体为凹型盘体或者凸型盘体。
进一步地,该血液灌流器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套设于环形外框的外环侧壁上,且密封圈能够与筒体的内侧壁抵接密封。
进一步地,该血液灌流器包括用于封堵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封盖;封盖与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上述的血液灌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以及连接于第二端盖和第一端盖之间的筒体;第一端盖具有进液口和扩散腔,筒体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容纳腔,进液口、扩散腔以及容纳腔依次连通,第二端盖的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血液能够通过进液口流进扩散腔,并在扩散腔中充分流动扩散后,流向吸附剂,并从出液口流出。上述结构中,进液口、扩散腔、容纳腔以及出液口依次连通,筒体的容纳腔中设置有吸附剂,血液由进液口进入到扩散腔中,在扩散腔中进行流动扩散,使得从进液口流进的成股的血液充分的扩散展开,随后渗入到容纳腔的吸附剂中,充分扩散展开的血液能够与吸附剂充分接触,经过吸附过程的血液通过出液口流出血液灌流器。上述结构中,血液从直径较小的第一端盖的进液口流至扩散腔中,扩散腔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中设置有吸附剂,而相对于血液向吸附剂中的渗透来说,血液在扩散腔中的流动扩散所受到的阻力更小,因此血液会先在扩散腔中扩散展开,直至充满扩散腔,随后在血压的作用下向吸附剂中渗透,而此过程中,血液得到了充分的扩散与展开,使得血液与吸附剂能够充分接触,从而吸附剂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吸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因此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液无法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导致的吸附效率下降,治疗时间变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上述血液灌流器,血液净化设备的优势包括血液灌流器的优势,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第一种过滤组件与密封圈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过滤组件与密封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的第二种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筒体;110-容纳腔;200-第一端盖;210-进液口;220-扩散腔;300-第二端盖;310-出液口;320-收集腔;400-过滤组件;410-环形外框;420-滤网;430-中心盘体;440-支撑辐条;500-密封圈;510-密封槽;600-吸附剂;700-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8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液灌流器,根据图1-图8所示,包括:第一端盖200、第二端盖300以及与连接于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之间的筒体100。
第一端盖200具有进液口210和扩散腔220,筒体100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容纳腔110,进液口210、扩散腔220以及容纳腔110依次连通,第二端盖300的出液口310与容纳腔110连通。
血液能够通过进液口210流进扩散腔220,并在扩散腔220中充分流动扩散后,流向吸附剂600,并从出液口310流出。
上述结构中,具体地,进液口210、扩散腔220、容纳腔110以及出液口310依次连通,筒体100的容纳腔110中设置有吸附剂600,血液由进液口210进入到扩散腔220中,在扩散腔220中进行流动扩散,使得从进液口210流进的成股的血液充分的扩散展开,随后渗入容纳腔110的吸附剂600中,充分扩散展开的血液能够与吸附剂600充分接触,经过吸附过程的血液通过出液口310流出血液灌流器。上述结构中,血液从直径较小的进液口210流至扩散腔220中,扩散腔220与容纳腔110连通,在容纳腔110中设置有吸附剂600,而相对于血液向吸附剂600中的渗透来说,血液在扩散腔220中的流动扩散所受到的阻力更小,因此血液会先在扩散腔220中扩散展开,直至充满扩散腔220,随后在血压的作用下向吸附剂600中渗透,而此过程中,血液得到了充分的扩散与展开,使得血液与吸附剂600能够充分接触,从而吸附剂600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吸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缩短治疗时间。
优选地,该血液灌流器采用下端进液上端出液的方式,此方式使得血液在血液灌流器中流动时间更长,吸附时间更充足,使得吸附效果更好。由此,该血液灌流器的第一端盖200与筒体100的第一端口连接,同时,第一端盖200的进液口210与扩散腔220连通,使得血液能够从第一端盖200的进液口210进入,然后在扩散腔220里充分流动扩散,并逐渐累积,在血压的作用下,扩散腔220里充分扩散的血液越来越多,直至流进扩散腔220上方的筒体100的容纳腔110内,并与吸附剂600接触,吸附剂600对血液进行吸附,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不断向上移动,最终完成吸附过程的血液从第二端盖300的出液口310流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5,扩散腔220为由第一端盖200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腔体,且扩散腔2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大,扩散腔2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一端口对接。
优选地,该扩散腔220为第一端盖200的内腔,该内腔远离进液口210的一侧具有开口,该扩散腔220的开口用于与筒体100的第一端口对接,使得血液能够顺利流入筒体100的容纳腔110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该扩散腔220能够使血液充分展开扩散,扩散腔220横截面积需要大于进液口210的横截面积,且扩散腔2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使得血液在扩散腔220内充分扩散展开,扩散腔220开口处的口径与筒体100的下端口的口径一致,以便于在血液从扩散腔220进入到容纳腔110时,血液与吸附剂600的接触面的面积较大,使得吸附剂600与血液接触充分,提高吸附效率。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会以较大的压力喷射进扩散腔220,利用血液在扩散腔220内流速较快的特点,采用弧形内腔壁,使得血液在沿弧形内腔壁流动时,形成涡流,有利于血液在扩散腔220内的快速扩散,同时,利用该涡流,血液进入容纳腔110后仍保持一定的水平方向的流动速度,使得血液对吸附剂600有一定的冲击,并使得吸附剂600在血液中有一定的振动,在该振动的搅拌作用下,使得吸附剂600与血液充分的混合,从而使得血液与吸附剂600能够充分接触,提升了吸附效率。另外,该扩散腔220也可采用直径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大的锥形内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4,第二端盖300具有由第二端盖300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收集腔320,收集腔320与出液口310连通,且收集腔3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收集腔3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对接。
优选地,第二端盖300具有弧形的内腔壁,该内腔壁为收集腔320,第二端盖300具有出液口310,该出液口310设置于弧形内腔壁的顶部,且该出液口310设置于用于与收集腔320的开口的对侧,收集腔3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连接,且收集腔3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的口径一致,收集腔3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小,直至出液口310位置处,收集腔320的口径与出液口310口径重合。血液经过筒体100,并被容纳腔110中的吸附剂600吸附净化后,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流出,并进入第二端盖300的收集腔320中,血液进入收集腔320中在弧形内腔壁的引流作用下向第二端盖300顶部的出液口310汇集,并从出液口310流出。在上述过程中,该第二端盖300的弧形内腔壁的收集腔320具有引流效果。另外,该收集腔320也可采用直径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内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的内腔壁均为弧形内腔壁,当预充血液流入该血液灌流器后,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的内腔壁上会产生气泡,为防止气泡进入患者血管导致栓塞等问题,需要在向患者血管回输血液之前,将气泡排出血液灌流器,在气泡排出过程中,相对于平面的内腔壁,该实施例中的弧形内腔壁更有利于挂壁的气泡沿弧形内腔壁向上滑动排出。气泡产生时,轻弹或者晃动血液灌流器,气泡沿第一端盖200的弧形内腔壁向上滑动,滑过筒体100的内腔壁进入第二端盖300的弧形内腔壁,上述气泡以及第二端盖300上挂壁的气泡沿第二端盖300的弧形内腔壁向上滑动,并从第二端盖300的出液口310排出,从而完成气泡的快速排出。而气泡的快速排出则使得血液的预充过程更快,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5,第二端盖300以及第一端盖200均具有内螺纹结构,筒体100两端的外壁上具有用于与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
优选地,第二端盖300的收集腔的开口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口,第一端盖200的扩散腔的开口位置上也设置有连接口,两者的连接口均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端盖300和第一端盖200的连接口的内螺纹结构分别能够与筒体100外壁上靠近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的外螺纹结构进行螺纹连接,以实现收集腔3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对接,扩散腔220的开口与筒体100的第一端口对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于第二端盖300和第一端盖200与通体之间方便快捷地拆装。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2-图4、图6和图7,该血液灌流器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10内的过滤组件400;过滤组件400位于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以及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
上述过滤组件400设置于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用于过滤即将流向吸附剂600的血液中的有害物;或者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用于过滤即将流向收集腔320的血液中的有害物以及从吸附剂600中携带的杂质;优选地,在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以及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均设置有过滤组件400,使得血液在进入到吸附剂600之前进行一次过滤,在流出吸附剂600后进行二次过滤,保证血液的净化效果,实现对血液的双重过滤。在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400,血液从第一端盖200的进液口210进入到第一端盖200的扩散腔220中,血液在扩散腔220中充分扩散后,随着血液不断的累积上升,流向过滤组件400,利用过滤组件400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过滤组件400后,血液中的有害物得到过滤。当血液在容纳腔110中完成吸附过程后,流向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的过滤组件400,该过滤组件400对血液中的有害物进行二次过滤,并把血液从吸附剂600中带出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上述过程,完成对血液的双重过滤,提升了血液的净化效果。
具体地,根据图8所示,过滤组件400至少包括有滤网420,该滤网420排布有滤孔,滤孔的排布密度为30目-170目,该滤网420设置于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用于对从扩散腔220流向吸附剂的血液进行一次过滤,使得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过滤,净化血液;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也设置有滤网420,用于对从容纳腔110中流向收集腔320中血液进行二次过滤,使得血液中的有害物以及从吸附剂600中带出的杂质得到过滤,从而净化血液。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6和图7,优选地,过滤组件400包括滤网420、环形外框410、中心盘体430以及支撑辐条440。
中心盘体430设置于环形外框410的中心位置,多组支撑辐条440间隔连接于中心盘体430与环形外框410之间,且支撑辐条440从环形外框410的中心向外发散。
滤网420连接于环形外框410。
上述过滤组件400包括环形外框410、支撑辐条440、中心盘体430以及滤网420,环形外框41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结构,优选地,三根支撑辐条440均匀间隔分布,且支撑辐条440从环形外框410的中心向外发散,并与环形外框410的内环侧壁连接,中心盘体430设置于环形外框410的圆心位置,并与支撑辐条440的一端连接,滤网420铺设于环形外框410朝向吸附剂600的一侧,使得血液进入吸附剂600之前或者流出容纳腔110之前,流经滤网420,对血液进行过滤;支撑辐条440用于连接并固定中心盘体430,该中心盘体430主要用于阻挡从进液口210流进的血液,防止血液直接流过过滤组件400,避免血液扩散不充分。在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的过滤组件400中,该中心盘体430设置于圆心位置,正对于进液口210,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流进进液口210后,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会直接涌向过滤组件400的中心盘体430,而该中心盘体430能够阻挡血液通过,并使血液在中心盘体430的阻挡下流回扩散腔220进行充分扩散,当血液充分扩散后,流经铺设于环形外框410的朝向吸附剂600的一侧的滤网420,使得血液得到过滤。优选地,筒体100内部设置有凸起的台阶结构,靠近第一端盖200的过滤组件400的环形外框410架设于靠近第一端盖200的台阶结构上,当第一端盖200利用螺纹结构连接于该筒体100时,第一端盖200的连接口与环形外框410靠近第一端盖200一端抵接并压紧环形外框410,防止其脱出筒体100;靠近第二端盖300的过滤组件400的环形外框410架设于靠近第二端盖300的台阶结构上,当第二端盖300利用螺纹结构连接于该筒体100时,第二端盖300的连接口与环形外框410靠近第二端盖300一端抵接并压紧环形外框410,防止其脱出筒体100。
优选地,由环形外框410、支撑辐条440、中心盘以及滤网420组成的过滤组件400可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6和图7,中心盘体430为凹型盘体或者凸型盘体。
优选地,该中心盘体430为具有凸起的凸型盘体或者为具有凹陷的凹型盘体;当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涌进进液口210,并直接落在中心盘体430的凸起或者凹陷结构上时,该凸起或者凹陷结构能够对血液起到缓冲导流的作用,使得血液的流动方向改变,并配合扩散腔220的弧形内腔面,使得血液在扩散腔220内形成涡流,使得血液快速充分扩散,从而达到使血液更快地与吸附剂600充分接触,提高吸附净化效率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3、图6和图7该血液灌流器包括密封圈500;密封圈500套设于环形外框410的外环侧壁上,且密封圈500能够与筒体100的内侧壁抵接密封。
具体地,该密封圈500套设于环形外框410的外环侧壁上,当环形外框410架设于筒体100内的台阶结构上时,该密封圈500与筒体100的内侧壁抵接密封,避免了血液流进扩散腔220后,不经过滤网420而直接从筒体100与环形外框410之间的缝隙流向吸附剂600,使得过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优选地,该密封圈500也为环形结构,且其内环侧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密封槽510,该密封圈500套设于环形外框410上时,环形外框410能够嵌入上述密封槽510内,并与密封槽510的槽壁抵接密封,将套有密封圈500的环形外框410架设于筒体100内壁上的台阶结构上后,该密封圈500的外环侧壁与筒体100内侧壁抵接密封,将第二端盖300或者第一端盖200通过螺纹结构与筒体100连接后,第二端盖300或者第一端盖200的连接口与环形外框410上的密封圈500的一端面抵接,使得第二端盖300或者第一端盖200压紧过滤组件400的同时,还能够抵紧密封圈500,使得第二端盖300或者第一端盖200与筒体100之间形成密封,防止血液泄漏。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4,该血液灌流器包括用于封堵进液口210和出液口310的封盖700;封盖700与进液口210以及出液口310螺纹连接。
上述结构中,封盖700与进液口210以及出液口310利用螺纹连接,在血液灌流器不使用时,利用封盖700进液口210与出液口310封紧,防止细菌污染。优选地,第二端盖300与第一端盖2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封盖700的开口处设置有外翻边,外翻边的底面设置有限位槽,当封盖700与进液口210以及出液口310螺纹连接封紧后,限位凸起刚好嵌入限位槽中并锁紧封盖700,防止因为误碰或者振动使得封盖700松脱。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液灌流器。
该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灌流器,血液灌流器包括筒体100以及分别与筒体100连接的第二端盖300和第一端盖200,第一端盖200中具有由弧形腔壁围成的扩散腔220,以及位于第一端盖200的扩散腔的开口对侧的进液口210;第二端盖300具有由弧形腔壁围成的收集腔320,以及位于第二端盖300开口对侧的出液口310;第二端盖300和第一端盖200均与筒体100的容纳腔110连通,容纳腔110内设置有吸附剂600,且第二端盖300的连接口和第一端盖200的连接口分别与筒体100的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二端盖300与吸附剂600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400,第一端盖200与吸附剂600之间也设置有过滤组件400,上述过滤组件400包括滤网420、中心盘体430、环形外框410以及与环形外框410的内环侧壁连接的,并沿半径方向朝向圆心设置的支撑辐条440;中心盘体430设置于环形外框410的圆心处,并与支撑辐条440连接,滤网420铺设于环形外框410的一端。环形外框410上还套设有密封圈500,该密封圈500为环形结构,其内环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用于嵌设环形外框410的密封槽510。
血液从第一端盖200的进液口210流进第一端盖200的扩散腔220,并涌向凸型或者凹型的中心盘体430,在中心盘体430的导流作用下,配合弧形的扩散腔220使得血压在扩散腔220内形成涡流并快速扩散,充分扩散的血液流进过滤组件400进行过滤后,进入容纳腔110,并在吸附剂600的作用下,进行吸附净化,净化后的血液从靠近第二端盖300的过滤组件400进行二次过滤,并通过收集腔320从第二端盖300的出液口310流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盖(200)、第二端盖(30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200)和所述第二端盖(300)之间的筒体(100);
所述第一端盖(200)具有进液口(210)和扩散腔(220),所述筒体(100)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600)的容纳腔(110),所述进液口(210)、所述扩散腔(220)以及所述容纳腔(110)依次连通,所述第二端盖(300)的出液口(310)与所述容纳腔(110)连通;
血液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口(210)流进所述扩散腔(220),并在所述扩散腔(220)中充分流动扩散后,流向所述吸附剂(600),并从所述出液口(31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腔(220)为由所述第一端盖(200)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腔体,且所述扩散腔(2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大,所述扩散腔(220)的开口与所述筒体(100)的第一端口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300)具有由所述第二端盖(300)的弧形内腔壁围成的收集腔(320),所述收集腔(320)与所述出液口(310)连通,且所述收集腔(320)的横截面积沿血液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收集腔(320)的开口与所述筒体(100)的第二端口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300)以及所述第一端盖(200)均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筒体(100)两端的外壁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内的过滤组件(400);所述过滤组件(400)位于所述第二端盖(300)与所述吸附剂(600)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端盖(200)与所述吸附剂(60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00)包括滤网(420)、环形外框(410)、中心盘体(430)以及支撑辐条(440);
所述中心盘体(430)设置于所述环形外框(410)的中心位置,多组所述支撑辐条(440)间隔连接于所述中心盘体(430)与所述环形外框(410)之间,且所述支撑辐条(440)从所述环形外框(410)的中心向外发散;
所述滤网(420)连接于所述环形外框(4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盘体(430)为凹型盘体或者凸型盘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500);所述密封圈(500)套设于所述环形外框(410)的外环侧壁上,且所述密封圈(500)能够与所述筒体(100)的内侧壁抵接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堵所述进液口(210)和所述出液口(310)的封盖(700);所述封盖(700)与所述进液口(210)以及所述出液口(310)螺纹连接。
10.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液灌流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37994.3U CN210844572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37994.3U CN210844572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44572U true CN210844572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9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37994.3U Active CN210844572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445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9909A (zh) * | 2019-07-30 | 2019-09-27 |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CN117504027A (zh) * | 2024-01-04 | 2024-02-06 | 江苏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的血液灌流装置 |
-
2019
- 2019-07-30 CN CN201921237994.3U patent/CN2108445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9909A (zh) * | 2019-07-30 | 2019-09-27 |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CN110279909B (zh) * | 2019-07-30 | 2024-07-02 |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CN117504027A (zh) * | 2024-01-04 | 2024-02-06 | 江苏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的血液灌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50635B2 (en) |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cartridge | |
EP2833942B1 (en) | Syringe filter | |
TWI652078B (zh) | Blood purification column | |
US7854845B2 (en) | Biological fluid filtration apparatus | |
CN210844572U (zh)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
KR20170002707U (ko) | 필터링 기능을 갖는 수액세트용 드립챔버 유닛 | |
CN105214156A (zh) |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 |
CN110279909B (zh) | 血液灌流器及血液净化设备 | |
CN111035826A (zh) | 一种膜分离与灌流耦合的血液净化装置 | |
CN219462091U (zh) | 一种血液透析吸附器 | |
CN205515729U (zh) |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 |
KR102493941B1 (ko) | 정화 칼럼 | |
CN211584555U (zh) | 一种新型血液/血浆灌流器 | |
CN211584545U (zh) | 一种膜分离与灌流耦合的血液净化装置 | |
CN213031461U (zh) | 一种具有多层过滤效果的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2020373B (zh) | 空气阱室和体外循环回路 | |
CN210612607U (zh) | 一种血液灌流器 | |
CN108175888B (zh) | 血液毒素吸附器 | |
CN213219787U (zh) | 一种血液净化装置 | |
CN204910261U (zh) | 一种血液透析室用血液透析吸附器 | |
CN213760839U (zh) | 一种新型乙肝病毒吸附设备 | |
CN219071514U (zh)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用的可过滤连接管 | |
RU2106155C1 (ru) | Колонка для сорбции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жидкостей | |
CN219595414U (zh) | 一种血液灌流器 | |
JP3247961U (ja) | 透析器及び封止キャ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